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

作者:李三虎

来源:《探求》 2018年第1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特色”,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国情、理论和实践

特色,因时代而发生一定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判断,为我国发展确定了新的

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新的时代,体现新的“中国特色”,也即新时代的国情、理论和实践特色。正确理解“新时代

中国特色”,有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

要意义。

一、正确理解“新时代国情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

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一般意义的国情,长时间段内不会变,但也会发生阶段性局部变化。这就是新的历史起点、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和实现现代化新路子,这些“新时代国情特色”

展示了从大国到强国的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里的“历史起点”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往巨大发展,构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出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站起来了,解决了在国际政治

上的地位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地大物博、广大人口资源为

改革开放基础条件,逐步富裕起来了,解决了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问题;十八大以后,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难题,办成了许多大事,我国发展由此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并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近代以来中华民

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飞跃。这一飞跃表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反映

了世界现代化建设在中国有着与西方不同但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的独特道路。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反映的是一定历史阶段供需矛盾状况。在基本矛盾不变

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时代发生转换,从较低层级供需矛盾向中高层级供需矛盾转变。以

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我国“数量短缺”的

供需状况;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

“优质不足”的供需状况。这种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并未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仍然需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但它又在基本国情基础上表明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拥有了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实现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或最大实际基础上,从新的历

史起点和社会主要矛盾转换推出第三个新时代国情特色,就是在解决温饱问题、总体达到小康

水平提前实现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分为两个阶段安排:202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过去相比,新时代的现代化强国路子,变的是提速增效,不变的是民心所向——不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努力使中国在

世界上强大起来。

二、正确理解“新时代理论特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时代国情为现实依据而形成,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

现从大国到强国的伟大飞跃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精神实质是创

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问题。这里所谓

“新时代理论特色”,就是它在理念思想战略上对历史使命、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给予了新的

深化和提升。

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通过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坚定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来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基础上,逐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这从根本上说是要担负起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适应新时代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民需要,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价值追求。

把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表明,人是发展的目的,未来共产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国共产党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根本宗

旨和基本价值取向。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立场始终不变。在新的时代,党始终要

把人民群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力量和根本目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

身奋斗的目标。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强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

发展理念,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以国家安全为保障,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把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则回答了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站

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成了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现实基础,其核心使命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坚

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强调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强

调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三、正确理解“新时代实践特色”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必须要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上凸显“新时代实践特色”。

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探索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之路。鉴于目前存在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民生领域欠账、人与自然矛盾等问题,要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为参照,升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布局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要适应人民需求

变化进行重大结构调整,追求高质量、高效益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和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要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

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创新社会治理,是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和更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则意在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还人民生活于其中的自然以宁静、和谐和美丽。中国不会生搬硬套任何一种外国制度模式,而是要遵循人民的意志和选择,

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围绕“制度设计”“制度衔接”“制度保障”,全面

深化改革,探索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之路。

以全面开放新格局,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当今民族历史已转变为世界历史,开

放的中国必须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许多国家认同,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