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弹力优秀说课稿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24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bd1726910ef12d2bf9e71d.png)
(一)形变:
1、定义: 形状或体积改变 2、分类: 3、弹性限度:形变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不能恢复原状
(二)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想恢复原状,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2、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发生形变 3、几种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及弹力产生的原理
(三)弹力的方向
1 、弹力的方向总是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指向受力物体 2 、几种接触方式下弹力的方向的判定
发生形变的物体超过一定限度,物体的形变不能完全恢 复,这个限度我们称之为弹性限度(吹气球体会弹性形变与弹性限度)
问题 桌上子放着本书,书和桌面有没有发
生形变呢?
放大法显示微小形变
光学下显示微小形变
手挤压玻璃瓶,观察水柱的变 化。
3)按程度
明显形变 微小形变 只要发生挤压或拉伸,就会发生形变
二、弹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 4、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题
桌上子放着书,书和桌面有几个弹力呢?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3)、拉力是一种弹力
橡皮筋、绳发生弹性形变,想恢复成原状,对与之接触的 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个是拉力。
方向?
沿着橡皮筋、绳收缩的方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三章第2节《弹力》课件(共24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弹力》课件ppt
![《弹力》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717976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c.png)
原状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保留
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塑性形变
二、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哪幅图中,A、B之间有弹力?
AB 甲
AB 乙
FB
FA
AB
丙
2、产生条件
①物体相互接触 ②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
F支
F拉
F推
F压
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4.弹力的方向
所以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三、弹簧测力计 (测力工具)
刻度盘 单位
弹簧 指针
挂钩
L0=5cm L1=6cm L2=7cm L3=8cm
1cm
2cm
3cm
F1=2N
F2=4N
F3=6N
2、使用方法: 线方向轻拉几次
第2节 弹力
力的作用效果
? 改变物体形状,使它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恢复到原来形状 弹性形变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塑性形变
一、弹性、塑性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能自动恢复 到原状的性质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销外力,不能自动恢 复原状的性质
弹簧
橡皮 泥
原状 施加外力 停止用力 产生形变 形变消失
A.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 物体的作用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伸长的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 生的力
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 别是( )
A.4N和8N C.4N和0N
B.4N和4N D.8N和8N
高中物理名师示范课《弹力》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名师示范课《弹力》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7ddc3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e.png)
感受一下 弹力的方向如何
恢
F
复
原
状
方
向
引 起 形 变 方 向
引起形变的方向
F
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方向相反 〔或指向恢复原状的方向〕
➢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挤
常 见 的 弹 力
压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 发恢直的面微直✓都总向的面生复于弹的小于是是被方而结微原桌力压的书弹 垂 压 向 指论小 状 面 F力 形 面力直的总向1:形,〔;变〔,。于物是被压变对接桌,接这压支体垂支力,桌触面对触就力持,直持、书面面由书面是的面支于的支由产〕于产〕书方而持支物持于生向发生向对向 指力 持 体力要 垂下 生垂 上桌。
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感受一下
当你的手用力压下去的时候, 你的手会有什么感觉呢
物体2 F 物体1
❖ 作用过程
物体1受到物体2的作用
物体1发生了形变
恢复原状
物体1对物体2产生了力的作用
这个力叫做弹力
弹力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 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CD
[课堂训练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D.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4964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e.png)
2024年弹力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物理》第九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弹力”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计算公式、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概念,以及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能运用弹性系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方法、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理解。
教学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小球、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跳板的弹性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知识讲解:a. 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b. 弹力的计算公式;c.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概念及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计算弹力的例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弹力的产生和大小,测量弹性系数。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2. 弹力的计算公式3.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4. 例题解析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给定弹簧的弹力;b. 解释生活中一个与弹力相关的现象;c. 讨论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的关系。
2. 答案:a. 弹力 F=kx,其中 k 为弹簧的弹性系数,x 为弹簧的形变量;b.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c. 弹性形变与弹性系数成反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指导。
2. 拓展延伸:a. 探讨弹力在工程中的应用;b. 研究其他类型的力,如摩擦力、重力等;c.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弹力》说课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弹力》说课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48ca643fc4ffe473268ab46.png)
一、教材分析
二、学法分析
三、教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 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弹力是在学习了力和重力的基础上引入的一种力, 又是学习摩擦力、受力分析的基础 ,具有承前 启后的作用。另外弹力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 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2.学情分析
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 在前两章学习中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掌 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
学过
程 设
教
计
微小形变的演示
先理论推导,再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不易观察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的科学素养,完成对知识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并
让学生领悟到知识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过
程 设
教
计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认识形变
演示分析各种形变,在撤去外力之后的特点,让 学生归纳形变分类,得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教材 分析
4.重点、难点
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和弹力的方向。 难点:微小形变的观察和弹力方向的确定。
5.教具
海绵、橡皮泥、白纸、钢尺、拉伸和压缩弹簧、 橡皮筋、细线、装水的气球、砝码、自制的显 示微小形变的玻璃瓶、激光笔、平面镜、小桌 子、视频录像、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设备。
学法 分析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学过
程 设
二、新课教学
教
计
环节三:联系生活,归类探究弹力方向
设置教学探究活动,由简单明显的形变入手,分 析弹力方向,并通过前后模型过渡与对比,体会 对比法、力的平衡法、实验探究法、理论分析法 等多种研究方法,并总结出弹力方向的判定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弹力(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2弹力(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ca8530f242336c1fb95e23.png)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高中物理弹力优秀说课稿精品PPT课件
![高中物理弹力优秀说课稿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43f29533687e21af45a9db.png)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画出力的示意图。
平面
斜面
绳
第四环节:走向生活,实际应用。
视频播放:撑杆跳高
从形变与弹力的知识 去思考,撑杆跳高运 动员跳得高的原因?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书本:P56
形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 变的变化。
变 分类——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 力的作用,这种 力叫做弹力
弹 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力 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假设法、条件法
方向——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大小——胡克定律F = k x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 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 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 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 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 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 方式。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弹力(1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弹力(18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f098d776c66137ee0619de.png)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弹力有无的判断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假设法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实验1 实验2
事实表明: 所有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都会发生形变
感受、思考
实验:用手拉弹簧
想一想: 1、你的手感受到力的作用了么?
这个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是谁? 2、 弹 簧 发生了什么样的形变?形变时 ,弹簧的“想法”是什么?
思考:弹簧是如何对手指产生力的?
了解弹力
什么是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 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有趣的现象
弹力
石雪梅
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非弹性形变 (也叫范性形变)
形变
➢ 什么是形变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Ø 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
Ø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 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 “弹性限度”
仔细观察
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么
交流、讨论
1、盆花、斜面、手、灯都受到弹力了么? 2、所受弹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 3、盆花、斜面、手、灯所受弹力方向指向哪里?请画出弹
力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3.2弹力课件(共18张PPT)【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高中物理必修弹力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弹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0e5f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支持力的计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支持 力大小等于反作用力大小 ,即F = N。
拉力
拉力的定义
物体受到的沿着绳子的拉力。
拉力的向
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拉力的计算
根据胡克定律,拉力大小等于弹簧的弹力大小,即F = kx。
推力
推力的定义
01
物体受到的沿着接触面的推力。
推力的方向
02
沿着接触面指向被推的物体。
接触的定义:两个物 体间接触是指它们相 互接触并挤压。
接触是弹力产生的必 要条件之一。
接触的例子:两个并 排放置的物体、手握 物体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的定义:物体受到外力 作用而发生形状变化,当外力撤 去后,物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弹性形变的分类:拉伸形变、压 缩形变、弯曲形变、剪切形变等
机械能守恒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中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弹力与动量守恒
1 2 3
弹力的定义
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与动量的关系
在碰撞等物理过程中,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 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动量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状 态的重要物理量。
动量守恒
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动量守恒,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用胡克定律计算弹力
胡克定律介绍
胡克定律是弹性力学的基本原 理之一,描述了弹性体在受到 力的作用时产生的形变与弹力
之间的关系。
胡克定律公式
F = kx,其中F为弹力,k为弹 性系数,x为形变量。
实验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可 以进一步分析胡克定律的表现 形式和特点。
3.1 弹力 优秀课件(共32张PPT)
![3.1 弹力 优秀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889796b307e87100f69679.png)
7.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故存 在较大的测量误差。
弹簧测力计刻度均匀
因为弹簧的弹力 F = kx 或 ∆F = k ∆ x ,所以弹簧测 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学习 目标
思考
1.实验中获得的 F-x 和 F-l (l 代表弹簧长度)图线 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斜率代表什么物理量? 两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图线的斜率均等于弹簧的 劲度系数。 2.若不考虑弹簧自重,如何在 F-l 图象中获得弹簧的 原长? 图线与横轴的截距代表弹簧的原长。
学习 目标
弹力的大小和胡克 定律
1.弹力的大小 (1)取决于物体的形变量 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量越小,产生 的弹力越小;形变消失,弹力消失。轻绳、轻弹簧 内部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2)可借助物理规律求解 eg. 二力平衡
学习 目标
2.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 (2)公式:F = kx (3)适用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 (4)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的性质。 k 的大小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即由弹簧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k 越大,弹簧越“硬”;k 越小,弹簧 越“软”。 在国际单位制中 k 的单位是 N/m。
1.弹力的方向可归纳为“有面垂面,有绳沿绳,有杆不一定 沿杆”。 2.轻绳只能产生拉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乎不需要时间,弹 力可突变。 3.轻杆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形变消失或改变几 乎不需要时间,弹力可突变。 4.弹簧既可产生拉力,又可产生支持力,一般形变变化需要 一段时间,弹力不能突变。
学习 目标
学习 目标
3.几种常见的弹力 (1)压力和支持力 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 物体。 (2)绳子与物体间的拉力 拉力也是弹力,其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 的弹力常常叫作张力。 (3)弹簧的弹力 弹簧伸长时,弹力为拉力,方向沿弹簧指向弹簧收缩方向; 弹簧压缩时,弹力为支持力,方向沿弹簧向外。
高中物理弹力 (共13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物理弹力 (共13张PPT)优质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f3ce7743323968011c924e.png)
例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不正确是? A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能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 C、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例2、关于胡克定律F=kx中的x,下列说法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 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1、曲面与平面接触
N
N` N
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2、点与平面接触
N` N
光滑斜面
NB B
NA
A
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 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C
B、x是弹簧原来的长度
C、x是弹簧变化(伸长或压缩)的长度
D、x是弹簧原长加后来的长度
小结
一、弹力产生条件: ① 直接接触 ② 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力方向 1、压力和支持力: 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 体。 2、拉力: 绳的拉力沿着绳指向绳 收缩的方向
三、弹力大小: 1、弹簧弹力:胡克定律F = k x 2、其它弹力:由物体受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求解
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
• 3、曲面与曲面接触
N
半球形的碗
A N
B
NB对A
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 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四、胡克定律: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 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3c6d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0.png)
物理《弹力》课件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弹力》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一章第一节:《弹力的定义与计算》。
详细内容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弹力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弹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弹性绳、小球。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性绳、小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弹簧测力计,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用手拉弹性绳,观察弹性绳的形变与力之间的关系。
2. 弹力的定义与产生条件(1)教师讲解弹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
(2)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弹力的产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3. 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1)教师演示:改变弹簧的拉伸长度,观察弹力大小的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性绳的弹力与形变程度、材料种类的关系。
4. 弹力的计算方法(1)教师讲解弹力的计算公式。
(2)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弹力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弹力的实际应用教师举例说明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弓等。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
2. 弹力的计算公式。
3. 实际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计算题:一根弹性绳的弹性系数为k,当拉伸长度为x时,弹力为F。
若拉伸长度变为2x,弹力是多少?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弹力为2F。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影响因素掌握较好,但在计算题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弹力》说课课件共23页文档
![《弹力》说课课件共2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a7d3905376baf1ffc4fadea.png)
4. 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它发生形变方向如何? 5. 压力是怎么产生的?方向如何?
结论: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与施力物体(书)的形变方
向相反。
(注意:学生在这里总是分不清弹力的方向该指向受力物体 还是施力物体,其根本原因是分不清哪个是受力物体。所 以老师要强调画任何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受力物体。)
弹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 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 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理性思维还没有达到一定 的层次,要想理解弹力这一抽象概念还有一定困 难。
弹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能够确定各种弹力的方向。 ⑷探究形变与弹力大小的关系,理解胡克定律。
弹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弹力概念的建立、弹力产生、弹力方 向的确定。
教学难点: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及弹力方 向的确定
突破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常见的弹力进行 归类分析,总结得出弹力的方向,让学生有一个 全面的理解。并利用特殊的方法分析弹力的有无, 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弹力
③常见弹力及其方向(绳的拉力)
小组讨论: 1、拉力是一种什么力? 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是怎么生的? 3、拉力方向向哪?
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 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
结论: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沿绳的方向指向绳子收
缩的方向。
弹力
④.弹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撤去支撑物法 假设法+共点力平衡法
弹力
十一.板书设计
一、形变 1.概念 2.分类:弹性形变
高中物理必修弹力ppt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弹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e1ba684868762caaed540.png)
例2: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_____,若用200N 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m。
弹簧每伸长或缩短1m需500N的拉力或压力,0.4 例3:一根轻质弹簧(自身的质量、重力不计),原长L0=10cm, 在它的下端挂G=10N为砝码时,长度变为L1=12cm,则: (1)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如果在它的下端挂上一个重物时,弹簧的长度 L2=15cm, 该物体多重?
弹力有无的判断
对于微小形变,用假设推理法
假设A、B间有弹力
A B 光滑水平面并 排放着静止的 木块A、B
以B为研究对象,B受力: N地
NA→B G B不可能静止,所以A、B间没 40 有弹力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T N
斜面→球
判断球与斜面 间有无弹力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41 间没有弹力
与弹簧的材料,弹簧丝的粗细,弹簧圈的直径,单 位长度的匝数及弹簧的原长有关。 单位:牛/米(
N /m
)
31
弹力
5、弹力大小
胡克定律的图像描述:
F/N
F2 F1
x1
x2
x/m
形变量
F k x
32
弹力
5、弹力大小
胡克定律的图像描述:
横截距:弹簧的原长
F/N
F2 F1
x1
x2
弹簧的长度
x/m
F k x
弹力有无的判断
假设球与木块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N N
木块→球
光滑球静止 在水平地面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42
例:画出下列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弹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 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 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习物理 的乐趣。 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 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 认知过程。 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 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 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弹 力
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有无弹力的方法——假设法、条件法 方向——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大小——胡克定律F = k x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 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 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 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 方式。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 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 方向. 3.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学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 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 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 第四环节:走向生活 课堂小结 实际应用
第五环节:布 置作业 巩固 升华
第四环节:走向生活,实际应用。
视频播放:撑杆跳高 从形变与弹力的知识 去思考,撑杆跳高运 动员跳得高的原因?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书本:P56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 形 变的变化。 变 分类——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 力的作用,这种 力叫做弹力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使学生体会假 设推理法及微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 妙.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 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无的判断 和弹力方向的判 断. 弹力大小的计 算. 实验设计与操 作.
弹力有无的判 断及弹力方向 的判断.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 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 ──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 法。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拉弓射箭、蹦极、 跳水等情景: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实验演示: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 我们能明显地观察到什么现象?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画出力的示意图。
平面
斜面
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