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什么 样的情境?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寂寞、孤独、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4、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 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词人以比兴(象征)手法,匠心独 运地通过鸿的飘零失所孤独缥缈,惊 起回头惊魂未定、怀抱幽恨和选求宿 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 处境和高洁自许、不肯同流合污、坚 持操守的心境。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 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 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 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 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 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 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 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 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 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金 武元直 赤壁圖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一、简介本词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 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 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 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 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 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 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 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 辙诀别。
B、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入宋以后,词学大兴,范仲淹的边塞之 作,宴殊的人生几何之叹,欧阳修的婉 转言情,柳永的长篇铺叙,都能达到高 度成就,词坛的正宗——婉约词,在一 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群芳竞放,可说 是蔚为大观。然而,苏轼以其淋漓巨笔, 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 异帜。
1057年,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弟弟 苏辙同科进士及第以其卓尔不群的才华 , 名震京师, 深受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 然而,此后十二年间苏轼先后遭受丧母、丧 妻、丧父之痛 仅仅当过三年多的凤翔府签 判。 1069年,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 始变法尽管苏轼主张革新政治,却力主渐进 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引起新党的不满。 苏轼历任地方官看到新法推行中的若干弊病, 常常作诗讥讽更激化了与新党的矛盾。
6、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 么?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这首词运用了象征(比兴)等艺术手 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 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 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 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 的真实写照。
7.探讨:比较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 先词,说一说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二、反复品读,根据注释疏通词意,体会 词的意境。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 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 徘徊,还有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 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 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三、品读鉴赏: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 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 营造出萧疏 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 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 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 映。
1079年新党中的投机政客以“谤讪新政”的罪名
将他逮捕企图将他置于死地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经过多方营救 (包括已经退隐的王安石) 苏轼被责授黄 州 (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到的 第一次重大打击。 神宗死后,哲宗嗣位 ,旧党尽废新法,苏轼则有所保留, 主张兼用所长,这又引起旧党的不满他只好一再要求出 任地方官。先后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 儋州(今海南 儋县)成为被放逐到天涯的孤臣。直到 1100 年他才受命 由儋州渡海北返, 次年便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 几起几落,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 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 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然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 苏轼决非那种 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 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 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 扬。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 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 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文学抒发了苏轼 的理想与壮志文学挥洒着苏轼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 场景的信笔抒写,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绵邈深情、生 活哲理的独特发现 。
5、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 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 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 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 “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 徊心境。
卜算子
苏 轼


•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山人。是著名 的文学家,唐宋散文 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 像苏轼这样的全能作家,在文学史上无 人能出其右,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作 家,其人生经历却充满坎坷,饱尝艰辛。
A、拓宽了婉约词的视野。 苏轼词以清新明快、沉挚深永的婉约词为 主。他的婉约词不再是“花间”式的绣幌 绮宴席,不是宴殊式的小园芳径,也不是 柳永式的依红偎翠,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 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 子引开,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 带向世前。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 亡送别、游仙谈禅、农村生活、田园风光, 无不摄入笔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