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e25b2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8.png)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 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是各国、各地区经济融为统一的、 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 势。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 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新的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外交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 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 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 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 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世界政治力量分化组合 为多极化格局勾勒了 基本框 架
(2)大国间关系的调整 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奠 定了基础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 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这一主张得到了印度方面的积极响应。经过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非国家所接受。
中国走和平与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提出
2004年4月24日, 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 上发表演讲指出: “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同亚洲各国共创 亚洲振兴的新局面, 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 高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561b8cf8c75fbfc77db2a9.png)
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
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
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
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
界。”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 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完整版ppt
5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 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 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由于邓 小平的这个著名的发言,毛泽东划分三个世 界的战略思想闻名天下。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完整版ppt
1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完整版ppt
2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完整版ppt
3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形势的分析
毛 泽 东
完整版ppt
4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70年代初)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
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完整版ppt
6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完整版ppt Nhomakorabea7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 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 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 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 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 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 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 核心问题。” (邓小平
1985年)
完整版ppt
8
2、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完整版ppt
18
(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
完整版ppt
19
一是局部战争从未间断
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 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 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 小时在打仗。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 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 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89d78af8c75fbfc77db2ff.png)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 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世界政治格局: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 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 状态。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2、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 合各国人民利益。
(1)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优点:参见教材274页
(2)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 复杂的演变过程:参见教材275页
(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 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新秩序 第五,提出了处理党际关系的新原则 第六,提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新途径 第七,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别在社会主义
国家出现动乱的严重情况下,高瞻远瞩地确定了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2、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正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努力发展大国间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政治格局演变三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
两极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
第三节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多极化
提问: 1.你认为目前的世界格局是 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世界多极化定义:参见教材274页
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e570f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8.png)
教学要点、难点:1、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旳主题;2、新时期我国独 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旳落实与创新 及其对我国和平崛起旳指导意义;3、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旳道路。
教课时间:6课时
教学内容
❖ 一、国际形势旳发展及特点 ❖ 二、独立自主旳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旳发展及特点
结论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旳主题,是世 界多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克制战争原 因不断增长旳合力作用旳成果
问题讨论
为何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摆在世界各国人民面 前还未处理旳两大问题?
和平与发展仍未处理
❖ 从和平旳角度看,虽然世界大战有可能防止, 但造成战争旳原因依然存在;
❖ 从经济发展旳角度看,国与国之间旳差距越 拉越大。
❖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旳分析 ❖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旳新判断
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旳分析
❖ 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和毛泽东 在看待战争与和平旳关系上,基本上都是持 “两点论”旳。
❖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早期,要点强调战争旳 危险,强调战争引起革命旳观点。提出备战 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波折中发展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旳道路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时代主题 ❖ 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应世界基本特征并
对世界形势旳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 义旳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 展进程中需要处理旳主要问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旳主题
❖ 建设友好世界旳关键和主要目旳:实现世界旳持久 和平与共同繁华。
❖ 友好世界与友好社会:两者相互联络,不可分割。 只有逐渐建立起友好社会,使中国繁华、稳定、强 大,才干有效推动友好世界旳建立,推动友好世界 旳建立是构建友好社会在国际领域旳延伸;也只有 世界不断走向友好,中国才干更快更加好地构建友 好社会。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学习课件】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694c2b984b35eefdc9d3335f.png)
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
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 道路。
35
完整版ppt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必然性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 传统的必然选择。
8
完整版ppt
和平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 重大突出问题之一,主要是指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发生新的 世界大战问题。
9
完整版ppt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经济上 的繁荣与进步,发展问题从来 都是国际关系中极为重要的问 题。
10
完整版ppt
“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 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 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 穷。南方要改变贫困和落后,北 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南方不发展, 北方还有什么市场?资本主义发 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 度问题,再发展问题。”
14
完整版ppt
和平与发展是历史趋势
15
完整版ppt
和平与发展是历史课题
从课题来看,如何争取和平、 促进发展,仍须我们继续努力去 加以解决。
16
完整版ppt
和平与发展是历史课题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17
完整版ppt
和平与发展是历史课题
美国遭恐怖主义袭击
18
巴勒斯坦青年用弹弓 向以色列士兵还击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完整版ppt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
完整版ppt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 时代的主题
3
完整版ppt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形势的分析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99aedba26925c52cc5bfc8.png)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 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 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两个重大课题,都没有解决。
(3)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依据
①从世界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 来看:
②抑制世界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维护世界和平, 避免世界战争成为可能。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或主要表现 (3)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4)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5)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 己,又以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主要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 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 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走 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 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
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
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目前外交工作的布局:
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 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3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a779c35fbfc77da269b14b.png)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都在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调整,实质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21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经济力量是国家实力的基础。
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因此,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
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中国要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发挥大国作用,必须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86c742be1e650e52ea9982.png)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1-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整体设计——美国
车身——韩国
发动机——德国
车底盘——英国
电子产品——日本
座椅和内饰——马来西亚和中国
方向盘和电线——墨西哥
面向欧洲市场的组装——波兰和意大利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积极方面
拉丁美洲 其它发展中国家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不允许任何外国的干涉,中国自己也决不称霸。
世界在变化,不是一两个大国所能管住的。 各国人民应管各国人民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外 国人的干涉。 而且,即使中国将来物质发展起来了,也 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不干涉别国的内 政,不搞强加于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 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
其他已知核武国家 印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40-50枚 巴基斯坦(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30-52枚 朝鲜(已签署核不扩散条约) 1-10枚
[2]1945年 [3]1949年 [4]1952年 [5]1960年 [6]1964年
[7]1974年 [8]1998年 [9]2006年
[10]未知
未正式宣称拥有的核武国家 以色列75-200 枚
中国的崛起, 是和平的崛起,是 依靠自己的力量来 发展自己。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 辰110周年的会议上提出:
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就 要坚持走和平崛起 的发展道路。
祈祷和平
江泽民参加西雅图亚 太经合会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与特点
(2)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1 发展问题是制约世界经济振兴和繁荣的症结所在 2 南北关系现状使解决发展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3 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d2277c1aa300a6c30c229f53.png)
致青春不留遗憾演讲稿三分钟致青春不留遗憾演讲稿三分钟范文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那要怎么写好演讲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致青春不留遗憾演讲稿三分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致青春不留遗憾演讲稿三分钟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青春飞扬是我们当下的风华,同样也昭示着我们肩上亦无旁待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班级的责任,对母校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不断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从古至今人们无不感叹: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开,但是青春年华一去不复回。
正如文天祥所说“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我们只有把握好今天,把握好青春,伴着青春优美旋律,高昂欢唱,在青春的蔚蓝天空中,展翅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青春的风帆,航向理想的彼岸。
成为笑傲天穹的精灵,还是成为陆地上平庸的小丑,这一切都由你自己决定。
当奥运健儿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那个瞬间,我们看到是自豪、骄傲。
可这自豪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汗水,要实现梦想,不辜负青春,就必须为之奋斗。
青春是首太仓促的诗,趁着有青春作伴,拿出我们去尝试的勇气,燃起我们的.激情,再回首,我们没有平庸、遗憾的青春。
让我们的青春飞扬吧!只为最初的梦,只为最炫目的光。
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同学们,青春亮丽的舞台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让我们用梦想将他点缀一新,让我们用激情将他变成欢乐的海洋。
让我们一起用青春的热情,去放飞梦想,让青春飞扬吧!谢谢大家!致青春不留遗憾演讲稿三分钟范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一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就是青春,你可知道青春经得起磨炼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你说一个人最多能有几个青春?而我们该如何去把握和珍惜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呢?青春是如此的短暂,不仅是那些逝去的时光,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逝去的群星。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a9254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4.png)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 邓小平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第一;确立不结盟原则 第二;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28字战略方针 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 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 有所作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是第一个 中间地带;欧洲 北美加拿大 大洋 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 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3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 美国 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
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 加拿大是第 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三世 界人口很多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 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 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 问题是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
2 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想 第一阶段;中间地带战略思想 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
地带;这里有欧 亚 非三洲的许多 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 国家 美国反动派在没有压服这些 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第二阶段;两个中间地带战略思 想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 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 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 方针 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的分 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坚持反对霸权 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和平发展的道路;和 谐世界的内涵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 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2db0ac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 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另起炉灶:
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 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 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
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 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 发展同其它友好国 家的关系
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 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3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 著名论断
毛泽东其它关于外交关系的论断:
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的主张
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 ……
2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新判断提出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形 势的发展变化指出;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出现 了重要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 环境是可能的
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
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什么是世界多极化 2世界走向多极化的依据
①世界多极化是战后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 结果
②美国无力独霸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大阵营对立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全球
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 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 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 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确立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 ;开创党的 对外工作新局面
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92b683d4d8d15abe234e96.png)
第十三章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互相交织和互相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力量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估计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陈继伟教学目的:深入理解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理解掌握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难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教学时数:4 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提问、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内容: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科学论断的提出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毛泽东同志正确把握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成功地领导了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高度,总结经验教训,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论断。
邓小平在1985 年会见日本客人时,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
和平问题是一个事关全人类的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促进南北经济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通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拉大。
现在世界上南方不发达、贫穷,北方发达、富裕,且相对来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
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的发展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市场。
发展问题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问题。
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因此,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繁荣。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内涵第一,和平与发展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
第二,和平与发展两大战略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基本动力。
3.和平与发展大趋势下的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今的天下仍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
我们现在所讲的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就世界人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承担的主要任务来讲的。
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人民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必须经过长期艰苦奋斗。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挥自己。
但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总之,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加。
但从总体上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谋求尽可能长久的国际和平环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以此作为制定我国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早在新中国创建伊始,在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就确立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且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贯主张。
关于我国的对外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们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第一部宪法中就明确指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定不移地执行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标而奋斗。
各国都需要发展,中国更需要发展。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发展起来,一定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需要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氛围。
发展需要和平。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需要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国家的主权独立;另一方面是指本国人民具有处理自己国家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权利。
独立自主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按照本国的实际情况,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外来援助,这本身就是团结的起码要求。
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才有榜样的力量产生对外影响。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属性和权利,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象征。
安全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中国人民有过倍受列强侵略欺凌和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安全,绝不容忍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国家安全、民族尊严受到任何侵犯。
我们同任何国家发展关系都绝不以牺牲自己的主权和安全为代价,不拿原则做交易。
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利益的苦果。
我们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西方推行的"西化"、"分化"战略。
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邓小平一贯重视国家主权问题,强调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与英国谈判香港问题时,他严正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1989年后,针对西方的制裁、压力和威胁,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任何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行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接受,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
"真正不结盟。
不结盟就是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结盟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
同时,我国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可能会影响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所以,只有不结盟才能更有效地、独立自主地处理各种事务。
我们同谁都往来,同谁都交朋友,说公道话,办公道事,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干涉、侵犯他国主权的主要根源。
他们不喜欢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千方百计地利用所谓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干涉我国的内政,破坏我国领土完整,并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分化、西化。
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斗争,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我们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
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它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决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被人。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处理与他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
互不侵犯就是禁止用武力去解决国际争端和反对侵略;互不干涉内政既反对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去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也就是真正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权力,这是实现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核心内容的保证。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必须彼此平等相待,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我国处理外交事务的基本方针1989 年9 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
不要急,也急不得。
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1990年12 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国际形势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