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第7章--企业的定价策略
管理经济学之定价策略

这是一种以产品边际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策略,即按照变动成本加一定的边际贡献来制定销售价 格。
详细描述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基础来确定销售价格。在确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产品的边 际贡献,即每个单位销售收入中能够覆盖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适 应市场变化,但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否则可能导致亏损。
总结词
这是一种根据企业目标利润水平来设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详细描述
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预期的利润水平来确定销售价格。在确定价格时,企业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 以及产品特点等因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但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否则 可能导致价格不合理。
边际成本定价法
的认知。这种定价策略要求企业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价值观,以便制定出更符合消费者期望的 价格。 • 适用范围:适用于消费者对产品价值有较高认知度的市场,如奢侈品、高端消费品等。 • 实施要点: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市场调研、顾客访谈等方式获取消费者对产品 价值的认知和预期,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价格策略。
。
市场占有率
通过分析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评估定价策略的效果。
消费者满意度
通过调查问卷、客户反馈等方 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满
意度。
竞争状况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 和市场表现,评估自身定价策
略的优劣。
定价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数据分析
通过对市场数据、消费者反馈 和竞争状况的分析,找出定价 策略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适用于各种市场环境和 企业类型,特别是竞争 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 化的市场。
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 场洞察力,及时了解市 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 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策 略,同时保持与竞争对 手的竞争优势。
MBA管理经济学之企业定价决策

中间产品定价:不存在外部市场
P和m区分表示消费事 业部和营销事业部。 厂商的边沿本钱等两 个事业部边沿本钱垂 直相加之和。最终产 品的最优产量为40单 位,是由MRm=MC决 议的,最优价钱为14 元。
由于一单位最终产品需求一单 位中间产品,所以中间产品的 转移价钱Pt等于 MCp,Qp=40,P=6元。由于在 Qp=40水平上, Dp=MRp=Pt=MCp=6元,所以 Qp=40是消费事业部消费中间 产品的最优产量。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小
珠宝的加成
• 人们都知道珠宝的加成很高
• 要对不同珠宝店中止比拟是很 困难的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 重复置办很少, 所以人们对价 钱的了解不多
• 因此, 珠宝的价钱弹性较低
• 最正确加成较高
实践中的最优加成
P = AVC [ 1 + m ]
m = -1 / (E+1)
必要的条件: 1. 一定的垄断力气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P = MC, 所以不能采取
价钱歧视
2. 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3. 无法套利 顾客分开, 防止再次销售
实施价钱歧视的第一步:使总销售量的收益最
MR1(Q1)=MR2(Q2)——两个市场中边 沿收益相等
P1 P*
MRe
MR1
D1 MR1
DH MRB
DB
牛
消费进程中关联产品定价:固定比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消费进程中关联产品定价:固定比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一种关联产品过多的状况
• 过多意味着价钱将是零
• 处置方法: 添加过多产量直至需求曲线上单位弹性 那一点。这样就可以使总收益最大。
MPACC课程《管理经济学》第七章

撇油定价法
一般来说,撇油定价法适用于下列情况: (1)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价格弹性;企业有足 够的时间来“驾驭”需求曲线,对弹性不足的消费者 尽可能索取高价; (2)产品的设计到投产需求较长的时间,使得该产品在 高价销售时,竞争对手和替代品来不及进入市场,企 业可以在这段时间中获得可观的超额利润。 (3)产品具有一定的高质量或时髦的特性,使得一部分 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高价购买的代价; (4)企业对这种产品未来的需求曲线和生产成本没有足 够的估计,如果初期价格定得过低,可能会有较大风 险,而最初的高价则可为降价留有余地,如果初期的 销售不尽人意,那么降价销售是比较容易的。
【例】假设企业分别在 A 、B 两个不同的 子市场上的销售同一种产品(单位为件 ),两个子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A市场:PA=60-0.5QA B市场:PB=110-3QB 企业生产该产品的成本函数为 C=1000+9Q+0.1Q2 试分别计算企业实行差别定价 和统一定价时的企业利润。
解: 先考虑差别定价的情况,此时可由 MRA=MRB=MC 来确定各个子市场上的销售数量与 价格。 由所给条件,容易得到 MRA=60-QA , MRB=1106QB,MC=9+0.2Q,注意到应有 Q=QA+QB ,可以得 到下列方程组: 60-QA=110-6QB 60-QA=9+0.2(QA+QB) 求解这个方程组,可得 QA*=40(件),QB*=15(件) 再将此分别代入两个子市场的需求曲线,就可得到 销售价格 PA*=40(元),PB*=65(件) 由此可计算企业实行差别定价可获得的利润为 E*=PA*· QA*+PB*· QB*-C(Q*) =777.5(元)
3、三级差别定价
管理经济学第七章定价实践

例:航空公司对市场的分割
• 在那些乘座飞机旅行的旅客中,公务活动的乘客需求价格弹性较 低,而出门旅游的乘客需求价格弹性较高,这种差别为航空公司实 施差别定价提供了条件。但问题是如何区分这两类乘客,这是航空 公司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b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对市场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公务性乘客是 单独旅行的,而旅游性的乘客大多是结伴而行的。根据这一结论, 该公司规定,如果一次购票两张以上的,可以享受较大的价格折扣。 不久,该公司发现许多公务性乘客绕过了这一障碍。他们找到旅行 社,由旅行社出面将素不相识的人放在一起定票,从而节省了一笔 可观的支出。西北航空公司随之修改的规则,将两张以上的机票放 在一起,这就要求乘客必须一起登机,并且要求购买折扣机票的乘 客提前14天预购机票。这些规定使得公务性乘客使用折扣机票的难 度加大。
b b b b b b
原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费用分摊 产品装配成本 总成本
50,000 125,000 112,500 50,000 12,500 350,000
b定货方要求这批产品在三个月后交货。由于WWW公司的生产能力有
限,如果满足这份定单,则必须放弃给其他用户单价为2.5元的8万支温 度计,但不会影响这些用户将来对WWW公司的需求。
提成率
P
增量分析定价法
b
定价思想:只要某一价格水平下的增量收入超过增量 成本,这一价格水平在经济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应用范围:只适合于短期分析,因为在短期内不管 生产多少,固定成本都是要发生的,不影响决策结果。
b
例:增量分析定价
• WWW公司生产温度计。公司正常的定价方式为成本加成定价法,在 可变成本的基础上,加上100%的提成。也就是说,价格与可变成本的 差额为100%。公司在已经安排下一个销售季度的计划后,最近又接到 一家医药公司的定单,定货方要求购买200,000个温度计,每支付款2 元。WWW公司财务部经理估计这份特别定单的生产成本为:
管理经济学—定价策略

成本加成定价法
总之,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比较简单,但它是以会计成本作为依据进行 计算的,而价格决策应当考虑机会成本,这是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一个 不足。
企业定价方式
汇报成员:ll zz ss
主要内容
成本加成定价法 需求定价法
其他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什么是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固定成本加变动 成本)作为基础的一种最常用的定价方法。 基本思路是:先全面核算生产成本,在成本的基 础上考虑目标利润,再确定价格。 确定的价格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消费者如果不接 受,再调整目标利润,调整价格,或者在成本上 再下工夫。
成本加成定价法
按三步来确定价格: 1)估计单位变动成本。 2)固定费用的标准产量分摊(生产能力的2/3或 4/5)。即把总固定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求得 平均固定成本AFC,再加上平均变动成本AVC得到 平均成本AC; 3)汇总成本,并加上目标利润率的基准利润额。即 在平均成本AC的基础上加上用目标利润率计算的 利润额,得到价格P。
成本加成定价法
小结
方法优点:
有利于价格稳定。变动价格经常诱发竞争者不利反应;所以它更多的用 于平均成本变动不大的产品。
所用的信息、数据比较少;
为价格变动提供正当理由。
成本加成定价法
方法缺点: 定价只是考虑成本,没有考虑需求条件;
使用的常常是会计或历史成本,而非增量或机会成本;
共同成本均摊不能真实反映成本状况。
P MC *[1 1/(1 Edp )]
管理经济学_定价实践

解(1)求出两个市场边际收入曲线
MR1=14-4Q1
MR2=10-2Q2
差别定价最优化的条件是:
MR1=MR2=MC
14-4Q1=2, Q1=3
10-2Q2=2, Q2=4
利润1=24-6=18,
利润2=24-8=16
总利润=18+16=34
(2)统一定价。求总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 际收入曲线方程 市场1:Q1=7-P/2 市场2:Q2=10-P 令:Q1+Q2=QT, 则QT=17-2/3×P
P牛皮=80-2Q
P牛肉=60-Q
求:两种产品的最优价格和产量。
解:MR牛皮=80-4Q, MR牛肉=60-2Q MRT=140-6Q MR=MC 140-6Q=30+5Q, Q=10 P牛皮=60, P牛肉=50
2 按变动比例生产的联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决策 第一步:根据可能的产量组合的成本资料,
P=11×1/3-2/3×P MRT=11×1/3-4/3×P MRT=MC, QT=7, P=6×2/3
利润=P·Q-MC·Q=32×2/3
多产品定价法
一、产品之间在需求上互相联系 假定企业生产两种产品A和B,其利润为:
π=RA(QA,QB)+RB(QA,QB) -CA(QA)-CB(QB)
d
MRF DF PF
MC(MCT+MCF) MCF MCT
DT QT QF
二、无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的确定 在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的最优产量 应该按总公司的最优产量来定,它的价格应该 定在这个最优产量的边际成本上。
MC MCT
PF MCT
DF
管理经济学企业的定价方式

向每一个消费者收取
保留价格的定价
方式
每个消费 者为某个 商品愿意 支付的最
高价格
困境
向不同的顾客 索取不同的价 格通常是不现
实的
厂商获取消费 者的保留价格 需要品企业(通常在刚上市采取高价,以后 价格逐渐调低)
最接近
网络的一对一营销策略
一级价 格歧视
拍卖
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价格 加成
成本 加成
1.加成定价
成本加成
成本加成=(价格成本)/成本
计算公式
企业首先计算出生产和销售的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固 定成本,再在两者基础上加上一个百分比
价格加成=
成本加成 /(1-成本加
成)
成本加成 =价格加 成/(1-价格
加成)
一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 视
三级价格 歧视
消费者剩余
通过对商品不同的消费量索取不同的价格
当当网 的搭售
模式
超市积分 制度
应用实例
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细分 市场并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收
取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
应用实例
水电,天然气公司对于 家庭和工厂用水用电用
气采取差异化价格
优惠券 战略
多品牌战 略
第一步收取一次固 定费用,然后再次 收取购买每一单位
商品的费用
向购买者提供一组两种 或更多商品,而且不能
单独购买其中的一种
4.多产品定价
需求上相互联系的产 品定价
按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 产品定价
变动比例的产品定价
三星既生产 电脑又生产 各种电子产
品零件
企业内部中间 品的估价
5.转移定价
经济学家眼中的转移定价策略
P=中间产品 边际成本
《管理经济学》-企业的定价方法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企业的定价方法与实践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主讲教师:卿志琼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竞争与效率的比较分析2、谈谈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何运用管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举例说明。
4、运用供求法则分析某一商品或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未来价格趋势。
5、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与企业的产品定价策略分析。
6、消费者均衡条件与应用。
7、生产三阶段与企业的管理决策。
8、阐述机会成本与企业决策,并举一例子说明。
9、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的含义与比较。
10、量本利分析的含义与应用。
11、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
12、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递减规律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启示。
13、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的比较,举例说明。
14、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企业短期停止营业点决策。
15、寡头垄断市场厂商的策略行为。
16、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与长期均衡点比较。
17、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差异化与非价格竞争。
18、企业的定价方法与实践。
19、论资本预算决策的原则与方法——以**为例。
20、博弈论与囚徒困境——以**为例二、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4题、6题、8题、10题、11题、18题、19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
如第4题:运用供求法则分析某一商品或要素价格的决定与未来价格趋势——以天津房价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管理经济学课件第七章价格决策分析

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
3
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而得到的额外收入。
4
价格歧视不会引起顾客反感。
5
()采取的价格歧视形式不能违法。
6
2.差别定价的种类
以顾客为基础。例如,对国内和国外游客不同价格。 以产品为基础。例如,宾馆的客房分为豪华、中等和标准几个等级,不同等级价格弹性不一样,利润率也不一样。 以空间为基础。例如,电影院座位位置不同定不同价格。 以时间为基地。例如,打长途电话,白天和晚上收费不一样。
价格:1,290,000 价格:800元 价格是质量的指标、炫耀 声望定价
2.尾数定价
现价:49.9元! 现价:299元
三、折扣定价策略
为了鼓励顾客及早付清货款、大量购买、淡季购买,酌情降低其基本价格,这种价格调整叫做价格折扣。 现金折扣 数量折扣 功能折扣 季节折扣 价格折让
目录
四、差别定价法
第七章 价格决策分析
第一节 影响价格决策的基本因素和企业 的定价目标 第二节 常用定价决策方法 第三节 定价策略 第四节 多产品定价 第五节 中间产品结转价格确定 小结
PART ONE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价格竞争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成本加成定价法、增量分析定价法、最优报价的确定,差别定价法和多产品定价法。
目录
怎样确定最优差别价格
假定企业任两个分割的市场A与市场B出售同一种产品。
求企业利润最大时该产品的 总销售量:QT。
求该产品在不同市场上的最优销售量和价格:Q1,Q2;P1,P2。
只要企业能把市场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市场,采用差别定价就能比统一价格取得更多的利润。
Ygrkrk第7章管理经济学

|||生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郭敬明第7章定价实践补充:一、定价目标:1、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2、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目标3、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4、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06年4月12. 企业定价目标不包括...()A. 以扩大销售为目标B. 以稳定价格为目标C. 以应付竞争为目标D. 以塑造形象为目标二、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1、产品的成本2、产品的需求3、竞争对手的情况4、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和法令07年4月12. 决定产品价格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产品成本B. 销售渠道C. 产品的需求D. 竞争对手情况三、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1、以成本为基础定价(1)成本加成定价法(2)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3)增量分析定价法2、以需求为基础定价3、以竞争为基础定价(1)、随行就市定价法(2)、投标时最优报价的确定03年4月11.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不应包括以( )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A.成本B.需求C.竞争D.质量05年4月13. 下列定价方法中,不属于...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是()A. 成本加成定价法B. 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C. 增量分析定价法D. 随行就市定价法第1节成本加成定价法一、什么是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定价方法。
它是以全部成本(固定成本加变动成本)作为基础,按三步来确定价格Step 1. 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Step 2. 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标准产量,把总固定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求得平均固定成本AFC,再加上平均变动成本AVC得到平均成本AC;Step 3. 在平均成本AC的基础上加上用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得到价格P。
这里的目标利润率通常指平均利润率η。
即:P=AC(1+η)因此: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成本利润率成本加成定价法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比较少,方法简单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
E PB*
MRA
MRB
Q*
.
DA DB
第六节 掠夺性定价
掠夺性定价指的是企业将价格定在牺牲短 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 的价格策略。
掠夺性定价策略的功能: 第一,向竞争对手传递低成本信号。 第二,树立企业的“强硬”声誉。
.
判断题
1.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价参考依据是不同分市 场的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
1. √
.
2、同一幢商品房的不同楼层的价格不一样,这不属 于价格歧视.
.
2. √
(虽然同一幢商品房的不同楼层的平均建造成本也许
相同,但它们的“品质” 是有差异的,如底层住房 的“品质” 较差.因此严格来说,它们不属于同 质产 品,不同质的产品当然有不同的价格)
.
3.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最根本目的是区别对待消费者。
.
第二节 时期间差别定价 一、撇油定价
撇油定价法指的是在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将产品价格定得 很高,以期在短期内赚取可观的利润。
PA PB
DB MC
MRA DA
0
Q
Q.
MRB Q
二、 高峰定价
高峰定价也有助于减少一部分消费者在消费高 峰期的消费。
第三节 两步收费定价
两步收费是指企业首先向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收 取一笔固定费用,然后再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量收取 每单位产品的使用费。
第7章 企业的定价策略
第一节 价格歧视 一、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指的就是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 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 的差额。
.
P 消费者剩余
15
14
13
D
0
123
Q
.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 价格歧视是指厂商以不同价格销售成本相
同的同一种产品。
1. 一级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 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这便是一级价格歧 视。
.
2. 二级价格歧视 如果厂商对不同的消费(购买)数量段规 定不同的价格,这便是二级价格歧视。
P1 P2 P3
D
二级Q价1 格歧视Q图2
Q3
.
3. 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对成本相同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市场 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 便是三级价格歧视。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 ★消费者的整体利益遭受损害。 ★ 生产者或供应商能继续提供产品和服务。 ★促进消费或限制消费
第四节 捆绑销售定价
捆绑销售指的是企业或供应商将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产品捆绑在一起的整体销售。
.
第五节 关联产品定价
一、 需求关联产品的定价
由于两种产品的销量都与其中任一产品的价格有关,所以在定 价时不应只考虑某一种产品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要考虑到两种产品 带来的总体利润的最大化。
.
二、生产关联产品的定价
.
7. 需求关联产品的定价实际上可看作为一种捆绑销售定 价。.Leabharlann 7. √..
.
3. ×
.
4. MOTOROLA-T720型手机某年春季的单价是3500元,该年秋季的 单价是2800元,一般而言,这不属于价格歧视。
.
4. √
.
5. 实行撇油定价法可以迅速地抢占较大的市场份额。
.
5. ×
.
6. 经济学上的混合捆绑销售指的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无关商品的 捆绑销售。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