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干细胞标志物
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与分析技术
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与分析技术近年来,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备受关注。
除了正常组织中的干细胞,癌症干细胞也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对象。
癌症干细胞是指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一种亚群细胞,具有不受治疗影响、易扩散和产生转移、免疫逃逸等特点。
因此,研究癌症干细胞对于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及其分析技术,以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一、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癌症干细胞的标志物可以用于鉴定和分离癌症干细胞,为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目前已经鉴定出了一些被广泛接受的癌症干细胞标志物。
1. CD133CD133(PROM1)是一种膜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人体组织中,也是癌症干细胞的一个标志物。
CD133阳性细胞可以从多种恶性肿瘤中分离出来,包括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等。
实验研究表明,CD133阳性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包括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2. CD44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
CD44不同的变异体在癌症中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CD44v6是癌症干细胞的一种标志物。
CD44v6阳性细胞具有组织再生和肿瘤形成的能力,可以在一些肿瘤中分离出来。
3. ALDHALDH(醛脱氢酶)是一种酶家族,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ALDH在癌症干细胞中的表达与高度侵袭性、耐药性和转移性密切相关。
ALDH阳性细胞可以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肝癌等不同恶性肿瘤中分离出来。
4. NestinNestin是一种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标志物。
在癌症中,Nestin阳性细胞具有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特性。
Nestin阳性细胞可以从胶质瘤和其他神经母细胞瘤中分离出来。
以上标志物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癌症干细胞标志物,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可能会有新的标志物被发现。
二、癌症干细胞的分析技术鉴定和分离癌症干细胞是研究癌症干细胞的前提,而分析癌症干细胞的性质和功能则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目前,一些比较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ACS)是一种分离、分析和鉴定细胞的技术。
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早期诊断研究
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早期诊断研究引言: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患者治疗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隐匿性和无特异性的症状,往往导致晚期确诊。
因此,寻找有效的分子标志物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肺癌相关分子标志物1. 血液循环中可检测到的标志物血液样本是非侵入性获取生物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血液中,许多分子标志物被认为与肺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最有潜力的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s)、DNA甲基化修饰、miRNA等。
a) 循环肿瘤细胞(CTCs)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原发肿瘤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并迁移到其他部位的恶性细胞群体。
检测CTCs在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b) 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是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遗传改变。
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DNA的甲基化状态,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c) mi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与多种肿瘤相关。
许多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miRNA在肺癌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 呼出气标志物近年来,呼出气体分析成为一种非侵入性、简单易行、经济实用的方法。
研究表明,在呼出气息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具有很强的早期诊断价值。
a)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肺癌患者呼出气息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
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特定VOCs的水平,可以对肺癌进行早期诊断。
b) 血液气体检测除了VOCs外,血液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也被认为是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二、研究进展1.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早期诊断研究通过利用血液样本或呼出气体中的特定分子标志物,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利用PCR技术检测CTCs数量的多元化平台、甲基化特征和miRNA水平等方面开展的研究。
2.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癌早期诊断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5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蔡传书;王培荣;黄雄;吕文龙【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6(036)023【摘要】目的:探讨CD133、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CD4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及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五种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80例NSCLC组织、33例癌旁组织、28例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 p75NTR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1)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87.50%、50.00%、62.50%、68.7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6%、30.30%、15.15%、21.21%、12.1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43%、10.71%、21.43%、21.43%、21.43%,各指标在不同组织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NSCLC 组织中的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CD133、TROP-2阳性率与 NSCIC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ABCG2及 p75NTR 阳性率与 NSCIC 患者年龄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
结论 NSCLC 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表达水平异常,且均与NSCLC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总页数】3页(P5905-5907)【作者】蔡传书;王培荣;黄雄;吕文龙【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 3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魏益平;王梅;华平;吴澄;曹永科;杨艳旗;陈炬;张惠忠2.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王鑫;吉亚君3.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GR5、Nanog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 常戈鋆;陈利娟;陈慧莉4.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ESA^+CD24^(-Λow)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J], 吕志强;李海刚;张惠忠;范苗静;沈溪明;何欣欣5.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SOX2、OCT4、ALD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梁洪享;钟竑;罗勇;黄燕;丁昭珩;丁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的生物标志物及预后研究
肺癌的生物标志物及预后研究肺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疾病。
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肺癌,然而,肺癌的发病机理仍然不十分清楚。
因此,寻找更好的生物学标志物和预后指标是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在生物样本(例如血液、尿液、组织样本)中测量的特定分子,以反映生物过程的指标。
在肺癌中,早期检测和预后研究的生物标志物是令人关注的领域。
许多生物标志物已被广泛研究并被证实与肺癌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关。
EGFR一种已知的重要的分子标志物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EGFR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肺癌中被广泛研究。
EGFR的激活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且在恶性程度较高的肺癌中,EGFR的异常表达率较高。
PRSS8另一种重要的标志物是蛋白酶8(PRSS8),它是一种在肺癌中表达较高的成分。
PRSS8是一种蛋白酶,在肺癌中活化后可以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因此,PRSS8可以被认为是预后性标志物。
miRNA除了蛋白质和受体,一些研究人员开始研究更小的分子,例如microRNA (miRNA)。
miRNA是一种短链非编码RNA分子,可以在基因表达中发挥调节作用。
已经发现与肺癌有关的多种miRNA,并且发现它们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预后因素除了生物标志物,预后因素也是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已经发现,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恶性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
因此,早期检测和识别高危患者的预后因素是肺癌预后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研究肺癌生物标志物和预后因素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正在快速发展的领域。
一些最新的技术,例如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等,已经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预后因素的研究中。
回顾一些最近的研究,一项在2018年发表的文章发现,多种与癌细胞相关的miRNA组合可以用于肺癌早期检测和预后研究。
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
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于鸿【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2(016)036【摘要】背景:对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及跟踪监测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及生物治疗如免疫治疗等提供重要的帮助。
目的:对肺癌的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为提高肿瘤的诊断率、改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2/2011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相关文献,采用检索词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肺癌(lung cancer)",共检索110篇文献,选取符合标准的18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检测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可深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及增殖、维持过程,同时CD133可以为肺癌的靶向生物治疗提供相关信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不仅可以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将应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总页数】7页(P6827-6833)【作者】于鸿【作者单位】吉林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吉林省长春市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相关文献】1.5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蔡传书;王培荣;黄雄;吕文龙2.头颈部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刘洋;许新华3.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 [J], 于鸿4.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J], 周飞; 乔娜; 马爽; 齐天源; 张静; 李锐5.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47,CD133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J], 杜瑞兰;张雄;姜宇;祁冬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摘要:1978年美国召开的人类免疫与肿瘤免疫诊断会上首次提出了肿瘤标志物概念,之后随着研究深入,其在临床、辅助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催化细胞中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的主要细胞溶脂酶,逐渐成为正常与肿瘤干细胞(CSC)主要标志物。
为了进一步探讨肿瘤肝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本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肿瘤肝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研究进展随着肿瘤标志物概念提出,以及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几年大部分学者已经将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最为主要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进行研究[1]。
ALDH1属于乙醛脱氢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作用在于催化细胞中的乙醛氧化为乙酸,是一类细胞溶脂酶,可参与各类组织的分化及基因表达,作用十分广泛。
本文就其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ALDH1概述人体ALDH1的基因表达场所为细胞质,其中基因克隆与定位主要发生在9q21染色体,构成碱基对有53×103个,基因启动区则含有ATA盒与CCAAT盒各一个,前者位于转录起始部位上游32bp处,而后者位于74bp处[2]。
经ProtParam进行分析可知,其蛋白质分子质量大约为54.86kDa,推测总原子数目达到7700多个,而半衰期可达到30小时。
此外,其不稳定系数不足30,可见其蛋白质有一定稳定性,而疏水性平均值约为-0.16,可见其蛋白质亲水性很强。
2 ALDH1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情况CSC的鉴定比较复杂,一般需经过实验证明,证明该群细胞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而且是一类强致癌性细胞[3]。
随着研究深入,ALDH1被认定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CSC通用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研究中最为突出,现总结如下。
2.1 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中ALDH1应用情况乳腺癌作为临床主要肿瘤疾病,研究十分广泛,从近几年实验报告中可知,ALDH1的高表达对乳腺癌发生、进展、转移及预后等均有极大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中ALDH1和ABCG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中ALDH1和ABCG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胡凯;丁涤非;毕明宏【摘要】目的检测ALDH1和ABCG2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60例NSCLC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ALDH1、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癌旁正常肺组织中ALDH1、ABCG2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在NSCLC 组织中分别为63.3%、48.3%,差异有显著(P<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P均< 0.05); ALDH1的表达与ABCG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LDH1、ABCG2的表达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4(019)002【总页数】4页(P272-275)【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ALDH1;ABCG2【作者】胡凯;丁涤非;毕明宏【作者单位】233015,安徽,蚌埠,解放军第123医院肿瘤科;233015,安徽,蚌埠,解放军第123医院肿瘤科;233004,安徽,蚌埠,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1位。
肺癌按病理类型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比例高达80%-85% 。
肺癌起病隐袭,治疗有效率较低,目前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5%[1]。
近年来,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TSC)学说部分解释了恶性肿瘤治疗效果差的原因。
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是最新发现的肺癌干细胞标志物。
耐药性是肿瘤干细胞的特性之一,ATP 结合膜转运蛋白超家族G成员2(ABCG2)是近年来发现的耐药蛋白。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ALDH1和ABCG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它们在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
ABCG2作为肺癌干细胞标志的意义探讨
摘
申 洪
广州 5 0 1) 15 5
(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要 : 目的: 探讨干细胞标志物 A ( 作为肺癌干细胞标志的意义。方 法 : B 2 常规石蜡包埋 、 片及 H 切 E染色 , 用免疫组化 应
S P法检测 A C 2 B G 在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 系GI 8 和 A 4 中的定位和表达。显微镜 观察 A 3 G 蛋 白表达的部位及分布 , L i 2 59 】二 2 ( 用 e ~ cQ OMC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强度的阳性单位 (oiv n U) a 5O p s i u iP 进行定量测试分 析。结果 : B G 蛋白表达在肺癌细胞 的胞质 te t A C 2 和胞膜 ; 肺癌组织中肺鳞癌和肺腺癌呈 阳性表达, 弥漫分布 ; 肺大细胞癌 和肺小细胞癌不 表达。A ( 蛋 白表达 阳性率 和表 达强度 B 2 在肺腺癌中表达最 高, 其次为肺鳞癌 , 小细胞癌及 肺大细 胞癌表 达最低 ( <O 0 ) 且 两者之 间表达差 异无显 著性 ( > O 0 ) 肺 P .5 , P . 5 A C 2 B G 蛋白在肺癌淋 巴结转移灶 中的表达特点与原发灶一致 , 但转移灶 中腺癌和鳞 癌表达 阳性率的差异无显 著性 ( =O 3 , > .6 P ・ 0 0 )A C 2 . 5 。 B G 蛋白在肺癌细胞 系 G C 8 和 A 4 中呈 弥漫阳性表达 。结论 : t  ̄2 独不适合作为肺癌干细胞 的标志物 , L -2 59 AK 单 但可作
免疫组化采用 s P法。一抗为 鼠抗人 B R (rat a cr C P b es cne
实并分 离 出肺 癌 干 细 胞 , 其 表 面 标 志 中 并 未 提 及 } 但
C 26。此外 , 有 研 究 报 道 G[ ] 亦 2在 肺 癌 中 的表 达 状 况 [ ] 但又未从 干细胞标 志物角度 来探 讨 3 G 7, C 2是否 适合 作为肺癌 干细 胞 的标志 物。为此 本研 究应 用免 疫 组化 观察 3 G 在肺癌组织和肺腺癌细胞 株 中的表达状况 , 析其 表 C2 分 达 分布状况与肺 癌类 型和转移 的关 系 , 探讨 其是否适 合作 为 肺癌干细胞 的标 志。
最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及名词解释
最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及名词解释非小细胞肺癌(主在是鳞状细胞癌、腺癌及腺鳞混合性癌等)的相关标志物主要有:CEA、Cyfra21-1、 CA125、 CA153、TPA及SCC-Ag(鳞状细胞癌抗)。
小细胞癌(即燕麦细胞癌,较为多见,而且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相关标志物主要有:NSE、ProGRP、CA125、Cyfra21-1、CA153。
⑴ CEA(阳性标准≥5ng/ml)以肺腺癌水平最高,肺腺癌CEA阳性率为54.2%~83.3%。
在肺腺癌组中血清CEA水平与病期呈正相关。
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肺癌的特异指标,但在肺癌的鉴别诊断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
(2) Cyfra21-1( 阳性标准≥3.3ng/ml ) 是一种酸性多肽,水溶性细胞角蛋白,主要分布在肺泡上皮。
当这些细胞发生癌变时,可释放Cyfra21-1进入血液循环,导致Cyfra21-1的血清水平升高。
肺癌中晚期患者血清中Cyfra21-1含量明显升高。
Cyfra21-1是鳞状上皮细胞癌目前首选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可达60%,特异性可达95%。
它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肺癌根治术后Cyfra21-1的浓度显著下降,若持续升高,应考虑肿瘤进展和复发。
(3) NSE 是检测小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60-81%的小细胞癌患者NSE升高,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癌的首选标志物,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健康成人血清NSE均值为5.2ng/ml,(正常值<20ng/ml)。
当组织发生癌变时,细胞内的NSE释放进入血液,导致此酶在血清中含量增高,一般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
(4) CA125 是由免疫卵巢癌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OC125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由于与免疫肺腺癌细胞识别的分子OC125相同,因此CA125是卵巢癌和肺癌细胞共同具有的抗原。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是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恶性肿瘤细胞亚群。
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并且能够引发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标志基因是指与一种特定细胞类型或状态相关的特定基因。
在肿瘤干细胞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标志基因,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辅助识别和分离肿瘤干细胞。
以下是一些与肿瘤干细胞相关的标志基因。
1. CD44CD44是一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它在许多肿瘤类型中被发现高度表达。
研究表明,高表达CD44的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如自我更新能力和肿瘤形成能力。
CD44的高表达与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有关。
2. CD133CD133,也称为Prominin-1,是一种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多种肿瘤中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志。
CD133阳性细胞具有肿瘤形成和耐药性的能力。
它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分离和鉴定肿瘤干细胞。
3. ALDH1ALDH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是一种酶,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中醛的氧化。
在肿瘤干细胞中,ALDH1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标志基因。
高表达ALDH1的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征,如肿瘤形成和治疗耐药性。
因此,检测ALDH1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鉴定和分离肿瘤干细胞。
4. NanogNanog是一种转录因子,参与维持细胞的干细胞状态。
在肿瘤干细胞中,Nanog的高表达与干细胞特性相关,包括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因此,Nanog也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志基因。
5. Oct4Oct4,也称为POU5F1,是一种转录因子,参与调控基因的表达。
在肿瘤干细胞中,Oct4的高表达与肿瘤干细胞的特征相关,包括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肿瘤形成能力。
因此,Oct4也被认为是肿瘤干细胞的标志基因之一。
总结起来,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是一些与肿瘤干细胞特性相关的基因,包括CD44、CD133、ALDH1、Nanog和Oct4等。
肺癌干细胞 (归纳概括)
lung cancer stem cells(肺癌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可分选支气管肺泡干细胞,针对肺癌干细胞的治疗可能是肺癌治疗的新策略。
1、肿瘤干细胞(C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起源于正常干细胞。
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相同点:都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可以产生相同的表型和生物学特征不同的子代细胞,有一些相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如:WNT、PTEN、Nouth、Hedgehog和BMI1信号通路。
2、正常干细胞——肿瘤干细胞:Wnt、Shh和Notch信号转导异常。
它能够使肿瘤不断地繁殖,而且保留原有肿瘤的特征。
3、肿瘤干细胞具有异质性。
他们还高表达药物耐药蛋白(如:可以诱导凋亡的蛋白)。
胚胎干细胞也可以无限增殖。
4、肺干细胞( lung stem cells)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分化为功能性肺组织,在维持肺组织更新和肺损伤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细胞。
具有分化潜能。
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增值能力。
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
5、支气管肺泡干细胞( bronchioalveolar stem cells,BASC) 该细胞具备克隆增殖、自我更新的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分化能力。
发现一些基因和细胞因子在BASCs恶性转化为肺癌干细胞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Bmi1(Polycomb家族成员之一)在大多数的上皮肿瘤中都呈现过表达状态,而在肺腺癌中Bmi1的缺失或不足能够通过限制BASCs的扩张潜能从而抑制肿瘤的最初形成[15];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正常肺的形态发生、BASCs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并能抑制肺腺癌的形成[16]。
6、靶向治疗如果瞄准肺癌干细胞,针对肺癌干细胞的特异性药物的发现将从根本上减少肿瘤复发,提高肿瘤治愈率。
在肿瘤组织中存在少量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cells,CSCs),大多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具有对化疗天然的耐药,而现有化疗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而不是CSCs,因此常造成化疗失败。
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鉴定
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体-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CSCs具有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多向分化为多种肿瘤细胞,以及特殊的抗癌药物耐药性等特征,因此对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SCs的研究需要很好的标记和鉴定手段,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CSCs的分子标记物,其中细胞表面标记物是最常用的鉴定标记。
首先,CD133是一种细胞表面分子,是CSCs的经典标志。
在多种肿瘤中都能够发现CD133阳性CSCs。
但是CD133作为细胞表面标记在某些情况下的特异性仍在争议之中。
因此,现在还有很多其他肿瘤干细胞标志发现和研究。
其次,2016年,中国科学家发现肺癌干细胞的标记物SPC(Surfactant Protein C):SPC是一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它存在于肺泡II型上皮细胞中,并且只出现在有肺癌干细胞产生的肿瘤中。
这项研究为肺癌干细胞的分类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还有CD44、CD24、EpCAM、ALDH1等标记物在不同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在鉴定CSCs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CD44通常与干性高的肿瘤相关,而在某些肿瘤中,CD44高表达的CSCs具有骨髓干细胞的性质;CD24的表达则与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CSCs相联系。
除了细胞表面标记物,还有自身标记物也可以用来寻找CSCs。
ALDH1是肿瘤干细胞的法拉第酸脱氢酶1基因的编码物质,是体内某些组织的干性质的标记之一,被发现在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中,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这些肿瘤中干细胞的标记。
但是,不同细胞中CSCs的表达情况是不同的,不同细胞甚至同一细胞内不同亚群、不同状态中CSCs的标记物也各有所不同。
在实际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标记物非常重要。
CSCs的鉴定标记一般是基于其特异性的结构、功能和分子特性。
肺癌的细胞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
肺癌的细胞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肺癌是指肺组织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和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
了解肺癌的细胞学特征与分子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肺癌的细胞学特征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几个分子标志物。
一、肺癌的细胞学特征肺癌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类。
其中,NSCLC又分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
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细胞学特征。
1. 腺癌:腺癌是最常见的NSCLC类型,其细胞学特征主要包括腺泡形成、痰黏蛋白的分泌以及黏液胶原的表达。
腺癌的细胞模式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胞质富含粘稠的痰黏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检测到腺癌细胞中表达的黏液胶原。
2. 鳞癌:鳞癌的细胞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鳞状细胞分化和角质形成。
它具有鳞状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胞质中可见角质表达。
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通常通过石蜡包埋和病理切片制备,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细胞学分析。
3. 大细胞癌:大细胞癌是一种相对较罕见的NSCLC类型,其细胞学特征没有特异性。
大细胞癌细胞的外观下,不能明确看到腺癌或鳞癌的特征,因此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进一步分析。
4.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特征是小而圆,核仁显著,核浆比例高。
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常伴有术语为“核体”(chromatin bodies)的核小体,是光镜下的一个显著特征。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到小细胞肺癌中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抗原U和多项细胞周期标志物的过度表达。
二、肺癌的分子标志物分子标志物是指在肺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或活化的分子。
通过检测这些分子标志物的存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癌的类型、分级和预后评估。
1.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关键的信号转导分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异常。
高表达的EGFR与肿瘤形成、发展和进展相关联。
EGFR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的主要标志物。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看哪些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看哪些肺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致命性的恶性肿瘤。
早期的肺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癌症患者体内产生的一些物质,它们的异常表达可以作为肿瘤的线索。
本文将介绍肺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CEA癌胚抗原(CE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肺癌标志物之一。
CEA的升高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晚期肺癌。
CEA是一种膜糖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只在胚胎阶段和少数成人组织中表达。
然而,当细胞发生恶变,CEA的表达会显著增加。
CEA的测定可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标本等途径进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CEA的升高并不特异,也可能出现在其他恶性肿瘤和炎症等疾病中。
二、CYFRA 21-1CYFRA 21-1是一种角蛋白片段,其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CYFRA 21-1的升高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CYFRA 21-1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可以作为肺癌的早期筛查指标。
此外,CYFRA 21-1的监测也对判断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
它主要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和监测。
NSE的升高与SCLC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
由于SCLC通常预后较差且易复发,因此NSE的检测在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ProGRP胃泌素释放肽(ProGRP)是一种分泌性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SCL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与NSE相比,ProGR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且能够检测到早期SCLC,因此被广泛应用于SCLC的筛查和监测。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CEA、CYFRA 21-1、NSE和ProGRP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肺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主要看哪些?
肺癌的肿瘤标记物主要看哪些?之袁州冬雪创作今朝临床研究较多、相对比较认同的肺癌相关肿瘤标记物有CEA、NSE、CA125、CY-FRA21-1、VEGF等.这些肿瘤标记物血清浓度与肺癌细胞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亲密相关,尤其是肺鳞癌及远处转移者,数种肿瘤标记物结合检测在肺癌组织病理分型、病情监测和疗效断定方面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布局复杂的糖蛋白,胎儿早期的消化管及某些组织均有合成CEA的才能,但孕6个月后含量逐渐减少,出生后含量极低.在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发现CEA含量有异常升高.70%的肺癌患者可出现CEA升高,分歧病理类型的敏感性分歧,CEA对NSCLC的敏感性为40%~62%,其中腺癌最高,对SCLC 的敏感性较差,约为30%.2、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为一种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内.当患有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时,病人血清CA125水平分明升高.晚期肺癌病人血清CA125也升高,其血清浓度随肺癌的停顿而增高.3、癌抗原242(cancer antigen242,CA-242)是一种与黏蛋白相关的标记物,肺鳞癌患者血清CA-242水平显著低于非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肺癌患者血清中CA-242浓度增高与肿瘤期别成正相关.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由神经细胞、神经内分泌组织及肿瘤细胞分泌,而小细胞肺癌被认为属胺前体摄取及脱羧(APUD)细胞肿瘤.小细胞肺癌病人NSE水平高出其他类型肺癌5-10倍,活络度达80%,特异性达80%~90%,而其他组织型肺癌仅10%~20%的病人NSE升高.因此它可作为小细胞肺癌特异性和高活络度的标记物.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标记物,是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型,是一种糖蛋白.SCC存在与子宫、子宫颈、肺、头颈部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细胞浆中.肺鳞癌病人SCC 升高,SCC对鳞癌的敏感性低而特异性高,25%~75%的肺鳞癌患者血清SCC升高.高浓度SCC提示预后不良.6、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亚单位的可溶性片段.细胞角蛋白19广泛分布于正常组织概况,如复层上皮和鳞状上皮,以及乳腺导管、气管、子宫内膜等部位的单层上皮细胞.CYFRA21-1是今朝研究非常活跃的一种新的肺癌标记物,尤其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血清CYFRA21-1的浓度及敏感性随病情停顿而升高,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为40%~60%,从组织学角度看,其对鳞癌的敏感性高于腺癌及小细胞肺癌,CEA与CYFRA21-1结合检测,准确率高达70%以上,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断定及监测肺鳞癌的化疗疗效.肺癌是当当代界各国罕见的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今朝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概率才会越大,治疗的同时可连系中西医治疗,发挥中西医在治疗上的各种优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中药上可以服用人参皂苷Rh2,无论配合西医治疗对放化疗起增效减毒作用,还是直接作用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和向正常细胞分化,作用都是很不错的.下面我们懂得下人参皂苷Rh2.人参皂苷-Rh2(ginsenoside Rh2,简称GS-Rh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它是生晒参与工红参时,由于某些原人参二醇组人参皂苷受热分解发生的次皂苷.其具有杰出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补偿手术、放疗、化疗的缺乏和防止毒副作用的发生.化学名:原人参二醇-3-氧-B-D-吡喃葡萄糖苷[中文名] 20(S)-人参皂甙Rh2[别号] 20(S)-人参皂苷Rh2,人参皂甙Rh2, 人参皂苷Rh2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坚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细胞增殖失控或细胞凋亡受阻都可导致肿瘤发生 ,而GS-Rh2则充当平衡使者的脚色.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停止调控和诱导凋亡是GS-Rh2抗肿瘤机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人参皂苷 Rh2 抗肿瘤机理一,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调节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系统细胞信号通路系统是指细胞承受外界信号,通过一整套特定的机理,将细胞外的信号传导为细胞内信号,最终调节特定基因表达,并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1)蛋白激酶c(PKC)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 IR)信号通路人参皂苷Rh2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抑制PKC的转位和激活,并通过抑制细胞内PK Ca 蛋白的表达,最终阻碍PK Ca介导的增殖信号传导过程.2)介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细胞增殖实际细胞增殖周期分为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和有丝分裂期(M).其中S期负责DNA 的合成,DNA复制一旦受阻,就会抑制细胞的分裂.而M期负责染色体的最终合成,一旦受阻,细胞增殖会发生障碍,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发展. 人参皂苷Rh2 主要杀伤处于增殖期的肿瘤细胞,特别是对S期和M期细胞最为敏感. 2,阻断肿瘤细胞重要成分的合成与代谢人参皂苷Rh2主要通过阻断生物反应体系中一些重要酶类的合成与代谢来发挥抗肿瘤作用,按此途径治疗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完全,不容易复发.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像花开花落一样,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之间始终坚持着有增有减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可维持细胞正常稳定的增殖.当某种因素引起细胞增殖失控和细胞凋亡受阻时,即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而发生癌症.研究发现,通过某些药物或以人工方式加速癌细胞凋亡可以治疗癌症.实验证实Rh2可以通过分歧途径诱发脑胶质瘤,肝癌等多种癌细胞凋亡,恢复正常细胞增殖,有效的治疗癌症.影响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是一种RNA反转录酶,它能以自身RNA为模版,反转录合成端粒的重要序列.端粒酶是肿瘤的特异标记物.有一种说法:端粒酶活性高,肿瘤细胞活跃人参皂苷Rh2抑制端粒酶活性,使肿瘤细胞的端粒长度不克不及维持而进入衰老并最终死亡.三,逆转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细胞形态学上用细胞分化程度来断定癌症的恶性程度,用以选择临床治疗方案.一般认为,细胞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细胞分化程度低,其恶性程度高.癌细胞最分明的特点是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受阻,不克不及向正常细胞方向分化;而且,癌细胞还具有高增殖才能.这就是为什么癌症病人一旦确诊后,病情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对于癌细胞发生这一病理现象的懂得,临床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癌细胞转化成正常细胞来治疗癌症,这种方式称作癌细胞逆转或分化效应.人参皂苷Rh2就是一种外源性分化诱导剂.它通过诱导分化凋亡,使癌细胞不但在形态上出现分化改变,而且在功能上也出现了分化改变,最终使癌细胞重新向正常细胞演变,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它作为肿瘤生物治疗学的一个新范畴,已日益受到关注.实验证明,Rh2可以诱导肝癌细胞、黑色素瘤、畸胎瘤、白血病等癌细胞向正常细胞方向逆转.这种癌细胞的逆转不发生任何毒副作用.四,逆转肿瘤药物耐药性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发现临床化疗失败常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发生耐药性有关.人参皂苷Rh2可以作为肿瘤耐药逆转剂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据实验成果例如人参皂苷Rh2在体外可以促进白血病耐药细胞系 P388/ ADM 发生耐药逆转 ,从而提高了柔毛霉素和长春碱的细胞毒作用.它可使对紫衫醇发生耐药性的多种乳腺癌细胞致敏.人参皂苷Rh2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可用于对多种抗肿瘤药物发生耐药性的癌症的治疗.五,通过提高免疫力达到抗肿瘤目标免疫功能是自身天然防御疾病的屏障,免疫功能失调,则免疫监视功能失去作用,不克不及清除突变细胞,也是引发肿瘤的原因之一.人参皂苷Rh2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具有呵护作用.人参皂苷Rh2可显著提高IL-2活性,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对免疫系统具有呵护作用是Rh2优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一大特点.人参皂苷Rh2作为免疫调节因子,还可促进白蛋白、γ球蛋白的合成,提高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因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还能抑制正常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稳定免疫系统,达到抗肿瘤效果.六,抗肿瘤转移恶性肿瘤都具有高增殖性的特点,且容易通过淋巴、血液途径发生转移.主要的转移方式有淋巴转移、血液转移、种植转移.通过人参皂苷Rh2对抗癌细胞转移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对小鼠B16一BL6黑色素瘤细胞高转移株自发性肺部转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Rh2在26,52mg/kg的剂量下的肺系数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乒,Rh2在8.3,16.6 mg/kg的剂量下预先给药,肺转移抑制率为44%,64%,其中16.6 mg/kg的剂量下肺转移节结数与对照比较,具有分明差别.七,与化疗药物联用增效减毒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发现临床化疗失败常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发生耐药性有关.人参皂苷Rh2可以作为肿瘤耐药逆转剂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一般的化疗药物不容易进入癌细胞,癌细胞中有种P-糖蛋白可将化疗药物排出,造成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发生耐受性差,Rh2具有可亲水及亲油的特性,可以轻易进入细胞核内而杀死癌细胞.尤其和传统的化疗药物结合应用时效果更好.当剂量为15. 0mg/ L 的人参皂苷Rh2 与 0. 4 mg/ L 的顺铂 (DDP) 结合使用时 ,对癌细胞的抑制率与十倍剂量 DDP (4. 0mg/ L) 的抑癌效果相同 ,说明人参皂苷Rh2 能大大提高 PC23M细胞对 DDP 的敏感性.其机理主要是二者通过分歧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协同作用 ,从而提高了低剂量 DDP 诱导细胞凋亡的才能.适宜人群将逐渐增长的癌症患者定为重点方针群,然后要根据分歧病症,所处治疗阶段停止细划,其他方针群还有想要停止免疫保健的健康人群.【功能】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才能;是肝癌、肺癌、胃癌、鼻咽癌、淋巴癌、骨癌、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黑色素瘤、喉癌、脑癌、食管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上佳辅助治疗产品.【细划人群】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刚刚确诊为癌症,但尚难以确定详细治疗方案的患者,服用后可节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分散,为以后治疗打下基础;2、手术前患者服用,可以缩小瘤体、减少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成功率;3、手术后患者服用可消灭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同时可加快刀口愈合、抗炎镇痛、防治感染、防止并发症;4、正在停止放化疗的患者配合服用可减轻毒副作用,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疗效;5、急、重、晚期癌症患者,体质较虚弱,服用人参皂苷RH2可迅速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癌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限;6、癌症康复期病人,定期服用,可有效消除体内残存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增强体质,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和转。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1. 引言肿瘤干细胞(Tumor Stem Cells,TSCs)是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肿瘤细胞群体。
它们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展、复发和转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肿瘤干细胞,科学家们通过对其表达的标志基因进行研究,以便鉴定、定位和隔离这些特殊的细胞群体。
本文将介绍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的概念、作用机制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2.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的概念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指的是在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或特异性表达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正常组织中很少或不表达,但在肿瘤干细胞中起关键作用。
通过对这些标志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识别和定位肿瘤干细胞,进而深入研究其特性和功能。
3.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的作用机制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参与了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过程。
它们通过调控信号转导通路、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命运决定等方式,影响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分化和迁移能力。
3.1 信号转导通路调控许多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参与了关键的信号转导通路,如Wnt、Notch和Hedgehog 等。
这些通路在正常组织中起到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肿瘤组织中被异常激活或失活,从而促进了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和发展。
3.2 基因表达调控某些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
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或染色质修饰酶结合,改变目标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影响肿瘤干细胞的特性和功能。
3.3 细胞命运决定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还参与了肿瘤干细胞的命运决定。
它们可以调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过程,使肿瘤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和再生能力。
4. 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在肿瘤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4.1 诊断与预后判断肿瘤干细胞标志基因可以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通过检测这些基因在患者组织或体液中的表达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肿瘤干细胞,并预测其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Musashi1和S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usashi1和S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李劳冬;莫碧文;于会娜;王昌明;曾锦荣;王绩英;韦江红;黄剑伟【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4(040)001【摘要】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Musashi1和性别决定区Y框架蛋白2(Sox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阐明二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肺癌组织、32良性病变肺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usashi1和Sox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的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Musashi1在肺癌组织、良性病变肺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5/50)、0(0/32)和0(0/18),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肺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1);Musashi1表达强度与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联(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ox2在肺癌组织、良性病变肺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中-强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 (32/50)、9.4% (3/32)和0(0/18),在肺癌组织中的中-强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肺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1);Sox2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的组织类型有关联(P<0.001),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肺癌组织中Musashi1和Sox2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598,P<0.001).结论:Musashi1和Sox2蛋白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二者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肺癌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总页数】6页(P141-145,后插4)【作者】李劳冬;莫碧文;于会娜;王昌明;曾锦荣;王绩英;韦江红;黄剑伟【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北荆州434000;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西桂林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相关文献】1.支气管肺癌组织中包含氧化还原酶的WW域还原蛋白、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张竞;董周寰;赵明;薛志强;王钰琦;田晓东;王云喜2.SOX2 OCT4 β-连环蛋白p120-连环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许智华;姚宏3.肺癌组织中 SO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J], 谢爱民;胡建明;陈艰;孙黄涛;林庆;陈美芳;陈梅花4.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CD44、SOX2、OCT4、ALDH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梁洪享;钟竑;罗勇;黄燕;丁昭珩;丁罡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叉头框蛋白1与叉头框蛋白Q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J], 林志明;史文武;樊睿杰;郭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干细胞的分选
肺癌干细胞的分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应用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进行 分选,另一种是根据SP表型进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Kim等[9] [10]应用流式 细胞仪分选支气管肺泡干细胞,首先准备新鲜的肺单个细胞,然后用细胞裂 解液去除红细胞,CD45+ 细胞代表造血干细胞,Pecam+ 细胞代表内皮细胞, 去除这两类细胞,选Sca-1+ 细胞,去除CD34- 的细胞群,得到Sca1+/CD45- /Pecam- /CD34+的支气管干细胞群。细胞表面标志物是分选肺癌 肿瘤干细胞的关键,腺癌肿瘤干细胞亦存在与BASCs相似的表面标志物,如 CD34+ 等。如董强刚等即是采用FACS对A549和SPC-A肺腺癌细胞株进行了 TSC的研究[11]。结果在A549和SPC-A肺腺癌细胞株中发现一个新颖的癌细 胞亚群,其表型特征为CD24 IGF—IR ,具有高侵袭性和高致瘤性并具有自 CD24 主生长特性,能够在无血清条件下长期培养,认为其是肺腺癌干细胞。人们 发现造血干细胞具有将荧光染料泵出细胞外的特性,即SP特性[12]。目前利 用这一特性进行纯化成为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Maria等[13]应用FACS和 DNA染料Hoechst33342,从肺癌细胞系(H460,H23,HTB-58,A549, H441,H2170)中分离出占细胞总数1/1000-1/5000的SP细胞,体外培养可形 成新的SP和non-SP细胞群,将H441、H460、A549的SP接种NOD /SCID小 鼠,可观察到其SP的成瘤能力分别是non-SP的10倍、15倍和50倍。研究结 果还表明:(1)所有6种肺癌细胞系中SP的ABCG2均明显增高;(2)SP比non-SP 具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3)SP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的静止期(G0);(4)SP中端粒 末端转移酶水平显著高于non-SP。以上结果表明,SP细胞群中富含肿瘤干细 胞。但目前尚未明确分离出肿瘤干细胞,此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肺癌干细胞的发现
2005年,Kim等[9]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从支气 管和肺泡导管交界处分离出一群细胞表面标志为Sca-1+ CD45- Pecam- CD34+ 的细胞,并命名为支气管肺泡干 细胞((bronchioalveolar-stem cells,BASCs)。BASCs 表 现出明显的自我更新特性,能够分化成其他类型肺上皮细 胞。研究发现,BASCs 在支气管、肺泡损伤和上皮细胞 体内修复更新时发挥作用,当体内支气管和肺泡损伤时发 生增殖;BASCS能够分化为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Clara 细胞)、I型肺泡上皮细胞(AT I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ATⅡ细胞),表明其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故认 为鼠肺末梢支气管癌的发生和BASCs有关这个结果为人肺 癌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谢谢!
干细胞 (stem cells) 是一类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具有多潜 能分化及自我更新两个主要生物学特性。肿瘤干细胞与干 细胞相比具有很多相似点:(1) 均具有自我更新和分裂增 殖能力[6];(2) 存在相似的生长调控机制,如Notch 、Wnt 和Bmi21等信号通路[7];(3) 均具有端粒酶活性,干细胞和 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都有很高的端粒酶活性以及扩增的 端粒重复序列[8];(4) 具有类似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如 CD133,ABCG2等;(5) 干细胞具有迁移的特性,而肿瘤 干细胞则具有转移的能力。因此,肿瘤干细胞与干细胞的 诸多相似之处使得寻找肿瘤干细胞特异性细胞群成为现在 研究热点,而其研究的难点在于肿瘤干细胞特异性细胞表 面标志物的鉴定。
• 1998年 Doyle[25]首次从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中分离出来一 种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 -ATP 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 员2(ABCG2),属于ABC 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目前已 发现部分肿瘤干细胞的标志中包含ABCG2/ Bcrp1,并且 有些研究直接运用ABCG2/Bcrp1作为干细胞或肿瘤干细 胞的标志物来分离或鉴定干细胞或肿瘤干细胞[26][27][28]。 张宇飞等[29]研究发现ABCG2阳性表达与肺癌的侵袭有密 切关系,同时ABCG2 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也相 关,推测ABCG2 与较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也有关。也有 报道[30]显示,在肺腺癌和鳞癌组织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大 部分细胞ABCG2/ Bcrp1表达阳性,而在肺大细胞癌和小 细胞癌中不表达,不符合肿瘤干细胞在癌组织中均有表达 的特性,因而ABCG2/ Bcrp1单独不适合作为肺癌干D133也被称为prominin-1,是细胞表面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的 结构:一个细胞外区的N-端,5个跨膜区域,有两个大的细胞外loop环,一个 59个氨基酸的细胞内尾,8个N-糖基化区[14] 。CD133 首先在乳腺癌、脑胶 质瘤、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被发现[15][16]。Hible等[17] 在非小细胞肺癌内皮祖细胞中发现CD133分子表达,肿瘤中的内皮祖细胞可 能来源于肺癌的肿瘤干细胞。曹宝山等[18]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方法检测和 分选肺癌细胞株A549和H460中的SP和非SP细胞,并检测出SP细胞中 CD133的表达,明确了CD133作为肺癌干细胞分子标志的可行性。而钱莘等 CD133 CD133 [19]却发现肺腺癌组织中存在CD133+细胞和CCA+ SP-C+ 双阳性细胞,且其 都具备干细胞特性;还发现CD133是一种在肺组织中广泛表达的蛋白,在癌组 织或正常肺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与此同时,Meng X等[20]研究结果显示, A549和H446癌细胞中CD133+和CD133+具有相似的形成癌细胞菌落能力, 还有自我更新、增值、分化、侵袭和耐药性的能力。因此,CD133不能单独 作为鉴定肺癌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物,但能够联合其它表面标志物的作用进行 筛选,以提高诊断分选的精确度与特异性。
其它常见的肺癌干细胞标志物有CD34和CD44抗 原。CD34 主要表达于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定向 祖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CD44抗原是一条糖基 化的跨膜多肽链,接受细胞外基质糖基化、透明 质酸化信息的受体。Liu D等[31]应用双参数分析 法研究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CD44和CD34的 表达,认为CD34和CD44为肺癌幼稚细胞的分子 标志物。亦有文献报道称,CD34和CD44 表达于 肺癌细胞表面,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和转 移关系密切,提示其可能的肺癌干细胞源性。
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
概要
• 目前全球范围内新发肺癌患者每年已经超过100 万例[1]。在中国其死亡率也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 首。据国家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统计, 2000~2005 年,中国肺癌的发病患者数约增加 了12万,预计未来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肺癌第一 大国,其将成为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最严重的肿 瘤。然而到目前为止,肺癌仍然无法根治。但肿 瘤干细胞学说的创立与研究使肺癌的根治成为了 可能,现就目前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 一系统性总结。
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学说已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150 年前就 有病理学家(如Cohnheim,Durante) 提出肿瘤可能起源于 少数组织干细胞[2]。肿瘤干细胞学说表明肿瘤中存在一小 部分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群体,即肿瘤干细胞[3]。 1994年, John Dick实验室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外周血中发现CD34+CD38- 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4], 将这些细胞移植到SCID裸鼠体内产生的细胞与病人最初 的白血病细胞形态相同,从而证实了AML 干细胞的存在。 这是人类首次识别并分离的肿瘤干细胞株。随后,Singh [[i]]在包括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 神经节、神经胶质瘤在内的一系列脑部肿瘤组织中分选出 一群CD133+的肿瘤干细胞。后来,在肝肿瘤、前列腺癌 等肿瘤中也陆续发现了肿瘤干细胞。
CD147分子是肿瘤细胞表面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一种诱导剂, 属于免疫超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人体、家禽和啮齿动物的造血组织, 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21]。MMPs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锌离子依 赖性内肽酶,CD147能够通过刺激其分泌诱导肿瘤的浸润及血管发生, 在肿瘤转移的降解步骤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Leinonen T等[22]应用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MMP-2和CD147的表达,发现其 在肺癌细胞和细胞间质中均为高表达,CD147的表达与MMP-2的表 达呈正相关,而且CD147的表达与切除肿瘤患者的复发率成正相关, 与患者的存活率成负相关。张惠忠等[23]研究也发现,在非小细胞肺 [23] 癌组织中CD133与CD147均高表达,而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性, 提示CD133和CD14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有某种协同机制。李波等 [2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对NSCLC中CD147的表达进行 了分析,结果显示CD147在肺鳞癌和腺癌中均高表达,且CD47的表 达强度与T N 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证实CD147与非小细 胞肺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可以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 度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