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地形及开挖方式概况
青岛地铁3号线建设特点
![青岛地铁3号线建设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d32b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6.png)
青岛地铁3号线建设特点
佚名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12(25)3
【摘要】青岛地铁3号线是青岛市的第1条轨道交通线路.由于地形、地质的差异.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塔柱式车站、拱盖法暗挖车站施工工艺、单层锚喷衬砌区间隧道结构,吊脚桩和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以及直流1500V下部授流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系统等。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青岛地铁;钢铝复合接触轨;暗挖车站;复合土钉墙;交通线路;施工工艺;隧道结构;供电系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92
【相关文献】
1.青岛地铁3号线车辆齿轮箱结构特点及日常维护保养 [J], 陈萍;罗情平
2.青岛地铁2号线TBM设计特点和工程验证 [J], 胡卫星
3.现代化大深度城市地铁的建设特点——以东京地铁大江户线为例 [J], 孙德新;彭芳乐;袁大军
4.青岛岩质地基地铁3号线与上海软土地基地铁10号线振动实测对比分析 [J], 高盟; 高运昌; 徐晓; 石传志; 田抒平; 陈青生
5.青岛岩质地基地铁3号线与上海软土地基地铁10号线振动实测对比分析 [J], 高盟; 高运昌; 徐晓; 石传志; 田抒平; 陈青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地铁介绍PPT课件
![青岛地铁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2296514b35eefdc9d33362.png)
2 入闸流程
乘客根据导向 标识,选择进站闸 机,排队进闸。进 闸时,须将车票在 右侧闸机感应区上 停留片刻,以供闸 机验票,验票成功 指示灯亮后,通过 闸机进闸。
23
3 专用通道
车站站厅闸机旁设 有专用通道(边门) ,需要时乘客可在车 站工作人员引导下使 用。
24
1 站台设备介绍
乘客信息系统
12
远期规划(2020年),形成7条市区轨道交 通和3条轨道交通快线420.6km线网,其中市 区轨道交通线路为M1、M2、M3、M4、 M6、M7、M8线,全长230km;轨道交通 快线为R1、R2、R3线,全长190.6km。
13
远景年线网规划,由10条市区轨道交通线 路(M1、M2、M3、M4、M5、M6、 M7、M8、M9、M10)和9条轨道交通快 线(R1、R2、R3、R4、R5、R6、R7、 R8、R9)组成,全长814.5km。
4
地铁发展概况
轻轨
轨重每米60公斤以 下、每小时客流量 1.5万至3万人次。
地铁
轨重每米60公斤以 上,每小时客流量3 万至6万人次。
5
地铁发展概况
自1863年伦敦建成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以来 ,目前世界上已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 余座城市都建造了地铁 。线路总长度超过了 7000公里。
6
36
安全注意事项
进/出闸机注意事项
(1)通过闸机请勿奔跑。 (2)成人带小孩经过闸机时 ,请照顾好小孩,注意安全。 (3)携带手推车、轮椅、婴 儿车以及大件行李时,请联系工 作人员使用专用通道。 (4)请勿在闸机前逗留。
37
乘坐电扶梯注意事项
乘坐前注意事项
1、先看清楚运行方向。 2、踏上时需要注意安全。 3、避免衣物等靠近电扶梯边缘。 4、请勿在电扶梯口范围逗留。 5、照顾好同行的老人和小孩。 6、使用轮椅、手推车、婴儿车以 及大件行李时,切勿使用电扶梯。
青岛城际轨道交通R3_线工程勘察重难点及对策分析
![青岛城际轨道交通R3_线工程勘察重难点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e12e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4.png)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U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4)1-0168-03DOI:10.16330/ki.1007-7359.2024.1.0621工程概况青岛城际轨道交通工程R3线工程全长70km ,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站14座,是贯穿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一条轨道交通干线。
线路始于西海岸新区的嘉陵江路站,经由唐岛湾片区、灵山湾影视文化区、西部城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董家口经济区,终于董家口站。
并预留向日照市延伸的条件,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对青岛市的城市发展和布局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其中,本次探究的R3线(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自井冈山路站起,经井冈山路、滨海大道、泰山路、上海路、滨海大道到达大珠山站终点站。
该段工程线路全长28.9km ,其中地下线15.75km ,高架线12.85km ,敞口段0.3km ,设车站12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5座,设大珠山车辆段1处、灵山卫停车场1处,如图1所示。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因其不同的敷设方式、多样的施工工法(如表1所示)、特殊的结构形式、复杂的城市环境,导致工程勘察工作异常困难。
因此,需要结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区域特征,根据初勘揭露的地质条件,重点分析详勘阶段的勘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有力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保障后续勘察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地质条件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位于青岛市西南方向,地处京津冀及长三角都市圈之间,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属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之一,是黄河流域重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端点。
地貌属鲁东滨海低山丘陵区,地形呈西青岛城际轨道交通R3线工程勘察重难点及对策分析苗晓军1,2,3,4(1.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日照276826;2.山东地矿局有色金属矿找矿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山东日照276826;3.日照地质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院,山东日照276826;4.日照市土地质量评价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日照276826)摘要:根据青岛城际轨道交通R3线初勘揭露的地质成果,文章结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深入分析工程勘察的重点难点,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在原位测试、水文地质、工程物探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为R3线详勘及后续线路的工程勘察提供参考和依据。
地铁隧道的几种常用开挖方法
![地铁隧道的几种常用开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e910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4.png)
地铁隧道的几种常用开挖方法目前地铁隧道几种常用开挖方法有:明挖法、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暗挖法、盾构法沉管法。
1、明挖法: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
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十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2、盖挖顺作法盖挖顺作法是在地表作业完成挡土结构后,以定型的预制标准覆萧结构,包括纵者孙、横梁和路面板置于挡土结构上维持交通,往下反复进行开挖和加设横撑,直至设计标高。
依序由下而上施工,回填土。
最后视需要拆除挡上结构外露部分并恢复道路。
3、盖挖逆作法盖挖逆作法是先在地表面向下做基坑的维护结构和中间桩柱,基坑维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或帷幕桩,中间支撑多利用首缓链主体结构本身的中间立柱以降低工程造价。
随后即可开挖表层土体至地面标高,利用未开挖的土体作为土模浇筑顶板。
顶板可以作为一道强有力的横撑,以防止维护结构向基坑内变形,待回填土后将道路复原、恢复交通。
4、盖挖半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与逆作法的区别仅在于顶板完成及恢复路面后,向下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先浇筑底板,再依次向上逐层浇筑侧墙、楼板。
在半逆作法施工中,一般都必须设置横撑并施加预应力。
5、暗挖法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
暗挖法主要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顶管法、沉管法等。
其中尤以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应用较为广泛。
6、盾构法盾构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
钢筒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中段安装有哪山顶进所需的千斤顶,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
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
青岛地铁8号线土建1标设计情况介绍
![青岛地铁8号线土建1标设计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76159e149649b6649d74713.png)
2
胶州北站
胶州北站为8号线与青平线的换乘站,青平线外包8号线。车站位于铁路胶州北站南广场,呈 东西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二层12m明挖双岛同台换乘站,标准段宽40.8m,车站共设置4个车 站出入口,3组风亭。均位于铁路站房南广场和两侧空地上。车站西端设交叉渡线,东侧设单 渡线。 规划国铁站房及站前广场物业开发等方案不稳定,地铁车站方案随之不断调整。
4
红岛火车站/重难点/5 下穿高速公路
45.4m 24.3m
12号线
17.3m
涵洞
22.2m
86m
6.4m
39.5m
8号线右线
6.4m
12m
8号线左线
石油管线
102m
北侧地铁车站主体边线距青兰高速路基24.3m,南侧下沉广场主体边线距离路基39.5m ,青兰高速公路路面宽17.3m,路基底部宽22.2m;涵洞宽3.5m,高3m。
国铁站房(规划) 1号出入口 1号风亭组 青平线 3号风亭组 2号出入口
8号线
2号风亭组
青平线 3号出入口 4号出入口
40.80 m
2
胶州北站
素填土 粉质粘土 全风化泥质砂岩 强风化泥质砂岩
中风化泥质砂岩
本车站基坑深约17.3m,宽约42m。围护结构型式采用Φ1000@1500钻孔桩+锚索,钻孔桩嵌固 深度约2m ,全包防水。车站基坑范围地面标高为11.85m~12.56m,结构抗浮措施采用直径2m长 度约11m的抗拔桩。
青岛市地铁8号线土建01标
设计情况介绍
2017年4月
1
标段概况
设计范围: 本标段线路全长3.59km, 包括3站2区间。 1、胶州北站(与青平线换乘); 2、红岛火车站(与10、12号线 换乘); 3、五四广场站(与2、3号线换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设计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d48d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a.png)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青岛一号线是青岛市地铁建设中的首条地铁线路,是为了缓解青岛市交通压力而规划和建设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号线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施工过程、工期计划、施工队伍组织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过程2.1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地质勘察:对一号线沿线区域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隐患。
•地下管线排查:调查沿线区域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破坏现有管线。
•施工图设计:根据对地质、管线等情况的了解,绘制详细的施工图,并确定施工方法和工序。
2.2 施工流程一号线的施工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地下区段开挖:首先需要开展地下区段的开挖工作,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施工。
2.地上区段建设:包括车站建设、轨道敷设、信号系统安装等工作。
3.综合区段施工:对于交叉口等综合区域,需要进行特殊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设备安装和调试:在地上和地下区段同时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3 施工方法在一号线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施工方法:•地下区段盾构法施工:由于地下区段的复杂地质条件,采用盾构法进行隧道的开挖施工,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地上区段常规施工方法:地上区段采用传统的建筑施工方法,包括土建工程、轨道敷设和设备安装等。
3. 工期计划本文档中规划的工期计划如下:阶段工期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地下区段施工12个月地上区段施工14个月综合区段施工6个月设备安装调试4个月总工期39个月(约3年3个月)4. 施工队伍组织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合理的施工队伍组织。
施工队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角色: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协调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
2.土建工程师:负责地下和地上区段的土建工程施工管理。
3.机电工程师:负责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4.监理人员: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青岛地铁5号线地质情况简介
![青岛地铁5号线地质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b5866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a.png)
青岛地铁5号线地质情况简介青岛地铁5号线是青岛市地铁网络的一部分,是为了改善交通状况和方便市民出行而建设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该线路的建设目的是为了缓解青岛市交通压力,并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青岛地铁5号线的规划范围包括由城阳区到即墨区的线路,总长度约为XX公里。
根据地质情况的调查和评估,该线路将经过不同地质条件的区域,包括地层稳定、地下水位等因素。
地层稳定在规划范围内,青岛地铁5号线横穿了各种地质条件,包括岩石、砂土和泥土等不同的地层。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层的稳定性,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青岛地铁5号线的部分区域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营。
青岛地铁5号线的地质情况复杂多样,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地质因素。
通过科学的调查和评估,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将确保青岛地铁5号线的安全、高效运营,为青岛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选择。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岛地铁5号线的地质情况,包括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情况等。
青岛地铁5号线是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一部分,贯穿了青岛市的主要区域。
了解该线路的地质情况对于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地质构造青岛地铁5号线所经过的地质构造主要包括:地层组成、构造类型和地质体等。
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已经在规划和建设阶段进行,以确保线路安全和可靠性。
地层组成方面,5号线地下区段主要穿越了陆相沉积物和岩石层。
在不同区域,地下地质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存在泥炭地层、砂砾层或者岩石地层。
构造类型方面,该线路可能经过不同类型的构造,如断层、褶皱等。
这些构造可能对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予以考虑。
地质体是指线路所穿越的岩土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工程行为对于施工和运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地质体的稳定性和土壤工程特性也需要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
地质灾害情况在建设地铁线路时,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地理位置:青岛莘路.pdf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地理位置:青岛莘路.pdf](https://img.taocdn.com/s3/m/79f0b970aaea998fcc220e7b.png)
一、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1、地理位置:青岛市莘县路2、工程规模:桥梁工程是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总体方案设计,高架桥南起山西路与隧道接线工程相连,北至宝山路与规划新疆路高架相接,向东与东西快速路一期相接,包括东西快速路高架、莘县路立交和莘县路高架三部分。
根据道路设计,桥面标准宽度分为9.5m和25m两种情况,总面积为6.38万m2,桥梁总长度约为3411米。
其中东西快速路高架约为0.9m2,分为4联12跨;莘县路立交约为1.6m2,分为20联52跨;莘县路高架约为3.8万m2,分为14连45跨。
结合青岛市火车站改造,需先期实施跨越胶济铁路段桥梁,包括SA4’#、SB3’#、SC1’#、SD4#四联桥梁。
远期实施SA4#桥,SB2#、3#、4#、5#桥,SC1#桥、SD1#、2#、3#九联桥梁。
莘县路立交标准宽度为9.5m。
单向两车道,横断面布置为0.5m (防撞体)+0.5m(路缘带)+3.75m(大车道)+0.5m(路缘带)+0.5m (防撞体)。
桥梁横断面采用流线型结构,小悬臂形式,单箱两室。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梁高为2~2.2m。
3、工程特点及难点:本工程桥梁上部结构除SA4#、SB3#桥为钢箱梁,其余采用C5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Y型桥墩,扩大基础、挖孔桩基础或钻孔桩基础。
桥梁横断面采用流线型结构,小悬臂形式,单箱两室。
由于箱梁顶板面积大,易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表面失水等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工程地处老城区,人口密集,跨越胶济铁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协调工作复杂。
施工场地狭小,地下管线多,施工前探明管线位置及走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线或设计变更。
桩基嵌岩较深,部分桩基持力层为微风化花岗岩,施工难度大,对施工进度及周围环境保护有很大影响。
本桥采用现浇预应力连续梁,横跨胶济铁路三条线。
由于铁路线路及接触网的影响,施工净空高,施工难度大、投入高,施工作业条件艰苦。
本工程前期施工工期主要处于冬期,给施工人员作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挑战。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a359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2.png)
青岛地铁R3线地质条件评价研究张强;顾朝杰;宋仕兵;王忠胜;孙鸣雷【摘要】利用青岛地铁R3线井冈山路站—嘉年华站区间的地铁勘察资料,综合钻探、取样、物探、水文、地震、岩石试验等多方面的资料,提出了研究区工程地质评价因子,建立了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评价的三级层次分析模型,通过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和权重,对青岛地铁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研究区地质条件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分为地质条件良好区、中等区、较差区和差区,同时对各区提出了工程风险控制措施.%By using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of the Jinggangshan-Jianianhua section of Qingdao metro line R3,and combining the data of drilling,sampling,geophysical prospecting,hydrology,earthquake,and rock testing,the geological evaluation indexes are put forward,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odel is constructed.Through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the geology of Qingdao Metro Line R3 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geology of the studied area is divided into four grades:good,moderate,slightly poor and poor,and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for each grade area are put forward.【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6页(P74-78,83)【关键词】青岛地铁;地质条件;层次分析法;评价【作者】张强;顾朝杰;宋仕兵;王忠胜;孙鸣雷【作者单位】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青岛地区浅部岩层主要以花岗岩为主,多期花岗岩及脉岩的侵入使基岩的结构差异较大,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条件等因素导致基岩的风化速度不同,岩体的完整程度和岩石的坚硬程度差异较大,各类基岩面起伏大,风化岩石的工程性质差异大,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而且有不同厚度的第四系土层覆盖,地铁隧道穿越地层条件呈上软下硬土、岩组合地层。
明暗结合施工法在青岛地铁1号线江苏路站的应用
![明暗结合施工法在青岛地铁1号线江苏路站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9df89bf705cc17552709b5.png)
与 4号线 的换乘车站 ,采用通道换乘 ,车站为地下双层 岛 近江苏路及苏州路文保建筑物并侧 穿江 苏路 28号,房屋
式车站主体明挖结构采用双层双柱三跨框架断面 ,暗挖结 楼层较高对沉降和震动敏感度较高 。
构采用 双层 (单层 )初 支拱盖 断面。车站所处 位置地形 3应 用明暗结合法进行基坑 开挖施 工
Hale Waihona Puke 重,低功耗的优 点 .为涡流悬浮的应用推广提供 了有力 的 动化装置 .2003(3):63-65.
支持 。
【9】董剑宁,黄允凯,金龙 ,等 .高速永磁 电机 设计 与分析技术
综述 [J】.中国电机工程 学报 ,2014,34(27):4640—4653.
【参考文献 】
[1】严 陆光 .关 于我 国高速磁 悬浮 列车发 展 战略 的思考 .【A] 通讯作者 :冯炎青,女,汉族,河南 南阳,博 士,讲 师,主要
验 的积 累 ,工程 人员对岩土材 料的物理力 学特性也有 了
2.1明挖段
更加 充分 的认 识 ,同时再 加上对各种 新材料 、新技 术、
江苏路站 明挖基坑两侧建筑物较多,基坑北侧边 线距
新 设备 的应 用与创新 ,对 于地铁车站 的施工方法在 不 同 离胶 宁高架桥 匝道 桥墩墩柱基 础边缘仅 4.4~ 7.7m,车
匣 画 堡: 垦
± 簦 !查堑!塑
明暗结合施工法在 青岛地铁 1号线江苏路站 的应用
徐 振
(青 岛地 铁 集 团有 限公 司 山 东 青 岛 2 6 6 0 0 0)
【摘要】明挖施工方法是指先将地面挖开,在露天条件下修筑衬砌,而后再覆盖回填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一般用
在 浅埋隧道施工 中。而暗挖法则是 不挖开地 面,利用在地下挖洞的方式进行施 工,一般在 埋深超过一定限度后,明挖法
双模式TBM在青岛地铁实践中的适应性研究
![双模式TBM在青岛地铁实践中的适应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66ec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a.png)
双模式TBM在青岛地铁实践中的适应性研究发布时间:2022-05-07T08:12:53.09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月第2期作者:栾朝翔[导读] 为了确保复合地层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能够安全、快速的施工,栾朝翔(中铁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1)摘要:为了确保复合地层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能够安全、快速的施工,以青岛地铁8号线为研究对象,针对青岛地铁8号线鞍山区间的地质特征,进行TBM设备的选型。
本文以青岛地铁8号线鞍山区间为依托,从设备掘进模式、刀盘形式、及后配套设备配置等方面,对设备进行了适应性的研究。
关键词:双模式TBM、青岛地铁、复合地层、适应性研究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一般位于市区繁华地段,为了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岩层地段,应避免采用传统的钻爆法施工。
在隧道施工中,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相对传统钻爆法具有高效、快速、优质和安全等优点,现己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水利等行业中。
近年来,先进的全断面掘进机(TBM) 在地下工程中愈来愈显示其功能的优越性,而双模式TBM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运用并不多见,本文依托青岛地铁8号线山东路南站~鞍山路站区间为研究背景,对双模式TBM在青岛地铁的适应性进行研究。
1工程概况青岛地铁8号线隧道穿越区主要为城市繁华地带,线路周边存在大量建(构)筑物。
线路穿越区地层以中、微风化花岗岩为主,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在11~106MPa之间,存在多条断裂带。
该区间左线隧道长1313m,右线隧道长1318m,最小曲线半径为800m,隧道断面采用人字坡,最大坡度为26‰,隧道顶部埋深在26~37m。
图1 山东路南站~鞍山路站区间地质纵剖面图2 TBM选型由于青岛的地层以强度较高的岩层为主,因此不考虑使用盾构进行施工,针对青岛地铁8号线鞍山区间的情况,对TBM进行选型分析。
TBM一般可分为敞开式、护盾式、双模式三大类,隧道选取何种形式的TBM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地质因素和线路因素对青岛地铁8号线鞍山区间的TBM选型起决定性作用。
青岛地铁2号线-地质情况简介全
![青岛地铁2号线-地质情况简介全](https://img.taocdn.com/s3/m/1c5c8d7183c4bb4cf6ecd130.png)
青岛地铁2号线-地质情况简介全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目录第一节工程简介及主要工程量2.1.1第二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条件本站所在场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沿线建筑均为多层,第四系为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洪冲积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粉质粘土、砂土,厚0.2~13.7m,地貌成因为剥蚀堆积缓坡。
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0.20~17.10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洪冲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组成。
场区内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呈脉状穿插其间,部分钻孔中揭露碎裂状花岗岩及糜棱岩。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①层(素填土):该层分布较广泛,厚度0.20~5.35m,层底标高7.30~24.84m。
褐色、黄褐色等,稍湿~湿,松散~稍密,由黏土、粉质黏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局部夹有碎砖等,部分地面为10~30cm厚的水泥或沥青路面。
总之,该场区人工填土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且不均匀,自稳能力差。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⑦层(粉质黏土):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80~6.60m,层底标高3.40~12.41m。
褐色~黄褐色,可塑,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含少量砂粒,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夹有粗砂薄层。
3、基岩中生代燕山晚期,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花岗岩岩基,以深成相全晶质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
由于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NE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
后期,酸性~中基性岩浆沿薄弱面入侵,形成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和辉绿岩等浅成相岩脉,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
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并见有后期侵入的细粒花岗岩、煌斑岩岩脉,局部由于受构造影响见有碎裂状花岗岩、糜棱岩。
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
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青岛北站-大洋站段过海隧道工程
![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青岛北站-大洋站段过海隧道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da9b30eff90f76c661371a6f.png)
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青岛北站-大洋站段过海隧道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二〇一六年七月青岛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项目名称 (2)1.2 项目性质 (2)1.3 地理位置 (2)1.4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5 项目主要施工方案 (3)1.6 工程分析 (3)1.7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与选址合理性 (8)2 项目所在海域环境状况概述 (13)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 (13)2.2 建设项目所在地海洋环境现状 (13)3 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15)3.1 水动力环境影响分析 (15)3.2 声环境影响分析 (15)3.3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15)3.4 隧道渗水量影响分析 (15)3.5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5)3.6 其他影响分析 (16)4 主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18)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8)4.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0)5 评价总结论 (21)5.1 项目概况 (21)5.2 环境质量现状 (21)5.3 环境影响评价 (23)5.4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24)5.5 公众参与 (25)5.6 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结论 (25)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青岛市地铁8号线工程青岛北站-大洋站段过海隧道工程。
1.2 项目性质新建工程。
1.3 地理位置青岛地铁8号线(M8)线路自五四广场站沿山东路向北至青岛北站,然后向西过胶州湾海域,继续向北至胶州国际机场,到达终点胶州北站。
本工程为其中东大洋站~青岛北站区间过海段,于胶州湾东北部红岛东湾湾口海底。
1.4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作为青岛地铁8号线重要节点工程。
青岛地铁8号线全长约60.7km,本工程为其过海段区间段东大洋站~青岛北站,位于胶州湾东北部红岛东湾湾口海底。
区间长约为7.926km,两个通风口间过海段线路长5.4km,其中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段共5.19km;陆域段长约为2.526km。
地铁出入口施工要点讲解
![地铁出入口施工要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a1823645901020206409c24.png)
二、施工重难点
2、出入口明暗挖交界处钻孔桩 出入口明暗挖交界处钻孔桩处为结构受力转换点,及时做好
加固是保证进洞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对措施:
眼科的爆破振动速度不超过0.5cm/s。 相应措施:
严格控制爆破振动速率,采用控制爆破技术,依据《爆破安全 规程》爆破安全允许距离公式计算出不同位置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确保不同位置的爆破振速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减少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
二、施工重难点
4、A号出入口明挖段及新风井的近接施工 A号出入口明挖段与1号风井共用1号风井的墙壁,新风井与A
三、施工方法
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施作下一循环。 ③10-10进入8-8断面(人防断面)施工步骤:打设φ42×3.5
注浆超前小导管,长度为3.5m,此外插角10°左右,环向间距0.3m, 采取分段破除门式钢架,先进行主体左上导洞混凝土的破除和钢架 的切割,开挖连立三榀格栅钢架,架设主体钢架喷射混凝土封闭。 左上导洞开挖支护3~5米后进行左下导洞的马头门破除施工,然后 进行右上下导洞的施工。
芝泉路站A号出入口 设计情况及施工方法汇报
演讲人:张汝波
目录
汇 报 内 容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重难点 三、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站为青岛地铁2号线芝泉路站,车站主体为暗 挖单拱双层结构,全包防水,车站中心里程处拱顶覆 土约16m,车站中心里程为YSK28+688.221,车站起讫里 程为YSK28+ 543.171~YSK28+778.971,全长235.8m, 标准段开挖跨度为21.62m。车站设3个地面出入口、1 个预留出入口,1个消防专用出入口、1部无障碍电梯 和3组风亭。
青岛地铁试验段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
![青岛地铁试验段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e242422fcfc789eb172dc84d.png)
车出碴运输时与出入口通道在同一标高上, 采
用上导洞先行开挖方式 (图 1)。采用光面爆破,
起爆网络与过街的方案同, 循环进尺取118 m ,
一天放两排炮, 进尺316 m d。
图 3 爆破振动控制速度与一次起爆药量、 离爆心距离的关系图
315 爆破施工工艺与减振措施 提高爆破工艺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
铁道建筑 1998 年第 2 期
—9—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施工, 该通道上方有一 5 层旧砖房, 年代久远, 已被列入市拆迁改造范围, 房屋基础与隧道拱
图 2 出入口通道
爆破施 工必须防止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 隧道结构受爆破振动的影响; 同时必须使居民 受噪声和震动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 311 确定评价爆破效应的安全标准
地下隧道爆破产生的副效应是通过仪器量 测建筑物等所在地面质点振动最大加速度或最 大速度来反映的。确定爆破效应安全标准, 寻找 振动传播规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顶的垂直距离, D —隧道跨度)。 修建青岛地 3# 、4# 人行出入口需穿越四流南路交通主干
铁有优越的地质条件, 可主要采用暗挖钻爆法 道, 隧道拱顶与路面距离 2~ 4 m , 其中含各种
施工。 只是火车站站、胜利桥站采用明挖法施 城市管线 4 条; 路面行人川流不息, 交通十分繁
工。
忙。我们选择作出碴口的 1# 出入口先进行钻爆
循环进尺取 018~ 110 m , 一天放两排炮, 进尺 116~ 210 m d。
③车站隧道爆破方案 车站长218 m , 宽1815 m , 高14 m。 南北两
青岛1号线施工方案设计
![青岛1号线施工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5e2a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4.png)
青岛1号线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青岛1号线是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的施工方案设计是确保线路建设高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岛1号线的施工方案设计内容。
2. 施工概述2.1 项目背景青岛1号线全长约30公里,起点位于市中心区域,终点位于城郊地区。
该线路设有多个车站和车辆停放区,是连接城市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住宅区域的重要线路。
2.2 施工目标青岛1号线的施工目标是按照规定的工期和质量要求完成线路建设,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营和乘客的便利出行。
具体目标包括:•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控制施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线路稳定可靠。
3. 施工流程3.1 概述青岛1号线的施工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土地征收、设计方案编制等;2.土建施工:进行土地平整、基坑开挖、地基处理等;3.结构施工:进行车站、线路架设及设备安装等;4.车辆调试:进行车辆运行测试和信号调试等;5.线路通车:进行最后的线路调试和试运行。
3.2 施工分工为保证施工高效进行,青岛1号线的施工分工如下:1.施工队伍:设立专门的施工队伍,分为土建施工队、结构施工队和电气施工队;2.项目经理:负责项目整体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3.监理单位:监督施工进展、质量和安全等;4.各专业设计单位:负责施工图纸编制、技术支持等。
4. 施工技术为保证青岛1号线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方案设计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包括:1.地下施工技术:采用隧道掘进机进行地下隧道的开挖,提高施工效率;2.现浇混凝土技术: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增加结构的稳定性;3.自动化施工技术: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施工作业,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效率;4.BIM技术: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编制和施工过程管理。
5. 施工风险与管控在青岛1号线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草案变更等。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8515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6.png)
青岛一号线施工方案项目背景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城市发展迅速,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青岛市决定修建一条地铁线路,即青岛一号线。
项目目标青岛一号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线路,起点位于青岛市南部的市南区,终点位于市北区。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缓解青岛市南北向交通压力2.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3.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施工内容1. 地铁线路青岛一号线的地铁线路全长约40公里,共设站35座。
线路起点位于市南区火车站,经过市中心的中山路、利津路等主要商业区域,最终到达市北区的市政府广场。
线路设有地下区段和地面区段,以及部分高架区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工作。
2. 车站建设青岛一号线共设有35座地铁站,其中包括起终点站和途中站点。
每个车站都需要进行土建施工、建筑装修、设备安装等工作。
车站的设计要考虑通风、照明、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乘客在车站内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 供电系统建设供电系统是地铁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一号线的供电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模式,需要进行供电线路敷设、供电变压器安装等工作。
供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地铁列车正常运行。
4. 信号系统建设信号系统是地铁运营的关键支撑系统。
青岛一号线的信号系统采用自动驾驶模式,需要进行信号设备敷设、线路调试等工作。
信号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地铁列车按时、按需运行。
5. 通信系统建设通信系统是地铁运营的重要支撑系统。
青岛一号线的通信系统需要进行光缆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
通信系统的设计要保证信息传输的快速、稳定和安全,确保地铁运营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施工进程青岛一号线的施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论证、设计编制、施工图纸审核等工作。
2.地铁线路施工阶段:包括地基处理、隧道开挖、车站建设等工作。
3.供电系统建设阶段:包括供电线路敷设、变电站建设等工作。
复杂环境城市地铁大断面钻爆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复杂环境城市地铁大断面钻爆开挖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a8d63bda38376bae1faeba.png)
开挖施工对周围构筑物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现场勘探
及理论分析,论述了控制爆破振速的可能性,通过优化爆破
设计,提出合理的钻爆方案和参数,并经过爆破试验,验证了
新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了良好的钻爆爆开挖;优化设计;爆破试验
中图分类号:U231. 3
文献标志码:B
海泊桥站〜小村庄站区间地形略有起伏,第四系土层素 填土层厚0. 5 ~5. 2 m,粉质黏土层厚0. 8 ~6. 0 m,中、粗砂层 厚2. 2〜6. 4 m;下伏基岩均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局部夹 杂花岗斑岩、煌斑岩,从上往下风化程度逐步减弱,依次为强 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局部发育块状碎裂岩和节理密集带。 区间隧道埋深20 ~ 29 m,围岩分级主要为皿1〜N2级,皿1 〜皿2级围岩稳定性较好;W1〜V2级围岩稳定性较差。
3优化爆破设计
B断面(见图1)宽度为12. 3 m,高度为9. 9叫采用台阶 法开挖,出渣方式为“挖掘机+四轮车”。为加快施工进度, 不采用上下台阶高度均分的形式开挖,上台阶高度约8. 3 m, 下台阶高度约1.7m,上台阶需一次爆破开挖成型,每循环进 尺1.5m。由于第2系毫秒导爆管雷管需跳段使用可以达到 较好的爆破效果,按照常规的爆破设计,共有11个段落可 用,为减少单段起爆药量,降低振速,现有雷管段数已无法满 足施工需要。
1工程概况
山东青岛市地铁1号线海小区间从海泊桥车站(第19 座车站)沿人民路向北至穿过南宁路、抚顺路,下穿人民路立 交桥,进入小村庄车站(第20座车站)。线路主要位于人民 路下方,道路两侧分布有大量的老旧居民楼及商铺,楼层高1 〜8层。人民路为城市干道,地面车辆较多,交通较繁忙,道 路及两侧分布有大量的热力、电力、邮电通信、有线电视、污 水、雨水、自来水等管线。区间右线长1 061. 475 m,左线长1 061. 119 mo海小区间采用“矿山法+TBM法”施工,暗挖段 长约413.5 m,采用矿山法施工。海小区间暗挖段共分为14 种断面支护形式,断面形式复杂,其中大断面宽约23.3 m、高 约15.2 m,施工难度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青岛市地铁某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条件本站所在场区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沿线建筑均为多层,第四系为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洪冲积层粉质粘土、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粉质粘土、砂土,厚0.2~13.7m,地貌成因为剥蚀堆积缓坡。
通过钻探揭示,场区第四系厚度0.20~17.10m,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洪冲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组成。
场区内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呈脉状穿插其间,部分钻孔中揭露碎裂状花岗岩及糜棱岩。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第①层(素填土):该层分布较广泛,厚度0.20~5.35m,层底标高7.30~24.84m。
褐色、黄褐色等,稍湿~湿,松散~稍密,由黏土、粉质黏土、砂夹少量碎石等组成,局部夹有碎砖等,部分地面为10~30cm厚的水泥或沥青路面。
总之,该场区人工填土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且不均匀,自稳能力差。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⑦层(粉质黏土):该层在场区普遍分布,层厚0.80~6.60m,层底标高3.40~12.41m。
褐色~黄褐色,可塑,具中等压缩性,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含少量砂粒,切面较光滑,干强度中等,局部夹有粗砂薄层。
3、基岩中生代燕山晚期,区域性构造活动强烈,发生大规模、区域性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稳固的花岗岩岩基,以深成相全晶质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要组成岩石。
由于受华夏式构造体系影响,形成NE向为主的压扭性断裂构造。
后期,酸性~中基性岩浆沿薄弱面入侵,形成1煌斑岩、细粒花岗岩和辉绿岩等浅成相岩脉,与花岗岩岩基组成复合岩体。
基岩以粗粒花岗岩为主,并见有后期侵入的细粒花岗岩、煌斑岩岩脉,局部由于受构造影响见有碎裂状花岗岩、糜棱岩。
由于长期受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场区内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上而下形成了性状各异的风化带。
不同岩性由于其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不同,且受内外动力作用改造的程度不同,导致其风化程度及风化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1)粗粒花岗岩本场区普遍分布,褐黄色~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并含少量角闪石及黑云母。
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强风化上亚带、中等风化带及微风化带。
现分述如下:第16上层(强风化上亚带):揭露层厚:0.30~7.00m,层底标高-6.53~21.13m。
褐黄色~肉红色,矿物蚀变强烈,长石多高岭土化,岩芯手搓呈砂土状,夹有少量角砾~碎块状岩芯。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第17层(中等风化带):揭露垂直厚度0.70~16.10m,肉红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稍光滑,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长石部分蚀变、褪色,受力易沿节理面裂开。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第18层(微风化带):揭露垂直厚度1.30~29.60m。
肉红色,矿物多未蚀变,仅节理面矿物有所蚀变,节理一般发育,岩芯较完整,坚硬,锤击声脆,岩样多呈短柱~长柱状。
部分岩脉旁侧段节理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岩体较破碎,岩样呈块状。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大于0.60,属较完整的较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级。
(2)煌斑岩煌斑岩在场区穿插分布于粗粒花岗岩中,煌斑岩为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其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倾角多为高角度,一般脉宽约0.5~2.0m。
其颜色为灰黄色~褐色~灰绿色,细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云母、角闪石。
煌斑岩强风化层一般厚度较大,多呈砂土状,具遇水软化的特性,中等风化煌斑岩强度较高,但遇水及暴露后强度降低较大。
微风化煌斑岩强度高,多属坚硬岩。
第161层(强风化带):厚度0.70~3.30m,黄绿~灰绿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砂土状,局部夹有少量直径1~4cm块状岩芯,锤击易碎散。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第171层(中等风化带):垂直厚度1.40~8.70m。
黄绿~灰绿色,岩芯呈碎块~块状,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局部隙间夹有次生矿物,岩样锤击易碎散,声暗哑。
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Kv一般为0.3~0.5,属较破碎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第181层(微风化带):垂直厚度0.20~2.10m。
灰绿~墨绿色,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光滑,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岩样锤击声脆不易碎。
该层岩体属较破碎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级。
(3)细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是沿软弱结构面侵入的脉岩,其产状同煌斑岩。
一般脉宽0.5~2.0m,海尔路站处形成细粒花岗岩岩床,细粒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强,但除细粒花岗岩岩床外一般节理、裂隙较发育。
第162层(强风化带):垂直厚度:0.70~2.00m。
肉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岩体破碎,岩芯呈角砾~块状,部分手可掰碎。
该层岩体为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第172层(中等风化带):垂直厚度1.10~6.40m。
肉红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同上,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矿物蚀变较轻,沿节理面见铁染、绿泥石化斑点。
岩芯多呈块状,少量短柱状,岩块坚硬,锤击声脆,不易碎。
揭露段岩体属较破碎的较硬~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Ⅳ级。
第182层(微风化带):垂直厚度1.60~20.60m。
肉红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同上,节理裂隙较发育,矿物新鲜,沿节理面见铁染、绿泥石化斑点。
金刚石钻进采取的岩芯呈块状~短柱状,柱体光滑,岩块坚硬,锤击声脆,难碎。
揭露段岩体属较破碎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Ⅲ级。
(4)糜棱岩第163层(糜棱岩):垂直厚度1.20m。
灰白色~灰绿色,原岩主要为花岗岩,受动力作用影响,矿物大部分都已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具明显变质岩特征。
钻探揭示段岩石风化强烈,岩石具散体状~泥状结构,条带状~条纹状构造,岩块干时较坚硬,湿时易软化,多具塑性。
糜棱岩为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5)碎裂状花岗岩碎裂状花岗岩属动力变质成因,主要分布于不同岩性接触带。
第173层(碎裂状花岗岩):揭示垂直厚度1.40~6.30m。
褐黄~肉红~灰绿色,原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受压破碎形成,岩体节理发育,矿物绿帘石化明显。
岩芯多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稍光滑,岩芯锤击易断,断裂面不规则。
揭露段岩体属较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
图2.2-2万年泉路站~李村站区间地质纵断面图2.2.2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赋存(1)地表水邻近本站位主要地表河流有张村河及李村河。
张村河从本段K16+440~K16+590穿过,河流与线路约呈56度相交,张村河两岸均筑有河堤,堤高约3.0m,料石砌筑,河宽约160m,河床宽约10m,断面呈梯形,勘察时水深一般1~2m,常年流水不断。
河漫滩生长有芦苇等喜水植物,暴雨过后,河漫滩亦有水流通过。
李村河自本段K19+330~K19+415穿过,河流与线路约呈65度相交,李村河两岸均筑有河堤,堤高约3.5~4.0m,料石砌筑,河宽约80m,河底均已硬化,河南侧修建有宽约3.5米的排水明渠,常年流水不断,勘察时水深一般1~2m。
雨后,整个河床被水淹没。
(2)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松散土层及基岩的裂隙中。
2、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本场区的地下水按赋存介质及埋藏条件的差异,可划分为三大类:第四系孔隙水、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
各类基本特征如下: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山间冲洪积成因的中粗砂中。
以潜水为主,局部为弱承压水。
除自起点~海尔路段张村河侵蚀堆积一级阶地及尾段李村河侵蚀堆积一级阶地富水性中等外,其他地段孔隙水相对较贫,富水性极贫~贫。
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强风化~中等风化带中,岩石呈砂土状、砂状、角砾状,风化裂隙发育,呈似层状分布于地形相对低洼地带。
一般含水层厚度小于3m,局部受断裂构造影响含水层厚度可达10m左右。
地下水位随地形的升高而增大,渗透系数K=5×10-1m/d~2×10-3m/d。
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孔隙水的补给。
其下伏微风化~未风化花岗岩为良好的隔水层,涌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富水性贫~极贫,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3/d。
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断裂带两侧的构造影响带、细晶岩、细粒花岗岩、煌斑岩等后期侵入的脉状岩脉挤压裂隙密集带中,呈脉状、带状产出,地下水径流深度较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风化裂隙水的补给,无统一水面,具有一定的承压性。
在汇水条件较好地段,地下水一般较丰富。
洞室开挖过程中,常形成点状或线状涌水。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河水、管道渗漏补给地表河流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丰水期由地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由地下水补给河流;它们同时受大气降雨和蒸发的影响。
地下水的流向主要受区域侵蚀基准面和地貌的控制,从地下水位反映的形态看,张村河以南地段地下水径流方向是由南向北,自张村河~K17+750段地下水径流方向为自北向南,K17+750以北地段地下水径流方向为自南向北。
地下水水位随季节及降雨情况有一定的变化,勘探期间水位基本无变化。
水位埋深及标高见剖断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年内变幅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