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头鲂作为新养殖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头鲂作为新养殖对象, 自1975 年在全国推广以后,它在各地都能 “安家落户” ,繁衍 后代。
团头鲂的苗种生产现在进入了新的阶段,简化了很多环节,节省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为全国各地苗种自繁、自育、自养开辟了新路。
一、鱼苗鱼种池的选择
团头鲂的鱼苗、鱼种池,应具备的主要条件如下:
第三,堤基与水深。
堤基高度应高于最高洪水水位 0.5 米以上,池底土壤以壤土为好。
鱼苗池平均水深
1.2 米,鱼种池水深 1.5 米左右,池坡比为 1:2,池底比降为 0.5:100, 向一角倾斜,以利于干池,并保
持肥水。
第四, 环境。
通风向阳, 堤基面种植作物。
多年养鱼的池塘, 因淤泥过多、 应进行清淤。
所清出的淤泥,可用来修补池埂,或作农作物肥料。
第五,池底。
鱼苗鱼种他的底面应当平坦,池底砖瓦和水草等杂物、应予清除。
二、清塘除野
(一)清塘除害的好处
1 .增加肥度 干池后,池底经阳光暴晒,使土期表层疏松,能改善通气条件,加速有 机质转化为营养盐
类。
2.
增加放养量 清淤后,池塘容量增加,环境改善,放养鱼种量增加。
3. 减少鱼病 清整池塘,可以杀灭和清除大部分池中潜伏的细菌性病原体、寄生虫、 虫卵和有害的水生
昆虫。
4. 保持水位 清整池塘,修补堤埂,能防止漏水,保持池塘水位。
5. 杀灭敌害 清塘可杀死野鱼,减少饲养鱼类的敌害和竞食者,清除对养殖类不利的 水生生物,如青泥
苔、水草、水生昆虫和蝌蚪等。
6. 增加农田肥料 沉积池底的腐殖土,是农作物的好肥料,清除出来后,可加以利用。
(二)清塘药物及方法 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茶粕、巴豆、漂白粉和鱼藤桔等。
可单一使用,也
可混合 使用。
有些鱼病严重的池塘,则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或茶粕加入少量生石灰清塘,以改良 水质,这对提高鱼苗、鱼种成活宰有一定作用。
常用的清塘方法如下:
1. 生石灰(CaO )清塘
(1)清塘原理生石灰遇到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强碱性氢氧化钙
[ca (OH )2],使池水pH
值急剧上升到 11—12,并释放热量,从而达到杀灭敌害的目的。
其反应式为:
CaO 十 H2O 7 ca (OH )2 十热量 f
用生石灰清塘,常采用湿法,即将水放至剩 10厘米深左右。
然后用石灰浆均匀泼洒,
每 667 平方米用量为 70 千克左右。
水源不便的鱼塘,则采用满水请塘,水深 1 米,每 667 平方米用量为
150 千克左右。
第一,面积。
鱼苗池面积为 667— 1333. 平方米 (3— 5 亩)为宜。
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
33平方米 (1—2亩),鱼种池面积以 2000一3335 2: 3,便于操作。
第二,位置与水源。
池塘位置应交通方便, 无污染。
靠近水源,进、排水方便。
其水质应清新,
(2)清塘效果杀死害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螺、蚌、台苔和虾等。
清洁池水、秤放被淤泥吸附的氮、碘、钾等。
使水质变肥。
保持水中pH 值的稳定,使池水呈弱碱性,
有利于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长,钙是动植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清塘使用生石灰. 可起调节pH 饱和施肥的作用。
2.茶粕清塘
⑴清塘原理茶粕是植物油茶(Camellia Oleosa)或茶梅(C.sasanqua)的种子榨油后的渣
滓,压成圆饼状。
茶粕含皂角甙(Saponin)7 %—8%,此为一种溶血的毒素。
当10X 10-6的
皂素,保持9— 1 0小时,可使鱼失去平衡,随即死亡。
(2)使用方法水深 1 米时、每667平方米用量为40千克。
在鱼苗下搪的前10 天施用。
水温低,毒性消失慢,温度高消失快。
先将茶粕打成块状、放入木捅或水缸中,加水浸泡,
水温为25C时、浸泡一昼夜即可使用。
施用时加大水量,作全池均匀泼洒。
(3)清塘效果杀死野杂色、蛙卵、蝌蚪、螺和水生昆虫。
3.茶粕加生石灰清塘用茶粕清塘,鱼苗池水的总硬度较低(为3—4 度)。
用生石灰清塘,鱼苗池水的总硬度较高,为6—7.5 度。
用生石灰清塘对鱼类生长有利,用茶粕加生石
灰清塘,也可提高池水硬度。
鱼苗下池前10 天清塘, 1 米的水深,生石灰用量为6. 67 千克/ 667平方米.可使池水硬度提高I度。
此法可毒杀野鱼及改良水质。
4.漂白粉清塘漂白粉的含氯(CI)量应在30%左右。
漂白粉潮湿后极易分解,放出次
氯酸及碱性氯化钙。
其反应式为:
CaO(CI)2+H2O T HCIO+Ca(OH)CI
HCIO 7 HCI+[O]
次氯酸立即释放出的初生态氧,是强氧化剂,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水深平均 1 米时,漂白粉的用量为13.5千克/ 667平方米。
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遍洒全池,力求均匀,可增强清塘效果,一般 5 天后即可放鱼。
漂白粉清搪与池水肥度有关,水肥效果差。
(三)清除敌害
清除敌害,对提高团头鲂鱼苗成活率,是一项重要措施。
敌害中数量最多、吞噬鱼苗最厉害的,有水蜈蚣、虎纹蛙蝌蚪和松藻虫等。
其他如红娘华、水斧虫、田鳖和蜻蜓幼虫,都是肉食性的水生昆虫,都能吞噬鱼苗。
1.水蜈蚣水蜈蚣是在鱼池中常见的龙虱(Cybister SP.)和灰龙虱(Eretes sticicus)的幼虫,
是一种非常凶猛贪食的昆虫,常用大颌将鱼苗夹死而吸食其体液。
一只水蜈蚣一个夜晚可夹死鱼苗18尾,危害是惊人的。
使它对 3 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危害不大。
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以0.5X 10-6的浓度,有效地杀死水蜈蚣。
2. 蝌蚪 鱼池中常见的蝌蚪,有虎纹蛙( Rana tigrina rugulosa )、花姬蛙(Microhyla
puIchra )、树蛙(Rhacophorus leucomystax )和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 )的幼体。
蝌蚪的主要食物是藻类、 高等植物和浮游动物,也吃鱼类的尸体。
在鱼池中,它们消耗 水中的溶解氧,争夺鱼苗的饵料。
虎纹蛙蝌蚪对鱼苗危害极大。
一尾蝌蚪一昼夜能吞食 20
余尾鱼苗。
鱼苗下池前若发现大量的蝌蚪,可用茶粕溶液作全池泼洒,使池水成
25 X 10-6
的浓度,杀死蝌蚪。
5 天后经过试放鱼安全后,即可放鱼苗,在早晨巡塘时若发现蛙卵块, 必须及时捞出,以免蝌蚪孵出后,危害鱼苗。
松藻虫 松藻虫又称仰游虫(Anisop ess p.Noto neatas p.)因其数量多,对鱼苗危害较
667平方米水面用 1—2 千克柴油,早晨施放,毒杀松藻虫。
其它水生昆虫鱼池中还有红娘华、桂花蝉和负子虫等,都是鱼苗的敌害,要清除干
三、鱼苗培育
团头鲂孵化后 3— 4 天的鱼苗称仔鱼, 培育至 25—30 毫米的稚鱼, 生产名叫寸片、 火片 和夏花。
(一)施肥
施肥的作用是培养水中各类浮游生物, 消失, 已能捕食轮虫和无节幼体。
根据它这一时期的食性, 济有效的措施。
施肥方法有大草施肥、混合堆肥、沼气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施用等。
施肥,配合投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加速鱼苗的生长。
1.施肥方法
(1) 大草施肥法 采用营养丰富、叶汁多、纤维少、易腐烂的常见菊科植物,残次蔬菜 叶和其他无毒而茎
叶柔嫩的植物,如加拿大蓬、胜红蓟、五月艾、三叶鬼针草,少花龙葵和 雪见草等的茎叶。
用这些植物的茎叶发酵后分解的营养物质, 来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
施放 大草时,先在东南方位池边 1.5—2米处,堆成长条状, 150 千克左右为一堆,投草后经过 2 —3 个晴天,草料便腐烂分解,水色渐渐呈绿褐色。
几天后,用草耙翻洗草堆,使分解的有 机物质扩散到全他。
一个时期后, 将不能腐烂的草渣捞出。
大草施肥的优点是: 肥料来源广, 成本低,操作简便,省工,且含有多种营养盐类;其不足之处是,造肥大草直接投入池内, 消耗池中溶氧,会降低水中含氧量。
(2)混合堆肥法 取草类 1份, 禽畜粪 1 份,加上 1%的生石灰, 将青草和粪类相间装入 堆肥坑内, 每
层青草上洒上石灰乳, 再灌水浸没全部肥料,然后用泥浆涂抹封闭, 让其发酵 腐烂。
鱼苗下塘前 4—5天施基肥一次,每立方米水体用堆肥
0.5 千克,直接将其置于池塘
边,让肥分自然扩散,在鱼苗下塘前将渣滓捞出。
从鱼苗下塘开始,每日施堆肥一次,肥量 视天气、水温、水色、浮游生物量和鱼苗生长情况而定。
这种方法可减少发酵耗氧,不足之 处是操作较复杂。
3
. 大。
4. 净。
为了防止竞食,可以采取单养形式。
经过 富的天然饵料,采取施肥、投喂相结合的方法.
14 天左右,需要分池。
这个阶段主要依靠丰 抓
好以下几个环节:
作为鱼苗饵料。
团头鲂体长为 6 毫米时、 卵黄囊
进行施肥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经
(3施沼气肥这是将沼气池发酵情液灌注入池。
以沼气肥并鱼,适合农村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做到农、副业结合,效果较好。
(4)混合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鱼苗放养前1周、按大草施肥法先施有机肥培肥水质,
鱼苗下塘后,视具体情况确定施肥量。
一般两天施天机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为硫酸铵
[(NH4)2SO4]1 千克/667平方米,或尿素[CO(NH4)]0.5 千克/667平方米十过磷酸钙[Ca(H2SO4)2]0.5千克/ 667平方米;每隔3天每667平方米施草类50 —100千克。
其优点是,既可解决部分大草供应不足的困难,又能保持池水一定的肥度. 使池中有充足的浮游生
物饵料和较高的溶氧量。
2.施肥效果池塘施肥后,浮游生物最初出现的优势种群和肥料的性质有关。
施有机肥的,浮游植物棕鞭藻和隐藻、浮游动物尾毛虫和周毛虫等、首先大量出观。
施无机肥的,矽藻、栅藻和弹跳虫等成为主要种群,施肥量于浮游生物也有密切关系。
施肥量大时,绿藻
和蓝藻中的一些种类会大量发展,施肥里较少时,矽藻类中的许多种类,如纺锤矽藻和圆盘
矽藻等,会成为优势种类。
施肥后 4 一5天,浮游动物可达到高峰。
浮游动物首先大量出现的,是原生动物和轮虫,再次为枝角类,绝后为桡足类。
鱼池饵料生物的多少,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子,如温度、光照、土质、营养物质相吃食饵料生物的鱼的数量的影响、施肥作用与池中物质循环如图1所示。
It及有机化舎
洙解水中的无机
*
图1施肥作用与池塘物质循环示意图
团头鲂鱼苗下池,应在施肥后第四至第五天,此时正值轮虫、枝角类的发生高峰期。
(二)调节水质
1.施基肥培肥水质鱼苗下池前5天,每667平方米先堆放大草300 —400千克作基肥,
使池内天然饵料大量繁殖。
水呈浅绿褐色,池内藻类、原生动物和轮虫等大量繁殖,枝角类也开始出现,适合于团头鲂鱼的生长。
2.控制大型浮游动物的增长水质逐渐肥沃后,大型浮游动物随之增多。
团头鲂的鱼
经过15天的饲养,团头鲂仔鱼长到 3厘米左右,体重增加了 291倍。
这时,它们就要
苗娇嫩,池水不宜过肥。
大型浮游动物不但不能作团头鲂的饵料, 而且还要消耗池中的溶解
氧和饵料。
因此,需用 90%晶体敌百虫0.05X 10-6 一 0.15X 10-6溶液、杀灭大型枝角类浮 游动物。
(三)放养与投饵
经过清塘消毒,去除敌害,调节水质,就可放养团头鲂鱼苗了。
团头鲂的仔鱼特别纤细 娇嫩,下糖水质要肥度适中,每 667平方米放8万一 12万尾。
其成活率89%— 91%。
饲养 15天后,育成体长1.5— 2.5厘米的火片(表1)。
团头鲂下池前5天,施200千克大草作底肥。
下池仔鱼先放入鱼苗箱,投喂熟鸭蛋黄, 喂量为1个/ 10万尾。
投喂蛋黄要按下列步骤进行:①蛋黄要煮老,即煮的时间长一点, ②将蛋黄用一块 60目的尼龙筛绢包着,在一个盛水的盆中击水抖洗;不可用手捏。
使蛋黄 微颗粒从网眼中析于水中。
③用手指将蛋黄水均匀淋入鱼苗箱,
团头鲂仔鱼即采竞食, 半小
时后可见到团头鲂仔鱼肠内有蛋黄颗粒 (俗称花肠)。
在鱼苗箱中屯养 3—4小时后、将仔鱼
放入池内。
团头鲂仔鱼下池后,第一天即投喂黄豆浆, 每万尾喂量为100 一 150克/天用于黄豆制 作的豆浆,日投三次,即上午9时、下午1时,下午4时。
加上豆浆时,一定要将黄豆泡胀, 磨浆后要去除豆渣。
投喂时,要沿池边洒浆两圈,并使洒出的浆状如雨点、均匀分布。
加工 豆浆的水与黄豆之比为 30: 1。
投喂10天后,改用豆饼浆。
将豆饼破碎,浸泡在水中 3—4
小时,再磨制成豆水比为
(四)生长与出池 在
良好的喂养条件下, 应分期在池中注加新水, 空间,加速鱼体的生长。
并促使浮游
生物繁殖,增加活体饵料。
注水的多少和次数,应根据 具体情况决定。
一般仔鱼下他后一周,进行第一次注水。
以后每
4—5天注水一次。
每次注
加20厘米左右深的新水,最后加到水深
仔鱼下池后,管理人员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
每天巡塘三次,做到“三查”’三勒”。
即早上查鱼苗浮头状况,勤捞蛙卵;午后查鱼苗活动情况,勤除池埂杂草;傍晚查水质,勒 作记录,安排次日投饵、施肥和加水等工作。
要随时注意消灭有害昆虫, 检查病害发生情况, 及时进行防治。
1: 10的豆饼浆。
团头鲂仔鱼不断摄食消化,身体迅速增长。
随着仔鱼的不断生长, 提高池
塘水位,以增加水中含氧量,改善水质,扩大团头鲂的活动
1米为止。
求更大的活动范围。
而鱼苗他的水质和营养条件,也已不能满足它们生长的需要。
因此,应将它们进行分养。
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其为夏花鱼种。
夏花色种出池前,必须进行2—3 次拉网锻炼。
使鱼种在密集过程中,增加鱼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使鱼体“老练”结实,经得起出塘分养,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产生大量黏液和粪便而污染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
拉网锻炼,还可以除去敌害生物,估测夏花数量。
第一次拉网时,把团头鲂夏花围集网中,检查其体质后。
随即放回池内。
因鱼体柔微,故操作要细心。
隔一天后,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将鱼汇集后,让其顶水自动进入网箱内。
两小时后将其放回池内。
第二次拉网,要尽可能网捕尽。
将一网捕获的,放入另一个网箱内。
如遇到蝌蚪或野杂鱼,可用鱼筛将其筛出。
如果是供自养,那么经过两次拉网进箱密集后,就可以进行分养。
第二次拉网后,再隔一天,就可进行第三次拉网,将鱼种放入水质较清池中的网箱“吊养”一夜,第二天清晨即可进行长途装运。
锻炼团头鲂鱼苗一定要选晴好天气,并在上午鱼不浮头时进行。
拉网赶鱼的操作要慢,以免伤鱼苗。
收网时不能让鱼贴网。
鱼进箱后。
应立即洗箱一遍,以洗去粘糊网目的排泄物和污物,使箱内水体与箱外畅通,防止因箱内缺氧而发生鱼苗死亡。
(五)团头鲂鱼苗培育期水体理化指标
1.有机物耗氧量在池水溶氧量不缺乏的情况下,有机物耗氧量高,团头鲂苗成活率也高。
鱼苗下塘前,有机物耗氧量在30 毫克/升以上,才能保证浮游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肥
度。
鱼苗下池后,大量摄取浮游生物、不断消耗有机物。
故因继续施肥。
施肥时要数量少、次数多,2— 3 天施一次。
所洒的豆浆,一部分培养了浮游动物,一部分成了有机肥料,仅一小部分直接被团头鲂鱼苗所利用。
2.溶解氧量水中溶氧量与鱼苗的生存密切相关。
水中溶氧降至 2 毫克/升以下,鱼苗就会出现浮头现象。
团头鲂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水体溶氧量为 5.5 毫克/升。
当降至 1.7 毫克/ 升时。
鱼苗呼吸受抑制。
在生产过程中,黎明的直到日出后 1 一 2 小时,团头鲂发生轻
微浮头现象、表示水质过肥,应不投饵料。
3.pH 值使用生石灰清塘,池水的pH 值及硬度都较高,轮虫都死亡,但对轮虫冬卵无害。
pH 值降到10 以下时,轮虫冬卵才能大量萌发,为团头鲂夏花发花时间。
清塘后8—10 天,石灰药效消失,pH 降到9 以下,浮游植物开始大量繁殖,池水溶解氧量上升,常达饱和状态。
这时,轮虫大量出现、鱼苗应及时下池。
团头鲂鱼种培育,就是把体长25一30毫米的火片,培育成体长l20 一150毫米的鱼种。
其过程分成二个培育阶段。
即火片育成为5—6 厘米长的夏花,为二级饲养阶段:即由夏花
育成鱼种,为二级饲养阶段。
无论采取单养还是混养。
均需精细饲养。
才能育成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一)火片育成 1.2— 1.5寸(全长40一50毫米)的夏花
1. 鱼池选择 鱼种培育池的条件和清塘方法,与鱼苗培育池相似。
鱼苗培育结束后, 鱼苗池也可作为鱼
种培育池,但要捕净池内鱼苗,重新以生石灰清塘。
2•施放基肥 鱼种投放前8 一 10天,用混合堆肥法培肥水质,
使水中大量繁殖浮淤生
物,为鱼种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3. 放养水深 1米,每667平方米放全长3厘米的火片3万尾。
4.饲养管理
(1) 人工投饵一级饲养3厘米的团头鲂火片,虽然放养密度已变稀疏。
但毕竟鱼体已 长大,鱼的数量还是
多的,靠天然饵料是不够的。
因而必须投以豆饼浆。
豆饼浆的制作法是,
每万尾用500克干豆饼,将其浸泡4 一 5小时后,以4份水与1份豆饼相配合的比例磨 浆。
饲喂时,选浅池的一边,在水面下 30原米左右的池坡上,一小堆一小堆地投饲、堆间
相隔2米。
每堆为1千克。
称为“笃滩”法投喂,每天上午投一次。
下午投飘莎(芜萍
Wolffiaarrhiza)5000克,每667平方米每天施混合堆肥
50千克、可视水的肥度增减。
1866.65 17
(2.8 亩)
1.2 1976.5.25 80000 20
0.18
20
73000
41
1.5
91.2
(二 )夏花育成4寸(120 一 150毫米)的春片
这期间为三级饲养阶段。
采取混养培育方式,池塘面积较大.为 —5亩),水深1.5米。
清塘消毒后。
注人新水。
1. 主体鱼饲养体长 41毫米的团
头鲂夏花已能吞食配合颗粒饵料。
可采取主养闭头鲂、 配养银鲫,带养鲢、鳙鱼的方式进行饲养。
其放养和收获情况见表
3。
(2)注加新水
每周一次,加新水 10厘米深。
20天后,团头鲂夏花已长达 51 定养。
从火片到夏花鱼种的养成情况如表
毫米,经过鱼体拉网锻炼后。
便进入三级饲养阶段。
即
2所示。
表2从火片到夏花鱼种的养成情况(南京沙洲) 放养规格
放养日期与数量
池 面积
水深 口 水
"口 数量 体长 体重
号
(m) (m)
日期
(尾)
(mm) (g)
饲 养
天 数
出池数量与规格
体
数量 体长 需
重
(尾)(mm) 2000 一 3400 平方米(3
(10-14.5) (24-52.5)
高体银鲫
6.5 5.0 200 11.20
252
(200-295)
95 47.9
鲢 6.5 5.0 250
11.20
358
(340-369)
90 80.6
鳙 6.25 6.0 50 11.20
600
(390-610)
96 28.8
(1)饲养管理团头鲂夏花清水下池,第二天以豆饼浆定点撤投,引鱼上食。
一周后鱼
体长到5厘米时,以41.5毫米颗粒饵料微投,采取五定作业法:
①定人:专人管理。
一人管三口池,面积约1. 33公顷(20亩)。
②定时:依温度变化确定投饵次数,温度高投喂次数多。
水温15 C开始引食,20 C —24C时日投两次,25C—28C时日投三次,28 C以上时日投四次,间隔时间为3小时。
③定点:选鱼池深边的中心,延伸池中 2 —3米远.搭一个投食台,以敲击铁器为第一
信号,训练摄饵,引鱼上浮争食。
撒投自右向左呈弧形,以30分钟内投完,鱼群离去为度。
④定质:饵料要新鲜,加工按租蛋白质含量30%掌握。
鱼体长大、生长后期饵料租蛋
白质含量为26%。
⑤定量:根据温度变化制定日投饵率(表4)
日投饵率=日投饵量/鱼体重X 100%
表4颗粒饵料投喂团头鲂鱼种的日投饵率
水温(C)
鱼体重(g)日投次
数投食时间
备注5 10 20 30 40 50
12 0.6 0.5 0.5 0.5 0.5 0.5 1 上午11时1、引鱼上浮争食,14 1.5 1.2 1.2 1.0 1.0 1.0 1 同上先敲金属发出响
16 2.8 2.5 2.2 2.0 1.5 1.2 1 同上声,后投饵料,每18 4.0 3.8 3.5 3.0 2.0 1.7 1 同上次投饵30分钟。
20 4.8 4.5 4.2 3.6 3.0
2.0 2
上午10时,下午
3时
2、50克以上的鱼,
30 C水温,按体重
22 5.2 5.0 4.8 4.2 3.5 2.4 2 同上的2%-5%投喂
24 6.0 5.8 5.5 4.8 4.2 30 2 同上3、傍晚一餐适量减
26 6.8 6.5
6.2
5.4 4.8 3.6 3 10 时,14 时,17
时
少,上午、下午多喂
28 7.0 7.2 7.0 6.2 5.4 4.2 3 同上4、天气不好时酌减30 7.5
8.2 8.0
7.2 6.3 4.8 4 8 时,11 时,15
时,18时
⑵勤观察,防浮头,防鱼病鱼种饲养阶段,早晚要巡塘。
为防因天气变化而造成池
水缺氧,应经常注加新水,或开启增氧机调节水质。
天气变化也影响团头鲂的生长和摄食,喂养也要视天气的变化酌情增减投食量。
如早上因为温度低些,水中溶解氧少,应运当减少
投食量;中午天气晴朗,应多喂一些。
傍晚,也不要让其吃得过饱。
水中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时,鱼光吃不长肉。
要使团头鲂快速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团头鲂很少生病,但会因银鲫发生出血病时而“连累”它,并与白鲢起发病。
因此巡搪
也要注意离群独游的鱼, 一旦出现,应用二氧化氯(CIO2 )作全池泼洒,用量力为3X 10-6,
三天施放两次,可立即止住。
(3)配合颗科饲料的用法 团头鲂夏花定点撤投配合颗粒饵料,的期租蛋白质含量为
32%,规格为41.5毫米X 5毫米,动物蛋白质占 28%、中期粗蛋白质含量为
28%。
动物蛋
白质占I2 %。
颗粒规格随鱼体增长而放大。
鱼体重 20克时(10厘米长)饵料规格42毫米X 6
毫米,后期,饵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为 26%,动物蛋白质占15%。
鱼体重30 一 40克时,饵
料规格为42毫米X 8毫米。
2. 混合饲养 团头鲂团头鲂春片鱼种饲养他中,同时混养有草鱼、银鲫、鲢、鳙和细
鳞斜颌鲴。
前期投喂芜萍加豆饼浆
(1份豆饼对5份水磨浆),使水体保持适当肥度。
以后用
小浮萍加豆饼浆投喂。
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步改喂紫背萍加豆饼浆。
晚期投喂小浮萍加豆饼 桨。
放养投饵和收获情况见表
表5团头鲂夏花鱼种混合放养与收获(南京沙洲)
3. 团头鲂的二龄鱼种饲养 团头鲂食用商品鱼的高产经验和现代化集约型饲养情况表
明,放养二龄鱼种绝对增重最快。
这在团头鲂大规格鱼种尾重
100 一 200克的饲养上显得十
分重要。
团头鲂的二龄鱼种饲养,还应采取主体鱼与其他色混合放养方式,投喂全价颗粒调料。
(1)
鱼池条件面积略大,为 0.4 — 0.67公顷(6 —10亩),水深1.5 一 1.8
米,估价员要配
套,进排水应方便、水源必须良好。
(2) 鱼种放养经清塘消毒后的鱼池,实行冬放一龄团头鲂鱼种,配养高体银鲫鱼,带养 鲢、鳙、鲴鱼(表6)。
5。
面积
(m 2
)
水
深
(m)
数量 (尾
1466.67
1-7
(2.2 亩)
团 头 鲂 草
鱼 银 鲫 鲢 鳙
16000
1000
300
250 50
放养
规格
""全__
长
(cm ) 5.0
6.0
5.0
6.0 3.3
(g)
1.3 3.0
2.5
2.3 0.8
数量
(尾
15200
800
300
230 46
收获 —规格
长
(cm)
12.7
19.1
16.2
28.0 26.5
70
饲 成 养
活 天 率
数
(%) 136
95
136
80
136
100
128 92 120 93
备注
23.8
200
235.1 260.5
豆饼
218kg ,
芜萍
体重
(g ) 205kg,
浮萍
2865kg
鱼名
日期表6团头鲂二龄鱼种放养与收获(青龙山,面积4000m2)
收获数量重量
667m2
(尾)(kg)净产放养
规格数量重量成活规格
(g)(尾)(kg)率(g)
(3)饲养管理投喂全价颗粒饵料,诱导团头鲂集中上浮争食。
参照每天的水温和制定的日投饵率喂食(表7),按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五定工作法投喂。
从6月份开始,在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为12时至13时),黎明前开增氧机1小时,日出后半小时关机。
如天气不好,闷热,巡塘时以拍手方式惊动池鱼。
若有鱼受惊后发生声响在池中央,即应开增氧机,以防止池水中因缺氧而泛塘死鱼。
7—8月份天气炎热,应常注加新水。
表7团头鲂二龄鱼种的全价颗粒饵料日投率(%)
水温(C)
鱼体重(g)日投次
数
投食时间
备注10 20 30 40 50
12 0.5 1 上午11点1、敲击铁器发出声音,14 1.2 1 同上引鱼上浮争食,每次投
16 2.5 1 同上饵30分钟。
18 3.0 1 同上2、50克以上的鱼,30 C 20 3.5 3.2 3.0 2 上午10点,下水温,按体重的5%投
午3点喂
22 4.0 3.8 3.5 3.2 2 同上3、傍晚一餐适量减少,
24 5.0 4.5 4.2 3.8 3.5 2 同上中午、下午可适当多
26 6.0 5.0 4.8 4.5 4.0 3 上午10点,下
午14点和17点
喂、天气不好时酌减
28 6.5 6.0 5.5 5.0 4.5 3 同上
30 7.0 6.5 6 5.5 5 3 同上
以表7所列有关数据为基础,今年共使用全价鲂鱼鱼种饵料6575千克,将240千克重
一龄团头鲂鱼种饲养至3292.8千克重二龄鱼种,其饵料消耗系数为6575千克/ (3292.8千
克一240 千克)=2.15。
五、鱼苗鱼种的运输
鱼苗、鱼种的运输,是渔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特别是长途运输,其鱼苗、鱼种成活率的高低,对生产影响很大。
鱼苗、鱼种的运输,无论是采用肩挑,还是车辆、船只和飞机运输等方式,所装载的工具均为蔑篓,或木捅、帆布篓、塑料箱和尼龙袋等。
虽然方法不同,器具多样,但从提高鱼苗、鱼种的成活率和
1A省开支考虑.都要求做到水质清新,台
氧量高,鱼体健壮,密度适宜,操作轻捷,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含氧量。
提高鱼苗、鱼种运输成活率的关键之一,是掌握合理的密度。
这主要根据鱼类的呼吸特性、耗氧量和增氧方式来决定。
鱼类从水中吸收氧量的多少,以耗氧量,即每小时每克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