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理学--第九章 发热(思考题及其参考答案)(20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发热

1.何谓发热和过热?请举例。如何确定体温升高的程度?

答:发热是指因致热原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的现象。例如:肺炎患者的发热。

过热是指机体体温调节机构(即产热或散热调节)失调或障碍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体温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的现象。例如:先天性汗腺缺乏或中暑(或热辐射)患者体温高于正常都是由于散热障碍所致,而甲亢患者体温高于正常是由于产热异常所致体温升高不超过38℃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40℃为高热;超过41℃为过高热。

2.何谓发热激活物?发热激活物包括哪几类?各类分别包括哪几方面?请举例。

答:发热激活物(又称EP诱导物)是指作用于机体,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包括外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1)外生致热原:

⑴细菌及其毒素

①革兰阴性菌与内毒素:例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菌壁含有内毒素(endotoxin,ET),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效应很强的致热原,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致热性污染物。

②革兰阳性菌与外毒素:例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分离出的外毒素有明显的致热性,如从葡萄球菌分离出的肠毒素;从A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离出的红疹毒素。

③分枝杆菌:例如:结核杆菌。

⑵病毒及其他微生物,例如:Coxsackie病毒或各种病毒菌苗、螺旋体及真菌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2)体内产物:

⑴抗原抗体复合物

⑵类固醇,例如:本胆烷醇酮

⑶致炎物,例如:硅酸盐结晶和尿酸盐结晶

3.何谓内生致热原?常见有哪几种?请举例。

答:内生致热原是指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1(IL-1)

2)肿瘤坏死因子(TNF)

3)干扰素(IFN)

4)其他:例如: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巨噬细胞炎症蛋白-l(MIP-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内皮素(endothelin)等

4.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分哪几类?目前研究认为,它们分别包括哪些介质?

答: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分为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正调节介质:

(1)前列腺素E2(PGE2)

(2)Na+/Ca2+比值

(3)环磷酸腺苷(cAMP)

(4)一氧化氮(NO)

(5)其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负调节介质

(1)精氨酸加压素(AVP)

(2)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

(3)脂皮质蛋白质-1(lipocortin-1)

5.决定体温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是什么?

答:决定体温调定点上移的水平及发热的幅度和时程是发热体温调节中枢正负调节的结果。

6.发热将涉及哪些过程?

答:①需发热激活物激活产EP细胞

②需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③发热体温正负调节中枢都将发挥作用

④需体温调定点上移

⑤需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

7.在发热的不同时相,体温调定点与中心体温的关系如何?相应的热代谢特点是什么?答:体温上升期,因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因此,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上升。

高峰期或稽留期,中心体温与上升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热代谢特点是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由于调定点水平低于中心体温,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热,故体温下降,直至与回降的调定点相适应。

8.发热时,机体可出现哪些系统功能改变和代谢的改变?

答:各系统功能改变:

⑴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

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2-18次/min。平均约15次/min。伤寒患者例外。

在体温上升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上升。在高峰期,动脉血压会轻度下降。

体温骤降时,可因大汗失液脱水,而导致动脉血压下降,临床上称虚脱。

⑵呼吸系统功能改变:

体温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持续高温,可抑制呼吸中枢,呼吸变浅慢或不规则。

⑶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使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异常。

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

头痛,谵语和幻觉。嗜睡和热惊厥。

代谢改变:体温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

⑴蛋白质代谢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高热患者蛋白质分解加强,尿素氮明显增高,可出现负氮平衡。

骨骼肌蛋白分解增强。

维生素B和维生素C缺乏

⑵糖与脂肪代谢

发热时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增加,使得血糖增高。

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也增强,组织内乳酸增加。

发热时脂肪分解也显著增加,

⑶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发热时,血钾和尿钾均增高。严重者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在高热后期和体温下降期,可引起高渗性脱水。

9.临床上哪些情况需及时解热?为什么?

答:⑴体温过高(40℃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特别是小儿体温超过41℃时,脑细胞就可能遭受损伤,甚至出现抽搐,并逐步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

⑵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患体消耗。

⑶心肌劳损或心肌梗死患者,发热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⑷妊娠期妇女发热应及时解热,以免胎儿畸形,或诱发心力衰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