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环境、环境系统、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
2、掌握环境影响及其评价
3、了解环境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4、掌握环评的标准体系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
难点:标准体系、环评制度的发展历程
◆本章教学目录
1.1环境
1.2环境影响
1.3环境影响评价
1.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
1.5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
1.6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第一节环境
第一节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1.哲学: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
2.社会学: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3.生态学:以生物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4.环境科学: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
5.环保法(试行):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环保法(基本):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6.(补充)环境的分类:
(1)、天然(自然)、人工(社会)
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
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活、生态环境
二、环境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与区域性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
(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3、资源性与价值性阳光+海水+沙滩=3S
(1)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
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补充)环境系统
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或环境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1.环境结构:指环境系统中各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其特点是圈层性、地带性、等级性、节律性、稳定性和变异性
2.环境状态:是环境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
3.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第二节环境影响
一、环境影响的概念
指人类活动(经济、政治、社会)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二、环境影响的分类
(1)来源:直接、间接、累积影响
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
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
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
(2)效果:有利、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
不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
(3)程度:可恢复、不可恢复影响(性质)
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
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
(4)时间:短期、长期影响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1.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2.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3.类别: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
(1)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相关关系。
环境质量评价分类: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在空间域上,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环境影响后评估: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用。
4.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条件:
①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
②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