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角度解读唐代女性论文

合集下载

唐朝的女性地位与女性文化

唐朝的女性地位与女性文化

唐朝的女性地位与女性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女性地位和女性文化方面也有独特的发展和突破。

本文将介绍唐朝女性地位的演变以及女性在文化领域中的贡献。

一、唐朝女性地位的演变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这主要得益于唐朝社会的相对开明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唐朝统治者重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男女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提供了保障。

女性有机会接受教育,掌握文化知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其次,唐朝女性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独立地位。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繁荣,商业活动兴盛,女性积极参与各行各业。

一些女性经商、种田、经营工坊等,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经济自主权,这对于提高女性在家族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唐朝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唐律对于婚姻、继承、离婚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保障了女性的合法权益。

相比之前的历史时期,唐朝的法律对于女性的地位和权益有了更加全面和具体的保障。

然而,尽管唐朝女性地位相对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比如,男性仍然占据着家族和社会的主导地位,女性参与政治和官僚体制的机会相对有限。

另外,自恋权力的宫廷政治也造成了一些女性宫廷人员权力滥用的问题,对普通女性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唐朝女性文化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女性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女性积极参与文学、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活动,在这些领域中留下了卓越的成就和杰出的作品。

唐朝的女诗人是当时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爱情、家庭生活为题材,流传甚广。

例如,著名的诗人杜牧、杜甫等都有很多描写女性的作品,他们对女性的赞美和理解为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形象树立了典范。

此外,唐朝还出现了一些女性文化名人,如著名的女画家周昉、女音乐家韩翃等。

她们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赏,为唐朝的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崛起,是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复苏。

其中所表现出的命运悲剧,人格困惑,时代精神及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无不揭示作为女性的个人,集体与整个社会,男性群体及个人的强烈碰撞中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局,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传奇女性形象分析篇1唐传奇对女子的关注首先着眼于外貌形象,唐传奇中的女性一般说来都具有绝好的容貌,杨贵妃:“鬓发腻理,纤撤中度,举止闲冶”“光彩焕发,转动照人”;霍小玉“若琼林玉树,互相照耀,转盼精彩射人”;李娃“明眸皓腕,举步艳冶,触类妍媚”;而任氏的美则是“娇姿美质,歌笑态度,举措皆艳,殆非人世所有”。

唐传奇中的多篇作品集中地向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美貌,给读者奉献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若只是停留于女子表面美貌的描写,未免会落入肤浅的趣味。

唐传奇更进一步赋予作品中女子以诗的爱好和才情。

霍小玉“高情逸态,事事过人,音乐诗书,无不通解”,一听说“丽词嘉句,时谓无双”的李益的大名,顿时“非常欢惬”;柳氏“喜谈谑,善讴咏”,仰慕秀才韩诩的“诗名”,认为“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莺莺和飞烟传递爱情信息时仰仗一张张诗笺,莺莺的诗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至今仍广为传诵。

诸如此类的描写,使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更多地带有美人芳草的韵味。

它体现了对世俗污淖的一种超越,对女性风神的一种塑造,对低级言情文化的一种否定。

诗才只是智慧的一部分,唐传奇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女子的诗才智慧,也向我们展示了女子在其他各方面的智慧。

她们对于事情往往有着洞悉的认识。

例如霍小玉在与李益“极其欢爱”的“中宵之夜”时,便清醒地认识到“妾本倡家,自知非匹。

今以色爱,托其仁贤。

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在李益即将赴任离别时,又再一次认识到“以君才地名声,人多景慕,愿结婚媾,固亦众矣。

况堂有严亲,室无冢妇,君之此去,必就佳姻。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妇女地位研究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妇女地位研究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妇女地位研究引言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诗歌作品流传千年,成为世界文化瑰宝。

然而,在唐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描绘女性形象和反映妇女地位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唐诗中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以及妇女地位的变迁。

女性形象塑造在唐代的诗歌作品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绘可谓丰富多样。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激情张扬的美丽佳人,如李白《将进酒》中的“美人胜春梅百花开”,或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形容才情出众、仪态万方的选秀佳人。

这些描写带有浓厚的艳丽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美貌与才华并重的价值观。

其次,在唐代诗歌中也存在一些温柔贤淑、纯洁善良的女性形象。

例如孟郊《游子吟》中,描绘了一个忠贞的妻子守望相思,或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可怜且倾国倾城。

这些形象展示了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赞美与推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望与理想化。

除此之外,唐代诗人还创造了一些勇敢坚强、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例如王昌龄《登乐游原》中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胆识参加边境战斗的虢州女将军孟光。

这种塑造方式更强调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超越传统角色限制的力量与价值。

妇女地位变迁唐代妇女地位相对较高,尤其是上层阶级妇女享有相对较多的权益和自由。

然而,在社会阶层和家族观念约束下,普通妇女仍然受到男性主导和家庭压力的束缚。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后期出现了政局动荡、经济衰退等问题,也直接影响到了妇女地位的变迁。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后,许多妇女失去了家庭和社会的保护,受到侵犯和剥夺。

这一时期,唐诗中也出现了一些描绘妇女悲惨遭遇的作品,如元稹《离思》中描述的留守贫困的妇人。

然而,唐代也有对于妇女地位改革与提升的呼声。

一方面,士人著作中不乏表达对于妇女平等、自由权益的观点;另一方面,一些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歌颂与赞美优秀贤淑的妇女形象,试图影响社会舆论和改变传统观念。

结论唐代诗歌对于女性形象塑造和反映妇女地位变迁具有丰富多样的作品。

从美丽佳人、温柔贤淑到独立坚强,都展示了当时对于女性角色不同面向的关注与理解。

本科毕业论文--唐传奇中妇女的独特形象和地位

本科毕业论文--唐传奇中妇女的独特形象和地位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解读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本文是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将众多典型形象分为四大类进行分析、整理,然后可以直观的看出女性形象的一些具体的特点,以便使大家更直接的了解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的特点和意义。

结合女性形象来具体说明唐传奇对小说发展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女性形象对以后小说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传奇女性形象直录逸闻一“传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的体裁,是唐代小说的一种别称。

这类小说往往以“记”或“传”名篇,作者以史家笔法“传奇写事,搜奇记”(《少室山笔丛九流绪论》),故谓之传奇。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于志怪而又突破志怪樊篱。

湖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承桀讹,未必尽是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记笔端。

”(《少室山笔丛》)六朝人志怪是把志怪当成事实来记载,他们并不是有意识的写小说。

唐人写传奇,才开始有意识的从事小说创作。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而大归则究在文彩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史略》)鲁迅先生后来说的更透彻:“小说亦不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事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史略》)这就是说,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小说得以蓬勃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志怪故事、轶事小说,给唐传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还是相当幼稚的,他们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缺乏典型性,所以只能说是小说的雏形。

唐传奇小说的作者们在这以基础之上,经过辛勤的艺术劳动,使小说从题材,内容,结构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其次,唐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社会生活的错综复杂,是传奇小说发展繁荣的土壤。

唐代政治的渐趋稳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以及盛唐之后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一切都给传奇小说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提供了大量创作题材。

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研究

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研究

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研究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之一。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女性在社会地位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和进步。

通过对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以及她们对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首先,唐代女性在社会地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唐代前的历史中,女性被认为是家庭的附属物,她们的地位主要是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角色。

然而,唐代的女性地位开始逐渐提高。

首先,妓女文化的兴起给了女性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妓女不仅可以追求自己的事业,也可以进入政治和文化领域,成为一些重要人物的朋友和知己。

其次,宫廷的地位也给了一些女性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活动。

在唐玄宗和上官婉儿的时代,很多女性宫廷人员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唐代女性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

据考证,唐代女性在文学、艺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是惊人的。

著名的女诗人李冶、文学家薛涛和作家顾况等都是唐代女性文化的代表。

她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唐代女性还在绘画、舞蹈和音乐等艺术领域中有所建树。

例如,宫廷舞蹈和音乐表演就是由女性执掌的。

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唐代的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婚姻制度和家庭观念。

唐代的婚姻制度相对开放和自由,女性在婚姻中有一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

一些女性通过婚姻得到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名望。

另外,唐代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女性开始在家庭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她们不仅负责照顾家庭和子女,也参与到家族的重要决策中。

综上所述,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成就,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唐代女性地位与文化的发展证明了女性在社会进步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也为现代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1. 前言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丰富而多样。

本文将进行对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的深入探析,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意义、特点和影响。

2. 女性形象在唐诗中的描绘2.1 纤纤玉手:唐代女性形象常以白皙纤细的玉手为特征,体现了她们温柔、娇美的一面。

2.2 轻罗小扇:许多作品中描述了女性手持轻罗扇子的情景,凸显了她们端庄、优雅的姿态。

2.3 春山如画:唐代女性常被比喻为春山连绵不绝,展现了她们清新俊美、婉约秀丽的气质。

3. 女性形象在宋词中的描绘3.1 清丽脱俗:宋代女性形象通常被赞美为清丽脱俗,带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3.2 怜香惜玉:宋词中常以女性娇小玲珑的身形和芳香的气质为特点,表达了对女性的怜爱和呵护之情。

3.3 婉约柔情:许多宋词描绘了女性心灵柔软、感情细腻的一面,展现了她们深沉隽永、内敛含蓄的品质。

4. 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4.1 影响文人墨客:唐宋时期,在女性形象的启发下,许多文人墨客创作出了众多名篇佳作,丰富了中国文学。

4.2 提高文化地位:唐宋时期,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文化领域有所涉猎,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

4.3 留下历史痕迹:许多唐诗宋词中描绘的女性形象被后世铭记,在历史上留下了影响和足迹。

5. 结论通过对唐诗宋词中女性形象的深入探析,我们可以看到她们拥有美丽、纯洁、聪慧等多种特质,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和社会。

女性形象在唐宋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展现了女性特有的魅力,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对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的内容。

通过深入剖析其描绘方式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伟大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美与意义。

唐代绘画女性形象论文

唐代绘画女性形象论文

唐代绘画女性形象论文摘要: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仕女画可以称得上是人物画高峰。

唐代社会的审美风尚体现在了绘画中仕女形象的变化之中。

从人物的精神面貌、服饰、装扮的不同来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

唐代仕女图是特定时期社会产物。

一、唐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背景唐朝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多民族的文化的融合,外来的文化对唐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画家们从中吸收更多文化精华,从而在艺术绘画上有了很大的收获,无论是在表现技法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越发丰富。

其中佛教的传入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重要原因。

隋唐以后,中国化的佛教形式完成,开宗立派的时代由此到来,大量的佛教造像的需要,促使宗教绘画也不断的发展,宗教美术后来逐渐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也成为了人物画兴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代的人物画以贵族生活为描绘对象,特别是对宫廷贵族妇女生活的绘画,仕女图成为了这一时期绘画的点睛之笔。

唐朝的绘画水平超过了先前各个朝代,并影响到了当时的很多的国家,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巅峰时代。

张萱的《虢虢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侍女图》,都是那个时期关于仕女图的代表作品[1]。

二、唐代仕女图的发展(一)唐代仕女图面貌形成的原因首先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德观对仕女图面貌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古代父权家长制度及男尊女卑的思想要求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培养的是“贤妻良母”,因此“三从四德”是那个时候女性的人生态度。

以此有关为统治者服务的妇女道德著作也变成了画家的描绘对象。

比方说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属于教化类作品,就是为了宣扬妇女应遵守道德规范,为了讽谏放荡嫉妒而且擅权祸国的贾皇后。

他们欣赏的女性美是从道德规范方面来理解的。

而到了唐朝整个社会空前发展,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交流及唐代哲学、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对女性的评判标准有新改变。

唐朝对外交流频繁,此时西域“丝绸之路”在这个时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畅通局面,而与西域毗邻的敦煌,也较早地受到了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2]。

近年来关于唐代妇女地位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唐代妇女地位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唐代妇女地位研究综述《近年来关于唐代妇女地位研究综述》篇一唐代,那个遥远而又充满魅力的朝代,就像一个神秘的宝盒,当我们打开它来探究唐代妇女地位的时候,就像是在宝盒里翻找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每一颗都有着独特的光芒。

咱先来说说服饰方面吧。

唐代的妇女服饰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现在的时尚舞台一样绚烂。

从那些流传下来的绘画和文物来看,唐代女性的服装款式多样,什么襦裙啦,高腰裙啦。

高腰裙穿上就感觉人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似的,这说明在穿着打扮上,唐代女性有很大的自主性。

也许在当时的大街上,就像现在的时装秀场,女人们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自信满满地走着,根本不会被人指指点点说什么不检点之类的。

这是不是就暗示着她们在社会风尚里有一定的地位呢?再说说社交活动。

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故事,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感觉特别能说明问题。

说有个唐代的女子,跟着一群文人雅士一起去郊游,还在郊游的时候作诗呢。

这在其他一些朝代简直不敢想象啊。

在唐代,女性似乎可以比较自由地参与社交,就像现在的女孩子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耍一样自然。

她们可以参加宴会,和男性一起谈诗论文。

这可比某些朝代把女性关在家里只能绣花强多了。

但是呢,我们也不能把唐代妇女的地位想得太理想化了。

毕竟那还是个封建王朝,男尊女卑的思想肯定还是存在的。

就拿家庭来说吧,也许大多数家庭里还是男性当家作主。

就像我想的那样,虽然唐代女性有一定的社交自由,可要是在家庭里违背了丈夫或者家族长辈的意愿,可能还是会受到惩罚的。

从法律上来说,唐代妇女的地位也有很多复杂的情况。

我看有的研究说,在某些法律权益方面,女性是有一定保障的。

比如说在财产继承上,女性可以分到一部分财产。

可这和男性比起来,还是少得可怜。

就好像是给了一块小饼干,而男性得到的是一整个蛋糕。

这就说明,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男女平等的程度。

唐代妇女的地位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既有光鲜亮丽的一面,又有被束缚的一面。

唐代女性文化探析

唐代女性文化探析

唐代女性文化探析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对于唐代女性在文化领域的作用以及影响,我们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对唐代女性文化的梳理和探索,探究唐代女性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一、唐代女性文化的内涵唐代女性文化,是指唐代女性在诗歌、书法、音乐、舞蹈、织锦等诸多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唐代,女性的文化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皇宫中的宫女宫嫔们,也表现在民间女性的身上。

唐代女性文化以其深厚的人文精神、情感表达和创造力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赏。

首先是唐代女诗人的出现。

唐朝以诗歌创作的高度成就闻名于世,而女性文学的崛起也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唐代女诗人常涉及的主题包括对家园的怀念、对生离死别的感慨、对爱情的思念等。

她们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为素材,创作出了一批批具有高度价值和影响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女性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唐代女书法的崛起。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向来是男性文化的代表。

但在唐代,女性书法家的涌现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唐代女书法家善于表现心灵的感受,她们的笔画流畅、轻盈、婉转,以独特而又精湛的书法技巧,诠释了一种优美而富有女性特质的艺术表达。

此外,唐代女性在音乐、舞蹈、织锦等领域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唐代民间的传统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中,女性同样能够展现出各种各样的才艺和风采。

唐代女性还善于制作精美的织锦,这些织锦因其精致的做工和美丽的图案而备受欢迎。

在唐代,许多女性在这些文化领域都创造出了彩虹般斑斓多姿的文化财富。

二、唐代女性文化的影响唐代女性文化的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了文化、思想、美学等多个领域。

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思想、艺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是人类创造和享受的产物,更是表达和塑造人类情感的一种途径。

唐代女性文化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更为后世的女性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1)

毕业论文-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1)

本科毕业论文院系: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班级:04汉师本2班学号:*********作者: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08年4月唐传奇女性形象浅析【摘要】唐传奇,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

其中所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文引言部分从唐传奇这一概念出发,阐释研究范围和写作目的,把唐传奇女性形象初步划分为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两部分。

本文第一部分,分别从传奇女性的身份地位、外貌特征、才能技艺三个方面归纳其外在形象。

本文第二部分,分别从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三个主题来探讨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本文最后一部分,通过上述对唐传奇女性形象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探讨她们给现代女性的生存、爱情等方面带来的宝贵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唐传奇女性形象外在形象内心世界现实意义目录中文摘要 (1)目录 (2)引言 (3)1.唐传奇女性的外在形象 (4)1.1.身份地位 (4)1.1.1.贵族闺秀 (4)1.1.2.民女婢妾 (4)1.1.3.青楼娼妓 (5)1.1.4.神仙妖女 (5)1.2.外貌特征 (5)1.2.1.正面描写 (5)1.2.2.侧面烘托 (6)1.3.才能技艺 (6)1.3.1.情女子的诗才 (6)1.3.2.侠女子的武功 (7)2.唐传奇女性的内心世界 (7)2.1.复杂矛盾的性格特点 (7)2.1.1.感性 (7)2.1.2.理性 (8)2.2.女性视角的丰富意象 (9)2.2.1.表情达意的物象 (9)2.2.2.重叠诗化的事象 (9)2.2.3.象征命运的核心意象 (10)2.3.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 (10)2.3.1.生离之痛 (10)2.3.2.死别之恨 (11)2.3.3.喜尽悲至 (11)3.唐传奇女性形象的现实意义 (12)结束语 (15)注释和参考文献 (16)英文摘要 (17)引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唐传奇有着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相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唐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唐代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其中女性诗人和女性形象在诗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唐诗中,女性形象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和特征,有千姿百态的外貌形象,也有内在丰富的情感表达。

本文将分析唐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从外貌、性格和情感等方面分析唐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一、唐代女性形象的外貌形象特点在唐代诗歌中,女性形象的外貌形象具有多样性和美感,不仅有清丽秀美的仙女形象,还有妖娆诱惑的妓女形象。

《长恨歌》中的杨贵妃便是被刻画得最为生动形象的女性之一,她“娇丽华贵,婀娜多姿”,“芳容未老恩先断”,被赞美为“美人千载空相许,行人无语泪沾巾”。

这个女性形象不单体现了唐代时期女性的美丽和优越地位,也反映了女性经受爱情的痛苦和挣扎。

同样地,唐代的女神形象也十分出色。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玉女形象,她“姣姣者齐齐金环环,值珠圆滑董梢鬈。

爱日狂销万古愁,一片寒花休向阳。

”表现了女性的纯洁美。

二、唐代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唐代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她们有着独立的性格,并且在诗歌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体验。

她们尤其擅长表现自己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些字眼中流露出了女性在情感上的柔媚和温柔,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在唐代诗歌中,女性形象同样是坚毅和勇敢的。

她们直面逆境,发挥出主动进攻的勇气,如鲍照的《长恨歌》中的虞美人就是一个充满着坚毅和勇气的女性形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唐代女性形象的情感特点在唐代诗歌中,女性形象的情感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情感是爱情。

贯穿唐代女性形象的主题就是爱情,她们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唐诗中表现出了最为哀婉动人的情感体验。

我们可以从《渭城曲》中的女性形象中看到最深刻的爱情体验,“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

”这些字眼充满了女性的刻骨铭心和伤心落泪。

唐朝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唐朝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

唐朝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璀璨灿烂的时代之一,也是中国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时期之一。

唐朝女性的形象在历史上一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被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所表现和传承。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文学角度和社会角度分别探讨唐朝女性形象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唐朝女性的形象。

历史角度:唐朝女性的地位与变革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唐朝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尤其是婚姻制度和教育制度方面的变革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影响最大。

唐朝开国之初,婚姻制度是以家族联姻为主的,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女孩子的婚姻由父母或兄长等亲属安排,嫁妆多数由家族提供。

但是唐太宗颁布了《唐六典》和《大明律》,规定婚姻自由、禁止娶弟妻、惩治妻虐等,保护了女性的婚姻自主权。

随后,武则天又颁布了《凤仪门律》,规定女性与男性平等,废止女子不能继承家产的禁令,大大提升了女性地位。

唐朝女性通过改变婚姻制度、废止旧时限制女性的律法等手段,逐渐实现了地位的提升。

唐朝的教育制度也对女性地位的提升产生了影响。

唐代成立了宫廷女学,专门教授妃嫔和宫女们文学、音乐、舞蹈等技能,许多女性得以接受教育,维护了女性的文化权益。

文学角度: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唐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在唐诗中表现或描述女性形象已成为一种文学传统。

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不体现着唐代女性高贵、优美的形象。

唐代女性形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才女李清照。

她的诗歌中,往往以女性为主角,表达出自己对于女性自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

她的代表作《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一句,表达了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同时也意味着唐朝女性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正逐渐实现自主权。

除了李清照,唐代还有一些女性诗人,如薛涛、刘采春、鱼玄机等,她们的作品中也往往描绘了女性优美、自信、独立的形象,成为了唐代女性文学的一部分。

社会角度:唐代女性文化内涵的演变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也反映在文化内涵方面。

汉唐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汉唐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汉唐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汉唐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那个时代里,女性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形象。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汉唐时期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角度一:汉唐女性的社会地位汉唐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

政治家、文学家对女性普遍不屑一顾。

虽然在仕途方面,女性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在南北朝时期,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的宽容,使女性在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层面,得到了一些空间,甚至出现了以武则天为代表的女性皇帝。

言论自由在汉唐时期被严格管制,女性在这方面受到更大的限制。

然而在文学、诗歌方面,女性成为了许多文人学士们的灵感源泉,诗词中往往流露出对于女性的赞美之情。

《诗经》中不乏对于女性美好生活的描述,反应了当时社会一部分男性的理想。

唐代女将军花木兰这一历史人物被后人广为流传,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尚武女子的生活状态和有关观念。

角度二:汉唐女性的婚姻制度和家庭生活在汉唐的婚姻制度中,外籍女子的地位较低,通婚的情况很少出现。

相比之下,女子的家庭生活却很丰富多彩,无论是家务事还是陪伴丈夫,女性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汉唐时期家庭结构相对简单,妻子可以专注于照顾子女及家庭杂事。

例如,唐代著名文学巨匠白居易與其妻崔氏的恩爱婚姻大概是最早的接近“夫唱妇随”气象的文学时空之一。

白居易认为,崔氏“身乏文体,抱房侍病,常卧不起”,使白居易能够自由流连于诗歌之中,最终写出了《琵琶行》等成名之作。

角度三:汉唐女性的精神面貌和知识水平汉唐时期女性的知识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了显著提高。

在诵读、回诵诗歌、写作、文化艺术等方面,女性有了较多的发展空间,出现了不少广受欢迎的才女、女诗人和学者。

她们有一些都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名家,例如唐朝女詩人王芝华、李清照、张籍、冯延巳等等。

她们通过书信、诗歌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思考和意境。

唐代女性张籍以其清新淡雅、温柔婉约的诗歌作品为人称道,可谓是卓然不同的存在。

另外,汉唐女性的精神面貌广泛丰富。

他们有独立思考和自由的内心世界,对生命、爱情、人性等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体验。

唐代女诗人形象研究

唐代女诗人形象研究

唐代女诗人形象研究1. 引言1.1 概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女性脱颖而出,并以其卓越的诗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本篇长文将着重研究唐代女诗人的形象,探讨她们在当时社会地位、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并对她们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塑造与解读进行深入分析。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在这里我们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标,并概述每个部分所要探讨的内容。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探讨唐代女诗人的社会地位,包括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制约以及女诗人如何通过突破传统束缚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唐代女诗人的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比较其与男性诗人之间风格上的异同点,并深入剖析她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等主题的表达方式。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探讨唐代女诗人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塑造与解读,包括男性视角下的形象塑造、自我描写与批判性解读的出现以及后世对唐代女诗人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并对唐代女诗人形象进行评价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唐代女诗人,并展示她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希望通过对唐代女诗人形象、创作风格和题材选择进行系统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经历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

同时,也期待通过这篇文章对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关于唐代女诗人形象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

2. 唐代女诗人的社会地位2.1 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制约在唐代,由于封建社会的压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面临着许多限制和不公。

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主要职责是婚姻、家庭和孩子的照顾。

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植于人们心中,女性缺乏自主权,并受到男性统治者以及家族长辈的控制。

此外,唐代社会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

如:"夫权"文化强调男尊女卑之间的亲情关系与等级差异;“三从四德”道德准则限制了女性言行自由;妇女用别名来掩饰自身身份等。

唐宋时期的女性地位论文素材

唐宋时期的女性地位论文素材

唐宋时期的女性地位论文素材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唐宋时期女性地位的变迁,为撰写有关唐宋时期女性地位的论文提供素材。

第一部分:唐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唐宋时期,封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持续加强。

由于其中的“三从四德”等观念的影响,女性地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她们的婚姻和家族关系。

1. 婚姻与家庭在唐宋时期,女性的婚姻被视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

女性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婚姻中对丈夫和岳父母的顺从与依赖。

女性在婚姻中需要遵守“三从四德”,即顺从于父、从于夫、从于子,同时具备言、笑、行、容等合适的举止。

女性的地位与婚姻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

2. 家族关系唐宋时期,女性在家族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女性的家族地位与其丈夫和儿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密切相关。

女性应该以贞矢作为家族道德的表率,同时,她们也承担着女性家人的传宗接代的重责。

第二部分:唐宋时期女性的文化地位尽管唐宋时期女性受到了社会文化和家族制度的限制,但是在文化和文学领域,女性逐渐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1. 诗词创作唐宋时期有许多杰出的女性诗人,她们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如著名的诗人杜牧的女儿杜荀鹤,王之涣的女儿王建,以及晚唐四大才女之一的蔡邕等,她们的才华和作品为后世流传。

2. 书院教育唐宋时期,女子的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虽然女子没有机会进入书院接受全面的教育,但是一些富有家庭的女子可以请私人教师进行教导,学习诗文、音律等知识。

第三部分:唐宋时期女性的社交地位唐宋时期女性在社交活动中也有着一定的地位和自由。

1. 女性社交活动唐宋时期女性可以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如家庭宴会、女子间的联谊、女子洞房画像(受到壁画的启发而参与画作)、诗文会等等。

这些社交活动为女性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的机会。

浅论唐代女性的作用和地位【范本模板】

浅论唐代女性的作用和地位【范本模板】

浅论唐代女性的作用和地位摘要:唐代,以社会风气的开放和社会环境的宽松而著称。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唐代的女性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唐代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因为社会风气的开放和社会环境的宽松而有多大改变。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社会生产关系、传统宗法制度、儒家纲常礼教及封建法律的影响,使得女性身上的枷锁依然沉重。

关键词:唐代;女性;作用;地位女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伟大的群体,她们千百年来一直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默默地做着巨大的贡献。

所谓女性的地位,是指女性在社会体系中的位置,即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在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地位,包括女性所拥有的财产、权利、受教育程度,是社会对女性的主观态度和评价以及女性自我认识的程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她们在承受封建君权、族权、父权压迫的同时,还要承受封建夫权的压迫。

她们既要完成人类繁衍的重任,又要与男子一道承担着社会生产的重任.但是,封建女性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千百年来不辞劳苦的完成着这些繁重的任务,同时也在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努力。

唐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有上层社会的政治统治开明的因素,也有广大劳动人民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不仅有男性的丰功,还有女性的伟绩.特别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为女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唐代女性的历史作用(一)从政治上看,唐代女性参政之多,影响之大,是我国封建时代少见的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当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之时,她在户县散家财招募军队响应,得七万人,时称娘子军。

她对李渊成就帝业起了一定的作用。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在玄武门兵变发生时,秦王李世民“引将士入宫受甲,长孙氏亲慰勉之”.①使得秦王左右将士“莫不感激".②李世民即位后,她又能劝谏太宗,补太宗理政之缺失.这说明长孙皇后不仅早年参加了宫廷斗争,还在李世民即位后,继续涉足政事并且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唐代文学的美女形象剖析

唐代文学的美女形象剖析

唐代文学的美女形象剖析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被誉为“诗人的盛世”。

在这个时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涌现出了众多魅力四溢的美女形象。

这些美女形象不仅是作者们情感世界的投影,更是对当时社会风俗、审美趣味以及性别角色等问题的重要反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唐代文学中所塑造的美女形象,并分析其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

1. 美女形象在唐代文学中的普遍存在唐代诗歌中常常描述美女如云、目光流转、容颜绝艳等景象。

这些描写使得唐代文学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注重审美体验和表达个人情感的时代。

例如,在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他描述了夜晚走在自家院子里遇见一位高贵妩媚而富有韵味之女子的情景,“促织停机针,手载长杯满肆楼;碧纱窗下看秋水,沙头翠袖拂霜绡。

”这一描写中的美女形象展现了社会上丰富多样的审美趣味。

2. 不同类型的美女形象唐代文学中塑造的美女形象种类繁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a. 宫廷佳人唐代宫廷是贵族娱乐活动、政治斗争、逍遥生活的场所。

许多作品中描述了宫廷佳人们的美丽动人、聪明伶俐,以及她们与诗人之间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关系。

比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了楚王妃楚,身体素雅、言辞庄重。

b. 清秀可爱在唐代文学中,描写了许多清秀可爱、婀娜多姿的女子。

例如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这些描绘刻画出了那时候女子温柔可人和美丽动人的形象。

c. 坚强自立唐代传记和传奇故事中也有许多坚强自立的美女形象。

例如《李娃传》中的李娃,她虽然是一个寻常女子,但却以智慧和勇气在男权社会中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

3. 美女形象传递的思想与价值观唐代文学中塑造的美女形象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女性之美的追求,也展示了当时社会风俗、审美趣味以及性别角色等问题。

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美女形象富有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对于女性地位和权利的种种限制。

结论唐代文学中所塑造的美女形象丰富多样,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美好形象和复杂身份认同的一种追求。

唐朝的女性地位变迁从封建妇女到自由之身

唐朝的女性地位变迁从封建妇女到自由之身

唐朝的女性地位变迁从封建妇女到自由之身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妇女地位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之一。

在唐朝初期,女性被束缚在封建社会的桎梏中,地位低下,权力受到严重限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变迁,唐代女性逐渐脱离家庭禁锢,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展露才华,取得了一定的自由。

本文将探讨唐朝女性地位的变迁,从封建妇女到自由之身。

一、封建妇女封建妇女是唐朝早期女性的主要代表。

在这一时期,社会风气保守,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女性被视为附庸和财产,丧失了自主性和人格尊严。

根据《律令》规定,女性不能继承家业,不能对外经商,只能在家庭和家族中充当传宗接代的工具。

此外,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普遍受到男性亲属的控制和限制。

二、女性地位逐渐提升随着唐朝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性地位逐渐提升。

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变革。

唐朝初期,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妇女逐渐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了一定的财产基础。

此外,唐朝的商业繁荣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些富有的商家妇女在经商活动中积累了财富,独立于家族之外。

其次,在文化教育方面,唐朝女性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唐朝出现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女诗人,如著名的诗人李冶和薛涛等。

她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唐代文学的瑰宝。

女性参与文化艺术的兴盛,为她们摆脱了束缚提供了平台。

三、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唐朝中晚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社会风气逐渐开放。

公元692年,武则天登上皇位成为女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先河。

她不仅能够独立执政,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保障了妇女的权益。

武则天的这一行动给了唐朝女性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四、女性生活的改变唐朝女性地位的变迁也对她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性逐渐摆脱家庭禁锢,开始自觉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她们参与到社会运动中,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一些富有的家庭会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她们的才华和能力。

女性也开始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积极表达自己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多角度解读唐代女性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时期,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割据,东西南北文化交流频繁,而且唐代实行兼容并包的政策,对各种优秀文化广泛吸引,因此它也是我国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时期。

大唐盛世不仅表现在它的疆域辽阔,军事力量强大,经济政治繁荣,尤其表现在它的“开放性”。

唐朝受北方胡人影响较大,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小,因此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小。

广泛女性受束缚较小,有一定的人生自由和个性解放,在社会生活个方面都可看见女性的影子。

本文将从服饰、体育运动。

婚姻生活等方面来解读唐代的女性。

一、服饰和化妆的变化
女人的服饰和妆容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

它能体现出这个社会是开放还是封闭、落后还是进步:同时也能体现出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中唐散文大师李华在一封信中就很明显的说出了唐代妇女装饰的变化。

他说:吾小时南市帽行,见貂帽多,帏帽少。

当时旧人,已叹风俗。

中年至西京市,帽行乃无帏帽,貂帽亦无。

男子衫袖蒙鼻,妇人领巾覆头。

向有帏帽幂离,必为瓦石所及。

此乃妇人为丈夫之象丈夫为妇人之饰。

颠之例之,莫甚于此。

解类而长,不可胜言(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载《全唐文》卷315),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貂帽”“帏帽”“幂离”。

“貂帽”是少数民族妇女的帽子,用貂皮精制而成,上宽下窄。

戴上之后整个脸都漏出来:“帏帽”是中原地区女子最普遍的帽子,帽子本身有一圈薄纱,像
帷幕一样,可以用来遮挡女性的芳容:而“幂离”是更保守的女子服饰像斗篷,将女性的整个头都挡住。

可以看出依据材料女性身体漏的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胆因此李华感叹世风日下,对这一现象不能理解。

唐代女性另一方面的大胆主要表现在她们的服饰,唐代女性服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奏响了一曲“反叛传统”“挑战男权”的强音,可以说是千古绝唱。

唐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是襦裙、男装、胡服三种。

露颈部和胸部的襦裙是对《礼记》“短毋见肤,长毋被土”传统服装制度的反叛;着男装则是对《礼记》“男女不通衣裳”的挑战’着胡服则体现大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的一面。

裙褥服主要上穿短襦服,下面穿长裙,褥的领口有很多种,比如斜领、方领、鸡心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领口很低,一般可以看到女性胸前的乳沟,和今天的深v很像,今天的深v裙一般是出席重大的活动或出席重要的晚会才穿的,平常生活中只有一些大胆的女孩子才会穿。

可以看出唐朝在那时是多么开放,这种现象在永泰公主墓和懿德太子墓中。

可以看见。

穿上漂亮的服装,也要一定的妆容和它匹配才更完美。

今天各地都有化妆店,有专门的化妆师满足顾客的要求。

在唐代妇女的妆术也是相当的高超,经过她们精心化妆之后,人可以年轻三十多岁。

在《教坊记》补录中记载:“庞三娘善歌舞,其舞颇脚重,然特工装束。

又有年,面多皱,贴以轻纱,杂用云母和粉蜜涂之,若少容……故坊中呼为“卖假脸贼”。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伊思,罗伯逊认为:“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体育运动就某方面来说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体育强国,在现代的各种赛场上都可以看见女运动员的身影,在古代的中国这可是一项男性独揽的运动。

但唐朝是个例外,唐代女性参加体育项目很多,而且普及程度也很高。

二、女性的体育活动
唐代女性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集运动和娱乐为一体。

比如带点休闲的荡秋千和斗百草,但也有惊险刺激的骑射,蹴鞠。

荡秋千主要是清明寒食节的时候,宫廷内外朝廷上下都在玩。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官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帝呼为平仙之戏。

”斗百草主要兴盛在民间,因为民间的人们从事农业,会认识许多千奇百怪的草,在农闲时就斗百草,一来可以打发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生活的情趣。

唐代上层女子更能玩惊险刺激的游戏,唐朝的很多贵族身体中流淌着胡人的血液,胡人的“尚武”精神在上层社会中广泛流传,而且唐代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较小,因此社会对女性的各种限制较小。

综合各种原因,唐代出现能骑善射的女性,她们都是骑马的高手,而且熟练的程度一点不比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差。

三、女性的婚姻生活
在中国古代,女性只是男性附属品,没有什么话语权,尤其是在婚姻方面,男性可以拥有一妻多妾,而女性只能一辈子默默守住一个男人。

唐代也是这种情况,但某些方面也有不同。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时期,婚姻中典型的男尊女卑现象,在整个婚姻生
活中,男人可以取了一个夫人之后,再去娶其它的女人,而且得到法律得到认可,起示范的当然是皇帝。

但在上层社会中有种特别明显的现象“妒妇”现象。

比如(《隋唐嘉话》卷中):“梁公夫人至妒,太宗将赐公美人。

屡辞不受。

帝乃令皇后召夫人,告以妻妾之流今有常制。

且司空年暮,帝欲有所优诏之意。

夫人执心不回。

帝乃令谓之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曰:“妾宁妒而死。

”乃遣厄酒与之,曰:“若然,可饮此鸩。

”一举便尽,无所留难。

帝曰:“我尚胃见,何况与玄岭”!这种做法是坚决不让纳妾,连死都不怕。

但如果丈夫在外面有人,被夫人发现了那么这个“妾”是会死的很惨的。

(房孺复妻崔氏性妒忌,左右婢不得浓妆高髻见,给胭脂一豆,粉一钱。

有一婢新买,妆稍佳,崔怒谓曰:“汝好妆耶?吾为汝妆。

”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灼其两眼角,皮随焦卷,以朱傅之。

及痂落,瘢如妆焉。

出《酉阳杂俎》)。

可以看出,唐代许多的上层女性依靠手中的力量,在婚姻方面是有话语权的,对当时的婚姻习俗提出了挑战。

综上所述,无论是唐代女性的穿衣打扮、婚姻的选择权还是参与社会活动,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在整个社会一定程度的包容下,她们能尽可能散发出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的价值,唐代妇女史是中国妇女史上浓重的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