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第二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行政环境
(行政管理在怎样的环境下发生的?)
第一节行政环境的特点与类型
一、行政环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
1、行政环境的概念: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
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
2、行政环境的内涵:
(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统而存在的。
(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
(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
(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
3、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
(1)复杂性;
(2)相关性与综合性(构成因素之间相关、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是综合的);
(3)层次性(行政环境系统本身有层级、不同环境因素对行政系统影响程度有差异);
(4)动态性。
二、行政环境的类型
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划分)
(1)自然行政环境:指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有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的集合或统称。
(2)人造行政环境(社会环境):在人类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且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最为重要,包括人类自觉行动的产物,如制度、宗教文化活动;
人类活动的副产物甚至是非理性行动的结果,如污染、战争、文化遗产等。可细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三个小类别。)
2、宏观、中观、微观行政环境(根据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为标准划分)
(1)宏观行政环境:能够对行政系统策略层次的存在与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政环境因素的集合。(宏观行政环境对特定行政系统产生根本性影响:1.空间的全域性和时间的战略、长远性;
2.全局性和全面性;3,导向性和决定性。)
(2)中观行政环境:这一概念具有极强的相对性。
(3)微观行政环境:涉及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较狭小、短暂,一般在行政行为主体感官范围内,其影响更为直接、实在。如办公环境、人际关系、组织士气等。
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以一国政府管辖区域为标准划分)
(1)国际行政环境: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外,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该国行政系统的环境因素的总和。
(2)国内行政环境: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行政环境因素,即该国“国情”。
三、行政生态模式(行政生态学探讨)
1、行政环境研究属于行政生态学范畴。
开端于美国约翰.M.高斯,1936《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关系问题,1947《公共行政学之我见》明确提出“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
真正使行政生态研究成为一门系统的行政学分支科学的是弗里德.雷格斯。以其1961年的《行政生态学》为代表,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行政生态学理论体系。
2、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1)各国社会分为三种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间的”或“过渡型”社会。
(2)三种社会形态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及其功能的实现程度不同。
(3)与三种社会形态对应,有三种不同的行政模式。雷格斯因此建立其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
行政模型。特点如下:
A.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融合型行政模式
1.由于社会结构混沌未开,就像自然光一样,社会组织是融合型的而不是专业化的,其行政
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混杂在一起,所以雷格斯称之为“融合型行政”。
2.特点:该模式由于缺乏专业化分工,所以雷格斯认为其行政效率极为低下。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衍射型行政模式
1.就像自然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形成的单色光一样,工业社会的各种环境因素的结构和功能都
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其行政系统也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体系,所以称之为
“衍射型”行政模式。
2.特点:该模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追求科学性和效率。
C.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棱柱型行政模式,就像自然光到单色光正在三棱镜中的折射过程中。
其特点是:
1.行政行为已出现专业化分工趋势,但未完全实现专业化分工,难以与其他社会行为区分开
来。
2.专业化行政机构已设立,但不能正常运作,功能有限。
3.正式建立的行政制度受传统势力影响,不能起到应有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形同虚设。
第二节经济环境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及其构成
1、经济环境:是能够对特定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力量、活动、
行为方式以及制度规定的统称,是特定行政系统所处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力量与经济活动方式的总和。
2、行政系统的经济环境基本构成要素:一般认为,应包括:经济力量、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科
技发展水平。
二、经济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经济力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经济力量的含义:指行政系统所处社会系统的总体经济实力,包括总体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财富总量。
(2)影响:经济力量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结构因素。
(3)行政系统对社会经济力量的反作用:推动或阻止社会经济力量发展的进程。
2、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国民经济中的一系列相关的经济结构性因素的集合,包括:不同所有制经济力量的比例关系(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力量比例关系或公司经济力量比例关系)、国民财富分配情况、社会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程度。
(2)影响:
首先,(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生产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行政系统是上层建筑主要成分之一,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社会经济结构必然对行政
系统产生基本性影响和制约作用。
其次,社会经济结构还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参与性质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行政职能结构、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的选择。
最后,社会经济结构还包含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要因素,它对不同行政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3)行政系统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反作用:可巩固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甚至变更。
3、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1)经济体制的含义:是一国或地区以社会经济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经济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社会资源调配制度(是市场机制为主还是政府调节机制为主)。
(2)影响:经济体制直接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职能范围、运行方式及手段。
(3)行政系统对经济体制的反作用:影响经济体制的确立,乃至于对经济体制进行积极的改造。
4、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1)科技发展水平的含义:指一国或地区的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发达程度。
(2)影响:首先,行政系统的协调运转、行政效率的提高,离不开高效技术系统的支持。其次,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会对行政系统结构产生巨大冲击。最后,科技发展对行政系统结构造成的改变,又会对行政权力的配置、形式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产生相适应的以分权化为取向的变革。
(3)行政系统对科技发展的发作用:推动或阻碍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三、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普遍的小农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行政体制在加速现代化进程中,又具有较强的传统色彩。
(2)国民经济的各项总量指标进展明显,但人均指标很低。——前者为行政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