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三峡》PPT教学课件

《三峡》PPT教学课件
郦道元
瞿西塘陵巫峡峡
➢ 学习目标
1.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习惯。(重点) 2.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重点) 3. 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难点) 4.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动词,隔断。 形容词,极高的。
动词,停止。
连词,所以。 名词,指学过的知识。
《<论语>十二章》
名词,原来。
《狼》
考点 辨析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常见的考查形式]
常见的考查形式: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
同/不同的一项是( )。
[答题技法]
1.理清义项法
2.语境推断法
3.课文迁移法
4.成语联系法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素湍”“回清”为动,“绿潭”“倒 影”为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峻拔脱俗的图画。
写作手法:按照夏、春冬的顺序,运用了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北京中考)阅读文中“春冬之时……飞漱其间”,发挥
次序分明, 文脉贯通。
先写概貌,强调三峡之雄伟;次写四季景象,但未按时序来写,而是 借着文脉之势,首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接着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 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其势相同。
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
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答题支架]
考点 描绘画面
找意向
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对象。
表特点
给对应的名词加上描述性的修饰语,表现其特点。

《三峡》ppt课件共30张

《三峡》ppt课件共30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峡谷的幽深。
铺垫
(高峻、幽深)

夏水的迅猛
整体感知
三峡四季景物特点:
(侧面)
夏天水势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之盛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之速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烘托水之盛与水之速
整体感知
春冬的景色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视

仰视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曦月”,它的意思是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
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和
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这个景点的特
点是山峰高峻,我们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季节
去,你可以感受到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
整体感知
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精妙描写?
三峡山势特点
(多)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陡、高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山高峻挺拔
夏水襄陵—— 水位高


夏水
四季之美

正面
侧面
正面
沿溯阻绝—— 水势大
不以疾也—— 水流急 侧面
回清倒影—— 水清 静态
春冬之水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落差大
动态
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肃杀景象
秋景
渔歌—— 表达感伤情绪;突出秋天的萧瑟凄清














理解文意
于。这里是
“在”的意思。
完全 同“缺”,空隙、缺口。

《三峡》ppt课件

《三峡》ppt课件
阙:通“缺”,空隙,缺口
略无:完全没有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亭午夜分:正午和半夜。
自:若,如果
曦:太阳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
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冬
素湍:白色的急流 潭:深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第三段,因为三峡的春天和冬天的景色接近,水
流舒缓清澈,为了节省笔墨就加以合并。
秋天的三峡水枯谷空,放在末尾段来写,自然合理。
拓展迁移
郦道元他真是个绝佳的“导游”,仅用150余字就描绘
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他挖掘了三峡众多
“美点”,吸引了无数游客流连忘返。“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为了更加形象地领悟三峡美景特点,请八一班导
整理生词
1

2
(quē)
4
沿溯
绝巘
(yǎn)
3
(xī)
5
(sù)
7

朝 发
(xiānɡ)
6
( zhāo)
8
飞 漱
(shù)
襄 陵
素 湍
(tuān)
9
属 引
(zhǔ)
一、寻山觅水
寻找山水之景
寻山觅水
圈出含有“三点水”和“山字旁”的字。






沿







寻山觅水
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
观。七百里长的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风景风
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
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

九年级《三峡》(复习课)(33张PPT)

九年级《三峡》(复习课)(33张PPT)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到了天刚晴和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一 片寂静。
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
常有猿猴在长啸,接连不断悲哀凄凉,声音 在空谷回响,很久才能消失。
课文内容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 形怪状的 古柏,在山峰之间常有 悬泉飞瀑,飞流冲荡。水清,树 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第三层:写三峡春冬之景。
春 俯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动静结合)

仰视 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
色 色彩 白浪、绿潭、青山
一字一景 清、荣、峻、茂
素湍、回清

水 势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描 写
水之速
朝发白帝, 侧 烘托水之盛 暮到江陵。 面 与水之速
描 写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
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 种景物的影子。
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九年级《 三峡》( 复习课 )(33 张PPT)
九年级《 三峡》( 复习课 )(33 张PPT)
6、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 的凄凉情景,渲染了三峡秋天的悲凉萧瑟的气 氛。
九年级《 三峡》( 复习课 )(33 张PPT)
九年级《 三峡》( 复习课 )(33 张PPT)
❖清荣峻茂

《三峡》ppt课件共23张

《三峡》ppt课件共23张

①湍:急流。
②回清:回旋的清波。
③绝 :极高的山峰。
④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⑤ 良:甚,很。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逢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寒肃杀, 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 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 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山: 连绵不断、高峻险拔 夏水:水涨湍急、迅疾凶猛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秋水: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观察角度 有何不同?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清”“荣”“峻”“茂”
三峡
郦道元
学习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 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文题解说
巫峡
西陵峡
瞿塘峡
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 昌之间,全长约二百公里。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学指导二
再课文,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要求: 1.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 懂之处圈画出来。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三峡》中考复习PPT

《三峡》中考复习PPT
_作_者_是_为__江_水_作__注_,_重__点_是_写__水_,_而__水_以_夏 _季_为_盛_,__故_将_“__夏_水_”__为_首_来__写_.
(7).为什么后写秋天?
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 似含秋思的风致。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_巴__东__三__峡__巫__峡__长__,_猿__鸣__三__声__泪__沾__裳__.
7)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
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
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 到了,“至”是动词,“到”的意思;“于”是介词,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或王命急宣
古义: 有时
今义:表示选择的关联词。
(4)良多趣味
义:
实在
,今义: 较好
4. 词类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原意为 奔跑 ,在文中意思为 飞奔的马
(2)形容词用作名词 回清倒影 原意为 纯净透明 ,在文中意思为 清波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 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 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 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 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 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 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 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 秋天的萧瑟气氛。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 《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三峡》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三峡》复习课件
(水) 水退潭清
清幽秀丽
【秋季】
水枯凄寒 猿鸣凄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正面】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突出水流湍急)【奔放美】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夸张】【比喻】
【动】(突出江水明净、轻快)
春冬之时,则 素湍 绿谭,回清 倒影,【静】
【静】(突出潭水深沉宁静) 绝 ( )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 【静写山】(柏树形态怪异)
2、本文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三峡景观?
(1)作者是从山、水两个方面来描写的 (2)三峡的山,山高岭连、狭窄连绵具有高俊美; (3)三峡的水四季各具特色,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具有奔放美;春冬 之时,水退潭清、清幽秀丽具有清幽美‘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具有凄婉 美。
衍生题:三峡的山什么特点?(第一段三峡地貌什么特点?)
6.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1)①沿溯阻绝( ) A.隔断 B.独一无A二 C.极(高) D.气息中止 临C 于者( B.居高面下 C.将要 D.照着字画模仿
②绝( )多生怪柏( )绝: ) ②临溪而渔( )临:A.到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B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A间也。 8.【甲】【乙】两文同属山水散文,都有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各举一例。
【清幽美】
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动写水】(悬泉瀑布飞流直下)
每至 晴初 霜旦,林寒 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 凄异,空谷 传响,哀转 久绝。
【侧面】
【凄婉美】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
1、《三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对渔民的同情。

安徽省部编版《三峡》中考复习优秀课件(共41张PPT)

安徽省部编版《三峡》中考复习优秀课件(共41张PPT)

【参考译文】 (二)从坪头潭开始,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中行走三十多里路,渡
过溪水进入五台山。又前行四五里,山口渐渐狭窄,有一处房舍, 叫桃花坞。沿着深潭边前行,潭中的水清澈碧绿,飞溅的山泉水从 上注入潭中,叫作鸣玉涧。涧水顺着山流转,人则顺着涧水边走。 涧两旁的山都是裸露的岩石,攒簇的山峦到处夹杂着翠绿的树木, 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可观赏的景致,景致的优美大体上都在寒岩、 明岩这两岩之间。涧水穷尽处,路也就消失了。一条瀑布从山坳间 参考译倾文泻而下,态势非常奔放。饭后,从桃花坞出来,顺着山洼向东南 方走,翻越两座山岭,去寻觅所说的“琼台”“双阙”两处胜景, 竟然没有人知道。走出数里路,才访知在山顶上。
⑤属引:接连不断。 属,连接。 引,延长。 ⑥凄异:凄惨悲凉。 ⑦响:回声。
⑧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 中断的地方。重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遮天 蔽日,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 ,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 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于传达,这时 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也没有这么快。
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突出其雄伟 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
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写出了三峡独特的 美—— 雄奇美,奔 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文脉之势,先写夏 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东与秋天, 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 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 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睡是峡之筋骨,所 以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 将目标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陕西)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第11篇《三峡》课件

(陕西)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第11篇《三峡》课件

6.虚词意义及用法 其间千二百里 指示代词,这
其飞漱其间 代词,它们,代古柏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岩石,排排的峭 壁,遮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行逆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A.其.声如雷霆
其.一犬坐于前
B.虽.三峡东 潭西南而.望
D.翔舞于.檐上 皆以美于.徐公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 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都怀疑树木将压下来。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所写的栖贤寺有哪些特点? (1)位于山环水绕的地方。(2)栖贤寺处在悬崖峭壁之下,周围狂峰怪石,杉 松竹箭令人心惊胆战。
【参考译文】 元丰三年,夏天六月,我经过庐山。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 谷。谷中有很多巨石,水在石头中间流动,那种声音像雷霆,像千辆车疾驰, 令人惊骇而不能自持,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 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流水平滑像白练,横冲巨石,聚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 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 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 松树、竹子,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 人,都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这座山风景优美 ,栖贤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四、文章中心 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景,激 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余.过庐山( 我 ) (2)涉其山之阳.( 山的南面 ) (3)穷.水之变(穷尽 ) (4)问之习.庐山者(熟悉 )

河南省语文中考古诗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篇《三峡》

河南省语文中考古诗文专题复习课件第5篇《三峡》
消失
在 如果
3.清回 清.清 荣.倒 峻茂 影
清波 清澈
(五)实词积累
1.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略无: 完全没有 自非: 如果不是 亭午: 正午
夜分: 半夜
曦: 日光,文中指太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襄: 冲上、漫上 沿: 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续表
原文
译文
每至晴初霜旦,林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
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高处的猿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猴拉长声音啼叫,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
7.为突出景物特征,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例并简要分析其作 用。
示例1:“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峡 的雄伟峻拔。
示例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运用了引用,突出三 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季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 的深切同情。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 题。(共 13 分) 【甲】见《三峡》原文。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 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C )
A.略.无.阙处
略无:完全没有
B.不见曦.月.
曦月:日月
C.至于夏水襄.陵.
襄陵:古代地名
D.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白帝城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 也没有这么快。(“虽”“奔”“疾”译对 1 分,大意 1 分。共 2 分) 12.【甲】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良多趣味”?(2 分) 水流湍急、清澈,山势高峻,草木繁盛,悬泉瀑布。(2 分)

《三峡》ppt课件

《三峡》ppt课件
峡之称,以幽深秀丽擅奇于天下。
,它们各
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俏。
滩多水急的西陵峡
,东
起宜昌南津关,西至秭归香溪河口全长
126公里。以宜昌市的西陵山得名,是
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峡谷内,两岸怪
石嶙峋,险崖峭立,猿猴难攀。滩多流
急,以“险”出名,以“奇”著称,
“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三、读准字音、注意语气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重叠的山岩和高而险峻的山峰,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
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
不能通航。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
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
魏地理学家。他酷爱自然,注重实地
考察和调查研究,著有地理名著《水
经注》。被称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
郦道元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
后随北魏孝文帝巡视北方各地,因官
职之便,得以游历黄淮地区,在游历
的过程中,他常感地理方面史籍的不
足,遂以毕生心血,撰成《水经注》
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
《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
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
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
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
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
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它与裴松之的
《三国志注》、李善的《文选注》、刘孝

《三峡》ppt课件24张

《三峡》ppt课件24张

2.选择文中令你最有感觉的一句,说说你所读出的画面。
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 垒,迄于下口。
河水激起万重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河水激荡腾 跃,狂暴地涌起如山的巨浪,疾驰的洪波奔涌而下,知道下游水 口。
(摘自《水经注·孟门山》
注释:
①扼:这里指阻塞的地方。 ②孟门津:在陕西宜川东南二十里,与孟门山参差相接。 ③漱广:因受流水冲击河床变宽。漱,指水的冲击。 ④倾崖返捍:水势猛冲山崖而又折回。倾崖,水势像要倾动山崖。捍,摇动。 ⑤临危:临近危险的地势。 ⑥若坠复倚:像要坠落似的,而又有所傍依。 ⑦石凿:凿石的工具。 ⑧素气:指白色的水汽。 ⑨窥深悸魄:往深处窥探,使人惊心动魄。窥,窥探,看。悸,惊。 ⑩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⑪浑洪:水势浩大的样子。 ⑫赑怒:发怒用力的样子。形容水势很大。 ⑬下口:黄河水流出龙门之口称下口。 ⑭慎子:即慎到,著有《慎子》一书。
总分结构。先总体描写三峡的地势绵长、高峻,然后分别写 了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2)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季不同,变化多姿;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第二课时
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作探究:
分组学习不同段落,要求通过想象画面,概括景物特点。
三峡概貌
夏季水景
春冬景色
秋冬景色
三峡概貌 ——高峻连绵。
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
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许多次了,我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
“三峡!”
——余秋雨《三峡》
走近作者
郦(lì)道元,字善长。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 家。据记载,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对人民比 较同情,对权贵有所不满;对祖国河山十分热爱,对地理风物精 切钻研。他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三峡》优秀课件PPT

《三峡》优秀课件PPT

精读课文
积累文言知识
(3)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清澈)
4.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 (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PART 04
拓展练习
跟踪检测
一、解释文中加彩的词。
1.重岩叠嶂
嶂: 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
朗读指导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声/泪沾裳!”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完全
同“缺”, 空隙,缺口
三峡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拓展练习
PART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 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描写景物的方式,体会文章整体布局 的妙处。(重难点) 2.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PART 02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谁 能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 的确,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三峡的风光,今天我们将和郦道元 一起再次领略三峡的风光。
在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如果
太阳
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漫上 顺流而下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10 《三峡》课件(共29张PPT).ppt

10 《三峡》课件(共29张PPT).ppt

课文 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 详解 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课文
刚刚 早晨
山涧 寂静
连接 延长
详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 引
同“啭”
凄异,空谷传回响声,哀转声音曲折。
消失
久绝。
所以
故渔者歌曰:
几声,这里的“三”字是泛指。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每逢秋雨初晴或者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 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 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检测 A 襄陵( xiānɡ) 绝 ( yǎn ) 沿溯( sù ) B 属引( shǔ ) 飞漱( shù) 御风( yù ) C 曦月( xī )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
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C )
A 长啸 绝 山献 霜旦 略无阙处 B 飞漱 御风 襄陵 素湍绿潭 C 夕月 怪柏 沿溯 林寒涧肃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句子是(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课外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时间
事物
特点
晴初
林、涧
悲寂
霜旦
猿啸、回声
凄凉
课文 详解
《三峡》的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三峡》ppt课件

《三峡》ppt课件
第三自然段提到“春”和“冬”,
秋季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
2.本段写了三峡秋景的什么特点
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课文赏析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猿长啸
课文总结
写山 ——连绵不断、高峻挺拔



写水
凶险、迅疾
春冬 清幽、秀丽
秋 凄清、哀婉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赞美和欣赏之情
•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相结合
于100字),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
特点和时代变化。
拓展提高
我来当导游……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三峡。长
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
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杜甫等文豪的足迹,也留下
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篇,这里还有许多像白帝城、张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
这首诗描写的是三峡的风光。
今天,就让我们和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风
光。
《三峡》
北魏•郦道元
衡武保兴学校 赵哲
学习目标
1、了解《水经注》和长江三峡的基本情况
2、掌握郦道元的简要生平
3、背诵全文,掌握艺术特色
4、注意略无、自非、亭午、清荣峻茂等词
第一部分
课前知识
流烟滴翠的三峡
烟波浩渺的三峡
隐天蔽日的三峡

《三峡》ppt课件

《三峡》ppt课件
新课导入
背新景课介导绍 入
三峡两岸青山叠翠,风光秀丽, 峡谷中白浪滚滚,波涛汹涌,它像一 幅迷人的山水画卷,点缀着祖国的大 好河山,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人们 。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一同走近郦道 元的《三峡》。
210 01
三峡
210 01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 步的语感;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采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描写景 物的方式,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 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 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 如它快。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水经注》
《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晋人郭璞所 作,书中列举大小水道137条,内容简略。
《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所作的注文(即解释),较详 细。介绍了1252条河流,注中除记载水道变迁沿革外,还记述了两 岸的山陵城邑、风土人情、珍物异事等。不仅是一部地理专著,还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zhànɡ
quē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0 0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生字正音
读准节奏和字音。

精选幻灯片-《三峡》中考复习ppt课件

精选幻灯片-《三峡》中考复习ppt课件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024/5/12
16
金题演练
一、(’15衡阳)阅读《三峡》,完成1~4题。(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①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②素湍绿潭( 白色 )
2.下列句中变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不以疾也 不以物喜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春冬之时 乃记之而去 D.或王命急宣 而或长烟一空
(2)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请找出描写静景、动景的相关句子。
静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景: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
2024/5/12
11
(3)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突显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一是突显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显了 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4)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有什么作用? 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真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
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
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
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
也绝对追不上。
2024/5/12
27
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2024/5/12
14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 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 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三峡》 渔歌则表达了三峡人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
3.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哪个季节前往? 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2024/5/12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