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西行取经》说课稿 (S版五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玄奘西行取经》说课稿 (S版五年级上册)
《唐玄奘西行取经》说课稿
作者:王小杰
《唐玄奘西行取经》说课稿说教材:《唐玄奘西行取经》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著名人物的记叙文,主要讲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前因后果、艰苦历程,表现了玄奘和尚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他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二、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3.理解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说教学理念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文章,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取经经过中的重点段落反复品读,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多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品质。

五、说学法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词句体味情感的能力,所以采取形式多样的“读”来学习这篇课文,边读边画边想象边体会,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六、说教学流程我
的课堂结构是:谈话激趣导入——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理清脉络——精读探究体验——总结升华情感——课外拓展延伸。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读课题,问:“知道唐玄奘是谁吗?”(“知道——《西游记》里的唐僧”),你印象中的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能明辨是非,一路上总需要三个徒弟的保护……)历史上西行求法的唐玄奘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他为什么要西行取经?取经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段号。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来理解。

3、检查预习情况:(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2)、测查学生词语理解。

(三)再读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唐玄奘西行取经这件事,那么请同学快速默读一下课文,说说哪些自然段写了取经原因?哪些自然段写了取经经过?哪些自然段写了取经影响?(小结:一、(1取经原因二、(2-10)取经经过三、(11-13)取经影响)2)那么第一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取经的原因呢?从这一自然中你感受到了唐玄奘的什么品质?(精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四)精读探究体验课文第二部分是全文重心所在,这里有许多重点文句和文段教学时以我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字里行间感悟玄奘品质。

为此,通过创设情境引读、配乐范读等,学生悟读、练读、入情入境读。

在读中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

①请同学们默读(2-10)自然段,画出玄奘西行取经的时间和经过的地
方。

(结合课件小结)②玄奘西行取经历时18年,行程五万多里,其中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让我们随着电影重温历史,回到公元七世纪吧。

(观看电影《玄奘大师》片段,利用多媒体集图象、音效、文字为一体的优点,展示了特定的情境,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加上充满激情的解说,引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很快进入文章中的意境中去。

减缓了理解难点的坡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
③让我们从历史回到课本,找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说说你从中悟到了玄奘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重点句段: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立下誓言,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达目的决不后退一步”,可感受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从第 7、8自然段感受沙漠环境的恶劣,体会玄奘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求法的品质。

(师配乐范读)④配乐齐读.个性化朗读,同桌互读、小组交流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文中哪一个词来最能代表这个意思?(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能说出“不畏艰险、意志坚定不轻易向困难屈服”等词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百折不挠)⑤玄奘西行经过了一百一十个国家,他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无冕之王”,他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几乎整个亚洲,他的名字都在流传,此时此刻你想对玄奘说些什么呢? 4小组合作学习最后一部分:过渡:玄奘西行求法十几年,从印度带回大量的佛经,这些真经
只有翻译成中文它们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要点: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五)总结升华情感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对玄奘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历尽艰险,百折不挠,终于取回了真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称赞玄奘是“中国的脊梁”(板书)其实他是我们洛阳偃师侯氏镇人,是我们洛阳人的骄傲,让我们发扬和继承他的精神,让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播放《玄奘之歌》(配画播放歌曲让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升华情感。

)(六)课外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式牧羊》 2)写一篇读后感。

(通过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增加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对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理解。

)板书设计:百折不挠唐玄奘西行取经中国脊梁(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