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琴的起源与演变
扬琴原系古波斯乐器,十四世纪盛行于欧洲。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传入中国,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后来逐渐遍及内地。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成为自身独具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乐器。
传统扬琴有“八音”(f—c2,实发24音)、“双十型”(d1—d3,实发30音)和“双十二型”(c—e3,实发36音)等型制。存在音域窄、音量小、调音难和不能转调等缺陷,表现力有限。
五十年代后,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密切合作,在保留传统和“横五纵二”音位规律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出三种类型的改良扬琴:
1.变音扬琴。它通过变化音阶中的半音关系进行转调。有“大、小转调杨琴”、“转盘转调杨琴”、“扳键转调扬琴”、“401型杨琴”和“401改进型扬琴”、“蝶式扬琴”等。
2.十二平均律扬琴。它利用健全平均律中的半音进行转调。有“律吕式大扬琴”、“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全律活码大扬琴”。
3.电扬琴。它通过拾音器将振动声波变为电讯号,经放大器美化音色,由扬声器发出琴声。有“电扬琴”和“多用电扬琴”。
同时,相继研制出“踏板式止音器”、“银色扬琴缠弦”、“新式扬琴铜弦”、“扬琴多功能练功槌”、“滑音指套”、翔龙系列新式单音、和音琴笕、便携式高级琴盒等。在上述扬琴中,除电扬琴系特色乐器外,其余在不同程度上具有音域宽广、音质优美、音响宏亮、调音迅速和转调方便等优点。经过反复实践,现阶段我国各文艺团体的艺术院校广泛采用的是“401型扬琴”及其改进型和“501型扬琴”。“红旗十二平均律扬琴”、“八一型扬琴”和“蝶式扬琴”亦在部分省市生根开花。中国扬琴从形制、结构、音列、音色到制作工艺已逐步进入科学和规范化的轨道,日臻完善。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又称"洋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速、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1368~1644年),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扬琴。清末以来,扬琴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传统扬琴,框架用色木、桦木或榆木制,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胶合板,音箱呈蝴蝶形或扁梯形。长90~97厘米、宽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侧琴头设拴弦钩钉,右侧琴头置弦轴。面板上开两个圆形音孔,并镶骨雕音窗为饰。上置两个用竹、红木或牛角制、呈峰谷状条形琴码,左为高音码,右为低音码,峰部用以支弦,谷部有另一码上的琴弦通过。面板两侧设红木制直线或锯齿形长条山口,用以架弦。音箱内对应面板琴码部位胶有音梁,音梁上开四或五个圆形风眼,以使音波对流。张钢丝弦,高音用裸弦,低音用缠弦。
中国扬琴的演变:
中国传统扬琴起源为外来“洋琴“,那么中国现代扬琴的出现完全出自中国人独创的,它的发明人是中国公认扬琴大师、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竟明先生,他生前总想以其扬姓为中国扬琴冠名,
我们说扬琴(中国扬琴)它是中国人独创的,是因为世界各地的“洋琴“中没有“变音扬琴“也没有多排码并列形制和分层滚轴板,也不能把传统扬琴的两排码并列和现代扬琴的三排码并列看作是仅仅为“一排码之差“(59年生产了三排码小转调)这一码之差是新旧两代扬琴兴亡的关键,这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迅速发展到现代扬琴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从“洋琴“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民族化“的演变发展到中国传统扬琴,而传统扬琴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发展到“中国现代扬琴“,因此可以说它们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发展方向是(1)洋琴―外国进口;(2)传统扬琴―民族化乐器;(3)现代扬琴―民族现代化国产乐器,这就是全部中国扬琴起源和发展简史。
杨先生改革扬琴的思想起源于1939年,在重庆前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出现了一支35人的民族乐队,当时这支乐队演奏的曲目为“风云际会“。是由张定和先生黄锦培先生合作创作的,描写二战时反侵略战争为内容的作品,扬琴分谱除很少的单音主题的旋律外都是各种双声部和音、对位及琶音,分解和弦等技法,当时的双八音后来的双十型扬琴,很难达到演奏要求,当然主要是乐器的问题。从1939年到1959年这二十年中曲于扬琴的落后(不能转调,调音复杂、音域窄)给扬琴界赞成了很多困难,老同志们都深有体会。当时扬琴也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所以杨竞明先生从40年代即开始着手改革扬琴,当然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但他仍然先后制图。
下面是杨先生四十年代的三种音位排列设想和探索,传统扬琴革新的主要问题是解决转调问题,解决转调问题就是解决音位如何排列问题,其中两种制图是以双八型扬琴为基础,另一种是三排鼎立式。
(一)杨竟明先生的双十型(上活码)扬琴音位排列图(在民间扬琴基础上)
(二)横五纵二排列式(五二列式)
(三)横五纵半排列式(五半列式)
(四)横半纵二鼎列式(半二列式)
以上后三种音位排列可任意转调,它们有一个共的特点,就是每种排列都可以用同一种各自的演奏手法转十二个调,因此转调很方便,从图表上看三种排列的一个共同缺点是音域太窄,图(二)、(三)不足两个八度,图(四)也只有两个八度多一点,这样窄的音域要达到实用目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948年底,广播电台的这一民乐组在南京化整为零了,杨竟明先生和其他五位演奏员双回到重庆广播电台,1949年这六位演奏员调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一支民族管弦乐队,杨竟明先生被任命为乐器改革小组组长,全面改革民族乐器(降扬琴以外的其他民族乐器的改革从略)当时人力、物力、财0力都有充分保证,从1 953年开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1954年建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乐队中的扬琴首先用了试制的横半纵二鼎立式,经过试用演奏很不方便,并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后来这台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做为一件乐改资料展览,不久北朝鲜艺术团访华时参观并记录下此琴……
1955年杨竟明先生以横五纵二列式为重点纳入研究计划,并试制必须明确解决转调问题,扩大音域问题,恢复传统扬琴音阶纵列式。如果再将音阶横列式扩大一组就可达三个八度,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扬琴音阶纵横结合的发展是可行的,如何处理和发展纵横结合式,是我国扬琴革新成败的关键。
明确了以上一系列的革新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细节的改革。杨先生在他从事扬琴专业之前毕业于重庆高级工业党校机械专业,他运用所学知识对民乐的各项均有独创精神,从二胡的机械轴到排笙(获奖)致民族排鼓、云锣、低音乐器、木琴等均做出突出成绩,可以说重新武装了整个民族乐队。
杨竟明先生感到扬琴的总是不解决,民族乐队即不能完整,在改革扬琴的艰苦岁月里,他经历了设计试制,实践失败,再设计,再试制,再实践,直至成功的系统反复,所废木料等装满了一个房间,终于在1958析底区得成功,成功的内容为(1)五二多码并列式;(2)分层滚轴板;(3)转调半音槽。这三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史上划时代的重大突破。1978年国家科委、广电部颁发了奖状,并在奖状中列上其三项发明。
1959年2月25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乐器改革展示会上杨竟明先生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展示了他在扬琴改革上的三项发明,从此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一次大换代(三排码扬琴),称为小转调;杨竟明先生通过小转调扬琴在乐队中的使用实践发现从音域上从音量上在大型以民乐队中仍不满足,他立即从事四排出码扬琴(称之为大转调)随后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二次大换代。
1970年某出国团要求杨竟明先生设计一台外观、音质、音量更好的琴,大概范其富、丁国舜、魏铁柱比较清楚。而正好也是对大转调扬琴进行全面高速的时期,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北京民族乐器刘丰厂长的重视,并召开了有技术股、生产科及有关师傅及订货单位等十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听取了杨竟明先生对目前变音扬琴的十项改进方案―调整音衬,提高音质,调整面板及结构,扩大音量及厚度,改右码为十音码,右二码为九音码,统一转调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