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效益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阐明了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为了让语文的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展示个性的天地,从而提高课堂效益,笔者认为应在“四创”上下功夫。下面我就谈谈如何运用“四创法”创新教学模式,变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乐园,提高课堂效益。

一、创新课堂结构,促进主动发展

学生的主动发展,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类学习活动的参与获得发展,在发展中培养能力。力求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还学生以生动活泼的天地,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拥有主动发展的权利,获得主动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因为只有学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过程,主动去追求,主动去获得,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最佳实现,这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创新课堂结构,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主动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负担,而且会一往无前地探索。所以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

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把艰苦的学习当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及生理、心理特征。学生创新能力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铺设,创设问题情景,不断激活学生情绪,使他们带着积极的情绪和认知活动倾向,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一个好的情景创设,往往是一堂成功教学的开端,它能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三、创设思维情境,优化思维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源于思,源于疑。教师的设疑,点拨,引导,无疑是一种精心创设的思维情境。要选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突破口,使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把围绕中心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引进课堂,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他们的发展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时行质疑。如《孔乙己》是一篇小说,在学习中,可就人物的性格命

运进行质疑,使学生通过对这一人物的把握来理解小说深刻的主题。小说的结尾——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当时社会中,孔乙己到底能不能活下去,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结论是孔乙己必死无疑,因为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冷漠。让学生在发现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价值,发出语文的独特魅力,在发现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用心灵去感受语文的美妙境界。

人的诸多能力,事实上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活动,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

四、创立课堂语言,提高教学效益

(一)注重课堂教学语言的知识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改变,但我认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初中学生大部分自觉性较差,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尤其语文学科中口头预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容易被他们忽视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

(二)注重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一堂40分

钟的课,即使知识容量再大,对于大部分好动的学生来说,仍可能是一种难耐的“煎熬”。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只有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乐趣。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及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生动的插曲。这种“插曲”往往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氛围,也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但另一方面,课堂语言趣味性在实际使用中又有内在区别。含蓄、温故知新式的幽默感固然能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粗俗取宠式的幽默或挖苦性过强的“趣语”,也会弄巧成拙地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样,“喧宾夺主”式的过多打趣也会因影响了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反感。所以课堂语言的趣味性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一个“度”。

(三)注重课堂语言的激励性。学生是我们教育真正的主体,教师在将书本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发展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课堂中,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关紧要的评语,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以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教学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激励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纳曾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而且同我们如何教和如何引起学生的的兴趣有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恰是这样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直接用具。

总之,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让语文的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其魅力,使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展示个性的天地,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