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管理研究述评

王益明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济南,250100) 

金 瑜

(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上海,200062)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国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类新的研究课题,即关于自我管理心理品质的研究。概括地说,在这类研究中自我管理是指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境,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显然,这种心理品质的好坏,亦即自我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效果和活动绩效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而,了解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对于在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加深对人的适应机制的理解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自我管理中的自我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施事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潜意识活动的自我(ego),一种是作为对象或客体(object)具有反身意识性质的自我或自身(self)。前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后者则是非精神分析理论意义上的自我。当今心理学中对自我研究的主流是作为对象的、反身意识意义的自我(self)方面的研究。

与两种自我概念相应,国外已有的自我管理研究均是分别地在这两种自我意义上进行的。前者可称为精神分析心理学取向的自我管理研究。后者则可称为非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上的自我控制(self2con2 trol)和自我管理(self2management)研究。这类研究中的自我控制或管理指的是在意识层面上在认知作用下对心理和行为的控制与调节。

1 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

1.1 从自我控制(ego2control)到自我适应力(ego2 resiliency)

较早的ego意义上的自我管理研究多集中在与自我控制有关的方面。例如在对气质和人格的许多研究中,人们都发现有自我控制这一潜在的维度存在,尽管所使用的名称不同,如外向化(externaliza2 tion)、无调节(underregulation)、追寻新奇(novelty seeking)、外向(extraversion)、行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抑制控制(inhibition control)、反应调解(response modulation)、情绪控制(emotion control)、限制(constraint)、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等等。[1]在对自我控制的大量研究中,研究者感到尽管自我控制与人的适应效果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它在解释良好适应的机制时仍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它的抑制和消极性质,对于一些积极的适应行为不能给予充分的解释。于是另一个具有更为积极性质的、与完整的自我管理的概念更为接近的概念———自我适应力被人们提了出来。在心理学中第一个提出这一概念的是J.Block和J.H.Block,他们在1950年和1951年各自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并讨论了这一概念。在经过了一系列研究后,他们在1980年的一篇总结性论文中对这一概念及其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更为系统和详尽的论述,将自我适应力定义为:是“对变化的环境和各种意外事件机智从容的适应、对情境要求和行为的可能性之间的适配关系(goodness of fit)的分析、以及对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社会的和个人领域的问题解决,也包括认知的)的灵活选择和行使。自我适应力连续体的相反一端即自我脆弱(ego2brittleness)则指,当遇到改变了的环境或在压力应激之下,没有适应的灵活性,不能对情境的动态要求作出恰当的反应,变得混乱或表现执拗(perseverate),在创伤性经历后难以恢复。”[2] E.C.K lohnen(1996)进一步指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自我适应力指的是对外部和内部的应激性刺激或压力表现出灵活、从容和机智的一般潜力(general capacity)。更具体地说,自我适应力是使个体可以调整性格特征水平和自我控制表达的习惯模式,最为恰当和最具适应性地与眼前和长远的环境条件进行相互作用的人格资源。[3]众所周知,精神分析的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是将自我作为重要的人格成分来研究的。Block等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将自我适应力视为与个体适应环境有关的核心的人格维度。他们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是两个不同的人格维度。过度的自我控制(overcontrol)和过度的无控制(undercontrol)都与不同性质的不良适应有关,都与自我适应力呈负相关。适当的自我控制则与自我适应力有值得注意的正相关关系。他们的

354

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4期

发现得到了R.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的研究的支持。[4]

1.2 自我控制与自我适应力作为人格维度的普遍性研究

由于将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都看成人格的维度,它们便具有了跨时间和情境反映动力性个体差异的性质。它们的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已得到了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如A.M.Kremen和J.Block[1]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幼儿园通过观察和自我报告资料反映出的自我控制状况与其15到20年以后的自我控制水平有很大的相关(男性为0.53,女性为0.36)。Asendorpf和V.Aken(1991)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在儿童期有跨时间的稳定性。[3]J.Block (1971)将自我适应力和自我控制作为刻划人格发展的主线将人格发展划分为不同成熟程度的五种人格类型,其中有三种从青春期到成年期有相似性和稳定性。它们是Ego2resilisents(适应良好,能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Unsettled Undercontrollers(非常冲动、反社会的)、Vulnerable Overcontrollers(僵化地过度控制的,适应不良)。其他两种人格类型则表现出了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人格变化。它们是Belated Adjusters(在青春期适应不良,到成年期却能有效地适应)、Anomic Extraverts(与前一种正相反)。[4]J. Block发现的前三种人格类型及其跨年龄的稳定性已得到了R.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年的一项研究的支持。在这一研究中它们被分别命名为灵活适应型(Resilisent type)、过分控制型(Overcon2 trolling type)和无控制型(Undercontrolling type)。[4]关于自我适应力的遗传和环境影响程度的研究对于作为人格维度的自我适应力的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有良好的解释作用。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中,特别是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理论中,自我与本我一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性质。近来的一些实证研究也对之提供了支持。例如,D.L.Newman,A.Tel2 legen和J.B.J r的研究(1998)发现成年人双生子的自我(ego)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其中同卵双生子分担了约50%的特质水平的方差,而异卵双生子分担了接近20%的方差,这些结果表明在成年人的自我(ego)的发展中遗传的作用估计约占50%,而单纯环境的影响约占30%。[5]

1.3 自我适应力的效标意义研究

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自我适应力与自我的发展密切相关,P.M.Westenberg和J.Block(1993)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自我适应力的各个构成成分都与自我发展水平有很强的正相关。[6]Ja2 cobson等人(1986),Labouvie2Vief等人(1987)的研究发现自我防卫机制的使用与自我发展水平的关系与自我适应力的关系是相应的,即自我的发展水平越高,使用的自我防卫机制越成熟;自我适应力与自我防卫机制的关系也是如此。[6]根据Block等人对自我适应力的定义,自我适应力对于个体在应激、冲突或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有明确的意义。因而自我适应力主要是在应对极端的逆境条件下被研究,如Compas,1987;Cowen,Wyman,Work和Parker, 1990;G armezy,1991;Rutter,1979等研究。[3]然而,正如Block们的定义所暗示的那样,自我适应力也被认为对于个体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对欢乐、困苦和各种挑战的应对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K obak和Sceery(1988),Sroufe,Carlson 和Shulman(1993)的研究表明自我适应力与跨时间的安全稳固的依恋风格有密切联系;Funder和Block(1993)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与适当的而不是过分的延迟满足有关;[3]Block和Kremen(1996)的研究表明自我适应力高的个体在复杂和“不清晰”的人际环境中表现得更有能力和更觉舒适。[7]R. W.Robins和O.P.John等人1996年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与青春期被试的良好的学业成绩和在校行为表现有积极的关系,在“灵活适应”,“过分控制”和“无控制”三种人格类型中,“无控制型”的学业成绩显著地低于其它两种人格类型的被试;在学校行为表现上,“灵活适应型”和“过分控制型”则明显好于“无控制型”。[4]K lohnen等人(1996)的研究发现自我适应力水平高的妇女在中年期的发展转折过程中比其他妇女更觉满意,更可能寻求进一步受教育的机会或继续寻求职业上的发展,她们也较少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3]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自我适应力与个性的其他方面的关系。例如J.Block和A. M.Kremen(1996)的研究发现IQ和ER(自我适应力)测量指标的相关在18岁的男性被试中为0.31 (p<0.05),而在18岁的女性被试中只有0.10(p <0.05)。纵向研究显示女性被试的这一相关比前几个年龄阶段要低,而男性被试并无变化。这似乎表明女性在青春期和青年期在适应模式上比男性发生了更多的心理上的重构变化。[7]

在近年来的人格结构研究中,“大五”因素的人格结构模式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证实了“大五”因素人格结构的存在和其普遍性。这也使得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考察自我适应力

454心 理 科 学 第2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