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级别

合集下载

行政级别几级怎样划分

行政级别几级怎样划分
(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一.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二.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三.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四.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五.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六.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七.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八.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行政级别代码定义

行政级别代码定义

行政级别代码定义
行政级别代码是一种标识行政区域级别的编码系统。

在中国,行政级别代码包括省、市、区/县、乡/镇、村/居委会五个层级。

具体定义如下:
1. 省级行政区划:行政级别代码为1,包括直辖市、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2. 市级行政区划:行政级别代码为2,包括地级市、自治州、盟、副省级市、省直辖县级市等。

3. 区/县级行政区划:行政级别代码为3,包括县、自治县、区、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县级市等。

4. 乡/镇级行政区划:行政级别代码为4,包括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5. 村/居委会级行政区划:行政级别代码为5,包括村、居委会等。

行政级别代码是行政区划代码的一部分,可以方便地用于统计、数据分析等方面。

同时,行政级别代码也可以用于区分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权责关系。

- 1 -。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共十一级,行政上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

中国级别划分标准中国级别划分标准通常用于对中国各级行政区划进行分类,以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

在中国,行政区划被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一定的权力和责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级别的划分标准。

1.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高级别,包括23个省(包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

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等。

省级行政区具有独立的立法、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力,负责本省或直辖市的整体管理和发展。

2.地级(地区、自治州、盟、计划单列市):地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二级别,包括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22个地区、30个自治州、9个盟和3个计划单列市。

地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自治能力等。

地级行政区负责本地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地级行政区还可以设立市级行政区。

3.县级(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县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第三级别,包括2854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47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70个县级市和844个市辖区。

县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包括: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行政能力等。

县级行政区负责本县级行政区的整体管理和发展,除少数特殊地区外,县级行政区可以设立乡级行政区。

4.乡级(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5.村级(村、社区):村级行政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最低级别,包括多个村和社区。

村级行政区的划分标准主要根据人口规模和地理条件。

村级行政区负责本村级行政区的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

总结起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五个级别:省级、地级、县级、乡级和村级。

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和职责,以实现行政管理的分层和分工,促进各级行政区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稳定。

行政职称级别一览表

行政职称级别一览表

行政职称级别一览表
行政职称级别一览表如下:
1. 国务院总理:一级;
2.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3. 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4. 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5. 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6. 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 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8. 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 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 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11. 科员:九至十四级;
12. 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行政职称级别可能因地区和单位而有所不同。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

一、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决定了官员级别的基准体系通常情况下,中国官员的行政级别是由所在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的,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一法则。

与大多数国家的组织结构不同,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五个行政层级中央(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旗、县级市)、乡(镇、街道)。

因此,按照上面五个行政层级政府官员分为五种主要层级,每个主要层级又可以分出正副两个级别,这十个级别就构成了我们识别官员身份的基准体系。

具体如下:1、国家级正职,简称“正国级”,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正国级职位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国家级副职,简称“副国级”,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正国级除外),正国级职务的副职等。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的书记则因情况而定。

按照职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二法则,如果这两个书记是政治局常委,那么他们就是正国级;如果是政治局委员,就是副国级。

3、省部级正职,也称“正部长级”,包括中央部委、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正职领导(“一把手”)。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下属机构(如政研室、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的正职领导,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办、总局、审计署、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的正职领导,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办事机构和专门委员会的正职领导,各省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包括省部级正职的副职,还有各省的党委常委,不再列举。

5、厅局级(或地厅级)正职,包括中央部委下属司局和省直机关(厅、局、部)的正职领导,各地级市(地区、直辖市所属区)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

6、厅局级副职,包括厅局级正职的副职和市委常委。

我国行政级别的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行政级别的是如何划分的?

在中国,行政级别是如何划分的呢?里面的游戏规则你应该懂的。

最高级别: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第二高: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

一、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城市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指行政区划的层级,目前,中国城市的行政区划层级共有三级: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

副省级城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地级市。

二、中国城市的7级行政级别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010)、上海(021)、天津(022)、重庆(023)直辖市:是中国一级行政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3级:副部级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

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

根据1994年2月25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中编[1994]1号)经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同意成为“副省级城市”,包括重庆共计有副省级城市16个,因重庆于1997年划分为直辖市减少为15个。

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

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

计划单列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

所有副省级城市早先都是计划单列市,后来规定省会城市不再设为计划单列市,所以上面的10个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只剩下厦门、宁波、青岛、深圳、大连等5个非省会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

我国目前的计划单列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

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

注:直辖市与计划单列市主要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

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

按照地理大区的顺序分别如下:东北地区(4个):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黑龙江省:哈尔滨(0451)吉林省:长春(0431)辽宁省:沈阳(024)、大连(0411)华东地区(6个):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山东省:济南(0531)、青岛(0532)江苏省:南京(025)浙江省:杭州(0571)、宁波(0574)福建省:厦门(0592)华中地区(1个):武汉湖北省:武汉(027)华南地区(2个):广州、深圳广东省:广州(020)、深圳(0755)西南地区(1个):成都四川省:成都(028)西北地区(1个):西安陕西省:西安(029)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其它的都是所在省份的省会。

行政职位等级

行政职位等级

行政职位等级行政职位等级是一种职位分类法,它为行政职位实施统一分类管理,从而清晰、明确地构成一个职位范围和分级体系,适用于行政事务管理、职务定额、职责分工、职务晋升和行政人员支付等方面。

具体分级情况如下:一级:行政职位一级包括行政领导职务,包括市长、副市长、厅长、副厅长等。

二级:行政职位二级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法管理、外事管理、文体管理、机关党群管理等职务,包括秘书长、科长、副科长等。

三级:行政职位三级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法管理、外事管理、文体管理、机关党群管理等职务,包括主任、副主任、科员、助理科员等。

四级:行政职位四级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法管理、外事管理、文体管理、机关党群管理等职务,包括文员、办事员、工作总监、助理工作总监等。

五级:行政职位五级包括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政法管理、外事管理、文体管理等职务,包括书记、打字员,报刊业务员、档案管理员等。

行政职位分级要在实施及操作上,有规律地遵循一定的原则。

它们各有其用途和特点,应当灵活结合,综合运用:一是划分职责范围。

行政职位分级体系应做到清晰、明确,每个级别的职位正式任命、实际使用时,都必须有其确定的功能和职责范围。

二是细化职责层次。

行政职位分级体系应将职务归入适当的分级,以便更好地指明每个级别的职责范围,使其在实践中灵活有序展开。

三是拓展职责视野。

行政职位分级体系应当及时发展,对技术发展、业务变化等新增加或扩大的职责范围,应作相应地扩充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行政需要。

此外,行政职位分级体系还具有招聘、薪酬、晋升等管理和应用功能。

当前,行政职位分级的实施,必须落实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公平原则。

行政职位分级体系必须公平、客观、合理,民主推荐,综合选拔,避免招聘、薪酬、晋升等政策腐败和滥权。

二是定额原则。

行政职位分级体系应根据机构职位定额,合理确定招聘、薪酬、晋升等政策的标准和定额,防止职务空缺、职位超编等问题发生。

三是科学原则。

行政级别的含义和划分

行政级别的含义和划分

行政级别的含义和划分
(1)中国行政级别采用五级行政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2)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委、部、总局)是正部级。

省直机关: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是正部级。

省直机关(委、厅)是正厅级。

市直机关:地级市、州和直辖市的区是正厅级。

市直机关(委、局)是正处级。

县直机关:县级市、县和地级市的区是正处级。

县直机关(委、局)是正科级。

乡镇机关:乡、镇、办事处是正科。

镇财政所、派出所是股所级。

国家部委管理的局是副部级,以此类推,省、市、县部分单位是副厅、副处和副科级。

(3)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济南、杭州、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共15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其市直机关(委、局)是副厅级,内设部门是处级。

行政级别知识汇总总结

行政级别知识汇总总结

行政级别知识汇总总结综合各方面对中国党政体系对应职务职级做了个汇总,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具体详看附件表格。

一、我国的行政级别虽然只有十二级,但同级又对应不同档次。

1、这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的排名顺序看出一二。

一般先是党的领导人总书记,依次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之后,是全国人大和“一府两院”的领导。

具体来说,依次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两高”负责人;再往后,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中央军委委员。

同是副国级的两高负责人排名一定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后的。

2、军队中的行政级别与地方政府级别不好靠拢,如正大军区职务相当于行政什么级别,网友争论的比较激烈,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军队正大军区相当于省委书记,大军区副职相当于省委常委,正军职相当于副省级非常委副省长,同理副军职相当于市委书记,正师职相当于市长,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吧。

二、我国还有十个副省级城市和五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重庆后升格为直辖市,只剩下十五个)。

1、十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2、五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3、需要明确一点,这十个副省级城市都是省会市,也说明不是所有的省会城市是副省级,而是按照惯例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是省委常委副省级而已。

而这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可不一样,副省级市的“四大班子”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长级,此四大班子的正职不由省委任命而是从中央组织部直接任命。

这四个职务的副职为正厅长级。

行政区级别:15市定为副省级后,仍为省辖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领导。

这些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仍由所在省审批,同时抄报中编委备案。

15市的经济管理权限有关规定执行。

县的级别:15市直属机关的级别,可比照国办发[1993]85号通知中关于国务院直属机构和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的机构级别确定,即市直工作部门为副厅级,内设机构为处级。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对照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指公立机构或组织内部识别各个职位地位的一种基准。

它们可以帮助一个组织确定和维护其内部的职责和权限,并为不同层级的职员提供一个可以根据完成任务的绩效而升迁的晋升途径。

行政级别的划分是根据一个组织团体的财力,规模,权力和责任来确定的。

它从高到低一般由七个层次组成:总裁、副总裁、总监、经理、主任、专员和助理。

总裁是最高级别,一般负责决策政策、监督领导整个组织,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副总裁一般负责一个或多个主要部门,总监一般负责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经理负责维护和改善组织的制度,主任一般负责协调内外部的工作,专员一般负责技术上的工作,助理一般承担着专业工作和辅助工作。

职务级别是基于某个特定文化或组织所采用的特定法规、准则和政策来识别职责和权限的划分。

在公共行政中,职务级别一般以“主官”、“副主官”、“大官”、“小官”和“职员”为主,可以根据职责的复杂程度来进行划分。

主官一般为最高级,负责组织的规划计划、协调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和监督职能部门的决策实施。

副主官一般负责监督领导副下属部门的工作,大官一般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小官一般参与具体的实施工作,职员一般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上起着执行和协助的作用。

行政级别和职务级别是相辅相成的,是企业、机构或组织内部管理和识别职务的两个重要标准。

它们既能帮助组织正确界定和划分职责和权限,又能提供一个可以操作性地识别一个行政绩效的晋升途径,使组织内部有序运行,促进组织发展。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

中国行政级别共十一级,行政上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国家级正职(一级干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二级干部):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三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江苏省省长、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四川省军区司令员、18集团军军长)省部级副职(四级干部):(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级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

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

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一、总结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是对行政职级与职务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和梳理的重要工具。

该对照表旨在明确不同行政职级对应的职务和职位,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行政职级与职务职位的对照关系进行详细介绍。

二、行政职级1. 高级职级:包括副厅级、正厅级和正厅级以上职级。

副厅级包括副部级、副省级、副市级等;正厅级包括部级、省级、市级等;正厅级以上职级包括副国级、国家级等。

2. 中级职级:包括正处级和副处级。

正处级包括正县级、正市级等;副处级包括副县级、副市级等。

3. 初级职级:包括正科级和副科级。

正科级包括正局级、正处级等;副科级包括副局级、副处级等。

三、职务职位1. 厅局级职务:包括厅长、副厅长、局长、副局长等。

厅局级职务一般对应正厅级职级。

2. 处级职务:包括处长、副处长等。

处级职务一般对应正处级职级。

3. 科级职务:包括科长、副科长等。

科级职务一般对应正科级职级。

四、对照关系根据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可以得出以下对照关系:1. 副厅级对应副厅长、副局长等厅局级职务。

2. 正厅级对应厅长、局长等厅局级职务。

3. 正处级对应处长等处级职务。

4. 副处级对应副处长等处级职务。

5. 正科级对应科长等科级职务。

6. 副科级对应副科长等科级职务。

五、应用与意义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的制定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提供行政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使各级行政机关的权责关系更加清晰明确。

对照表还可以为选拔、培养和评价行政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人才队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此外,对照表还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确保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是行政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它对行政职级与职务职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通过对照表的应用,可以使行政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行政职级职务职位对照表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系,促进行政事业的健康发展。

行政职级级别一览表

行政职级级别一览表

行政职级级别一览表行政职级是指国家公务员在职级晋升上的划分,是体现国家公务员职位和权力等级的领导职务等级制度。

行政职级的级别越高,职权和权力越大。

目前我国公务员职级制度分9个级别,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一、一级职系一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入门职级。

包括科员、助理工程师、助理会计师、助理编辑等。

一般要求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二、二级职系二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初级职级。

包括科员、工程师、会计师、编辑等。

要求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积累一定的公务员工作经验。

三、三级职系三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中级职级。

包括副处长、科长、主任、专业技术人员等。

要求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积累了一定的公务员工作经验。

四、四级职系四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高级职级。

包括处长、局长、副司长、副厅长等。

要求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或者具备高级职称,积累了丰富的公务员工作经验。

五、五级职系五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副部级职务职级。

包括司长、厅长、副部长等。

要求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或者具备高级职称,积累了长期的公务员工作经验。

六、六级职系六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正部级职务职级。

包括部长、省委常委等。

要求拥有博士及以上学历或者具备高级职称,积累了多年的公务员工作经验。

七、七级职系七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正部级职务的中高级职级。

包括部长、省委常委等。

要求拥有博士、教授或讲师职称,精通领域技能,担任过重要职务。

八、八级职系八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正部级职务的高级职级。

包括部长、省委常委等。

通常要求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等领域担任过重要职务和在该领域享有较高的社会声望。

九、九级职系九级职系是国家公务员的最高职务级别。

包括国务院副总理、最高法院院长等。

此类职位的拥有者需具备高度的领导才能、政治家素质,以及极高的政治和社会声望。

总之,国家公务员的职级级别是按照职位、学历、工作经验、职称、领域技能、担任职务、社会声望等因素综合考虑而划分的。

我国行政级别对应的职位

我国行政级别对应的职位

我国行政级别对应的职位
国家主席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元首和国家军队
最高统帅。

国家主席在国家事务中拥有重要的领导地位,并代表
国家对外进行事务活动。

总理是国务院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并监督国务院各部门的工作。

中央政府部长
是国务院各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各自部门的工作,负责制定和实
施相关政策。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省长、自
治区主席和市长,负责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和实施中央政策。

县、市、区一级的最高领导人则分别是县长、市长和区长,领导地方
各级政府的具体实施工作。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分为12个。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的行政级别分为①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②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③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④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⑤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⑥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⑦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⑧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⑨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⑩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行政级别

行政级别

现状公务员职务决定其待遇现行的行政级别体系按照5级划分: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乡科级以下,还有两个级别:科员级、办事员级。

按照该划分方式,县以下机关最高级别是县处级,对应的是县委书记、县长;县级各委办局,比如县发改委、县民政局的领导,虽然称为局长,但实际为乡科级。

中组部2008年发布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规定: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3年以上;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3年以上。

以一名分配到乡镇、从办事员做起的大学毕业生为例,干3年后,有资格升到科员;做满3年科员,有资格升到副科长。

此后,如果仕途顺利,才有机会升到正科、副处、正处等其他行政职务。

汪玉凯说,全国公务员队伍中,来自县以下机关的约60%,也就是说,多数公务员都在县以下机关,“由于行政职务的职位非常有限,比如县以下机关,正处级只有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等少数几个。

所以多数公务员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之间,就走完了个人仕途。

有机会升迁到副科、正科的都不多。

”汪玉凯说,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现行体制职务与待遇挂钩,以职定级、以职定薪,“公务员如果想提高待遇水平,只有职务晋升也就是升官这一条通道。

这就导致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影响对“非领导职务”影响不大10年前,汪玉凯就曾提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建议,并对此做过调研,“职务与职级并行,就相当于给公务员增加了一条晋升通道。

可以不当官,但也能享受到官员待遇。

简单来说,就是在职务与待遇挂钩的基础上,职级也跟待遇挂钩。

公务员只要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合乎要求,就能不断提高职级”。

他认为,本次将公务员团队中的多数——县以下机关的公务员,作为“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适用对象,有利于提高基层公务员群体的工作积极性。

依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序列职务除了领导职务,还有非领导职务。

具体到县以下机关,共包括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一.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二.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 军军长)三.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 军副军长)四.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 1 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五.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 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六.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 团政委)七.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 团参谋长)八.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官员的级别: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行政级别分中央,省(直辖市),地区(市),县(县级市)乡。

中央:一级:军委主席二级:国家主席三级:国务院总理四级:副主席,副总理,国务委员五级:部长地方:六级: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直辖市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

------------------作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领导干部级别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连大学校长或者《人民日报》总编辑都有行政级别的……有官瘾的朋友不得不了解的常识哦~对于政治我不是很感冒,我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政治是短暂的,方程式是永恒的。

”未来小ZF大社会的发展模式恐怕将会撤掉越来越多的乌纱帽。

中国行政级别分9级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3级:负部级:14个副省级城市(包括9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8级:副处级:市管镇9级:正科级:一般乡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ZF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空5军参谋长)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ZF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ZF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委,市ZF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合肥市委副书记)各地级市委,市ZF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大连市委书记)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ZF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ZF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ZF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ZF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ZF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ZF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ZF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北京区(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区(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区(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区(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区(3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区(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区(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区(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区(1所):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区(1所):厦门大学广东区(1所):中山大学浙江区(1所):浙江大学四川区(1所):四川大学重庆区(1所):重庆大学山东区(1所):山东大学甘肃区(1所):兰州大学以上31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32所。

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截止到2005年1月全国只有31所高校是副部级,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重视程度,同时,以上32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综合这两项指标,以上32所高校为中国目前最顶尖的高校,也是国家最重视的32所高校-------------------二、技术职称高级中级助级员级高校教师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员中小学教师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中学三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医疗卫生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医士工程技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科研机构研究员副研究员行业研究员不在此列三、军衔、警衔(一)总警监、副总警监;(二)警监:一级、二级、三级;(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四)警司:一级、二级、三级;(五)警员:一级、二级。

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一)部级正职:总警监;(二)部级副职:副总警监;(三)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四)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五)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六)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七)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八)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九)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十)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行政职务与警衔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是说警衔高的不一定担任的职务高。

(二)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ZF、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干部级别划分: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b]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b]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ZF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ZF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ZF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ZF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ZF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