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观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工程结构有显著影响乃至造成结构破坏的 地震动称为。震害调查和研究表明强地震动是房 屋和工程结构破坏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工程结 构地震反应分析的输入。基于强震观测资料,研 究强地震动特性和强地震动预测是工程地震学或 强震地震学的研究内容,是地震工程的重要内容。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5.1 强震观测
仪器测量频率范围规定为强震仪幅频特性上、 下限频率下降3dB的带宽。现代强震仪记录地震 动的周期范围至少为0.04~20秒。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 ④ 动态范围 仪器在容许的失真条件下,能记录到的 地震动范围,与量程的含义类似,用分贝(dB)表 示:
dB=20*lg(测量的上限/测量的下限) 5.1.1-1 电流计记录式强震仪和光直记式强震仪的动态范围一 般为40dB, 模拟磁带强震仪的动态范围可达50dB, 数字磁带强震仪的动态范围可大于100dB ,固态存 储式强震仪的动态范围在低采样率时可大于120dB。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 1962年以广东新丰江水库地震的监测为契机,中国开始了强 震观测工作。此后地震局、各行业和高等院校陆续布设强震观 测台网。台湾的强震台网建设始于1972年。
• 1980年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建成,强震观测覆盖大陆30个省、 自治区和直辖市。目前,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是在21个国家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建设的具有遥测功能的数字强震台网, 其中包括8个一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台网密度平均每600平方 公里一台;13个二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台网密度达到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一台;五个大城市(北京、天津、兰州、乌鲁 木齐和昆明)的烈度速报台网设速报子台370个,子台平均密 度可达每50平方公里一台。
表示。不同强震仪的灵敏度含义不同,电流计记 录和光直记式强震仪灵敏度为 mm/g,磁带记录 式和数字式强震仪的灵敏度为V/g;mm为记录信 号的幅值,V为记录信号的电压,g为重力加速度。
• ② 量程 强震仪可能达到的物理量测量的上、下
极限值。现代强震仪能完整记录±0.0001~2g的 加速度值,模数转换器的二进制位数(bit)为12 位以上。
强震观测是利用强震仪记录地震发生时的地 面运动时间过程及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时间过程, 为工程地震学、结构抗震研究和应用提供地震动 与结构反应的观测数据。强震观测是地震工程学 研究的基础,强震观测记录还可应用于烈度速报、 地震预警、震害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及结构振动 控制、结构健康诊断等领域。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 ③ 频率响应 强震仪对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
频率响应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在输入幅值 不变的情况下,强震仪记录幅值随振动频率的变 化称为幅频特性,幅频特性平直表示记录到的地 震动放大倍数相同;记录的相位随振动频率的变 化称为相频特性,表示记录相对原始地震动的相 位差。
• ⑤ 触发方式 有机械触发、带通閾值触发、差值与比 值触发、定时触发、手动触发等不同方式。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 ⑥ 记录介质 主要有胶片、感光纸、磁带、存储器、 U盘和硬盘。
• ⑦ 静态耗电 强震仪等待地震时消耗的电流。
• ⑧ 采样率 对拾振器输出电压每秒钟采样的次数,数 字强震仪的采样率一般有50sps、100sps、200sps、 400sps四档供选择,现代强震仪的采样间隔至少为 0.01秒;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强震仪的分类
强震仪按记录方式分为:
笔记录式强震仪
电流计记录式强震仪
光直记式强震仪
模拟磁带强震仪
数字磁带强震仪
固态存储式数字强震仪
按记录的物理量分为:
强震加速度仪
强震速度仪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强震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 ① 灵敏度 以单位加速度(或速度)的记录幅值
• ⑨ 时间精度 强震仪内部时钟与世界标准时间的相对 误差,现代强震仪的时标精度可达5×10-7秒。
• ⑩ 数据存储 现代强震仪预存储时间可达5秒,防止 “丢头”;有足够容量的电源,可自动充电;可自 动传输数据。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5.1.2 强震台网和强震台阵
自1933年美国在加州的长滩地震中取得了第一条地震加 速度记录之后,强震观测迅速发展。日本于1951年底组建 “强震加速度计委员会”,此后由气象厅、各大学研究机构 和企业联合开展了全国的强震观测。
目前世界上约有四十多个国家开展强震观测工作,设置 了规模不等的观测台网,用于强震观测的仪器超过2万台。美 国现设置有5000台强震仪,并正在实施一个布设6000台强震 仪的新计划;美国加州规定所有超过6层的建筑物必须在地下 室、顶层和中间层各设置一台强震仪。日本有强震动观测仪 器近5000台。中国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陆地区目前有强震仪约2000台,台湾地 区布设了700多个强震台。
• 台网由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各区域台网部和省强震动台网部 三级构成。
• 速报台网子台设置在:(1)人口密集区;(2)活断层带或 地震活跃区;(3)高层建筑附近;(4)重要工程建筑附近; (5)生命线工程附近;(6)不同类型场地。
5.1.1 强震仪
强震仪是记录强地震动时间过程的专用仪 器,其基本原理与地震仪相同,但记录的地震动 物理量多为加速度(少数为速度),仪器的频带 较宽、即可记录多个频率成分的地震动,其运行 方式为待震触发。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强地振动及其 观测
强震仪的结构
强震仪由拾振器(传感器)和记录系统组成,
一般采用互相正交的三分向拾振器,可记录两个
水平方向和一个竖直方向的地震动。记录系统由 记录装置、时标系统、传输系统和电源系统等组 成。几乎所有的强震仪都具有自动触发控制功能,
当地震动幅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才开始记录,拾 振器拾取的地震信号通过电路送给电流计(或磁 带、存储器等)记录下来;时间系统为强震仪提 供准确的发震时刻和时间标记。传输系统将地震 动时程数据、时间等有关信息按照设定的方式向 记录处理中心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