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

合集下载

项目10 统计综合分析

项目10 统计综合分析

4、综合评价指数法 A、简单算术平均式 B、加权算术平均式
任务四、综合评价
四、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
5、功效系数法 A、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B、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值 和不允许值 C、对每个评价指标计算功效系 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D、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 E、用平均数计算总功效系数
任务五、综合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任务五、综合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统计分析报告就是指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 分析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表 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 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 论点、论据、结论的集中表现;它不同于一般 的总结报告、议论文、叙述文和说明文;更不 同于小说、诗歌和散文;它是运用统计资料和 统计方法、数字与文字相结合,对客观事物进
任务三、统计比较
一、统计比较的概念和作用
比较对照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普遍使用的一 种逻辑思维方法,是统计综合分析研究中最常 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所谓统计比较是将统计指 标所反映的实际数量状况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 计算出数量上的差别和变化,进而作出评价和 判断的思维过程,它是比较法的一种。其主要 特征是总体数量的比较,是客观实际数量状况 的比较。
实践技能训练
通过实训,使学生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统计 综合分析和统计比较的相关概念、任务、一般原
则和方法;掌握统计评价的主要方法;加强理论
和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将统计方法应用于社会 实践的能力。
实践技能训练
选择自己所做的一次统计调查,完成一份统 计综合分析报告,掌握统计比较、综合评价的主 要方法。学会评价统计分析的概念、质量要求等。

统计综合分析

统计综合分析
2、问题与方法的交错性
统计综合分析中所要研究的是统计综合分析的问题,如现状分析、历史分析、预测决策分析。
一般程序
统计综合分析从选题到写出报告,一般程序是: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设计;采集、积累与鉴别资 料;进行系统周密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根据分析结果形成分析报告。具体程序可依实际条件灵活安排。
1、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
统计综合分析要有针对性,这是进行统计综合分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它集中体现在研究课题上。研究课 题体现着研究目的和所要分析的问题。所以,选择并确定课题是统计综合分析的初始环节,是课题研究设计的前 提。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统计综合分析的效果。研究课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来选 择和确定。选择和确定的课题,应当是关键问题,并且要有相当的预见性,能超前提出即将出现的问题。具体来 说有多种渠道、多方面来源。既可根据党和政府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要求,选择领导关心的问题, 也可根据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来选择;既可选择社会各界的热点、焦点和有争论的问题,也可选择改革、 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选题中要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课题虽好,但尚无条件,可暂时不搞; 课题虽不太好,但已掌握材料,只要能反映出值得重视的问题也可以搞。前种情况可积极创造条件,后种情况可 进一步努力提高质量。
2、总结性分析
这主要是从多方位和一定过程的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例如,对微观 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运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又如,宏观的将整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速度、重要比 例、经济效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与积累起来,进行分析研究等。此种分析的目的是对全局做出总评价, 反映总变动趋势,从错综复杂的和发展中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原因,探寻对策。这种分析要求实事求是, 正确总结,科学评价,切不可浮夸虚假。

《统计学》案例——综合分析

《统计学》案例——综合分析

《统计学》案例——综合分析关于居民月收入和居民金融资产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1、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家庭财富的效量不断增长。

居民储蓄存款持续稳定的增加。

从1978年的210.6亿元一路攀升,到2008年已达217885.4亿元。

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增加了一千多倍。

与此同时,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大大提高,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得到发展,使得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空同逐步扩大,导致了家庭金融资产多样化。

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主要因素家庭金融资产选择主要受三类因素的影响:l、家庭内部因素(收入水平以及家庭财务状况;家庭的特征:成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以及家庭人口数等;家庭成员的风险厌恶程度;住房所有权)。

2、金融资产特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3、经济金融环境。

这些影响因素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影响程度到底孰重孰轻呢?2、数据的收集为确定各类因素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大小影响,有效地解居民关于金融资产和有关因素的现状,做了以下调查。

随机抽取了64户温州居民代表,以下为64位家庭各行业月收入和家庭金融资产(各种储蓄、有价证券、手存现金等)资料。

表1温州64位家庭各行业月收入和家庭金融资产信息表表1是一个样本总体,由随机抽取的64户居民家庭组成,总体则是温州市的全体居民家庭。

从这64户家庭中所调查登记的月收入和金融资产的具体数据是标志值。

3、方法的确定3.1.按标志对数据分组对这64户的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按月收入和金融资产两标志进行分组。

对于按月收入进行分组整理的结果见表2。

表2.按月收入分组(元)户数月收入(元)金融资产(万元)甲(1)(2)(3)500以下 3 1466 2.95500-1000 6 4125 8.931000-1500 13 16556 33.43表2中的各组和总体的“户数”是单位总量,各组和总体的“月收入”、“金融资产”是标志总量,它们是反映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指标。

对原始数据进行因果依存关系分组,见表3。

统计学电子课件:综合指标分析方法共53页

统计学电子课件:综合指标分析方法共53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统计学电子课件:综合指标分析方法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统计综合分析-各种权重求解法

统计综合分析-各种权重求解法

统计综合分析第十四章统计综合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综合统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掌握权重的确定方法;能够熟练应用综合评分法、功效系数法、平均指数法;掌握统计比较及其方法,了解统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写作要求。

第一节统计综合分析的概述统计综合分析可以对事物的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首先对统计分析的概念、作用、特点进行概述,然后介绍统计综合分析的程序及其在分析时存在的局限性。

一、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一)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统计综合分析简称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是指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依据统计资料,运用统计方法,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条件,对事物总体的规模、水平、速度、质量等方面做出的综合分析评价。

综合分析和评价是对事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是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现象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统计综合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着能否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的全部职能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和评价,对把握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如果需要对某客观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时,一般会应用多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因为这些指标之间有些是不能直接加总的,还是难以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

例如,决定消费者选购何种品牌电视机的主要因素有:价格、耐用时间、耗电量、外观、售后服务等。

这样,在评价消费者对某型号、某品牌电视机的欢迎程度时,就需要采用对以上各个主要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二) 统计综合分析的作用统计综合分析的作用归纳为以下两点。

1.统计综合分析是实现对被研究的客观事物的综合评价和认识。

统计综合分析是采取对多指标综合的评价方法,即通过对事物的不同角度观察的评价指标综合在一起,实现对事物整体性的、综合的认识。

第10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10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解:要计算出消费者对该电视机的综合评价得分,需
要分以下两部分计算: 第一步:分别计算每项评价指标的2000份答卷的平均 得分: 清晰度的平均得分:
耗电量的平均得分:
外观效果的平均得分: 故障率的平均得分: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标的重要程度不同,确定清
① 确定分析目的并选定分析题目 ②拟定分析提纲
③搜集、鉴别与整理资料
④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⑤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统计分析报告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校
二、统计比较
统计比较的种类:
①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②相对比较和相差比较
③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校
③平均指数法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校
综合评分法
例:某品牌电视机厂商,需要了解消费者对该厂某型
号电视机的评价,采用评分法综合评价。选择了5个评 价指标,评分分为四个等级,收回有效答卷2000份, 所选的评价指标和评分结果见表所示,请对该型号的 电视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校
三、统计综合评价
1、统计综合评价的步骤:
①明确评价的目标 ②选择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③选择恰当的综合评价方法
④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⑤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⑥将各指标的评价值合成为总评价值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蓝星分校
三、统计综合评价
2、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①综合评分法 ②功效系数法
论指导下,以客观统计资料为依据,结合具体实际情 况,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 经济现象总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阐明问题产生的 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本质 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原理第10章 统计分析与评价

统计学原理第10章  统计分析与评价
26
学习要点
★ 统计分析的概念与任务 ★ 统计分析的种类 ★ 统计分析的步骤 ★ 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 统计综合评价
27
同步练习
★ 判断题 (1) 统计分析的实质就是一种以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的定量分析。( ) (2) 统计分析的综合性是指在分析过程中运用大量的综合指标。( ) (3) 静态比较是指同一时间(时期或地点)条件下不同总体间的数量比较。( ) (4) 统计综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各个总体进行评优或排序。( )
★ 填空题 (1) 按统计分析在数量上的不同,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2) 按统计分析的时间不同,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3) 按统计分析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4) 按统计分析在内容上的不同,可分为( )和( )分析。 (5) 按统计分析在时态上的不同,可分为( )分析和( )分析。 (6) 统计综合评价最常用的方法有( )、( )。
28
★简答题 (1) 什么是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3) 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4) 什么叫统计综合评价?有什么作用? (5) 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9
★ 计算题 (1) 某校根据制定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请100名学生对某教师评分 (百分法),所得结果的分级资料如表10.4所示。
➢国民经济综合分析 ➢地区综合分析 ➢部门综合分析 ➢企业综合分析
11
10.2.5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指以一定的现象在一定时点(或时期)的规模、水平、对比关系、 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做的分析,强调同一时点、同一时期社会经 济现象的比较。 动态分析 指对一定的现象在不同时点、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所做的 分析,强调在不同时点、不同时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

统计学课件及习题的答案10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27页

统计学课件及习题的答案10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27页
1.经验数据标准 2.理论数据标准 3.时间数据标准 4.空间数据标准 5.计划或政策规定数据标准
二、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就是对所要评价的对象,根据研究的目的和 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若干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对现 象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象从总体上 作出定量的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综 合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主要特点
1.以统计数据为基础,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统计综合分析的目的 在于提出办法解决问题
3.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三、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程序

选择 研究 课题 确定 研究 目的

拟定 课题 研究 计划

搜集 鉴别 整理 资料


运用各种 方法进行 系统周密 的分析
得出 分析 结论, 撰写 分析 报告
n
K甲i1 nkiw i 12 .64 11 w i
0 .02 511 .71 91 5
3 .94 212 .512 11 .7( 88 分)
i1
n
K乙i1 nkiw i 1 w i
0 .40 41
0 .01 310 .26 09.2 5 41 5
0 .217 1
0 .8( 04 分)
i1
从计算结果看,K甲大于K乙,说明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比乙地区高
某地区两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值和标准值
指标
计量单位 甲企业实际值 乙企业实际值 满意值 不允许值
资金利税率 元/百元
21
24
26
20
人均增加值 元/人、年
12000
102.05
3578

统计学第10章统计综合分析..

统计学第10章统计综合分析..
(1)统计综合分析是实现对被研究的客观事物 的综合评价和认识 (2)统计综合分析可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单 位之间的综合对比分析或排序

10.1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10.1.1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4.统计综合分析的特点 (1)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2)统计综合分析的目的在于提出办法解决问题 (3)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
4.对比分析法的原则
(1)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可比 (2)指标的时间范围可比 (3)指标的计算方法可比 (4)总体性质可比

10.2 统计综合分析的方法
10.2.1 对比分析法
5.对比分析法在会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绝对数比较分析法 (2)绝对数增减变动比较分析法 (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法

10.2 统计综合分析的方法
10.2.2 综合评价法
3.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 依据。 (2)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 度量处理。 (3)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 学性。 (4)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在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 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5)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并由 此得出结论。
对于企业的亏损,公司管理人员非常重视,要求有关人员分 析亏损的原因,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做 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提出扭亏的对策。 如何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综合分析和评 价,这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10.1
10.2 10.3

10.1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10.1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问题
10.1.1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和作用
5.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方法

统计综合分析概述

统计综合分析概述

四、 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格式 及应注意的问题
1. 标题要确切、简洁、醒目 标题形式通常有三种:
揭示主题 明确表明作者观点 采用提问形式
2. 开头要有吸引力
分析报告开头,常见的有四种:
① 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② 总揽全文的观点
③ 交待写作目的或动机
④ 突出矛盾,造成悬念
3. 主题要突出
对主题的要求有三点: 正确 鲜明 集中
综合分析报告特点:
① 全面性 ② 联系性
5. 预测分析报告
是在分析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运用 统计预测方法,对所研究事物的未来 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推理判断和定量 预计。放映统计预测结果。
综合分析报告特点:
① 预见性 ② 运算性 ③ 论证性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
① 准确性
② 时效性 ③ 针对性
④ 逻辑性
二、问题与方法的交错性 三、统计综合分析中值与量的结合
1. 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析中的质与量 的结合。 2. 从现象到原因分析中的质与量的 结合。 3. 从原因到决策分析中的质与量的 结合。
4. 统计综合分析结果得出正确判 断结论的质与量分析的结合
此问题上要注意:
① 统计综合分析结果的判断要有 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 统计综合分析结果的正确判断 要有掌握适当的度。 ③ 统计综合分析结果的正确判断 要将其置于系统之中。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
就是之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 方法,以独特的表达方法和结构 特点,表现所研究事物本质和规 律性的一种应用文章。
2. 特点
二、 统计分析报告的种类
1. 按题材性质 工业分析报告 农业分析报告 商业分析报告 等等
2. 按内容范围 专题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 3. 按写作时间

第十章 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学》PPT课件

第十章  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学》PPT课件
n
k yj j1
也称为比重法
(4)k取全部评价对象该指标取值的平方和开方值
n
k
y
2 j
j 1
也称为平方和比重法
上述四种方法要求有一定规模的样本容量,因此它们适用 于多个单位或不同时间的综合评价。 由于评价标准来自观测值,因此都属于相对评价,即评价 结论随观测值变化而改变,不同样本之间不可比。
(5)k取该指标在实践中的有关目标值(如国家或部门
3.可以对评价对象的综合发展变化进行动态分 析。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预处理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确定综合评价方法 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第四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主观赋权法
根据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通过主观分析研究后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主要有两种类型:专家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
(一)专家评判法
专家评判法是指通过收集整理专家对各个指标重要性程 度给出的主观判断信息来确定权重的赋权法。
德尔菲法
基本思路:
邀请一批对所研究问题有深入了解的专家,让他们各自 独立地对每个评价指标赋予权重;
Satty提出CR≤10%的标准
Satty基于500个随机矩阵计算的RI:
表10.6 随机一致性指标(RI)
p
RI
p
RI
3
0.58
9
1.45
4
0.90
10
1.49
5
1.12
11
1.51

统计学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统计学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与评价

(三)统计综合评价 1、统计综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统计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明确评价的目标 (2)选择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选择恰当的综合评价方法 (4)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5)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6)将各指标的评价值合成为总评价 值与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判定优劣。
3、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1)综合评价法 (2)功效系数法 (3)平均指数法 4、综合国力评价 综合国力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构成综合国 力基本要素。 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1)综合评价法 (2)功效系数法 (3)平均指数法
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评价 (一)统计综合分析 1、统计综合分析的意义 2、统计综合分析的基本特征 3、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步骤
(二)统计比较 1、统计比较的概念与目的 2、统计比较的种类 (1)根据比较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2)根据比较方式不同分为相对比 较和相差比较 (3)根据说明的对象范围的不同分 为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不同,统计分析报告大体上可分为:计划 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专题分析报告和综合分析报告三类: (一)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是对计划执行进度、计划完成程度及其影响原 因进行分析后形成的分析报告。前者主要通过计划执行进度指标反映 计划任务的动态完成情况,后者是在计划期结束时通过计算计划完成 程度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二者都涉及相关原因的分析。计划执行情况 分析报告一般是定期的分析报告,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专题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是对某一个专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后所形成 的统计分析报告。如对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人口老龄化状况进行调查 研究后形成的分析报告。 (三)综合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是对某一研究总体综合性问题的全面分析研究所形成的 统计分析报告。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报告、社会发 展状况报告等。
2、以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

3、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统计分析报告属于应用文体, 基本表达方式是以事实为依据,将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用科学的统计 指标体系进行描述,以统计数字说话,在定量描述和分析中议论,在 议论中进行定量分析。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类型


四、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步骤
(一)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统计分析报告的题目 统计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统计分析报告的依据。统计研 究选题的确定决定于社会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二)根据题目,搜集整理有关统计资料 统计分析报告使用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出版 的统计年鉴及普查等专门调查数据、研究者根据研究目 的通过调查取得的数据。在统计分析报告选题确定后, 就要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相关资料,作为统计分析依据。 (三)选择适当统计分析方法,对占有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 在对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统计比较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相关回归分析方法等对 数据进行分析。 (四)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40 60
11500 11000 13000 11000
40 60 70 (分)
同理可以计算出甲乙两企业其他指标的改进功效系数,然后计算出总功 效系数。
第三节 统计分析报告
一、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
统计分析结果的表现形式有表、图和文字等形式。统计分 析报告运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之后, 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将统计分析的结果用表格、图 形和文字等表达出来的综合形式。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 析过程中形成的观点、论据、结论的集中表现。
统计比较是将被研究的现象总体与对照组进行
比较。对照组也叫对照群、对照总体,是比较的标 准和基准。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常用的统计比较 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验数据标准
2.理论数据标准
3.时间数据标准 4.空间数据标准 5.计划或政策规定数据标准
二、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就是对所要评价的对象,根据研究的目的和 研究对象的特征选择若干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对现 象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象从总体上 作出定量的评价。 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综 合反映总体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
124 . 61 102 . 05 111 . 79 134 . 92 121 . 52 5
118 . 78 (分)

i 1
n

K乙
i 1 n
kiwi wi
100 . 44 101 . 03 106 . 20 95 . 24 101 . 27 5
100 . 84 (分)
di xi xi xi
h s s
xi
40 60
使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方法,综合评价值一般在60-100之间,符合通常使 用的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的评价习惯,比较直观,也易于被接受。 按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计算上例甲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功效系数为:
di xi xi
h s s
xi xi
五、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准确、资料可靠 统计报告的选题,决定于社会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需要。选题必须建 立在能够取得可靠的统计资料基础上。 (二)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统计分析报告的主题是统计分析报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主题是统计分析报告的纲,要贯穿统计报告的全篇。其余内容都要为主 题服务。统计报告的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晰。 (三)观点鲜明、分析深刻 统计分析报告的观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对问题的分析要有一定的 深度,不能仅停留在主要特征的描述上。 (四)文字简洁、语言顺畅 统计分析报告在分析问题、表述结论时要使用简洁确切的语言。在表达 过程中,必须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不能因使用语言的问题使报告的使 用者无法理解和产生误解。
求出各企业每个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后,计算总功效系数。本例 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
(2)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为了避免计算功效系数时出现零数值,从而导致无法用几何平均法进 行合成计算,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该方法是 将功效系数法的系数改为百分数(60—100)来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方 法。其计算公式为:
2.选择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 评价 的 一般 步骤
3.选择综合评价方法
4.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 5.指标实际值转为评价值并合成总值 6.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7.总评价值与评价标准比较,取得排序判断
(二) 统计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
1、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是在对总体状况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 基础上,对各项指标按评分标准由评价者按实际 情况进行打分,然后汇总出总分,从而作出全面 评价和排序。

i 1
从计算结果看,K甲大于K乙,说明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比乙地区高
3、功效系数法和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1)功效系数法 该方法是一种以总功效系数作为总体综合评价值的统计比较判断 方法。功效系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0,然后合成为总功效系数 。该方法的基本步骤是: 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XI I=1,2,3,…,n) ②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满意值(Xih )和不允许值( XiS)。满意值 可以使用该指标可能达到的最优值、历史最优值,也可以使用对比 中实际值的最优值。不满意值可以使用该指标不应该出现的最差值 、历史最差值,也可以使用对比中实际值的最差值。 ③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 s xi xi 实际也是无量纲化的过程。其一 di h s x x 般计算公式为: i i
《统计学》课件
第十章
统计综合分析
制作人: 胡 宝 臣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统计综合分析的方 法和种类,掌握统计综合分析和统计综合评 价的主要方法,能够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统计分析基本方法,统计综合评价; 难点:统计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统计分析 报告的撰写
本章主要内容
一 一 二 三
2、综合评价指数法

综合评价指数法是在选定评价总体的指标体系基础 上,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基 数值(或标准值)进行比较,求出个体指标指数值 ,然后用事先确定好的每项指标的权数对所有个体 指数进行加权平均,算出综合评价的平均指数。 【例】根据甲乙两地区2011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对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④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数(pi)。 ⑤计算总功效系数(D),做出评价结论。 计算总功效系数的方法有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几何平均当各个 评价指标的权数相同时,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或简单几何平均方 法计算总功效系数。
n

D
i 1
d n
n
i
D
n

i 1
di
当各个评价指标的权数不相同时,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或加权 几何平均方法计算总功效系数。
得出 分析 结论, 撰写 分析 报告
第二节 统计综合分析方法
一、统计比较方法
(一) 统计比较是将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实际数量 状况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计算出数量上的差别 和变化进而做出评价和判断的方法。
(二)统计比较的种类
1.静态比较 动态比较

2.相比比较 相差比较

3.单项比较
综合比较
(三)统计比较的标准
《统计综合分析》知识结构图
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 相比比较和相差比较 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价指数法 功效系数法 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专题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报告
统计比较
统计 综合 分析
统计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报告
首先将实际数据代入功效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各企业 每个评价指标的功效系数。以企业人均增加值为例。
di xi xi
h s s
xi xi

2600 2000 5000 2000
0 .2
功效系数计算表 功效系数 甲企业 乙企业
d1
0.17 0.67
d
2
d3
0.2 0.93
0.25 0.6

甲乙两地区2011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和综合50 12000 4000 85 48 — 指数 (% ) I甲 3 124.61 102.05 111.79 134.92 121.52 118.78
乙地区 实际值 X乙 4 16000 11880 3800 60 40 — 指数 (%) I乙 5 100.44 101.03 106.20 95.24 101.27 100.84
指标名称
计 量 单 位
(全国 水平) 1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元 元 部/百人 % 分
15930 11759 3578 63 39.5 100
城镇人均 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 纯收入 电话普及率 第三产业 比重 综合评价 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