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渣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渣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改造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背景概况

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马铃薯渣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改造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

项目建设地点:甘肃武威工业园区

1.1.2 承办单位概况

福建达利集团是国内一家致力于研发和制造健康美味食品的大型集团化知名企业,在全国设有11家分公司、八大生产基地。座落在武威工业园区的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是达利集团嫁接改造原武威天艺食品公司3000吨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线基础上成立的。该公司以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先进的产品研发能力为依托,坚持以食品为主导,走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多业并举的发展之路。按照福建达利集团总部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了项目投入,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的5条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达 1.5万吨,年处理马铃薯10万吨,品种主要以“大西洋”、“克新”、“夏波帝”为主,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全粉生产基地。该企业坚持科技领先、自主开发,技术开发和质量管理并重,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于2006年8月顺利

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HACCP)管理体系认证。

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1.1.4.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摘自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2002年)

2)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3) 相关文件及现行规范

1.1.4.2 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工作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甘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薯渣及污水综合利用项目相关建设内容,污水处理系统、薯渣沼气系统、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分析、研究,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论证和评价。

1.2 项目概况

1.2.1项目改造地点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

1.2.2 改造内容及规模

原有污水处理设施比较简陋,污水处理未能稳定达标,改造原有污水处理系统,使处理能力达到1000m3/d。

新建薯渣沼气系统,将原有2吨燃煤锅炉改造为2吨沼气锅炉。

1.3 研究成果概要

1.3.1 设备选型

本项目所有设备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设备选型遵循实用、先进、可靠、经济、节能的原则。

1.3.2 燃料供应情况

项目改造完成后年需燃煤11668吨/年,较改造前减少1768吨/年,仍

由天祝炭山岭煤矿供给,供应有保证。

1.3.3 建设条件

1) 厂址及土建工程

甘肃达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武威市东南郊的武威工业园区内,公司西北距武威市中心约8km,东北与国道312线相连、南邻兰新铁路线。武威市至武南镇公路主干道从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2) 能源动力

供电:本项目新增全年用电量为3.3×105KWh。

供水:本项目工程为污水处理、沼气工程及锅炉设备改造,全厂用水量没有大的变化,现有厂区给水工程可以满足改造后的正常生产需要,无需进行改造和添置。

供热:本项目需将2t/h蒸汽锅炉改造为沼气锅炉,项目改造前年需燃煤13436吨,改造后年需燃煤11668吨,天祝炭山岭煤矿供给。

1.3.4 环境保护

1) 废水

本项目所产生的生产污水来自生产车间,日排放量1000m3/d,该污水不含有毒物质,但其有机物浓度、悬浮物含量超过排放标准,而原有污水处理设施比较简陋,污水处理未能稳定达标,经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达标排放。

2) 废渣

废渣主要是薯渣共10000吨/年。薯渣送沼气站处理,沼气供锅炉使用,实现原料废渣综合利用,沼液可做肥料,用于附近农田。

1.3.5 工作制度

本项目生产线实行三班工作制,全年生产天数250天,每天工作22.5小时。厂部实行常日班制。

1.3.6 劳动定员

本项目为节能改造项目,不增加劳动定员,企业原有劳动定员180人,其中管理及销售人员20人,工程技术人员30人,工人130人。

1.4 项目总投资及经济效益

1.4.1 总投资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970万元。

1.4.2 经济效益

项目的运营正常年可降低成本(可视作利润)51.28万元。

1.4.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4.1。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2.1 项目背景

2.1.1 国家相关政策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加大节能力度。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加大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设备。制定替代液体燃料标准,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鼓励生产使用高效节能产品。”

国务院国发〔2006〕28号《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要求“到“十一五”期末,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2005年价格计算)能耗下降到0.98吨标准煤,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平均年节能率为4.4%。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形成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机制。

国家发改委《“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围绕实现“十一五”GDP 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加快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节约能源资源的自觉性,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能力,为实现国家节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