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与孟子的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康德与孟子的教育思想
康德(1724~1804),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同时他还是成功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成为德国教育的基础,并影响到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孟子(公元前385年~前304年),名轲,战国时期儒学大师,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将康德的部分教育思想与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部分教育思想作一比较。
教育学说出发点的比较
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是康德教育学说的重要基础。
康德在《论教育》一书中提到:“人性中有很多胚胎。
”康德认识到人性在最开始的并不一定是善或者是恶,而是包含了将来可能发展的多种方向。
他认为:“人的本性在道德上为善耶?为恶耶?都不是的,因为人在本性上并不是一个‘道德人’。
”他认为,人生之初是“自然人”,没有“善”和“恶”之分。
康德指出人具有“向善”的倾向,但是“上天并不曾将善德预备好了放在人心里”,所以这“仅仅是一种倾向,不是什么道德律”。
因此他说:“人应该首先发展向善的禀赋;天意并没有将他们作为完成的东西放在它里面;那只是单纯的禀赋,还没有道德上的分别。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主张通过教育把人“向善”的潜质培养出来,改善和提高自身,从而形成善良意志。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教育理论的基础。
《孟子·告子上》云:“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
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章句上》云:“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仁义礼智从而也为人的内心所固有,如果人的内心不经过努力的探求,是不会体现出来的。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云:“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于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于事父母。
”人具有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基础,如《孟子·告子章句下》云“人皆可以为尧、舜”。
那怎么实现呢?那就是要通过教育。
通过教育将人内心的善体现出来。
可以看出,人性善是孟子教育学说的出发点,换而言之,是说人具有了教育的可能性,可以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康德指出人性的发展有多种可能。
这是二者不同的地方。
不过孟子也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如果发展不出来,也有不善的可能。
康德认为人性的发展有多种可能的看法与之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二者都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将人变成有道德的人。
教育目的和方法的比较
康德的哲学就是要把每一个人都看作目的,而不是把人仅仅看作手段。
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后来对教育的看法。
康德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智力的发达和知识的传授,乃是道德的完善。
孟子教育思想源于性善论,《孟子·腾文公章句上》云:“设
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关于教育的目的,孟子指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孟子·腾文公章句上》云:“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进而实现孟子向往的“仁政”。
可以看出,康德重视人自身的完善和道德的提高,以人自身的提高为目的。
孟子也重视人自身的完善和人的道德的提高,同时将此和政治联系在一起,以实现仁政。
康德在教育人的方法或者是手段上,也有相似的地方。
康德主张“要将人置之于人性的法则之下,必须使他受到规训,并且由此开始让他感受到法则的强制性。
这必须及早进行,因为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时,一上来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到那里学习知识,而是由此习惯静坐,严格遵守事先的规定,以使他们在将来不会随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这表明,康德希望能够人性的法则来来约束儿童,使他们人生的进步能沿着正确的道路提高自身的道德。
《孟子·离娄下》云:“君子……以礼存心……有礼者敬人”;“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明确指出礼的重要,对于人生的约束和指导。
正是由于这一点,《孟子·万章章句下》:“夫义,路也;礼,门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
”
康德的教育学说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的,认为人的本性存在向多个方向发展的可能,通过教育,引导向善的方向发展,完善自身,重视道德的培养。
将康德的教育学说与孟子的比较会发现,
既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
康德对西方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孟子对中国古代教育也是有深刻的影响。
康德和孟子的教育学说,对现代教育也有借鉴价值。
(作者单位:梁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