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木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
2、锻炼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
学习重难点
理解“木”与“树”、“木叶”与“树叶”、“落木”与“落叶”、“落木”与“木叶”的不同意味。
一、解题
1、题目解说:
“说”是论说文体,如“谈”、“探究”之义,一再把某个事物、某种现象解释清楚。
2、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现代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春野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六部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十一部文集。2006年10月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音。
陆厥.( jué) 橘徕.(júlái )柳恽.(yùn)寒砧.(zhēn)沈佺.(quán)期涔.( cén ) 阳万应锭.(dìng)不落于言筌.(quán )褐.(hè)绿色门栓.(shuān)桅杆
..(xī)
..( wéi ) 窸窣卢纶.(lún)亭皋.(gāo)冉冉.(rǎn)
2、理清段落层次含义。
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阐述的对象,即(木叶)。
第2-3自然段:区别木叶和树叶、落木等几个词语,指出木叶更常见,其关键在木字。
第4-6自然段:分析“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一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
二是有落叶的为黄河干燥之感,带来秋天疏朗的气息。指出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第7自然段:总结_在艺术领域,一字之差往往会造成一字千里的结果___
三、课文内容梳理:
2、小结“木叶”有怎样的艺术特征?
——1)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不是。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4、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所以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涵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懂诗歌的关键。
四、文章探究
思考:课文所阐述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好不好?
明确:若改为“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可能就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性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五、【拓展延伸】
“落木”“落叶”
“酒”这一概念的暗示性。
(1)对酒当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6)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结: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2、阅读下列诗句,说说“雁”这一概念的暗示性。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雁过也,正伤心,确实旧时相识。
小结: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因此很多诗词中雁是传情物,也常常成为寄托离愁别绪的载体。
六文本阅读理解题
1 对于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对后代诗人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都受到了这句诗的影响。
B 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无论在用词上还是景物形象的描写上都受到了屈原诗句的影响。
C 在“木叶”一词的使用上,后来的诗人们就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尽量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D 杜甫《登高》中的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后来,庾信在《哀江南赋》里沿用了“落木”这个词。
2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在诗人们笔下,一般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大都简称之为“叶”,“树叶”一词从来就无人过问,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看不见使用“树叶”的诗句。
B 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一用再用,熟能生巧,并在原来的形象基础上有所创新。
C 在诗人们的精彩诗句里,从未出现过“树叶”这个词。
D “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不但被后代诗人广泛沿用,后来又被创造性地省略成“木”,体现了艺术上的创造性。
3 从选文看,关于作者引杜甫《登高》诗为例的用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说明屈原之后的诗人们喜欢使用“木叶”这个词,并且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B 说明诗歌语言的创新是不会停滞不前的。诗人们将会根据“木叶”这个词创造出更多新的诗境。
C 说明“落木”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而来的。
D 引出下文对“木”与“叶”区别的阐述。
4 对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B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也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
C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
D 正因为“木”具有“木质”的特征,所以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也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5 对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
A 诗歌语言不是严密的概念,而是具有暗示性的艺术语言,但这种暗示性是潜在的,稍不留心就会被忽略。
B 正因为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把这些对艺术形象的暗示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才让我们更能认识到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C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能够启发感染读者,让人感受到文字之外的意蕴。
D 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之所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是因为“树”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6 对选文中“树”与“木”的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木”字影响着我们更多地联想到树干,“叶”字却容易让人联想到密密层层的浓荫。
B “树”的形象较为饱满繁茂,“木”的形象较为疏朗空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