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 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
17.1 复习笔记
一、王朔现象带给批评界的挑战与争论
(一)王朔现象
王朔是八九十年代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王朔成为许多文化现象的关接点,如大众文化现象,自由写作与个人写作,作家与影视联媒的“大腕”,甚至1990年代发生的人文精神的论争都与他有关。
王朔现象和一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是进入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叙述无法绕开的重要文化现象。
(二)针对王朔现象的争论
1.有人认为王朔提供了独特的关于当下社会的经验和语言
有人认为“王朔小说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批判力量。
使我们得以近乎全新的生命体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他让我们领略了转型期社会激荡、碰撞和现代都市的斑驳陆离、眼花缭乱的生活色彩以及人生现世的纯洁、善良和娇美,更多的是荒诞、调侃、虚伪、暴力、色情和无耻。
他对生活的洞察、感受、穿透和表现使其小说真正具有认识价值。
”
2.有人从整体上否定王朔,斥王朔的小说为“痞子文学”
有人指责王朔“尽情地在嘲弄社会,嘲弄人生,他在宣泄一种非传统、非理性、非道德的反叛的情愫的同时,也把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一切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统观贬得一钱不值”。
(三)王朔的商业价值与正统批评界的矛盾
王朔是“新时期文学中拥有最多的读者”的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
剧,反过来促进了小说的畅销。
1988年,他的《轮回》《顽主》《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四部小说被搬上银幕,获得成功,有人因此把1988年称为“王朔年”。
1990年代他参与创作的《渴望》《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等电视剧更是获得巨大的成功。
1990年代初文学面对着商潮冲击而四面楚歌时,王朔却是出版界的一个亮点,《王朔文集》(四卷本)走俏大小书摊。
在批评界的尴尬和困惑背后,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文学现象,既定的文学价值的判断标准已经不适合王朔。
把王朔作为一个文学现象比进行单纯的文学作品文本分析会更合理,研究王朔现象更应该和八九十年代的文学环境、社会文化状况等结合起来。
二、社会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勃兴
(一)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概况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转型。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商品经济意识渗透到生活和精神的各个方面。
相应地,文化范式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分化为多种话语对峙、碰撞、共存,当时描述这种文化状态较多的词汇是多元、失范、边缘化等等。
(二)大众文化的勃兴
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
这与社会转型、商品经济以及大众休闲消费需求紧密相连。
1.大众文化的定义
大众文化是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
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工业化的文化产品,明确为大众消费而制造,具有规模化、标准化、大量化、模拟个性的特征。
它依
影响之下。
娱乐、消费、通俗,这些都是大众文化的功能特征。
2.大众传媒的发展
1990年代中国的大众传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传媒甚至取代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所有的话语、论争、观点都要通过它传达出去,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1)九十年代的大众传媒与文学现象
1990年代的许多文学现象都与媒体的炒作和介入有关:王朔现象,《废都》现象,顾城事件,直到后来的“小女人”散文和所谓的“马桥事件”等等。
1990年代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便是书本和电视的联合。
所以,在1990年代的都市中,许多文学现象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事件,而且是一种都市文化现象。
(2)现代传媒对都市的影响
现代都市不仅仅是建筑、街道、管道等物体组织起来的有秩序的庞然大物,它更是一个由现代传媒所制造的信息世界,并以其绝对优势向广大的乡村传播和辐射。
现代传媒重新组织了都市的空间结构和形式,塑造着日常生活的欲望和想象,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观念和时尚。
①电视
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在本雅明所说的以视像为主的后工业时代成为所有媒体的主角,它把制作过程中的疲惫和操作性去掉,把生存的艰难和泪水抹去,而把对现实的虚拟承诺转变为美丽的幻象。
后工业时代是一个被视像重重包裹的时代,生活的新鲜感被复制的视像削平磨光,不是艺术在模仿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在一个以消费为主的社会中,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变成流通的商品而被消费掉。
广告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庞大威力侵入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广告所制造的都市空间中,我们向广告所指向的象征性关系滑行。
广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电视、电影、报刊等一起构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众传媒调整和改变着现代都市的时空关系。
都市和大众传媒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构造的关系,大众传媒把实在的事物转化成可以消费的形象和修辞。
三、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
(一)王朔创作概况
王朔出现于八九十年代转型期的中国现实文化中。
从王朔作品的社会影响可以看出他被接受的过程和社会心理状况。
王朔以极端挑战的方式、逼近生活的调侃话语、玩世不恭的姿态引起大众和批评界的关注。
王朔作品的某些特征如调侃、嘲谑、没正经、反叛权威和秩序等招致了精英的批判,也获得了极大的声名和大众读者。
他公然挑战整个文学传统和人文价值,拒绝一切社会责任,反叛一切既定价值,嘲弄一切人文精神。
(二)从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来看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消费与娱乐
王朔是新时期以来最早的职业写作者,创作的产品要流通要消费才能变成商品。
王朔把自己的写作目的归结为名利二字,对于一直把写作当做神圣事业的观念来说是个巨大的嘲讽。
这同时也是王朔嬉皮式的真实。
王朔自己非常清醒地知道大众需要什么口味,也承认自己需要读者,他认为通俗的功能最重要,为此瞧不起那些没有读者的“新潮”作家。
王朔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再加上他俏皮的调侃,非常适于在阅读中获得快感。
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他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2、批量与复制
除了极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小说,王朔的大部分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
大部分作品只停留于外部、表面对人物性格的摹写,而没有进入人物精神深处,因其平面化而缺乏深度;人物大都批判、否定、反叛既定秩序,但多是用玩笑和语言在外部进行,很难看到其内在的苦闷。
这些因素的缺席使王朔容易批量生产和复制。
3.大众媒体
王朔善于利用大众传媒。
他经常跳出来挑起事端和争论,这些都是他自我行销的策略。
他是创造热点的高手,他更会为自己和作品做广告。
1999年的小说《看上去很美》还没出版就被媒体渲染得不可一世,销量很好,但读后才发现上当受骗,有人因此讥之“看上去很丑”。
这表明大众趣味发生了转变,王朔已失去了昔日的影响力。
2007年他取材《六祖坛经》写成《我的千岁寒》,自称全是“精华与美文”。
可惜此书没有什么反响,似乎标志着王朔创作力的衰落。
四、如何阅读与评价王朔作品
(一)王朔作品的特征
王朔作品最吸引人的特征是其反叛精神和调侃语言。
1.“顽主”形象
(1)“顽主”的形象概况
在王朔大多数作品里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正常的生活秩序的年轻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对其身份编码化的地方。
在这些年轻人那里,传统意义的道德和规矩已经失去效力。
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没有给他们提供意义。
对于他们来说,最高的生存境界便是轻轻松松
地活着,可是,他们要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失重感。
这种失重感带来了个体的孤独,当群体解散后主体焦虑和由之而来的孤独感就会浮出海面。
(2)《动物凶猛》里的“顽主”形象分析
王朔的《动物凶猛》写了中国1970年代的城市中青少年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经验,其中最主要的经验便是主体性焦虑以及由之而来的孤独感。
这些青少年从学校的束缚中逃离出来,却受到成人世界各个方面的压抑和弯曲,大人与孩子的世界是那么遥远,孩子与孩子之间又不能彼此分享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经验,所以,他们青春期的骚动只能用非正常的形式呈现出来,可是,这并不能消除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与孤独。
(3)王朔的否定和嘲弄
王朔通过他笔下的那些顽主们公开嘲弄了人文价值、父子关系、家庭关系、生活方式等等。
①王朔否定和嘲弄的对象
a.对人文价值的嘲弄和否定
在《顽主》和《一点正经也没有》中,笼罩在作家和文学头上的光环被王朔踩在脚下,他说作家是“闲散人员”“拍马屁”“流氓”。
他对文学和作家可谓极其嘲弄讽刺之能事,这一方面可能源于深藏于内心的对知识分子的恐惧与反感,另一方面源于有意为之的极端立场和反叛姿态。
b.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也是他反叛和否定的重要方面,父子关系是社会伦理秩序中最主要的象征因素,随着父子关系的错位和颠倒,社会伦理秩序轰然倒地。
在《我是你爸爸》的文本叙述中王朔对“父亲”的否定与嘲弄用力甚狠。
②王朔否定和嘲弄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