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与胸腺增生-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纵隔的一侧 直径<2cm的胸腺瘤可仅表现为
正常胸腺边缘局部隆起
侵袭性胸腺瘤
不规则轮廓
02
呈浸润性生长的胸 腺瘤均归为侵袭性 胸腺瘤
边缘毛糙/不清
密度多不均,可囊变
纵隔脂肪层模糊/消失
淋巴结肿大
纵膈结构包绕
胸膜或心包种植转移、跨膈肌扩散
不均匀强化
瘤体较大,>8cm以上应考虑
男,26岁
2016.07.04 P01993
2015.10.15 P03339
畸胎瘤
• 前纵隔多见 • 混杂密度、多种成分(软组织、脂肪、钙化、骨化等) • 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可强化
女,19岁,胸痛1天
精原细胞瘤
• 发病年龄多位于20-40岁,男多于女 •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LDH及β-HCG特异性升高 • 肿块较大,部分呈灌注生长,心脏及大血管明显受压 • 平扫密度多均匀,较大者可伴钙化、坏死、出血、囊变 • 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
修正Masaoka胸腺瘤病理分期方案
• I期:肿瘤局限在胸腺内,肉眼及镜下均无包膜浸润 • IIa期:镜下超出胸腺包膜 • IIb期:侵犯或大块紧邻周围脂肪组织,但未穿透纵膈胸膜或心包膜 • III期: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包括心包、肺及大血管 IIIa期:未侵犯大血管 IIIb期:侵犯大血管 • IVa期:广泛侵犯胸膜和(或)心包 • IVb期:扩散到远处器官
男,11岁,胸痛2天 β-HCG:44.76↑mIU/ml
百度文库 MRI动态增强及PET/CT的诊断价值
注: 该文得出结论ADC在 胸腺区肿瘤间没有统 计学差异
Yabuuchi H, Matsuo Y, Abe K, et al. Anterior mediastinal solid tumours in adults: characterisation using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diffusion-weighted MRI, and FDGPET/CT.[J]. Clinical Radiology, 2015, 70(11):1289-1298.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
胸腺概述
• 胸腺位于前纵隔 • 为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可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 • 出生时胸腺重约10-12g,青春期重约30-50g,以后随年龄增长逐
渐萎缩,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g。
正常CT表现
• 9岁以下多呈方形或梯形,10岁以后随年龄变化较大。
各年龄组胸腺
类型
按其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而分类,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预后最差。
A型
梭形/卵圆形细胞、缺乏核异型,核分裂活性低(<4个/2mm),缺乏或仅有极少
量(容易计数)的TDT阳性T淋巴细胞
非典型A型 即A型胸腺瘤伴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
AB型
同义词是混合型胸腺瘤
B1型
和正常胸腺组织极其相似,髓质岛持续出现
36岁,女性患者。 • 胸腺淋巴样(滤泡性)增生 • 胸腺轻度增大,边缘稍隆起。
胸腺癌 胸腺囊肿 淋巴瘤 畸胎瘤 精原细胞瘤
鉴别诊断
胸腺癌
• 少伴有重症肌无力 • 一般较大,轮廓多不规则,边界不清 • 密度多不均匀,内可见陈旧性出血、坏死及囊
变,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 • 侵犯邻近胸膜、心包及血管,引起胸膜及心包
临床表现
• 大多数患者无症状 • 胸痛、咳嗽、呼吸困难 • 重症肌无力:
约30%-50%胸腺瘤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 约15%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瘤,大部分为胸腺增生
影像学表现
非侵袭性胸腺瘤 01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 边界清晰 多数密度均匀,可发生囊变 大部分肿瘤生长不对称,居于
女,64岁,发 现前纵隔占位 3天
淋巴瘤
• 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20-30岁及50岁左右,男多于女 • 病变呈圆形、椭圆形或多个肿大淋巴结融合而成 • 一般无钙化,治疗后可出现粗糙钙化 • 增强轻度强化,程度常较胸腺瘤低 • 多伴双侧淋巴结及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 • 主要是包绕纵隔内结构,并少引起周围结构位置改变
B2型 B3型 C型
肿瘤性上皮明显增多,呈多角形,散在或呈簇状(一般>3个细胞)分布于丰富 的未成熟淋巴细胞中
以片、巢状排列的上皮细胞为主,上皮细胞轻~中度异型,混杂有少量非肿瘤性 未成熟T淋巴细胞
胸腺癌,细胞结构不再像胸腺,而像胸腺外的其他恶性肿瘤
注:所有胸腺瘤均有潜在侵袭性,均为恶性肿瘤 A、非典A、AB、B1型为低度恶性,B2、B3、C型为高度恶性
常继发于放化疗、皮质激素治疗及烧伤等应激事件,以后部分患 者可恢复正常
常合并内分泌异常,如特发性甲状腺肿、格雷病(甲状腺中毒) 和肢端肥大症
CT表现:
胸腺弥漫性增大,仍维持正常形态,两缘对称,光滑不分叶
29岁,女,合并Grave’s病 • A.胸腺体积增大,边缘略膨隆 • B.经治疗3年后,胸腺体积缩小如正常
增厚,产生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 特点与侵袭性胸腺瘤非常相似,而淋巴性及血
源性转移几乎仅见于胸腺癌 • 胸腺癌对纵隔结构的压迫移位症状更明显,病
程进展更迅速,部分病例于诊断时已有胸腔外 转移
男,74岁
胸腺囊肿
• 30-60岁多见 • 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单房或多房的囊性肿块 • 囊内可含有胆固醇结晶等物质 • 增强囊内容物不强化
胸腺淋巴滤泡样增生:
也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胸腺炎”,较真性胸腺增生多见 好发于青壮年,多为15-35岁女性 常见于重症肌无力(MG)患者,约65%左右重症肌无力病人可出现 CT表现:
25% -50 %的病例在CT上胸腺的大小正常; 如有增大则可表现为弥漫性增大,使原略内陷的外缘变为隆突; 有的则出现局灶性结节或大至5cm 的肿块 注:CT诊断胸腺淋巴样增生有一定的限度
4个月 10岁
1岁 15岁
20岁 30岁
25岁 40岁
胸腺瘤
胸腺瘤概述
• 居纵隔肿瘤第三位,次于畸胎瘤和神经源性肿瘤 • 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 • 多见于40-60岁,平均发病年龄44岁,20岁以下少见,儿童罕见 • 无性别差异 • 胸腺瘤被认为是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
胸腺瘤分型演变
WHO胸腺肿瘤国际肿瘤学分类(2015)
注:钙化与胸腔积液均可存在,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非侵袭性胸腺瘤
AB型胸腺瘤
侵袭性胸腺瘤
B2型胸腺瘤
不同分型之间的区别
• A型边缘光整,呈圆形 • B型多见钙化 • C型边缘不光整,分叶,明
显脂肪浸润,血管侵犯
胸腺增生
分为真性胸腺增生和淋巴滤泡样增生
真性胸腺增生:
胸腺大小超过同一年龄段正常胸腺上限,不涉及任何病理性质的 胸腺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