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提纲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是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主要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历史地理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学四个大类。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不难看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先秦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汉代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政区为纲的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以水系为纲的地理名著。此后历代相继,至南宋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

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是近代中国历史地理时期。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可以认为是近代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的开端。1934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和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共同创办了一个专门研究沿革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这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台湾出版《中国历史地理》通论性著作,谭其骧主编了《中国历史地图集》。

近30年来,中国近代的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形成了现代历史地理学,逐渐向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发展。

气候变迁的不同阶段特征

中国气候时期划分:地质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1)、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气候最适期、

(2)、公元前1100年左右为近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这个寒冷期持续长达200多年。(3)、春秋开始到西汉末年(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的温暖期这个时期持续了700多年,气候温暖。主要表现在黄河流域冬天结冰期短,梅树与竹类的广泛分布。(4)、东汉到南北朝的寒冷时期。这是一个近600年的寒冷期。南朝时建康建有冰房。(5)、唐北宋温暖期。时间为600年至1000年左右,学术界一般称为中世纪温暖期。(6)、1000年至1200年左右的南宋寒冷期。华北梅树不能生长,1111年冰封太湖,洞庭山柑橘全部冻死;苏州运河经常结冰

(7)、1200年至1300年的元代温暖期。即南宋后期至元代,是一个十分短的温暖期元代初年黄河流域的竹类又得到恢复,许多地方的司竹监又恢复起来。

(8)、从1400年至1900年的明清宇宙期。又称为方志期或明清小冰期,为低温多灾的时期,学术界多简称LIA。

全新世大暖期

大温暖期湿润的气候环境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距今7200年至6000年),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渭河流域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前期和半坡类型都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全新世温暖期气候与新石器文化对应的人地机理是:新石器文化是一种原始农耕文化,它是从旧石器文化打制石器的采集

狩猎过度到农业、采集、狩猎并行的阶段。气候的转暖自然有利于各个地区旱地农作物生长,也有利于人类原始耕作。这便是新石器文化繁荣的环境背景。

中世纪温暖期

温暖湿润气候对唐代农业经济的影响:造成农牧业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北界北移,产出多样性更明显;唐代温暖湿润气候使可供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复种指数提高;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使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使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

从8世纪中叶以来,气温总的来看开始下降。

明清小冰期

在传统社会里,低温会使农业生产受致命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则影响生产,民生日苦,同时也直接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造成引起中国传统社会剧烈的社会动荡,形成大迁移、大移位、大战乱:明清时期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扩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已成定局;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较高,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经济的推动力和效率的转换。

由于明清时期处于一种大灾荒、大动荡、大迁移之中,农民为生存挣扎,使农业技术的革新环境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人口的膨胀使依靠土地资源以拓荒为主的投入成为满足生存的主要手段,减少投入而提高生产效益的技术革新诱发性因素受到限制,技术投入就更加不足。这一切都成为明清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日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黄河中下游植被的消退过程

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很大,总的变化趋势是森草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的不断缩小和破坏。造成植被破坏的原因除了气候变化外,主要是人为开垦土地,人为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所以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主要是在人类生产和建设中对植被的破坏。按照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的破坏程度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将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植被变化分为四个时期:

西周以前植被:自从旧时代人类学会用火以后,砍伐林木作为原燃料一直是人类的生活必需。黄土高原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不下百处,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部的渭河流域、汾河流域、西部的洮河流域,说明当时这些地区森林繁茂,采集、狩猎及采伐林木都比较顺利。西周以前人类活动虽然对黄土高原植被有影响,但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台塬地区,人类开垦土地、采伐林木的范围主要在聚落、城邑附近,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相当有限,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

西周至战国时期植被:西周至春秋时期,植被受人类活动破坏轻微,基本保持着天然状态。六盘山以东、吕梁山以西,渭河以北、长城以南的黄土高原主体部分既有面积广大的草地,也有广泛分布的灌丛,河谷低地和山地则以乔木植被为主。离石——延安——庆阳一线是一条重要的植被分界线,此线以南显域性植被虽已疏林灌丛草原为主,但以栎属、桑属为主的落叶阔叶林乔木占有较大比重。战国以来,铁农具逐渐被广泛使用,经济开发加快,对森林的获取力度开始增大。战国时河南南部地区已经“无长林”。战国后期秦的势力不断增强,向渭河流域和泾河流域扩展,这两个流域的天然植被被剪除,渐成农田。战国中后期赵国向近山西北部、陕西榆林扩展,使这些地区的游牧业逐步为农耕代替,原有的灌丛草原被大片开垦。

秦汉时期的植被:洛河流域、泾河流域植被减少明显,今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天然林已破坏殆尽。又因气候转寒,森林植被已难以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的状况。

唐宋时期:隋唐时期农耕业达到新的高峰,人口也急剧增加,使林草植被大范围遭到破坏。唐末随着隋唐暖湿期的结束,黄土高原气候趋于干化,加之隋唐长达三百多年对植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