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的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尿酸性尿路结石。
编辑版ppt
14
五、辅助检查
1. 血 尿 酸 测 定 : 正 常 男 性 150~380umol/l ( 2.5~6.4mg/dL ) , 女 性 100~300umol/l ( 1.6~5.0mg/dL ) ; 当 男 性 >420umol/l (7mg/d)、绝经前女性>350umol/l(6mg/dL) 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
1.性别因素: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 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以后,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 变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2.年龄因素:60%以上痛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55 岁。
3.体重因素: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率高,国外报道,痛 风病人60~70%是肥胖型。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 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 易患痛风。
②秋水仙碱治疗后,关节炎症可迅速缓解;
③发热;
编辑版ppt
7
④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经1~2天或数周自然缓 解,缓解时局部偶可出现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
⑤可以伴有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时血 尿酸水平正常;
⑥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见双折光的针形 尿酸结晶盐
确诊本病的依据
编辑版ppt
8
2.躯体活动障碍:与关节受累、关节畸形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与痛风有关的饮食、运动等知识。
编辑版ppt
16
八、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避免负重。也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 少患部受压。待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 活动。
(二)心理护理:向患者宣教痛风的有关知识,讲 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 励。
编辑版ppt
18
3.注意食物成分
①限制高嘌呤性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 脑)、海产(鲍鱼、蟹、龙虾等)、贝壳食物、 肉类、黄豆食物、扁豆、菠菜、芦笋、蘑菇等。
②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鸡蛋、马铃薯、 柑橘类水果、各类蔬菜,使尿液的pH≥7.0减少 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编辑版ppt
19
(四)病情观痛风石 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 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 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 胀、僵硬、畸形以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 和变性。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四)肾脏病变 ①痛风性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 性间质性肾炎;
痛风病人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一、概 述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 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 病。以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 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 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为临床 特点。
编辑版ppt
2
二、易患因素:
编辑版ppt
17
(三)饮食护理
1.严格忌酒 乙醇对痛风的影响比膳食严重的多, 特别是在饥饿后同时大量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高 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限制总热量、多饮水 :蛋白质控制在1g/(kg·d),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使每日尿量保 持在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路结 石的发生。
1、观察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 2、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 3、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4、观察有无痛风石体征。 5、了解有无诱发因素。 6、定期监测血、尿尿酸变化。
编辑版ppt
20
六、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痛风是一个终身疾病,不能根治, 可以控制或减少发作。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尿酸结石 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编辑版ppt
4
4.职业因素: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社 会应酬较多和脑力劳动者易患痛风。
5.有明显遗传倾向。据西方统计,患痛风的后代中, 痛风发病率50-60%,而普通人的痛风发病率仅为 0.3%
6.饮食因素:进食高嘌呤(动物内脏、海鲜)饮食 过多的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 患痛风。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①秋水仙碱: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 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48h内90%患者症状缓解。 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②非甾体抗炎药(NSAID):效果不如秋水仙碱, 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h也可应用,症状消退后减 量;
③糖皮质激素: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用。
编辑版ppt
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1、尿酸生成: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
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80%)。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
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20%)。 2、尿酸排泄减少:80%~90%病人具有尿酸排出障碍,以 肾小管分泌减少最重要。 (二)痛风:当尿酸过高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析出 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皮下组织,导致痛风性关 节炎、痛风肾、痛风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标 志。
编辑版ppt
5
四、临床表现
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中年人居多, 男女之比为20:1。痛风的病程可分4期:
(一) 无症状期:患者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 从尿酸增高到出现症状时间不等,部分终身不出 现症状,约5%-12%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出现痛风症 状。
编辑版ppt
6
(二)急性关节炎期
①多在午夜和清晨突然起病,剧痛。数小时内出现 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踇 趾及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 指、肘等关节。
2.尿尿酸测定:限嘌呤饮食5天后,每天尿酸排出量 ﹥3.57mmol/L,可认为尿酸增多。
2.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急性关节炎期行关 节腔穿刺,抽取滑囊液,在旋光显微镜下,可 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3.其他检查 X线检查、关节镜等
编辑版ppt
15
七、护理诊断
1.关节疼痛: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反 应有关。
编辑版ppt
14
五、辅助检查
1. 血 尿 酸 测 定 : 正 常 男 性 150~380umol/l ( 2.5~6.4mg/dL ) , 女 性 100~300umol/l ( 1.6~5.0mg/dL ) ; 当 男 性 >420umol/l (7mg/d)、绝经前女性>350umol/l(6mg/dL) 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
1.性别因素: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 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以后,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 变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2.年龄因素:60%以上痛风的发病高峰年龄为40~55 岁。
3.体重因素: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率高,国外报道,痛 风病人60~70%是肥胖型。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 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 易患痛风。
②秋水仙碱治疗后,关节炎症可迅速缓解;
③发热;
编辑版ppt
7
④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经1~2天或数周自然缓 解,缓解时局部偶可出现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
⑤可以伴有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时血 尿酸水平正常;
⑥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见双折光的针形 尿酸结晶盐
确诊本病的依据
编辑版ppt
8
2.躯体活动障碍:与关节受累、关节畸形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与痛风有关的饮食、运动等知识。
编辑版ppt
16
八、护理措施
(一)休息与体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避免负重。也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 少患部受压。待关节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 活动。
(二)心理护理:向患者宣教痛风的有关知识,讲 解饮食与疾病的关系,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 励。
编辑版ppt
18
3.注意食物成分
①限制高嘌呤性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 脑)、海产(鲍鱼、蟹、龙虾等)、贝壳食物、 肉类、黄豆食物、扁豆、菠菜、芦笋、蘑菇等。
②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牛奶、鸡蛋、马铃薯、 柑橘类水果、各类蔬菜,使尿液的pH≥7.0减少 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编辑版ppt
19
(四)病情观痛风石 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 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 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 胀、僵硬、畸形以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 和变性。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13
(四)肾脏病变 ①痛风性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 性间质性肾炎;
痛风病人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一、概 述
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和(或)尿酸 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 病。以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 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 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为临床 特点。
编辑版ppt
2
二、易患因素:
编辑版ppt
17
(三)饮食护理
1.严格忌酒 乙醇对痛风的影响比膳食严重的多, 特别是在饥饿后同时大量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高 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限制总热量、多饮水 :蛋白质控制在1g/(kg·d),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使每日尿量保 持在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预防尿路结 石的发生。
1、观察受累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 2、观察病人的疼痛情况。 3、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 4、观察有无痛风石体征。 5、了解有无诱发因素。 6、定期监测血、尿尿酸变化。
编辑版ppt
20
六、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痛风是一个终身疾病,不能根治, 可以控制或减少发作。
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 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尿酸结石 形成和肾功能损害。
编辑版ppt
4
4.职业因素: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社 会应酬较多和脑力劳动者易患痛风。
5.有明显遗传倾向。据西方统计,患痛风的后代中, 痛风发病率50-60%,而普通人的痛风发病率仅为 0.3%
6.饮食因素:进食高嘌呤(动物内脏、海鲜)饮食 过多的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 患痛风。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①秋水仙碱: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 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48h内90%患者症状缓解。 越早应用效果越好。
②非甾体抗炎药(NSAID):效果不如秋水仙碱, 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h也可应用,症状消退后减 量;
③糖皮质激素: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用。
编辑版ppt
3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高尿酸血症的形成。 1、尿酸生成: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
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80%)。 (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
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 (20%)。 2、尿酸排泄减少:80%~90%病人具有尿酸排出障碍,以 肾小管分泌减少最重要。 (二)痛风:当尿酸过高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析出 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和皮下组织,导致痛风性关 节炎、痛风肾、痛风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生化标 志。
编辑版ppt
5
四、临床表现
痛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中年人居多, 男女之比为20:1。痛风的病程可分4期:
(一) 无症状期:患者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 从尿酸增高到出现症状时间不等,部分终身不出 现症状,约5%-12%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出现痛风症 状。
编辑版ppt
6
(二)急性关节炎期
①多在午夜和清晨突然起病,剧痛。数小时内出现 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踇 趾及跖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 指、肘等关节。
2.尿尿酸测定:限嘌呤饮食5天后,每天尿酸排出量 ﹥3.57mmol/L,可认为尿酸增多。
2.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急性关节炎期行关 节腔穿刺,抽取滑囊液,在旋光显微镜下,可 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
3.其他检查 X线检查、关节镜等
编辑版ppt
15
七、护理诊断
1.关节疼痛: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反 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