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广东水资源公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
发布时间:2003-10-21
综述
广东省国土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众多,主要分珠江流域的东江、西江(包括桂贺江)、北江(包括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洞庭湖水系广东部分)和珠江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流域和粤东、粤西沿海诸河共7大流域。
全省分广州、韶关、深圳、珠海、汕头、佛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惠州、梅州、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潮州、揭阳、云浮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市共22个市级行政区。
本公报分别按上述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对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001年,我省年平均降水量2062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多16%,属来水偏丰年,中西部及沿海个别地区属丰水年。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2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28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223亿立方米。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上年末增加17.79亿立方米。
2001年,全省供用水量446.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占95.5%,地下水源供水占4.4 %,其他水源供水占0.1%。
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占57.7%;工业用水占26.2%;生活用水占16.1%。
全省用水消耗量为167.8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7.6%,综合耗水率为37.6%。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589立方米,万元 GDP(当年价)用水量422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59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825立方米,城镇居民日用水量233升,农村生活日用水量123升。
2001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00.1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5%,生活污水占33.5%。
我省江河水库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基本与上年持平,水质较好的主要分布在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水质较差的主要分布在流经城市的河段。
2001年,我省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洪涝及台风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亿元。
2001年10月9日韩江流域管理局在汕头挂牌成立,标志着我省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将对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我省水资源,实现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1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属来水偏丰年,中西部及沿海个别地区属丰水年。
2001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2062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3643亿立方米,
比上年增多22.5%,比多年平均值多16%,各市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除汕头、潮州、揭阳3市年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外,其余各市均增大1~4成,增大最多的为珠海市,达39%,其次为佛山市32%。
各流域区降水状况:除粤东沿海比多年平均值增大不到1成外,其余各市均比多年平均值大1~3成。
其中粤西沿海大29%、珠江三角洲大21%、西江区大17%、东江区大12%、韩江区大11%、北江区大10%、粤东沿海大7%。
2001年全省降雨量高值、低值区分布与多年平均大体一致,即粤东沿海莲花山脉以南迎风坡,丰顺、揭西、普宁、陆丰和海丰一带;粤西沿海云雾山脉东南迎风坡,鹅凤嶂以南阳春、恩平及台山一带;北江中下游清远、英德、从化、增城和龙门一带三个降雨高区,最大雨量分别为3249、4686、3157毫米,分别比多年平均大21.5%、60.5%、22.6%。
降雨低值区则在西江下游罗定江一带,最小雨量为1231毫米,与多年平均接近。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的主要特点是:受台风影响,大部分地区汛期雨量大且集中,各流域区在汛期4~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93%之间,其中粤东沿海93%,珠江三角洲93%,韩江区85%,东江区83%,西江区82%,粤西沿海81%,北江区80%。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200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21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1252毫米,比上年增大38.5%,比多年平均值大23%。
各市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除潮州
市增
大不到1成外,其余各市均增大1~6成,其中增大最多的为湛江市,达60%,其
次为珠海市38%。
各流域区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均大1.5~3.5成,其中粤西沿海大3.5成,西江、东江、珠江三角洲、韩江四区大2成,北江区和粤东沿海大1.5成。
2001年,从外省流入我省的总水量2771亿立方米,以广西流入水量为主,达2585亿立方米,其余水量从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流入。
从我省流出省境的水量共计28亿立方米,其中流入广西为25亿立方米,其余流入湖南省和江西省。
入海水量为4755亿立方米,以珠江三角洲八大口门入海为主,达3863亿立方米,从粤东沿海、韩江、粤西沿海入海水量共892亿立方米。
与多年均值比较,出、入省及入海的水量增加较大。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含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2001年我省地下水资源量为528亿立方米(不包括中深层地下水),比上年增大23%,比多年平均值大12.8%。
我省三大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状况:珠江三角洲平原31亿立方米;潮汕平原12亿立方米;雷州半岛平原33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并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
重复计算量而得。
我省2001年水资源总量为222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大38.2%,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大23.1%。
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61%,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125.8万立方米。
各市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除梅州减少1成,潮州增加不到半成外,其余各市均增大1~8成,其中增加最大为阳江市,达84.9%,其次为湛江市73.6%。
与多年平均比较:除潮州市外,其余市均增大1~6成,增加最多为湛江市,达60%。
各流域区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均增大1.7~3.7成。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省31座大型水库和281座中型水库统计,2001年末蓄水总量为177.3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蓄水17.79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40.8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蓄水10.50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36.50亿立方米,比上年多蓄水7.29亿立方米。
2001年末水库蓄水变量增加最多是河源市为5.72亿立方米,年末水库蓄水变量减少的有广州市、韶关市、佛山市、阳江市、东莞市和潮州市,减少最多是韶关市为1.25亿立方米。
按流域统计,全省除韩江区年蓄水变量减少了0.01亿立方米外,其余流域区均为增加。
其中增加最大的是东江流域,年蓄水变量增加了6.81亿立方米,主要是受新丰江水库的影响。
三、供用水量
供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按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污水处理再利用量和集雨工程供水量)统计,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量。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为446.33亿立方米(不包括对香港和澳门的供出水量7.4亿立方米),比上年有所增加。
在总供水量中,地表水供水占总供水量的95.5%;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4.4%;其它供水(集雨工程供水和废污水回用)仅占0.1%。
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占32.6%,引水工程占34.3%,提水工程占33.1%,蓄水供水较去年减少,引水和提水都有所增加。
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水占80.3%,深层水占19.7%,地下水开采利用较多的是湛江雷州半岛平原区,占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的33.1%,其余主要分布在降水偏少或供水工程配套不足的地区。
全省海水利用量81.79亿立方米,主要为东莞和深圳的火电厂冷却用水。
用水量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按农业、工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四大类用户统计。
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农村居民、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水量。
2001年全省总用水量为446.33亿立方米,属全国的用水大省。
用水
组成:农业用水257.6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7.7%;工业用水116.8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6.2%;城镇生活用水43.1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9.7%;农村生活用水28.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4%。
与上年相比,总用水量有所增加,其中农业用水比上年减少;工业和生活用水均比上年增加。
用水消耗量
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灌溉消耗量为毛用水量与地表地下回归水量之差,工业和生活用水消耗量为取水量与废污水排放量之差。
2001年全省总用水消耗量为167.8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37.6%。
在总耗水量中,农业占71.0%,工业占11.1%,城镇生活占5.1 %,农村生活占12.8%。
因用水户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差别也大,全省综合耗水率为37.6%。
其中,农业为46.3%,工业为16.0%,城镇生活为20.0%,农村生活为74.3%。
四、用水指标
2001年用水指标
2001年人均(按户籍人口统计,下同)综合用水量为589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825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为422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5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240立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每日233升(不
含公共用水和湖泊补水),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123升(不含牲畜用水)。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水资源利用率等于本地总用水量除以本地总水资源量。
2001年各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不包过境水)差别较大:珠江三角洲52.8%、粤东沿海18.7%、韩江流域18.2%、粤西沿海16.3%、西江流域14.1%、东江流域12.8%及北江流域9.7%。
2001年各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包括过境水)分别是:粤东沿海18.7%、粤西沿海15.5%、东江流域11.7%、韩江流域11.2%、北江流域9.1%、珠江三角洲4.7%、西江流域1.0%。
1997年?2001年用水变化趋势分析
水资源态势
纵观1997年至2001年我省水资源态势,丰、枯变化较明显,总体属于一个偏丰段。
5年中,受降水量偏丰的影响,全省5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大8.7%,其中,桂贺江区增大10%,西江下游区增大1%,北江区增大4%,东江区增大8%,珠江三角洲区、韩江、粤东、粤西沿海区均增大12%。
全省5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大4%,珠江流域各区分别增大1~10%不等。
由于来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且受地形、地势和供水工程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水资源未能充分地利用,在枯水期,部分地区仍然出现缺水现象。
因此,我省水资源状况未容乐观,防洪抗旱任务仍然繁重。
用水量变化趋势
自1997年以来,我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普遍加强了水资源的统一管
理,积极推进水务体制改革,严格了取水许可制度,保证了在全省总用水量大体稳定的基础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按当年价统计,从1997到2001年的五年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以10.2 %的年均速度增长,而全社会总用水量则呈基本稳定趋势。
其中,工业用水基本平稳;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农业用水受降雨影响较大,丰水年份相对减少,枯水年份相对增多。
2001年与1997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年均减少10.4%左右,主要是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致;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年均减少13.2%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年均减少11.5%左右,主要是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等因素所致。
万元GDP用水量及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了近年来我省每立方米水资源所创造的产值逐年呈增加的趋势,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用水效率的逐步提高。
五、水环境状况
废污水排放量
2001年全省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1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其中工业废水占排放总量的66.5%,生活污水占排放总量33.5%。
废污水排放总量比较突出的是广州市,达37.86亿立方米,其次为深圳市8.97亿立方米、东莞市6.59亿立方米、佛山市6.17亿立方米,其余各市均未超过6亿吨。
省界水质
省界水体水质监测主要分布在西江、西江支流贺江、北江支流武江、韩江
支流汀江及粤西九洲江的省界附近,全年水质总体良好,为Ⅱ~Ⅲ类。
但西江的封开段、武江的坪石段偶有出现Ⅳ类水,主要污染物分别是总磷和总砷。
九洲江的上游广西境内突发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应引起足够重视。
江河水质
东江水系水质总体上保持良好。
东江干流惠州以上河段水质为Ⅱ类,继续保持良好;惠州河段水质为Ⅲ类,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支流西枝江水质为Ⅲ类,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
西江水系由于水量丰富、排污量相对较小,水质保持良好。
西江干流封开以下水质为Ⅱ类,继续保持良好;支流罗定江水质为Ⅲ类,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新兴江水质为Ⅳ类,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
北江水系水质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北江干流上游武江的水质为Ⅲ类;支流浈江、北江干流韶关段水质为Ⅳ类,主要污染物为汞,这些污染主要与当地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有关,应引起足够重视;北江干流清远段、支流?江、连江水质为Ⅲ类。
珠江三角洲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排污量相对较大,在水量丰富、水环境容量较大的水道,水质尚能保持良好,而在水量和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水道以及流经城市的较小的河道水质一般较差,主要的污染物为氨氮、总磷、COD
等,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所致。
Mn
韩江水系与粤东沿海诸河的水质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韩江干流水质为
Ⅲ类;榕江水质为Ⅴ类;练江、枫江水质为超Ⅴ类,水质污染仍未改善;黄冈河水质为Ⅱ类,继续保持良好。
粤西沿海诸河的九洲江水质在我省境内为Ⅲ类;鉴江水质为Ⅳ~Ⅴ类,有恶化的趋势;漠阳江水质为Ⅲ类;小东江水质为超Ⅴ类,污染仍十分严重。
水库水质
我省大型水库的水质普遍较好。
水质为Ⅱ类的有新丰江水库、显岗水库、白盆珠水库、飞来峡水库、锦江水库、大水沙河水库、高州水库、鹤地水库等。
水质为Ⅲ类的水库有小坑水库等。
水源地水质
本年度我省主要水源地水质状况与上一年相比变化不大,除广州市和粤东的部分城市外,其他主要城市的水源地水质尚能达到达Ⅱ~Ⅲ类。
西航道的石门作为广州市较大的取水点,水质全年劣于Ⅳ类。
珠江入海口水质状况
珠江主要通过八大口门汇入南海,八大口门从东向西依次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
珠江三角洲及其上游地区大量的工业、农业、生活、航运业等废污水最终通过八大口门入海,而由于受潮汐的影响,污水回荡往复,入海不畅,使得八大口门的水质较差。
通过分析2001年度的监测数据,我省入海水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除了磨刀门水道的神湾监测断面10月份的水质类别为Ⅱ级以外,其余监测断面的水质类别全部介于Ⅲ
类至超Ⅴ类之间,月度监测结果超标率为77.8%,其中超Ⅴ类水质类别占年度评价结果的20.3%,超标项目有:氯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总汞、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总大肠菌群等。
综上所述,我省2001年江河水库水体质量状况与去年大致相同。
大江大河、水库以及大部分水源地水质较好,珠江八大口门入海水质较差。
在5496公里评价河长中,Ⅱ~Ⅲ类水质占75%,劣于Ⅲ类水质占25%。
水质较差的河段仍是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西南涌、白坭河、淡水河、枫江、练江、小东江等,主要污染物多为氨氮、COD
、总磷等。
Mn
水土保持
经过多年的治理,我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保持从治理为主转入维修巩固、预防监督为主的阶段,治理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预防监督执法工作迈开了新步伐。
2001年我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其中修建梯田934公顷、种植水保林17333公顷、经济林果5067公顷、种草1400公顷、其他15366公顷,修建水保工程3796处,土石方1165万方,投工1334万工日。
改善治理面积227平方公里,各级完成投资31174万元,其中省以上投资5000万元。
经过我省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逐步建立我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迈向信息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2001年我省又有一个县、六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
2001年我省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719宗,其中部级6宗,省级64宗,
地区级11宗,县级638宗,防治责任范围461平方公里,核定建设单位投入水保资金30316万元。
六、重要水事
2001年度全省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2001年是“十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广东水利实际,在实践中逐步调整了治水思路,坚持以实现广东水利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使我省水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2001年全省完成水利总投入99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资金32.2亿元,统计至2001年底,主要效益如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79千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6千公顷;新增解决食水困难1.98万人、改善食水条件21.38万人;新增小水电装机28万千瓦;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73千公顷;新增城市防洪堤45.54公里、加固江海堤防1814公里;恢复灌溉面积35.66千公顷;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126宗。
捷讯
(1)、2001年2月23日,我省珠江河口整治工程开工仪式在中山市横门水道旁举行。
副省长李容根、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国家防办邓坚副主任、省计委董富胜副主任、珠江水利委员会陈泽健副主任及相关市领导和省水利厅领导出席了仪式。
其中副省长李容根、水利部副部长敬正书分别作了讲话,周
日方厅长对工程情况作了介绍。
(2)、2001年5月省政府批准同意了省水利厅组织编制《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
为做好我省水资源保护工作,按水利部统一部署,我厅自1998年10月起组织编制《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通过对全省主要江河进行全面调查、监测、分析、研究和论证,重点研究水供需预测、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测规划,划定了全省江河水库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水域纳污能力、排污总量和重要排污口的污染物控制意见。
该规划已在全省组织实施,将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促进全省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3)、5月31日,卢瑞华省长、李容根副省长一行到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工地视察,并在工程驻地作了重要讲话。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自2000年动工以来,严格了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了投资控制的管理制度,完成了U型预应力薄壳渡槽等几个世界级的重大技术难题的研究论证和审定工作。
招投标工作受到了省纪委和监察厅的好评。
征地移民在实施管理中引进移民监理制,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已完成质量评定的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其中优良率95.1%。
(4)、10月9日,广东省韩江流域管理局在汕头市挂牌,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炳南同志和省水利厅周日方厅长、李粤安副厅长等领导出席挂牌仪式。
韩江流域管理局的成立,将对韩江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更加切实有效地解决下游潮汕地区的用水问题。
这是省委、省政府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举措。
(5)、我省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展。
早在1993年7月,作为改革开放
前沿阵地的深圳市就率先在全国开创了水务体制先河,成立了第一家水务局。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要求,我省的水务体制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目前,全省共有深圳、珠海、茂名、河源4个地级以上市成立了水务局,另有25个县(县级市、区)成立了水务局,包括梅州的蕉岭、平远、梅县,云浮的郁南、云安、新兴、罗定、云城,茂名的高州、化州、信宜、电白、茂南、茂港,深圳的罗湖、宝安、龙岗、南山、福田、盐田、金湾,韶关的仁化,肇庆的四会,潮州的潮阳,湛江的廉江等。
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把防洪、排涝、供水、用水、排水和水资源配臵、保护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我省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部门职能交叉问题,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灾情
洪涝
2001年我省共遭遇了三次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67亿元。
其中,6月2日至13日的大到暴雨最为严重,致使全省10个市32个县276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0.93万人,倒塌房屋0.91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8.76亿元。
台风、风暴灾害
2001年我省一共受到了三次台风和一次热带风暴的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62亿元。
其中第03号台风“榴莲”和第04号台风“尤特”于7月2日至6日接踵而至,由于风力强,雨势猛,破坏力大,粤西、粤东受灾人口
共达1084.52万人,倒塌房屋1.89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57.93亿元。
水污染
2001年6月6日凌晨2时,在广西陆川县马盘二级公路54km处,一辆13吨满载甲苯的罐装车与一辆逆向行驶的货车相撞,导致罐装车严重损坏,大量的甲苯液体泄漏流入九洲江的支流龙化河。
正适逢降大雨,甲苯很快地随雨水汇入九洲江,给下游约20 km的河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及时、妥当地处理,未造成严重的影响。
2001年11月21日,鉴江支流清湖水、平定水、罗江受到化州市平定镇开采钛矿废水的污染,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检测,主要的污染物质为溶解性铁和悬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