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增塑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增 塑 剂




一、增塑剂的定义及分类 二、增塑机理及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三、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性能的关系 四、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五、增塑剂生产中的酯化反应过程与酯化催化 剂 六、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生产技术 七、发展趋势
一、增塑剂的定义及分类



1.增塑剂的定义:凡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 使聚合物增加塑性,柔韧性或膨胀性的物质称 为增塑剂。 增塑剂通常是沸点高、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 熔点的固体。 在所有有机助剂中,增塑剂的产量和消耗量都 占第一位。而用于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 又占增塑剂总产量的80%~85%以上,其余则 主要用于纤维树脂,醋酸乙烯树脂,ABS树脂 以及橡胶。
1.苯二甲酸酯类


苯二甲酸酯是工业增塑剂中最主要的品种,生 产工艺简单,原料便宜易得、成本低廉,品种 多,产量大,几乎占增塑剂年消耗量的80%以 上。特别是由于聚氯乙烯塑料的广泛应用,苯 二甲酸酯作为增塑剂能使其得到优异的改性, 满足多方面应用的需要。同时由于配合量大, 特别是对软聚氯乙烯制品,而使苯二甲酸酯类 成为增塑剂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中心品种系列。 苯二甲酸酯是一类高沸点的酯类化合物,以邻 苯二甲酸酯应用最广。
二、增塑机理及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1、增塑剂的增塑机理 关于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曾有人用润滑、凝 胶、自由体积等理论给与解释。 润滑理论认为:增塑剂是起界面润滑剂的作 用,聚合物能抵抗形变而具有刚性,是因聚合 物大分子间具有摩擦力(作用力),增塑剂的 加入能促进聚合物大分子间或链段间的运动, 甚至当大分子的某些部分缔结成凝胶网状时, 增塑剂能起润滑作用而降低摩擦力,使大分子 链能相互滑移。



6)耐久性好 7)电绝缘性好 8)具有难燃性能 9)要求尽可能是无色、无臭、无味、无毒 10)耐霉菌性强 11)配制增塑剂糊的粘度稳定性好 12)良好的耐化学药品和耐污染性好 13)价格低廉
三、增塑剂的结构与增塑性能的关系

1.增塑剂与聚合物化学结构上的类似性 如果增塑剂与聚合物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就 能得到较好的塑化效果。PVC的分子链是有极 性的,所以从目前使用的增塑剂的结构来看, 它们的分子也都是由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组 成的,而且极性部分绝大多数是酯型结构。从 分子类型来看,对于PVC,芳香族化合物的相 容性较好,但耐寒性较差,脂肪族化合物相容 性较差,但耐寒性好;而脂环化合物的性能居 于上述两者之间。
精细化工工艺学电子教案之二
第一章 概述

一、助剂的定义和分类 二、助剂在合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功用
一、助剂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某些材料和产品在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 为了改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性能而需添加的各种辅 助化学品;这些辅助化学品通常称之为助剂或添加剂。 2.按照助剂的功能进行分类: 1)稳定化助剂 2)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 3)功能性助剂:a.改善机构性能的助剂 b.柔软化和轻质化的助剂 c.改进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 d.阻燃添加剂
4.非极性部分和极性部分的比例(Ap/Po )
Ap/Po
相容性 塑化效率 热稳定性 增塑糊粘度稳定性

高 高 低 低

低 低 高 高
Ap/Po
低温柔软性 挥发性 耐油性 耐肥皂水性

低 高 高 低

高 低 低 高
5.分子量的大小

增塑剂分子量的大小要适当,分子量较 大的增塑剂耐久性较好,但塑化效率低, 加工性差;分子量较低的增塑剂相容性、 加工性、塑化效率等较好,但耐久性差。 增塑剂的分子量应在250以上,因此 300~500似乎成了一般增塑剂的标准分 子量范围。
5.聚酯增塑剂



聚酯类增塑剂属于聚合型增塑剂,由二元酸和 二元醇缩聚制得,化学结构式为: H(OR1OOCR2CO)nOH 特点:挥发性小,迁移性小,耐久性优异,而 且可以作为主增塑剂使用,主要用于耐久性要 求高的制品,但价格比较贵,多数情况和其他 增塑剂配合使用。聚酯增塑剂应用领域广泛, 既可用于聚氯乙烯树脂,也可用于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以及压敏胶、热熔胶、涂料等。 年产量约占增塑剂总消耗量的3%
1、酯化过程



3)平衡转化率 由于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是平衡可逆反应,如 为了能制取更多的酯类产物,根据化学热力学 原理,可以采用两种办法: 其一是原料配比中,对于便宜原料可以采用过 量,以提高酯的平衡转化率。 其二是通过不断蒸出反应生成的酯或水,破坏 反应的平衡,使酯化趋向完全。这种方法比前 者更为有效。
6.含氯增塑剂


含氯化合物作为增塑剂最重要的是氯化 石蜡,其次为含氯脂肪酸酯等。 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 和阻燃性,不足之处是与聚氯乙烯树脂 的相容性较差,光、热氧稳定性也不好, 因而一般用作辅助增塑剂。
五、如何选择增塑剂


选用前必须了解的信息: 1.了解增塑剂的性能 2.了解市场情况(包括商品质量、供求 情况、价格等) 3.了解制品的性能要求
增塑剂选取实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选用某种增塑剂来代替DOP时,应该 注意的问题: 1.新选用的增塑剂在主要性能上要满足 制品的要求,但在其他性能上最好不下 降,否则就需要采取弥补措施。 2.新选用的增塑剂必须与PVC相容性好, 否则就不能取代DOP,或只能部分取代。
增塑剂选取实例


3.由于增塑效率不同,因而用新增塑剂 去取代DOP的量必须要经过计算。 4.由于增塑剂选用的影响因素很多,因 此配方经过调整以后,还需经各项性能 的综合测试才能最后确定,不能光用数 学计算来进行配方设计。
一、增塑剂的定义及分类


2.增塑剂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按与被增塑物的相容性分类: 分为主增塑剂、辅助增塑剂、增量剂。 2) 按增塑剂的分子量大小分类: 分为单体型增塑剂、聚合型增塑剂 3 )按特性及使用效果分类: 通用型增塑剂 专用型增塑剂可分为耐寒性增塑剂,耐热性增塑剂、阻燃性增塑 剂、防霉(耐菌)性增塑剂、耐候性增塑剂、无毒性增塑剂。 4 )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 脂肪酸单酯、脂肪族二元酸酯、脂肪族单酯、二元醇脂肪酸酯、 磷酸酯、环氧化物、聚酯、含氯化合物等 5 )按添加方式分类: 分为外增塑剂、内增塑剂
2.脂肪二元酸酯

脂肪族二元酸酯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产量占增塑剂总量的5%左右。最重要, 应用最广的品种是癸二酸二(2-乙基)己 酯(DOS),DOS的耐寒性最好,但价格比 较昂贵,另外由于相容性较差,因此一般 作辅助增塑剂使用。
3.磷酸酯

磷酸酯的化学结构通式:

磷酸酯突出的特点是良好的阻燃性和抗菌性,特别是 单独使用时效果更佳 。另外,磷酸酯类增塑剂挥发性 较低,抗抽出性也优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多数磷酸酯都有耐菌性和耐侯性。但这类增塑剂的主 要缺点是价格较贵,耐寒性较差,大多数磷酸酯类的 毒性较大,特别是磷酸三甲苯酯(TCP)不能用于和 食品接触的场合。磷酸二苯辛酯是允许用于食品包装 的唯一磷酸酯。含卤磷酯几乎全部作为阻燃剂使用。
增塑剂选取实例

例如,在普通的农用薄膜中,用 100份PVC,需加入DOP50份,稳 定剂2份,润滑剂2.5份,如果要使 薄膜具有更好的耐热、耐光稳定性 和阻燃性,则从增塑剂角度考虑的 话,我们对这个配方应该怎样调整?
增塑剂选取实例



调整步骤: 1.加入部分环氧大豆油以取代部分DOP, 使光-热稳定性更好。 2.加入适量磷酸三甲苯酯(TCP)取代 部分DOP来提高阻燃性。 3.加入TCP,制品的耐寒性会有所下降,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可以加入少量环氧 油酸丁酯或直链邻苯二甲酸酯。
二、增塑机理及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凝胶理论认为:聚合物的增塑过程是使组成聚 合物的大分子力图分开,而大分子之间的吸引 力又尽量使其重新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自由体积理论认为:增塑剂加入后会增加聚合 物的自由体积。 现在普遍认为的理论:当增塑剂加入到聚合物 中,或增塑剂分子插入聚合物分子之间,削弱 了聚合物的引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 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的结晶度,从而使 聚合物可塑性增加。
1、酯化过程



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1)酸的结构 甲酸及其他直链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速度均较 大,而具有侧链的羧酸酯化就很困难。当羧酸 的脂肪链中取代有苯基时,酯化反应并未受到 影响;除了电子效应外,主要是空间位阻会影 响酯化反应速度。 2)醇的结构 伯醇的反应速度最快,仲醇较慢,叔醇最慢。 除与亲核性有关外,还与空间位阻有关。
2.极性部分的酯型结构



绝大部分增塑剂都含有1~3个酯基,一般随着 酯基数目的增多,相容性、透明性都更好。 由仲醇合成的酯基与由伯醇合成的酯基相比, 塑化效率、相容性、耐寒性、耐热性等都较差。 酯类广泛地用作增塑剂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较 稳定,同时具有适度的极性。它不仅和聚合物 的相容性良好,而且也能满足对增塑剂的其他 物理性质的要求。
五、增塑剂生产中的酯化反应 过程与酯化催化剂


1、酯化过程 绝大多酯类的合成都是基于酸和醇的酯化反应。酯化反 应历程:羧酸首先质子化成为亲电试剂,然后与醇反应, 脱水、脱质子而生成酯。 该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K可表示如下:
K=C酯C水/C羧酸C醇


K值除与反应温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羧酸和醇的性质。 为加快酯化反应速度,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 用催化剂和提高反应温度的方法。 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根据醇、酸和产物酯的物理、化 学性质决定。
3.非极性部分的亚甲基链和烷基


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随 着直链烷基碳原子数的增加,耐寒性和耐挥发 性提高,但相容性、塑化效率等相应降低。当 碳原子数在4~8之间时上述这种影响不显著; 但碳原子数增加到14以上,这种影响就很显著 了 另一方面,碳原子数相同的支链烷基与直链烷 基相比,其塑化效率、耐寒性、耐老化性和耐 挥发性均较差。
4.环氧化合物


作为增塑剂的环氧化合物主要有三大类:环氧 化油、环氧脂肪酸单酯和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 酯三大类,主要用于聚氯乙烯中以改善制品对 热和光的稳定性 。 举例说明:在农用薄膜上,加上5%就可以大 大改善其耐侯性,如和聚酯增塑剂并用,则更 适合于作冷冻设备、机动车辆等所用的垫片。 另外,环氧增塑剂毒性低,可允许用作食品和 医药品的包装材料。
二、增塑机理及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2.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1)增塑剂和聚合物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增塑剂在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处于稳定 状态下相互掺混的性能,是作为增塑剂最主要 的基本条件。 2)塑化效率高 3)低挥发性 4)耐寒性好 5)耐老化性好
二、增塑机理及对增塑剂性能的基本要求
2、醇-酸酯化的催化剂



为解决酸性催化剂易使反应混合物着色的问题,并力 求简化工艺过程,近年来工业生产上研究应用了一系 列的非酸性催化剂,主要有四类 1) 铝的化合物,如氧化铝、铝酸钠等 2 )Ⅳ族元素的化合物,特别是原子序数≥22的Ⅳ族 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钛、钛酸四丁酯、氧化锆、氧 化亚锡和硅的化合物。 3)碱土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镁 4)Ⅴ族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锑、羧酸铋等
二、助剂在合成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功用



在合成材料的加工过程中,例如塑料和橡胶的配合塑 炼、成型;纤维的纺织和染整,助剂都是不可缺少的 物质条件。它不仅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聚合物的工 艺性能,影响加工条件,提高加工效率;并且可以改 进产品的性能,提高使用价值和寿命。 下面举例来说明:纯的丁苯硫化橡胶抗张强度只有 0.13~0.21MPa,没有实用价值,加入补强剂炭黑后, 可以提高到1.66~2.44MPa,成为应用最广的一种合成 橡胶。 再如:聚丙烯是一种极易老化的合成树脂,纯聚丙烯 薄片在150℃ 条件下只需0.5h就严重老化,无法加工 成制品;在同一温度下就可以经受2000h的老化考验。 这样,就可以使聚丙烯成为十分宝贵的通用塑料。
小结



对PVC而言,一个性能良好的增塑剂,其 分子结构应该具备: 1.分子量在300~500左右; 2.具有2~3个极性强的极性基团; 3.非极性部分和极性部分保持一定的比 例; 4.分子形状成直链形,少支链。
四、增塑剂的主要品种


1.苯二甲酸酯类 2.脂肪二元酸酯 3.磷酸酯 4.环氧化合物 5.聚酯增塑剂 6.含氯增塑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