2019届天津市第一次六校联考化学试卷(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精品试

2019届天津市第一次六校联考化学试卷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I-1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本卷共20题,1-15题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壳中铀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
2.5,在铀元素中,用作核燃料的235
92
U只占0.724%。

铀浓缩是指提高铀元素中235
92
U的含量,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235
92U与238
92
U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二者分离
B.利用化学反应把238
92U转化为235
92
U,提高235
92
U在铀元素中的含量
C.235
92U与238
92
U互为同位素
D.235
92U与238
92
U互为同素异形体
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分散剂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元素周期表中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是ⅠA族
C.Na2O2、CH3F、NH4Cl、Ba(OH)2均为离子化合物
D.漂白粉、福尔马林、钢、王水、氯水均为混合物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 ~ 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C.用盐析法可分离皂化反应后所得的产物
D.用含1 mol FeCl3的溶液可制得6.02×1023个Fe(OH)3胶体粒子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Fe2+、ClO-、Na+、SO42-
C.在加入镁粉产生气体的溶液中:SO42-、NO3-、Na+、Fe2+
D.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CO32-、Na+、K+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质量数一定大于质子数
B.电子层多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少的原子半径
C.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含有离子键,就没有共价键
D.自然界中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8.用N A表示阿弗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
B.300 mL 2 mol·L-1的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 A
C.在标准状况下,2.8g N2和2.8g 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N A
D.在常温常压下,2.24L 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 A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HSO 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2H ++SO 42-+Ba 2++2OH -=BaSO 4↓+2H 2O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 3-+ OH -=CO 2↑+H 2O
C.向FeCl 3溶液中加入铜片:Fe 3++Cu =Fe 2++Cu 2+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 32-+SO 2+H 2O =2HCO 3-+SO 32-
10.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 (Q >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热氧化碳需要消耗5 mol·L
-1的KOH 溶液100mL 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C 4H 10(g) +2
13O 2(g) =4CO 2(g) + 5H 2O(g)的△H 为 A.+8Q KJ·mol -1 B.-8Q KJ·mol -1 C.+16 QKJ·mol -1 D.-16 QKJ·mol -1
11.下列个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苯酚钠溶液和CO 2
④硝酸银溶液和氨水 ⑤氯化铝溶液和氨水 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 ③⑤
B. ①③⑥
C.仅有⑤
D. ②④
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 =2×(-57.3) kJ·mol -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表示CO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
1O 2(g)=CO 2(g);ΔH =-283.0 kJ·mol -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 硫燃烧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热量是硫磺的燃烧热
1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Fe 3+、NO 3-、Cl -、I -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溶液中
A.一定含有I -,不能含有Cl -
B.可能含有Cl -、NO 3-和I -
C.可能含有NO 3-
D.不含有Fe 3+
14.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S(g)+O2(g)===SO2(g);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
D.CO(g)+H2O(g)===CO2(g)+H2(g);ΔH>0
15.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滴加入过量H2SO4③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SO2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
16.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
A 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

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①n+2 ②n +3 ③n+4 ④n+5 ⑤n+8 ⑥n-5 ⑦n-7 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A.①④B.②⑧C.③⑤D.⑥⑦
17.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只作氧化剂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O2是还原产物
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
18.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放出的能量;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大于C吸收的能量。

A、B、C、D间形成最稳定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D2A B.C2B C.D2B D.C2A
19.将0.03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mol H2SO3和0.02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
A. B.
C. D.
20.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取10ml该硫酸与aml水混合,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密度1.40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则a、b分别为
A.a=10 b=9.2
B.a<10 b>9.2
C.a>10 b<9.2
D.a>10 b=9.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21.(12分)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特征信息
A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①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电子式表示B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
③B和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和“>”、“=”或“<”表示)
④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
d.比较原子半径大小
e.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合物的酸性
⑤E元素能与另外四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3,相对分子质量为120.5。

则该物质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2.(1)(8分)某一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HCl、SnCl2、H2SnCl6、As、H3AsO3、H2O,已知:HCl是反应物之一。

①写出未配平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该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是,被氧化的元素是。

③在反应中,每转移1 mol电子,消耗HCl mol。

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a.在相同条件下,第VIIA族元素的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b.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越强
c.阳离子只能作氧化剂
d.在相同条件下,氧化性顺序:Fe3+>Cu2+>H+>Fe2+
(2)(9分)①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

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1000kg,若庄KI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3.(14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

(a、b 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滚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打开b,关闭a。

②若大量的SO 2通入NaOH 溶液中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 2溶液中无沉淀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
写出其中SO 2 显示还原性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7分)热力学标准态(298K 、101kPa )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 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 )。

下图为氧族元素氢化物a 、b 、c 、d 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试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氧族元素中含有18e -的两种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反应热△H 的关系_______________。

③硒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由金红石(TiO 2)制取单质Ti ,涉及到的步骤为:24800Mg
Ar
TiO TiCl Ti →−−−−→℃、 已知:Ⅰ C (s) +O 2 (g) = CO 2 (g); △H = -393.5 kJ·mol -1
Ⅱ 2CO (g) + O 2 (g) =2CO 2 (g); △H = -566 kJ·mol -1
Ⅲ TiO 2(s) + 2Cl 2 (g) =TiCl 4(s) + O 2(g); △H = +141 kJ·mol -1
①则TiO 2(g)+2Cl 2(g)+2C(s) =TiCl 4(s) + 2CO (g)的H ∆=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TiCl 4 +2Mg =2MgCl 2 + Ti 在Ar 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kJ ·mol -
1) 氢化物
a b c d -20 -242
+154
+81
2019届天津市第一次六校联考化学试卷答案选择题
1-5 CBDCB 6-10 DBCDD 11-15 ABDAD 16-20 CBDAC
非选择题
21.①;第二周期、第ⅤA族;②;
③r(F-)>r(Al3+);④ae;⑤。

22.(1)①HCl + SnCl2 + H3AsO3→ H2SnCl6 + As + H2O
②H3AsO3Sn ③2 ④ad
(2)① Cl2+2I- = I2+2Cl-5Cl2+I2+6H2O=2HIO3+10HCl
②红棕色HBrO3>Cl2>HIO3③ 10.58
23.
24. (1)①
②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H越小,反之亦然
③ H2Se(g)=Se(s)+H2(g) △H=-81kJ·mol—1
(2)① - 80 kJ·mol-1②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文档说明
(Word文档可以删除这部分)
专注于精品小学试卷教案合同协议施工组织设计、期中、期末等测试文档解放你双手,时间就是生命,工作之外我们应该
拥有更多享受生活的时间,本文档目的是为了节省读者的工作时间,提高读者的工作效率,读者可以放心下载文档进行编辑使用.
文档来源网络,由于文档太多,审核有可能疏忽,如果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本店马上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