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通风机设计

合集下载

离心通风机设计方法

离心通风机设计方法

离心通风机设计方法
首先,在机械设计方面,需要确定通风机的型号和规格。

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风量计算,选用适当的型号。

通风机的型号大小直接影响到其性能和功耗。

同时,需要确定通风机的转速和功率。

转速的选择需要平衡风量、静压、效率和噪音等方面的要求。

功率的大小是决定驱动设备的能力。

其次,在流体动力学方面,需要对通风机的叶轮进行设计。

叶轮的设计是通风机性能的关键。

首先需要确定叶轮的几何参数,包括叶片数、倾角、展弦比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取决于需要的风量、静压和效率。

同时,还需要对叶轮进行流场分析和优化设计,以提高流体的流通性能,并减小能量损失。

此外,材料的选用也是设计离心通风机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离心通风机在使用中会受到较大的载荷和振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材料。

常见的材料包括铁、钢、铝和合金等。

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提高通风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通风机的噪音控制。

通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噪音控制,如通过降低转速、增加隔音材料等。

另外,还需要考虑通风机的安装和维护。

通风机的安装需要保证其与周围环境的良好密封性,以避免泄漏和能量损失。

维护方面,要定期对通风机进行清洁和检测,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离心通风机的设计涉及到机械设计、流体动力学和材料选用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通风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良好的通风效果。

离心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必须指出: 通风机的几个性能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内在联 系。当通风机在管网中工作时,这些参数又受到网路特性的影响,所以要选 择好,使用好一台通风机,不但要熟悉通风机的性能,还要了解网路特性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通 风机
第 三 节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择
第三节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择
有的风机样本中风机中不列出特性曲线,而只列出选择风机的数 字表格,性能表中每一种转速按流量、风压等分为八个性能点。
转速 400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全压
320 310 305 290 285 250 215 190
风量
4250 4820 5275 5870 6300 6800 7300 7760
Ny 100%
N
通风机的有效功率反映了通风机工作的经济性。
后向叶片风机的效率一般在0.8~~0.9之间,前向叶片风机的效率在 0.6~~0.65之间。
同一台风机在一定的转速下,当风量和风压改变时,其效率也随之改 变,但其中必有一个最高效率点,最高效率时的风量和风压称为最佳工况。
通风机在管道系统中工作时,它的风量与风压应尽可能等于或接近最 佳式况时的风量和风压,应注意使其实际运转效率不低于最高效率的90 %。
基 本 位 置
0 °
45 °
90 °
13
5 °
18
0 °
225 °
270 °
315 °
10 15 19
补 充2.2.1°35.36°0
离5 心0风5机的240支28承5 与330传动方式
°°° ° ° °
位风机30的75支1承2 包16 括21机25轴5 、300轴34承5 和机座。我国离

离心式通风机蜗壳线型设计方法

离心式通风机蜗壳线型设计方法

离心式通风机蜗壳线型设计方法Centrifugal fans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for ventilation and air circulation. The design of the scroll line in a centrifugal fan is crucial to its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离心式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用于通风和空气循环。

在离心风机中,蜗壳线的设计对其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The scroll line of a centrifugal fan plays a key role in guiding the airflow and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of the air passing through the fan. It essentially determines the fan's ability to move air efficiently and effectively.离心风机的蜗壳线在引导空气流动和增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它实质上决定了风机有效高效地移动空气的能力。

When designing the scroll line of a centrifugal fan, engineers must consider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the fan's operating conditions, airflow requirements, and desired performance outcomes. Each ofthese factors will influence the shape and dimensions of the scroll line.在设计离心风机的蜗壳线时,工程师必须考虑各种因素,如风机的运行条件、空气流量要求和期望的性能结果。

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

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

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
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是离心式通风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状和尺寸变型设计及计算
离心式通风机的形状和尺寸是根据通风机的功能和用途来确定的,它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它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分为风口形状和风口尺寸、风叶形状和风叶尺寸、风道形状和风道尺寸、电机性能和安装尺寸等几个方面。

具体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及计算要根据具体需求而定,一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来确定。

二、性能变型设计及计算
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是指其排风能力、噪声水平、能耗水平等,它们是通风机使用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性能变型设计及计算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根据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及计算,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结合实际测试数据,进行相应的变型设计及计算。

三、外形结构变型设计及计算
外形结构变型设计及计算是指将通风机的形状和尺寸、性能、外形结构等设计及计算的结果结合在一起,利
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进行外形结构变型设计及计算,从而确定最终的离心式通风机结构图。

四、工艺变型设计及计算
工艺变型设计及计算是指根据外形结构、材料特性等,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进行工艺变型设计及计算,以确定离心式通风机的不同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及工艺条件,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上便是离心式通风机的变型设计及计算的全部内容,它主要包括形状和尺寸变型设计及计算、性能变型设计及计算、外形结构变型设计及计算、工艺变型设计及计算等几个方面,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结合实际测试数据,进行相应的变型设计及计算,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1.1 离心通风机产品样本.

1.1            离心通风机产品样本.


也适用于 №6 A 以上产品(A式)
也适用于 №7.1 D 以下产 品(C、D、B、E、F 式)
第 10 页,共 11 页
编写人员: 卞世传 曹万春 肖 亮 续魁昌
第 11 页,共 11 页
基本机号风机压力(粗实线) (9-19-11 №4 A)
下变型风机压力(细实线) (9-19-15 №4 A)
2000 6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进 基本机号和变型机号性能曲线对比示意图
变型通风机压力(细实线、中实线)性能曲线均应根据同一基本机号、同一转速、密度(实线)派生上 、下机号
9-19-11 №4 A 样本通风机性能曲线图(粗实线) 9-19-15 №4 A 样本通风机性能曲线图(细实线) 9-19-16 №4 A 样本通风机性能曲线图(中实线)
通风机转速 2900 /(r/min)
风机进口气体密度
1.2 /(kg m3)
第 3 页,共 11 页
通风机全压、通风机静压计算方法:
第 1 页,共 11 页
/(%)
/(%)
psF /(hPa)
/(hPa)
sF
tF
通风机轴功率 通风机效率 通风机静效率
通风机静压
管网阻力曲线 p
(通过最高静效率点)
:最高静效率点
通风机压力
ptF /(hPa)
Pa /(0.1 kW)
80
tF
70
60
50
40
30
20
Pa
10
sF p
ptF psF
0
计算公式 KYL 0.09 Pa 1.535

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方法简述

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方法简述

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方法简述如何设计高效、工艺简单的离心通风机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设计高效叶轮叶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叶轮是风机的核心气动部件,叶轮内部流诱导风机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机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国内外学者为了了解叶轮内部的真实流动状况,改进叶轮设计以提高叶轮的性能和效率,作了大量的工作。

为了设计出高效的离心叶轮, 科研工作者们从各种角度来研究气体在叶轮内的流动规律, 寻求最佳的叶轮设计方法。

最早使用的是一元设计方法[1]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一定的理论分析,获得离心通风机各个关键截面气动和结构参数的选择规律。

在一元方法使用的初期,可以简单地通过对风机各个关键截面的平均速度计算,确定离心叶轮和蜗壳的关键参数,而且一般叶片型线采用简单的单圆弧成型。

这种方法非常粗糙,设计的风机性能需要设计人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有时可以获得性能不错的风机,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设计的通风机效率低下。

为了改进,研究人员对叶轮轮盖的子午面型线采用过流断面的概念进行设计[2-3] ,如此设计出来的离心叶轮的轮盖为两段或多段圆弧,这种方法设计的叶轮虽然比前一种一元设计方法效率略有提高,但是该方法设计的风机轮盖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很难用于大型风机和非标风机的生产。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进叶片设计,对于二元叶片的改进方法主要为采用等减速方法和等扩张度方法等[4] ,还有采用给定叶轮内相对速度W 沿平均流线m 分布[5] 的方法。

等减速方法从损失的角度考虑,气流相对速度在叶轮流道内的流动过程中以同一速率均匀变化,能减少流动损失,进而提高叶轮效率;等扩张度方法是为了避免局部地区过大的扩张角而提出的方法。

给定的叶轮内相对速度W 沿平均流线m 的分布是柜式风机通过控制相对平均流速沿流线m 的变化规律,通过简单几何关系,就可以得到叶片型线沿半径的分布。

以上方法虽然简单,但也需要比较复杂的数值计算。

随着数值计算以及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方法设计离心通风机叶片。

通风机的设计

通风机的设计

通风机的设计通风机的设计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风机不仅能够有效地循环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通风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通风机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从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材料选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通风机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设计原理通风机的设计原理主要是通过机械运转产生风力,从而改变空气的流动状态,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

通风机的设计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离心式和轴流式。

离心式通风机是利用离心力原理来产生风力的。

当叶轮旋转时,叶片所受的离心力会使空气产生离心运动,从而形成汽车效应,使得空气被抛出叶轮,并顺着叶轮流出。

而轴流式通风机则是利用叶轮叶片的静压和动压的作用来产生风力,使空气沿着轴线方向流动,从而实现通风换气的目的。

二、结构特点通风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机壳、叶轮、驱动装置和附件等。

1. 机壳:通风机的机壳是通风机的外壳,它能够有效地阻挡噪音和振动,保护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物体的侵扰。

机壳的结构设计也决定了通风机的吸入口和排气口的位置和形式。

2. 叶轮:叶轮是通风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影响通风机的运行效率和能耗。

通风机的叶轮一般是由多个叶片组成的,叶片的形状和排布直接影响通风机的排气能力和噪音大小。

3. 驱动装置:通风机的驱动装置一般是由电动机或者柴油机来驱动的,它的稳定性和转速调节范围将直接影响通风机的使用性能。

4. 附件:通风机的附件主要包括导流罩、减振器、防爆装置等。

这些附件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通风机的正常运行,防止外部因素对通风机的破坏。

三、材料选用通风机的设计中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通风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1. 机壳材料:通风机的机壳一般采用优质的镀锌板或者不锈钢板,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机壳的锈蚀和变形,同时也能够提高机壳的耐用性。

2. 叶轮材料:通风机的叶轮主要采用铸铁、钢板和玻璃钢等材料制成,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叶轮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也能够提高叶轮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4-72型离心通风机-产品资料

4-72型离心通风机-产品资料

4-72型离心通风机一、风机的分类;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最高从1~100MPa以上。

风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种:1、离心风机,是气流轴向进入风机的叶轮后主要沿径向流动。

这类风机根据离心作用的原理制成,产品包括离心通风机、离心鼓风机和离心压缩机。

2、轴流风机,是与风叶的轴同方向的气流〔即风的流向和轴平行〕,如电风扇,空调外机风扇就是轴流方式运行风机。

轴流式风机通常用在流量要求较高而压力要求较低的场合。

这类风机包括轴流通风机、轴流鼓风机和轴流压缩机。

3、回转风机回转风机是利用转子旋转改变气室容积而进行工作的。

常见的品种有罗茨鼓风机、回转压缩机。

4、斜流〔混流〕风机斜流〔混流〕风机风压系数比轴流风机高,流量系数比离心风机大。

填补了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之间的空白。

同时具备安装简单方便的特点。

二、产品概述4-72型离心通风机在我国是使用最早的风机,然而也是使用最普遍的风机。

4-72型离心风机是一款常见的抽风机产品,由于其使用效率高,广泛用于工矿厂房和民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发电厂等场所,还可以作为空气处理设施、热风循环设施的配套设备。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4-72-A式和4-72-C式两类别离心式风机。

4-72型离心风机为钢制离心风机,F4-72型离心风机为玻璃钢离心风机,B4-72型离心风机为防爆离心风机。

三、使用条件1、输送的介质要求:输送的介质应为空气或气体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不含粘性物质的气体,气体内所含尘土及硬物颗粒含量不大于150mg/m3。

2、输送的介质温度:标准风机输送的介质温度不大于80℃,增加散热轮时风机可长期输送200℃以下的介质。

3、不能在完全封闭没有空气流动的空间作抽风使用,会形成负压增加电机负载。

四、使用范围一般工厂及大型建筑物的室内通风换气或输送空气及其它不自燃、不易爆、不挥发、对人体无害、对钢材无腐蚀性之气体。

五、产品特点1、通风换气效果好,4-72离心式通风机抽风效果好,非常适合用在管道抽风或者送风;2、适用性强,4-72离心式通风机是常用在管道输送空气的风机,无腐蚀、易燃易爆气体场所均可使用。

4-72型离心通风机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4-72型离心通风机毕业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通用No7C/4-72型离心通风机设计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指导教师李启成职称教授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1201班学号20124140136学生姓名仲启鑫2016年 6月4日通用No7C/4-72型离心通风机设计摘要: 4-72型离心通风机具有通风效果好、适用性强、噪音低、维护方便等优点。

本次设计根据通风机设计的理论基础,对离心通风机的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一台用于工厂及大型建筑物室内通风换气的4-72型离心通风机。

本文完成了4-72型离心通风机的叶轮、轴盘、轴、带轮、蜗壳等重要零部件的设计,重点是离心通风机叶轮的设计计算和轴的设计计算。

并进行叶轮、轴、键的强度校核和轴承寿命的校核等。

本设计严格执行最新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参照在现有应用的离心通风机的基础上,完成通用No7C/4-72型离心通风机的设计。

离心通风机广泛应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

关键词:离心通风机;叶轮;蜗壳;强度校核Universal No7C/4-72 Type Centrifugal FanAbstract: 4-72 type centrifugal fan ventilation effect is good, strong applicability, low noise, easy maintenance, etc. This design based on the extension design basis,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centrifugal fan, study and analysis, and design a used in factories and large buildings indoor and ventilated take a breath of 4-72 type centrifugal fan. This paper completed the 4-72 type centrifugal fan impeller, shaft, shaft, belt wheel, the design of the volute and other important components, the focus is on the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fan impeller and shaft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s well as impeller, shaft, key checking respectively and the checking of bearing life. This design strictly carry out the lates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ndustry standar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processing of centrifugal fan design drawings, complete the design of centrifugal fan.Design of universal No7C/4-72 type centrifugal fan. Centrifugal fans are widely used in factories, mines, tunnels, cooling towers, vehicles, ships and buildings of ventilation, dust and cooling.Keywords:Centrifugal fan;Impeller;V olute;Strength check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离心通风机概述 .............................................. ..1通风机分类................................................... ..1通用4-72型离心通风机....................................... ..4 2 4-72型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形式.......................... (5)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形式.......................................... .5离心通风机的主要零部件........................................ .8 3 离心通风机的特性参数. (11)通风机的流量 (11)通风机的压强 (11)通风机的转速 (11)通风机的轴功率 (12)通风机的效率 (12)4 4-72型离心通风机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 (13) (13)离心通风机设计主要参数 (13)叶轮的设计计算 (14)蜗壳的设计计算 (23)电动机的选择 (25)V带轮设计计算 (26)轴的设计计算 (29)轴承选型 (30)5 通用NO7C/4-72型离心通风机主要零件的强度校核 (32)叶轮的强度校核 (32)轴的强度校核 (35)键的强度校核 (37)轴承寿命的校核 (37)6 通风机的安装和维护 (38)通风机安装方法 (38)通风机的维护 (38)结论 (40)参考文献 (41)谢辞 (42)附录 (43)1英文原文 (43)2中文翻译 (53)1 绪论离心通风机概述风机顾名思义是抽风或送风的机械设备。

离心通风机变型设计新方法

离心通风机变型设计新方法

步的变型设计方案:9- 18 的叶轮直径为 1.64m,
β2j=131°,使用原有的 9- 19№16D 的叶轮前盘和
叶片模具,但 d1,b1,b2 及蜗壳,进风口尺寸均按
比例 16.4/16=1.025 放大,叶片进口角仍和 9- 19 相同,即 β1j=38°,叶片型线绝大部分为 9- 19№16D 的型线 ,但出口处用 β2j=131° 的直线分别 与 9- 19№16D 的叶片型线相切。
φ,所以设计流量由风机叶轮进口几何参数决定
的,主要是 d1,β1j 和 ε 决定的,而不是由叶轮出
口面积决定的。对于后向叶轮,由式(1)可知,如
增大叶轮出口宽度 b2,可以增大设计工况下的
全压,由全压和流量的性能曲线可知,恰好增大
了设计全压下的流量 (但要注意,对于前向叶
轮,由于 tanβ2j 为负值,其影响恰好相反);另一
收稿日期:2008-06-03 北京市 100084
的风机设计水平又无法预估性能,而变型设计 产品制成后由于数量少或尺寸大 (性能试验最 大为 10 号)或急于发货,一般不做性能试验,安 装后的现场测试就很困难,所以传统的变型设 计产品,实际性能根本无法保证。笔者长期从事 风机气动设计,特别是结合计算技术发展,将风 机整机流场数值模拟用于气动设计,提出风机 现代设计方法[3],做了大量的风机整机流场数值 模拟工作,预估风机性能和试验对比,经过实际 考核,对于离心通风机设计工况点预估全压和 效率误差小于 3%,在风机高效区的非设计工况区 误差小于 3%~5% [4-5]。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结合多 个风机变型设计工作实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 模拟,提出一种新的离心通风机变型设计方法。
0 引言
通 风 机 气 动 设 计 经 常 遇 到 这 样 的 问 题 :用 户提出的离心通风机产品的设计风量和全压不 能 从 现 有 风 机 系 列 产 品 直 接 进 行 相 似 模 化 ,但 用户要求时间紧或产品数量不多,制造厂不值 得或来不及为此进行专门研发新产品,也不想 花费制作模具的昂贵费用,通常的解决办法就 是采用变型设计。传统的变型设计是选用现有 的接近用户要求的某一个产品型号,保持原有 的叶轮前盘和叶片型线的模具不变,只改变叶 轮直径和宽度来大致达到用户提出的风量全压 要求,这是一种非标设计,具有简单、快速、成本 低廉的特点。但是笔者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这种 传统的 变 型 设 计 [1- 2] 理 论 依 据 不 足 ,设 计 变 量 太 少,不易满足设计要求,按照行业的潜规则,采 用变型设计的使用范围是风量和全压设计偏差 均不超过 5%~10%,实际使用时往往超过,通常

9-19离心风机设计说明书

9-19离心风机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次10113姓名李志鹏指导教师黄兆飞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___机械制及自动化______________班次___ 10113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李志鹏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黄兆飞_______设计评分_________________二0 年月日设计(论文)题目:9-19高压冷却风机设计与有限元分析专题:任务开始日期:20 年月日任务完成日期:20 年月日设计人:李志鹏同组人:等人指导教师(签名):教研室主任(签名):系主任(签名):毕业设计评语目录一.摘要 (7)二.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 (8)三.离心风机的设计任务与要求 (12)四.离心风机的设计方法一 (13)1.设计原理:相似性原理 (13)2.利用相似原理所能解决的问题 (13)3.风机的相似设计 (16)五.离心风机的设计方法二 (18)1.叶轮气动设计 (18)2.确定蜗壳尺寸及轮廓 (25)3.集流器设计 (26)六.风机的有限元分析 (26)1关于有限元: (26)2基于Inventor的叶轮有限元分析: (27)3.分析并求出叶轮厚度 (30)4.对调整后的叶轮整体进行有限元分析 (31)七.离心风机的强度校验 (36)1.叶轮零部件强度分析的传统计算方法 (37)1.1叶片的强度计算 (37)2.1叶轮前的强度计算 (39)2.2叶轮后盘强度的校验 (41)3.1叶轮用铆钉强度计算 (42)4.1叶轮轴盘的设计计算 (42)八.风机的固有频率校核 (42)1.叶片的震动校核 (42)九.通风机的降噪 (45)1.噪声的概念 (45)2.降噪方法 (45)十.总结 (47)十一.参考文献 (49)致谢 (50)一.摘要研究一个良好的风机对生产具有很大的意义。

合理设计、选择和使用风机,关系到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有一定影响。

本设计查阅有关离心式通风机设计的技术资料,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参照现有的在实际应用的风机设计加工的图纸,对相应的尺寸、技术要求等借鉴经验。

离心式通风机设计方案和选型手册

离心式通风机设计方案和选型手册

离心式通风机设计通风机的设计包括气动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内容。

这一章主要讲第一方面,而且通风机的气动设计分相似设计和理论设计两种方法。

相似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而理论设讲方法用于设计新系列的通风机。

本章主要叙述离心通风机气动设计的一般方法。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其密度,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6)噪音低;(7)调节性能好;(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1 叶轮尺寸的决定图3-1叶轮的主要参数:图3-1为叶轮的主要参数::叶轮外径: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直径;:出口宽度;:进口宽度;:叶片出口安装角;:叶片进口安装角;Z:叶片数;:叶片前盘倾斜角;一.最佳进口宽度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

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由此得出:(3-1a)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3-1b)其中在加速20%时,即,(3-1c)图3-2 加速20%的叶轮图图3-2是这种加速20%的叶轮图。

近年来的研究加速不一定是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减速反而有利。

二.最佳进口直径由水力学计算可以知道,叶道中的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离心风机的设计全部

离心风机的设计全部

2.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及原理2.1离心风机的基本组成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联轴器、轴、电动机等部件组成。

旋转的叶轮和蜗壳式的外壳。

旋转叶轮的功能是使空气获得能量;蜗壳的功能是收集空气,并将空气的动压有效地转化为静压。

2.2离心风机的原理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空气获得动能, 然后经蜗壳和蜗壳出口扩散段将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

这样,风机出口的空气就是具有一定静压的风流。

1-进气室;2-进气口;3-叶轮;4-蜗壳;5-主轴;6-出气口;7-扩散器2.3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如图所示,离心风机的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①叶轮外径, 常用D表示;②叶轮宽度, 常用b表示;③叶轮出口角,一般用β表示。

叶轮按叶片出口角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前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同, β> 90°(90°~ 160°);后向式──叶片弯曲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 β< 90°(20°~ 70°);径向式──叶片出口沿径向安装,β= 90°。

2.4离心风机的传动方式如图所示。

3. 离心式通风机的设计3.1 通风机设计的要求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6)噪音低;(7)调节性能好;(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离心式通风机由叶轮、机壳、进风口及传动部分等四部分组成。

本词条还提供了离心式通风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离心通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进风口等部分配直联电机而组成。

1)叶轮由10个后倾的圆弧薄板型叶片、曲线型前盘和平板后盘组成。

均用钢板制造,并经动、静平衡校正,空气性能良好,效率高、运转平稳。

2)机壳做成二种不同型式。

一种机壳作为整体,不能拆开。

一种的机壳制三开成式,除沿中分水平面分为二半外,上半部再沿中心线垂直分为两半,用螺栓连接。

3)进风口制成整体,装于风机的侧面,与轴向平行的截面为曲线形状,能使气体顺利进入叶轮,且损失较小。

4)传动部分由主轴、轴承箱、滚动轴承、带轮组成。

风机构造。

离心式通风机一般由进风口、工作轮(叶轮)、螺形机壳和前导器等部分组成。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

工作轮是对空气做功的部件,由呈双曲线型的前盘、呈平板状的后盘和夹在两者之间的轮毂以及固定在轮毂上的叶片组成。

风流沿叶片间流道流动,在流道出口处,风流相对速度W2的方向与圆周速度u2的反方向夹角称为叶片出口构造角,以β2表示。

根据出口构造角β2的大小,离心式通风机可分为前倾式(β2>90º)、径向式(β2=90º)和后倾式(β2<90º)三种,β2不同,通风机的性能也不同。

矿用离心式通风机多为后倾式。

进风口有单吸和双吸两种。

在相同的条件下双吸风机叶(动)轮宽度是单吸风机的两倍。

在进风口与叶(动)轮之间装有前导器(有些通风机无前导器),使进入叶(动)轮的气流发生预旋绕,以达到调节性能之目的。

工作原理。

当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叶轮旋转时,叶片流道间的空气随叶片旋转而旋转,获得离心力。

经叶端被抛出叶轮,进入机壳。

在机壳内速度逐渐减小,压力升高,然后经扩散器排出。

与此同时,在叶片入口(叶根)形成较低的压力(低于进风口压力),于是,进风口的风流便在此压差的作用下流入叶道,自叶根流入,在叶端流出,如此源源不断,形成连续的流动。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第二章通风机通风机作为空气动力机械,在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系统中,都用来输送空气和粉尘或物料。

因而,合理地选择风机,对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通风系统常见的风机有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两种,而在通风除尘和气力输送系统中大都有采用离心式通风机,另外,随着制粉技术的发展,配粉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正压输送的动力来源-罗茨鼓风机也受到重视。

因此,本章重点介绍离心式通风机,同时介绍罗茨鼓风机。

2.1 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如图所示。

它的主要部件是机壳、叶轮、机轴、吸气口、排气口。

此外还有轴承、底座等部件。

通风机的轴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与电动机轴相连。

当电动机转动时,风机的叶轮随着转动。

叶轮在旋转时产生离心力将空气从叶轮中甩出,空气从叶轮中甩出后汇集在机壳中,由于速度慢,压力高,空气便从通风机出口排出流入管道。

当叶轮中的空气被排出后,就形成了负压,吸气口外面的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又被压入叶轮中。

因此,叶轮不断旋转,空气也就在通风机的作用下,在管道中不断流动。

图2-1通风机的各部件中,叶轮是最关键性的部件,特别是叶轮上叶片的形式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前向式、径向式和后向式三种。

如图所示。

图2-2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叶片是以叶片出口角β来区分的,所谓叶片出口角就是叶片的出口方向(出口端的切向方向)和叶轮的圆周方向(在叶片出口端的圆周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β)。

这三种叶片形式各有特点。

后向式叶片的弯曲度较小,而且符合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空气与叶片之间的撞击很小。

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较小,效率较高。

但后向式叶片只能使空气以较低的流速从叶轮甩出,空气所获得的动压较低。

前向式叶片与后向式不同,它的形状与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空气与叶片之间撞击剧烈。

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都较大,故效率就低,但前向式叶片能使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从叶轮中甩出,从而使空气在风机出口处获得较大的静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心式通风机设计通风机的设计包括气动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等内容。

这一章主要讲第一方面,而且通风机的气动设计分相似设计和理论设计两种方法。

相似设计方法简单,可靠,在工业上广泛使用。

而理论设讲方法用于设计新系列的通风机。

本章主要叙述离心通风机气动设计的一般方法。

离心通风机在设计中根据给定的条件:容积流量,通风机全压,工作介质及其密度,以用其他要求,确定通风机的主要尺寸,例如,直径及直径比,转速n,进出口宽度和,进出口叶片角和,叶片数Z,以及叶片的绘型和扩压器设计,以保证通风机的性能。

对于通风机设计的要求是:(1)满足所需流量和压力的工况点应在最高效率点附近;(2)最高效率要高,效率曲线平坦;(3)压力曲线的稳定工作区间要宽;(4)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5)足够的强度,刚度,工作安全可靠;(6)噪音低;(7)调节性能好;(8)尺寸尽量小,重量经;(9)维护方便。

对于无因次数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保证最高的效率,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值来设计。

(2)选择最大的值和低的圆周速度,以保证最低的噪音。

(3)选择最大的值,以保证最小的磨损。

(4)大时选择最大的值。

§1 叶轮尺寸的决定图3-1叶轮的主要参数:图3-1为叶轮的主要参数::叶轮外径: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直径;:出口宽度;:进口宽度;:叶片出口安装角;:叶片进口安装角;Z:叶片数;:叶片前盘倾斜角;一.最佳进口宽度在叶轮进口处如果有迴流就造成叶轮中的损失,为此应加速进口流速。

一般采用,叶轮进口面积为,而进风口面积为,令为叶轮进口速度的变化系数,故有:由此得出:(3-1a)考虑到轮毂直径引起面积减少,则有:(3-1b)其中在加速20%时,即,(3-1c)图3-2 加速20%的叶轮图图3-2是这种加速20%的叶轮图。

近年来的研究加速不一定是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减速反而有利。

二.最佳进口直径由水力学计算可以知道,叶道中的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为此选择在一定的流量和转速条件下合适的,以使为最小。

首先讨论叶片厚度的影响。

如图3-3,由于叶片有一定厚度;以及折边的存在,这样使进入风机的流速从增加至,即:图3-3 叶片厚度和进出口的阻塞系数计算用和分别表示进出口的阻塞系数:(3-2a)式中为节距,为切向叶片厚度同理那么进出口的径向速度为:当气流进入叶轮为径向流动时,,那么:(3-2b)为了使最小,也就是损失最小,应选用适当的。

当过大时,过小,但加大很多,使(3-2c)式右边第二项过大,加大。

当过小时,(3-2c)式右第二项小,第一项会过大,总之在中间值时,使最小,即考虑到进口20%加速系数,及轮毂的影响,的表达式为(3-1b)式,代入(3-2c)式为:(3-3c)对式(3-3)求极小值,得出的优化值为:(3-4a)出口直径不用上述类似的优化方法,只要选用合适的即可:(3-4b)即:(3-4c)也可以根据,求出(3-4d)三.进口叶片角1.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同一样,根据为最小值时,优化计算进口叶片角。

当气流为径向进口时,,且均布,那么从进口速度三角形(令进口无冲击=)代入值后得出值,最后得出:(3-5)求极值,即(3-6a)这就是只考虑径向进口时的优化值。

把(3-6a)式代入(3-4a)至(3-4d)式:(3-6b)进而当时:(3-6c)或者:(3-6d)2.当叶轮进口转弯处气流分布不均匀时的优化值。

图3-4,叶片进口处速度分布不均匀,在前盘处速度大小为和,比该面上的平均值要大,设那么此外:当时:(3-7a)进而采用近似公式:其中为叶轮前盘叶片进口处的曲率半径。

计算出来的角比小一些。

如下表所示:: 0.2 0.4 1.0 2.03.04.0: 0.952 0.88 0.74 0.580.472 0.424:那么(3-7b)式中为的平均值。

图3-4叶片进口处和分布不均匀图3-5进口速度三角3.当气流进入叶片时有预旋,即:由图3-5进口速度三角形可以得出:求极值后:(2-8a )可以看出当气流偏向叶轮旋转方向时(正预旋),将增大,同时得到:4.叶轮的型式不同时有所区别一般推荐叶片进口角稍有一个较小的冲角。

后向叶轮中叶道的摩擦等损失较小,此时的选择使叶轮进口冲击损失为最小。

冲角一般后向叶轮:对于前向叶轮,由于叶道内的分离损失较大,过小的进口安装角导片弯曲度过大,分离损失增加。

较大的安装角虽然使进口冲击损失加大,但是流道内的损失降低,两者比较,效率反而增高。

一般前向叶轮:当时,甚至。

四.叶轮前后盘的圆角和叶片进口边斜切设计中,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加大叶轮前后盘的圆角半径r和R(图3-1)。

叶片进口边斜切是指前盘处叶片进口直径大于后盘处的直径,以适应转弯处气流不均匀现象。

如果叶片进口与轴平行,如图3-6(a)所示,在进口边各点是相同的。

但该处气流速度不均匀,而周速相同。

故气流角不同,这样就无法使叶片前缘各点的气流毫无冲击地进入叶轮。

为此将叶片进口边斜切(见图3-6(b)),靠近前盘处的大,且其亦大,而靠近后盘小,且亦小。

使气流良好地进入叶道。

前向叶轮,进口气流角是根据叶片弯曲程度来考虑的,故不做成斜切。

图3-6叶轮前后盘的圆角和叶片进口边斜切五.叶片数Z的选择叶片数太少,一般流道扩散角过大,容易引起气流边界层分离,效率降低。

叶片增加,能减少出口气流偏斜程度,提高压力。

但过多的叶片会增加沿程摩阻损失和叶道进口的阻塞,也会使效率下降。

根据试验,叶片间流道长度l为流道出口宽度a的2倍,且l为,由几何关系:那么( 3-9)出口角大的叶轮,其叶道长度较短就容易引起当量扩张角过大,应采用较多叶片。

出口角小时,叶道较长,应采用较少叶片。

同时较小时,Z也少一些为好,以免进口叶片过于稠密。

对于后向叶轮:当Z=8~12个时,采用机翼型及弧型叶片,当Z=12~16时,应采用直线型叶片。

对于前向叶轮,Z=12~16.六.叶片进出口宽度1. 后向叶轮一般采用锥形圆弧型前盘,对于一定流量叶轮,过小则出口速度过大,叶轮后的损失增大,而过大,扩压过大,导致边界层分离,所以的大小要慎重决定。

由于(3-10a)上式表明,在一定的时,值与成正比,对于一定的叶轮过大,出口速度大,叶轮后损失增大,反之过小,扩压度过大。

试验证明,不同的,值不同,即(3-10b)然后,利用(3-10a)式可计算出。

后向叶轮的进口处宽度,一般可近似计算:(3-10c)2.前向叶轮进口处参数影响很大。

其叶片入口处宽度应比公式计算出的大一些。

例如当前向叶轮采用平直前盘时:,若采用锥形前盘,必须正确选用前盘倾斜角,即0.3~0.4 0.45~0.5 5 >0.5根据值及,可决定。

图3-7 前盘形状叶片形状的确定离心式通风机主要参数及Z已知后,就可以绘制叶片的形状,叶片的形状有很多选择。

一.平直叶片平直叶片是最简单的叶片型式,根据图3-8,由正弦定理:(3-11)上式表明, 和之间满足(3-11)式,不能同时任意选择。

例如:: 0.30.50.7(当时):图3-8平直叶片二.圆弧型叶片圆弧型叶片分单圆弧和多圆弧,一般多采用单圆弧。

在设计中,一般先求出,Z等,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叶片圆弧半径的大小,和该圆弧的中心位置P,以及圆弧所在半径。

图3-9a后向圆弧叶片图3-9 b前向圆弧叶片图3-9 c 径向叶片1.后向叶片圆弧如图3-9a所示,已知在和中,P0为公共边:由余弦公式:( 3-12a)(3-12b)叶片长度l:2.前向叶轮圆弧叶片(3-13a)(3-13b) 3.径向叶片见图3-9c(3-14a)(3-14b)三.叶片流道的决定对于直叶片和圆弧叶片,其进口不能很准确地成型,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过高的前缘叶片压力,从而导致了气流的分离。

最好在进口有一段无功叶片,或用近似的圆弧表示。

这种无功近似圆弧如图3-10所示:从1点引出的无功圆弧的半径r等于从该点引出的对数曲线的曲率半径。

图解时,连接01两点,做角,过0点做的垂线,交于角的另一边为A点,以为半径做圆弧,弧段为无功叶片,e点的以后用抛物线,或者曲线板延长,而且保证出口角为即可。

流道画出以后,检查过流断面,过流断面变化曲线的斜率不能大于,否则的话,扩散度过在,造成较大的边界层损失,甚至分离。

一般叶片较少时,用圆弧叶片还是合理的。

图3-10无功叶片及过流断面检查图3-11无功叶片的形状以下用解析法做几种情况的无功叶片:无功叶片就是环量不变的叶片,即保持常数(或保持常数)的叶片,用下标”0”表示进口,则:由于(3-15)上式为无功叶片的方程.(1)情况,这时前盘为双曲线,即(3-16a)积分后:(3-16b)如果进口无预旋:( 3-16c)(3-16d)(2)(3-17a)当时(3-17b)图3-12 叶片基元四.叶片造型的解析法和图解法1.减速叶片间流道由于风机叶轮中的流动为逆压梯度,易造成边界层的脱流,而造成过大的边缘失。

如果使相对流速w的减少呈线性关系,那么在叶轮中就不会造成过大的逆压梯度。

图3-12中的一个叶片基元,分解成(径向)和(周向)两个分量:(3-18a)这就可以利用w代替进行叶片绘形。

如果采用等减速流道,即(3-18b)可以看出对于等减速流道,w的分布曲线是一条抛物线,其中有几种情况可以得到解析解。

a.等径向速度流道当轴面流道的关系为br=常数时,=常数。

把(3-18a)式代入(3-18b)式:为常数,积分而得到速度分布为:(3-19)此时w沿半径是线性分布的。

b.=常数的等角螺线叶片:(3-20)c.=常数同时=常数,w也必为常数。

见图3-13所示。

同时:那么压力系数:(3-21)只与几何尺寸,即有关。

d.等宽度叶道,b=常数由于:常数那么:(3-21)图3-132.等减速叶片的图解法。

在一般情况,由式(3-18b)得到:积分后:(3 -22)积分常数为:那么已知w和,就可以求出,进而利用:可利用图解法绘型叶片。

例如:令,,代入方程中:得到若令=常数:(3-23)当及已知时,可以求出和w,进而求出,即可进行叶片绘型。

即先用数值方法计算出,然后图解绘图。

例如:时可列表计算:r b b r5.5 2.45 13.50.223 5.84336.5 2.06 13.40.221 5.7933.27.5 1.7 12.750.212 5.5534.98.5 1.33 11.300.1868 4.4839.39.5 0.98 9.60.1585 4.1546.3绘型步骤如下:把半径分成n分,求出各段中点的w和值,并列入表内,就可以求出各段中点的值,根据,在图上量取和,从进口画起,就可以得出叶片形状如图3-14所示。

以上风机叶片的设计是按的线性分布设计叶片,同样可以按叶片角的分布进行叶片角的绘型,在水轮机中还可以按给定的分布进行叶片绘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