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十五章 遗传和发育

合集下载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刘祖洞《遗传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四、名词解释五、问答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孟德尔定律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的拓展第五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第七章 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第八章 细菌和噬菌体的重组和连锁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第十、十一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第十二章 重组与修复第十三章 细胞质和遗传第十四章 基因组第十五章 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第十六章 遗传与个体发育第十七章 遗传和进化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套数,会出现雄性果蝇( )。

[中山大学2019研]A.XX:AAB.XXY:AAC.XXXA:AAAD.X:AA【答案】D【解析】果蝇的性别由X染色体数目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决定,与Y无关。

X:A的比值≥1时发育为雌性,≤0.5发育为雄性。

ABC三项错误,X:A的比值等于1,出现雌性果蝇。

D项,X:A的比值小于1,出现雄性果蝇。

2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aaBbccDd的概率是( )。

[湖南农业大学2018研]A.1/4B.1/8C.1/16D.1/32【答案】CaaBbCcDd个体自交,将各基因分开考虑,后代aa的概率为1,【解析】Bb的概率为1/2,cc的概率为1/4,Dd的概率为1/2,因此出现aaBbccDd 的概率为1×1/2×1/4×1/2=1/16。

3对于拟南芥短径突变,己分离到纯合的品系并获得短径与长径的个体数目分别为62与38,则该突变的外显率为( )。

[中山大学2019研]A.0.62B.0.38C.0.613D.0.387【答案】A外显率=62/(62+38)=0.62。

【解析】4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能产生四体环的是( )。

[沈阳农业大学2011研]A.易位纯合体B.易位杂合体C.四分体D.四合体【答案】B易位杂合体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片段,另外两条不发生【解析】互换,从而形成十字形结构的四体环。

优选遗传学课件遗传与发育

优选遗传学课件遗传与发育
◆伞藻(Acetabularia) 细胞核在基部 的假根内。成熟时,顶部长出一个 伞状的子实体。 ◆地中海伞藻(A. mediterranea), 子实体边缘为完整的圆形。裂缘伞 藻(A. crenulate),子实体边缘裂成 分瓣形。 ◆嫁接试验表明,如果把地中海伞 藻的子实体和带核的假根去掉,嫁 接到裂缘伞藻的带核的假根上,不 久出现中间形的子实体;把这种中 间形的子实体去掉,长出来的是裂 缘伞藻的子实体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一 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二 基因与发育模式,顺着赤 道面把卵切成两半 ★带核的植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比较复杂但不完整的胚 胎; ★带核的动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空心而多纤毛的球状物。 两者都不能正常发育而夭折 ◆如果在切割前用离心法将植 物极的细胞质抛向动物极,使 两者同处于一个半球内,然后 进行切割,则含有细胞核的动 物极半球在受精后能正常发育。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卵细胞的发育也一样,远离珠孔一极的细胞 质较多,靠近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少。大孢母 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大孢子中,远离 珠孔的一个子细胞能继续分裂和发育为胚囊, 其余3个最终退化,同样说明细胞质的不同部 分对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 细胞核在细胞生长 和分化中的作用
二 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嫁接后为什么先长出中间形的子实体? ★是因为嫁接的茎中还带有原来的细胞核控制下合成的 物质,它们自然要影响子实体的形成。等到茎中贮存的 物质消耗完了,再生的子实体是在嫁接后的异种核控制 下形成的,所以长出的完全是异种的子实体了。 ★控制子实体形态的物质是mRNA。它在核内形成后迅 速向藻体上部移动,编码决定子实体形态的特殊蛋白质 的合成。 ◆这个试验结果,充分肯定了核在伞藻个体发育中的主 导作用。

遗传学教学大纲

遗传学教学大纲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遗传学英文名称:genetics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学分: 3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遗传学是生物学所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从亲代传递到子代过程中的遗传与变异。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各门学科的核心,它的分支几乎扩展到生物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本课程的任务是全面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使学生对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等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同时对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二)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1.系统了解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分子基础及应用。

2.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在科学态度、独立工作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说明和解决实践中有关遗传学的一般问题。

4.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和目的查阅相关文献。

5.能够胜任中学生生物课中有关遗传学的讲授、实验和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章第二节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与环境的关系;第三章第二节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第五章第二节病毒的遗传;第六章第三节细菌的遗传;第十章第三节细胞质遗传;第十一章第二节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第十二章第一节基因突变;第十三章第二、三节群体遗传与进化;第十四章第二节数量遗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实践性教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作业、撰写论文、自学等方法进行学习。

(五)实践环节1.名称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备及观察;植物多倍体人工诱导;大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标本制备及观察;显微摄影;染色体组型分析;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观察;质粒DNA的提取;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遗传学实验的计算机模拟;人群中PTC味盲基因频率的分析;真核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染色体分带技术。

《遗传与发育》PPT课件

《遗传与发育》PPT课件

ppt课件
18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腹胸节基因突变将第三胸节转变成第二胸 节,使平衡器转变成一对多余的翅膀。
背板
ppt课件
19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触角脚突变则使头上的触角变成另一对脚。
ppt课件
20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这两组同形异位基因的表达受其它基因控制。
➢ 如触角脚基因簇中的Ant基因,具有8个外显子及很 长的内含子,总长度约103 Kb,其阅读框架从第五 个外显子开始,编码一条43 KDa的蛋白质。
ppt课件
4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动物极
动物半球
植物极
植物半球
空心球壮体 外胚层
间质 内胚层
◆在卵裂开始时,顺着赤道 面把卵切成两半 ★植物极一半受精,发育成 比较复杂但不完整的胚胎; ★动物极一半受精后,发育 成空心而多纤毛的球状物。 ◆如果在切割前用离心法将 植物极的细胞质抛向动物极, 然后切割,则含有细胞核的 动物极半球在受精后能正常 发育。
ppt课件
8
三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作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细胞核。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决定着个体发育的方向和 模式,控制细胞的代谢方式和分化程序。 ★细胞质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并为DNA的复制、 mRNA的转录以及tRNA、rRNA的合成提供原料和 能量。 ◆从另一方面看,细胞质中的一些物质又能调节和制 约核基因的活性,使相同的细胞核由于不同的细胞质 的影响而导致细胞的分化。细胞质的不等分裂起着重 要的作用;没有细胞质的不等分裂,不会有细胞的分 化。
ppt课件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朱军版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课后习题与答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2)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6)第四章孟德尔遗传 (9)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2)第六章染色体变异 (15)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21)第八章基因表达与调控 (27)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31)第十章基因突变 (34)第十一章细胞质遗传 (35)第十二章遗传与发育 (38)第十三章数量性状的遗传 (39)第十四章群体遗传与进化 (44)第一章绪论1.解释下列名词:遗传学、遗传、变异。

答: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

2.简述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

答: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是研究它们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是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现象及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为什么说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答:生物的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不断地运动,经过自然选择,才形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同时经过人工选择,才育成适合人类需要的不同品种。

因此,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4. 为什么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联系环境?答: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遗传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遗传学》试题库一、《遗传学》各章及分值比例:(x%)(一)绪论(3-5%)(二)遗传的细胞学基础(5-8%)(三)孟德尔遗传(12-15%)(四)连锁遗传和性连锁(15-18%)(五)数量性状的遗传(10-13%)(六)染色体变异(8-10%)(七)病毒和细菌的遗传(5-7%)(八)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5-7%)(九)基因突变(8-10%)(十)细胞质遗传(5-7%)(十一)群体遗传与进化(10-12%)二、试题类型及分值:(x分/每题):1.名词解释(3-4)2.选择题或填空题(1-1.5)3.判断题(1-1.5)4.问答题(5-7)5.综合分析或计算题(8-10)三、各章试题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教材1章,3-5%)(一)名词解释: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与变异:遗传是亲子代个体间存在相似性。

变异是亲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二)选择题或填空题:a.单项选择题: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魏斯曼2.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2)1865(3)1900(4)19103.普遍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就是(3):(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4.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b.填空题:1.mendel提出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是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morgan提出遗传学第三定律是:连锁、交换定律;3.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微生物、植物、动物和人类;4.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是:遗传、变异和选择(三)判断题:1.后天赢得的性状可以遗传(×);2.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将构成物种(√);3.遗传、变异和人工挑选将构成品种、品系(√);4.种质同意体质,就是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关系(√)。

《遗传的发育》课件

《遗传的发育》课件
详细描述
02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由RNA聚合酶催化,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则是将mRNA中的遗传信息翻译成氨基酸序列的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最终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总结词
03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涉及多种调控机制,以实现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转录过程中涉及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元件的作用,这些元件能够影响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翻译过程中涉及mRNA的稳定性、核糖体的数量和位置等因素的调控,这些因素能够影响蛋白质合成的速率和数量。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这些调控方式在个体发育和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遗传信息的传递
02
总结词
DNA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修复则是维持DNA稳定性和防止突变的关键过程。
详细描述
DNA复制是细胞分裂和繁殖的基础,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修复则是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会启动修复机制,通过特定的酶修复断裂的DNA链或错配的碱基,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
伦理和法律问题
精准医疗
个体化医疗将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通过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医疗成本。
个体化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个体的基因组、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数据隐私和安全
个体化医疗需要处理大量的个人基因组和健康数据,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将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遗传密码是DNA中碱基序列的特定排列方式,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与发育

遗传与发育

人的血红细胞基因的顺序表达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
一、植物花发育的阶段性
开花决定
又称成花诱导,是植物生殖生长启动的第一阶段,决定开花时间。
花的发端 即茎尖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 决定的因素有:①日照长度、温度、水分、营养条件等环境因子, 由器官特性基因控制,决定一系列重复单位的特性,
由花分生组织特性基因控制。 以使植物能在最适条件下开花结果。 在某一细胞中特定基因的组合表达决定其发育形态
在适宜条件下
(激素、温度、光照、水分), 能发生脱分化和再分化,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触角足基因簇位于果蝇第3染色体上一段长约350kb的区段内 有5个编码基因: ①Lab(labial) 控制头部 ②Dfd(deformed) ③Scr(sex comb reduced) 控制前两个胸节 ④Ant(antennapedia) 可能与胚胎发生或保持成虫的分化状态 ⑤Pb(proboscipedia) 的调控有关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行异位基因
胸腹节基因簇位于果蝇第3染色体上一段300kb的区段内
包括3个编码基因: ①Ubx(ultrabithorax) 控制第二胸节后端以及第三胸节的结构 控制8个腹节的形成
②abdA(abdominal A)
③abdB (abdominal B)
基因突变将第三胸节转变成第二胸节,平衡器转变成一对多余的翅膀
第十五章
遗传与发育
个体发育
概念:
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长成新的个体的过程。
特点:
① 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式由其基因型决定,各性状形成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 作用的结果 ② 合子分裂到一定时期,细胞就要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遗传学幻灯15ppt课件

遗传学幻灯15ppt课件

1、噬菌体的分化和自然装配
利用突变体所进行的研究,已发现控制T4 噬菌体各“部件”的合成以及装配,需要 70个基因。大致分成二类:
早期基因: 主要控制早期侵染行为,产生 早期的mRNA,编码合成噬菌体DNA的酶等。
晚期基因:主要控制蛋白质“部件”的合 成,装配新噬菌体并产生溶菌酶。
无论早期基 因或晚期基 因发生突变, 不能形成完 整的噬菌体。
图 15-1 海胆的个体发育
动物极
动物半球
植物极
空心球壮体 外胚层
植物半球
间质 内胚层
图 15-2 海胆卵的切割实验
图 15-3 花粉粒的发育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生物个体的发育,与个体所处的 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环境中的很 多生物及非生物因子,都可以调 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个体发 育。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个体发育阶段性转变的过程,实质上是 不同基因被激活或被阻遏的过程。在发 育某个阶段,某些基因被激活而得到表 达,另一些基因则处于被阻遏状态。在 发育另一阶段,原来被阻遏的基因因激 活而表达了,原来表达的基因被阻遏.
基因是否得到表达,可从其表达产物蛋 白质或转录产物mRNA(差异显示),或 通过比较突变型与野生型的表型来推断.
克隆羊Dolly及其养母
大豆种子发育过 程中7种不同类 型mRNA出现时间 及相对数量。线 条粗细代表mRNA 的相对含量
4、高等动物发育中基因的顺序表达
人的血红蛋白链的变化,足以说明个体发育过 程中不同基因 的表达顺序。
人的血红蛋白 是由两条相同 的链和两条 相同的β链聚 合而成的四聚 体,即22。
四、植物花器官的发育
第十五章 遗传与发育
个体发育:高等生物从受精卵 开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 裂和分化,长成新个体的过程

遗传学(第3版)第15章 表观遗传概论

遗传学(第3版)第15章 表观遗传概论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 一般: DNA甲基化与基因沉默相关,非甲基化与基因活化相关; 去甲基化与一个沉默基因的重新激活相关。
例如:人类女性两条X染色体on),因而基因处于失活状态;一直处于活性转录状态 的管家基因则始终保持低水平的甲基化(hypomethylation)。
遗 传 学 (第3版)
第15章 表观遗传概论
1.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及其演变
2.以染色质为基础的表观遗传变异与调控 3.基因组印记与表观遗传分析
15.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及其演变
15.1.1 表观遗传学的概念 (1)表观遗传概念的演变 相同的基因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细胞类型?如何才能使 同样的基因组表达不同的基因、分化出表型(类型)不同的细 胞呢? 为了解答这些困惑,英国胚胎学家和遗传学家 C.H. Waddington 于1939年在《现代遗传学导论》一书中首先提 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这一术语,并在1942年将其定 义为是 “研究基因与决定表型的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15.1.2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① 基因选择性转录表达的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
白密码、染色质重塑、基因印记,以及转录因子或转录抑制 因子对靶基因转录起始的调控等; ② 基因转录后的调控:包括基因组中的miRNA等非编码
RNA、反义RNA、RNA干扰、RNA的化学修饰、RNA编辑 等; ③ 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组蛋白修饰—— 组成核小 体的组蛋白可以被多种化合物所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和 甲基化等。
定的基因表达模式)。或表观基因组指的是附着在基因 组上的化学标记模式,其决定了哪些基因会被激活以及
它们激活的方式及时间。 跨代表观遗传学(transgenerational epigenetics):能够 通过生殖细胞向后代个体传递的表观遗传现象的研究。 记忆表观遗传学(memigenetics): “可遗传”的表观遗 传变异研究。

遗传与发育学习.pptx

遗传与发育学习.pptx

遗传学GENETICS 决定:指细胞或组织即使处在胚胎的另一区域,仍不受周围其他
细胞或组织的影响,按原先指定的命运自主地进行分化。 三种指定方式: (一)自主特化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二)条件特化 所有脊椎动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三)合胞特化 昆虫纲的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第3页/共20页
遗传学GENETICS
研究新成就及研究的意义 现在,随着对细胞凋亡机制研究的深入,科
学家们发现很多细胞内和细胞外信号都可以启动 细胞的凋亡。目前,科学家们发现与细胞凋亡相 关的基因有三类:促进细胞死亡的基因、抑制细 胞死亡的基因和在细胞死亡过程中表达的基因。
第16页/共20页
遗传学GENETICS
第18页/共20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遗传学GENETICS
此外,鉴于细胞凋亡过程受到许多基因及 其产物的调控,在临床上,如果有选择性地、可 控制性地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同时对机体的正常 细胞不产生或产生较小的副作用,对于攻克癌症 及其他一些医学顽症将起到重大突破作用。因此, 对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将为癌症、糖尿病等 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的方法。对人类健 康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第13页/共20页
遗传学GENETICS 霍维茨等人确认“死亡基因”
1986年,罗伯特·霍维茨及其学生发现了线虫中在细胞凋亡 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两种基因:ced-3 和ced-4。这两种基因 的缺失将改变细胞的命运,使线虫中原本正常情况下会死亡的 细胞存活并继续分化下去。同时,对于早先发现的在细胞凋亡 中起作用的基因,他们也弄清楚了它们所起的确切作用。
征,布雷内建立了最为丰富的突变体线虫株,并将线虫形体、 行为的改变与染色体上的突变位点——对应起来。这就使得基 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为 后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及其机制奠定了基础。

《遗传学》1-14章及练习卷名词解释整理

《遗传学》1-14章及练习卷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要求掌握)第一章绪论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成为同源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二价体:是指减数分裂前期Ⅰ联会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双价体:在减数分裂的偶线期,各同源染色体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原来是2n条染色体,经配对后可形成n组染色体,每一组含有两条同源染色体,这种配对的染色体叫双价体。

二分体:是指减数分裂末期Ⅰ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

四分体:是指减数分裂末期Ⅱ所形成的四个子细胞。

四价体:是指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时所联会的四条同源染色体。

四合体:是指减数分裂前期Ⅰ所联会的二价体中所包括的四条染色单体。

超倍体:在非整倍体中,染色体数比正常二倍体(2n)多的个体。

兼性异染色质:存在于染色体任何部位,某类细胞内表达,某类不表达。

例如哺乳动物X染色体,雌性其中一条表现为异染色质,完全不表达功能,另一条则为功能活跃的常染色质。

【莱昂化作用:性染色体失活→巴氏小体】第三章孟德尔遗传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

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质量性状: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它的杂种后代的分离群体中,对于各个所具有相对性状的差异,可以明确的分组,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

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杂交后的分离世代不能明确分组,只能用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它一般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这种变异一般是不遗传的。

杂交:指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而产生后代的过程。

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相互交配。

近交:亲缘关系相近个体间杂交,亦称近亲交配。

自交:指同一植株上的自花授粉或同株上的异花授粉。

普通遗传学第十五章 群体的遗传平衡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普通遗传学第十五章 群体的遗传平衡  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群体的遗传平衡一、名词解释1.孟德尔群体:2.基因库:3.基因型频率:4.等位基因频率:。

5.遗传漂变:6.生殖隔离:7.地理隔离:8.进化树:9.进化速率:10.分子进化钟:11.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12.基因频率:13.迁移:14.遗传漂移(genetic drift):15.物种(species):16.个体发育:17.遗传平衡、基因平衡定律:18.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19.近婚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20.适合度(fitness)21.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22.遗传负荷(genetic load)23.突变负荷(mutation load)24.分离负荷(segregation load)25.群体(population)26.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27.遗传多态现象(genetic polymorphism)28.Hardy-Weinberg平衡律(law of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29.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shift)30.基因流(gene flow)二、填空题:1.Hardy-Weinberg定律认为,在()在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各世代间的()频率保持不变。

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初始的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经过(),群体就可以达到()。

2.假设羊的毛色遗传由一对基因控制,黑色(B)完全显性于白色(b),现在一个羊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如果对白色个体进行完全选择,当经过()代选择才能使群体的b基因频率(%)下降到20%左右。

3.在一个遗传平衡的植物群体中,红花植株占51%,已知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该群体中红花基因的频率为(),白花基因的频率为(),群体中基因型RR的频率为(),基因型Rr的频率为(),基因型rr的频率为()。

发育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的遗传学分析

03
细胞坏死则是细胞受到急性损伤而出现的坏死,表现为细胞胀大,裂解,释放出大量的 内含物,引起炎症,坏死细胞最终被巨噬细胞清除。
目前,鉴定细胞凋亡的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抽提细胞的 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如出现一系列长度不等的DNA片段的 电泳条带(因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被酶切成断片),则可初步 判定该细胞为凋亡的细胞。
16 发育的遗传分析
发育是生物的共同属性,是新一代生物体在其生活 史开始后在结构上与功能上复杂程度逐步提高的有 序变化过程。 发育是物种的遗传属性的表达和展现。
遗传控制发育的图式;
发育是基因按照特定的时间、空间表达的结果,是 生物体基因型与内外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并逐步转 化为表型的过程。
16.1 遗传与发育的关系 16.1.1 什么是发育遗传学
细胞的命运通常是通过下列3种 途径被指定:自主特化,条件 特化,合胞特化。
三种指定方式:
01
01
自主特化 大部分无脊椎动 物的特性
02
02
条件特化 所有脊椎动物和 少数无脊椎动物的特性
03
03
合胞特化 昆虫纲的无脊椎 动物的特性。
16.1.3 早期胚胎发育
生物的雌雄配子(精 子和卵)通过受精成 为合子(受精卵)。 在受精以前已完成减 数分裂的称为卵子。 未受精的卵细胞称为
01
会将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
茨和约翰·苏尔斯顿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程序性死亡”
这一领域中的开创性工作。
他们不但发现在生物的器官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且阐
02
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律。
布雷内慧眼识线虫 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希望能找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半球
植物极
空心球壮体 外胚层
植物半球
间质 内胚层
海胆卵的切割实验
◆在卵裂开始时,顺着赤 道面把卵切成两半 ★植物极一半受精,发育 成比较复杂但不完整的胚 胎; ★动物极一半受精后,发 育成空心而多纤毛的球状 物。 ◆如果在切割前用离心法 将植物极的细胞质抛向动 物极,然后切割,则含有 细胞核的动物极半球在受 精后能正常发育。
基因是否得到表达,可从它的表达产物一蛋 白质或转录产物mRNA(差异显示),或通过比 较突变型与野生型的表型来推断。
这种个体发育的阶段性实质上是不同 基因的被激活或被阻遏的过程。
一 、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二、基因与发育模式
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式是基因所决定的。
同形异位现象: 果蝇触角足突变:头上触角 部位长出脚来。这种脚与正 常的脚形态相同,生长的位 置却完全不同。这种现象称 为同形异位现象。 已在几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嫁接后为什么先长出中间形的子实体? ★是因为嫁接的茎中还带有原来的细胞核控制 下合成的物质,它们自然要影响子实体的形成。 等到茎中贮存的物质消耗完了,再生的子实体 是在嫁接后的异种核控制下形成的,所以长出 的完全是异种的子实体了。 ★控制子实体形态的物质是mRNA。它在核内 形成后迅速向藻体上部移动,编码决定子实体 形态的特殊蛋白质的合成。 ◆这个试验结果,充分肯定了核在伞藻个体发 育中的主导作用。
第一节 细胞核(nuleus)和细胞质 (cytoplasm)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二 . 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三 .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
互依存 四. 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动物极
第十五章 遗传与发育
第一节 细胞核(nuleus)和细胞质 (cytoplasm)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第三节 细胞的全能性
个体发育: 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长成新的 个体。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发育。
细胞怎么能发生分化呢?其中细胞核基 因起什么作用?细胞质又有什么影响? 这些都是发育遗传学研究的内容。
同形异位基因:控制个体的发育模式、组织和 器官的形成。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果蝇同形异位基因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果蝇幼虫及成虫 由体节组成,包 括一个头(head), 三个胸节,八个 腹节,每一节又 分为前端(A)和后 端(P)两部分。
成虫的每个胸节 带有一对脚。在 第二胸节(T2)上 长出翅膀,第三 胸节(T3)上生长 平衡器。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花粉:小孢子的核,在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二个 子核。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稠密的一端,发育成生殖核。 另一个移到细胞的另一端,发育成营养核。 ◆如果与分裂面垂直,两个子核处于同样的细胞质环 境,则不能发生营养核和生殖核的分化。
一 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卵细胞的发育也一样,远离 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多,靠近 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少。大孢 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四 个大孢子中,远离珠孔的一个 子细胞能继续分裂和发育为胚 囊,其余3个最终退化,同样 说明细胞质的不同部分对细胞 的分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 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伞藻细胞核在基部假根内。地中海伞藻,子实体边缘 为完整的圆形。裂缘伞藻,子实体边缘裂成分瓣形。 ◆嫁接试验:如果把地中海伞藻的茎嫁接到裂缘伞藻的 假根上,不久出现中间形的子实体;把这种中间形的子 实体去掉,长出来的是裂缘伞藻的子实体
子实体








基部

三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 存、不可分割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细胞核。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决定着个体发育的 方向和模式,控制细胞的代谢方式和分化程序。
★细胞质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并为DNA的 复制、mRNA的转录以及tRNA、rRNA的合成 提供原料和能量。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翅 背板
平衡器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腹胸节基因突变将第三胸节转变成第二胸 节,使平衡器转变成一对多余的翅膀。
背板
(一)果蝇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同形异位基因的表达也受其它基因控制,机 理复杂。
➢ 如触角足基因簇中的Ant基因,具有8个外显 子及很长的内含子,总长度约103 Kb,其阅 读框架从第五个外显子开始,编码一条43 KDa的蛋白质。
➢ Ant基因具有二个启动子,它们相距约70Kb, 一个位于外显子1的上游(P1),另一个位于外 显子3的上游(P2)。
但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相同,差别仅在于非翻 译区前体mRNA的序列。
(二)高等植物发育中的同形异位基因
拟南芥和金鱼草有三组同形异位基因控制花 器分化发育。
第一组基因控制初级花的分生组织。 金鱼草的花序突变长出的花序不形成花。这种 突变只形成花序分生组织,不形成花的分生组 织。 第二组基因控制花的对称性。 正常金鱼草花是两则对称的,从中间对等将花 一分为二,其中的一半正好与另一半镜像对称。 有一种园形基因突变体形成非对称结构的花。
第三组基因直接控制花器器官的形成。 正常拟南芥的花具有四种花器,以同心园 方式排列,由外向里的顺序是萼片,花瓣, 雄蕊和心皮。
三、基因与发育过程
个体发育阶段性转变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 基因被激活或被阻遏的过程。在发育的某个阶 段,某些基因被激活而得到表达,另一些基因 则处于被阻遏状态。在发育的另一阶段,原来 被阻遏的基因因激活而表达了,原来表达的基 因却被阻遏。
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生物个体的发育,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 相关。环境中的很多生物及非生物因子,都可 以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个体发育。
例如: 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
第二节 基因对个体发育的控制
一、个体发育的阶段性
个体发育存在阶段性,在个体发育的 过程中,各种性状的发育,从受精卵 开始分裂时就开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