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
9
4/2/2019
尽早心肺复苏
—重要的第二环节
? 旁观者心肺复苏
(bystander CPR )可以 使室颤患者心脏有效挽救 的时间延长 10-12分钟
? 在基本救助人员(包括警察、保安人员、消防
队员等)到达之前,基础心肺复苏足以维持生 命
? 基础生命支持 是通向除颤的桥梁
10
4/2/2019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应对策略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北京世纪坛医院 陈炜
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复苏=通气(圣经时代)
Elijah将自己压在小 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 苏醒过来
4/2/2019
公元175 年出现的风箱通 气,指出风箱通气可引起 肺扩张。
3
马背复苏受难者俯趴在马背 上,在马跑动时,受难者的 胸部得到周期性的按压
4/2/2019
13
A
B
C
D
开放气道 --Airway
1、复苏者应用仰头举颏开放气道。手指抠挖法仅适用 于在咽喉部看见实物,怀疑气道阻塞的无意识病人
2、胸部推击、背部捶击、腹部推击对有意识的成人 和1岁以上的儿童缓解FBAO是有效
14
A
B
C
D
人工呼吸 --Breathing
1、口对鼻,口,气道造瘘通气, 2、设置潮气量和通气频率;
? 推荐对成人和儿童的按压深度不同,成人为 5cm,
儿童为4cm。
17
4/2/2019
AMSA 技术用于除颤治疗
有望能在 2010 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得 以推荐
? Weil 心脏医学研究院近年对于 VF波形的分析研究取得突
破性进展
? 组合心电波形幅度与频率数值的幅度谱面积 (AMSA) 技术
, 根据 VF 波形分 析决定优先除颤、还是先行 CPR 后再 除颤
? 2010指南则推荐使用低能双
向波除颤,即先使用低能量 120 J,再依次递增为150 J、 170 J,最后达最高能量。与 单向波除颤相比,双向波除 颤可以改善短期预后,但不 改善存活率;
? 与多次除颤相比,单次除颤
较佳,并推荐低能量除颤。
除颤时间与 抢救成功率
时间(分)成功率( % )
-----------------------
4/2/2019
酒桶复苏酒桶滚动时,淹溺受 难者的胸部被动的受压和舒张 而引起通气,同时也巧合地产 生胸部按压
4
电除颤时代( 1960s之前
)
? 1899年,Prevost和Battelli发现低电压的交流电可诱
发室颤,而高电压的交流电能终止室颤
? 1940年,Wiggers用动物实验证实交流电能除颤有效
会心肺复苏和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 2008年10月-来自国际复苏联盟 (ILCOR) 及美国心脏学会 (AHA)等的专家
就当前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治疗达成共识并发表联 合声明
? 2010年1月-2月-ILCOR 和AHA召开2010心肺复苏指南暨心血管急救(
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着手制订 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预定于 2010年10月正式出台
? 1947年,Claude Beck成功的在病人身上进行了除颤
? 1962年,Lown等证实直流电比交流电除颤更安全
5
4/2/2019
现代心肺复苏(1960s以后)
? Kouwenhoven 、Knickerbocker
和Jude 建立了心肺复苏的假说:“
胸外按压不仅能够产生血压而且有 助于血流和自主循环的恢复”
? 1960年他们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
施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6
4/2/2019
心肺复苏会议的里程碑
? 1966年-国际复苏联盟 (ILCOR) 首次召开会议,制定 CPR & ECC 标准 ? 2000年-ILCOR 主办第一次大型会议,制定 CPR & ECC 国际指南 ? 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治疗推荐意见国际共识美国心脏学
? 训练有素和装备齐全的
工作小组在救护车或其 他交通工具上进行尽早 的干预治疗
?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其他卫生人员以及
接受过培训的院前急救人员
? 呼吁临床医师和社区急救医护人员加强对心脏骤停后
早期的关注,建议制定科学、严谨的早期临床干预措 施及预后判定标准。
12
4/2/2019
TIME IS LIFE !
7
4/2/2019
美国心脏协会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制定进程
尽早开始
—生存的第一环节
? 是指将接受过培训的
人员和适当的装备迅速 地带到受难者身边
? 如病人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
效wk.baidu.com吸),应开始CPR
? 包括循环衰竭的识别、决定呼叫、呼叫和派送 ? 公众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急诊通讯系统可以强化这一
尽早除颤
—最关键的第三环节
?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出现
使得非专业人员能安全 地除颤
? 基本救助人员(包括 警
察、保安人员 、消防队员 等)要比 EMS的一线人员 提前数分钟到达现场
? 为了缩短开始除颤的时间,应该是基本救助人员
而不应该是医护人员开始除颤
11
4/2/2019
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最后的一个环节
16
2010心肺复苏指南暨专家共识推荐:
?按压深度:欧洲复苏学会(ERC)/AHA推荐,对成
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深度应为4~5cm,临床研究 表明,按压深度达4cm即可提高除颤成功率及恢复 自主循环(ROSC)
?动物研究显示,当按压深度从4cm增加至5cm时,冠
脉灌注压(CPP)可从7mmHg升至14mmHg,但却不改 善心肌血供。
? 整合 AMSA 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商品化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已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AMSA 分析表明当前的 VF波形已达到除颤阈值 , 将提示
医务人员 给予除颤
? 否则,不考虑除颤 , 继续给予 CPR
A
B
C
D
电除颤--Defibrillation
? 2005的CPR指南推荐使用
150~200 J除颤
15
A
B
C
D
胸部按压 --Compression
? 手的位置
在胸骨下1/3按压比在胸骨中部按压能产生更高的血压, 利侧手与胸骨接触可 提高按压效果
? 按压频率
增加胸部按压频率可提高生存率,推荐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发生 ,达100次/ 分或120次/分,至少不能低于 70次/分。
? 按压时胸壁回弹
两项临床实验表明,使用阻抗临界装置和完全胸壁回弹技术可使 ROSC、存活 入住急诊科和ICU的患者增加
9
4/2/2019
尽早心肺复苏
—重要的第二环节
? 旁观者心肺复苏
(bystander CPR )可以 使室颤患者心脏有效挽救 的时间延长 10-12分钟
? 在基本救助人员(包括警察、保安人员、消防
队员等)到达之前,基础心肺复苏足以维持生 命
? 基础生命支持 是通向除颤的桥梁
10
4/2/2019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应对策略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北京世纪坛医院 陈炜
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复苏=通气(圣经时代)
Elijah将自己压在小 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 苏醒过来
4/2/2019
公元175 年出现的风箱通 气,指出风箱通气可引起 肺扩张。
3
马背复苏受难者俯趴在马背 上,在马跑动时,受难者的 胸部得到周期性的按压
4/2/2019
13
A
B
C
D
开放气道 --Airway
1、复苏者应用仰头举颏开放气道。手指抠挖法仅适用 于在咽喉部看见实物,怀疑气道阻塞的无意识病人
2、胸部推击、背部捶击、腹部推击对有意识的成人 和1岁以上的儿童缓解FBAO是有效
14
A
B
C
D
人工呼吸 --Breathing
1、口对鼻,口,气道造瘘通气, 2、设置潮气量和通气频率;
? 推荐对成人和儿童的按压深度不同,成人为 5cm,
儿童为4cm。
17
4/2/2019
AMSA 技术用于除颤治疗
有望能在 2010 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得 以推荐
? Weil 心脏医学研究院近年对于 VF波形的分析研究取得突
破性进展
? 组合心电波形幅度与频率数值的幅度谱面积 (AMSA) 技术
, 根据 VF 波形分 析决定优先除颤、还是先行 CPR 后再 除颤
? 2010指南则推荐使用低能双
向波除颤,即先使用低能量 120 J,再依次递增为150 J、 170 J,最后达最高能量。与 单向波除颤相比,双向波除 颤可以改善短期预后,但不 改善存活率;
? 与多次除颤相比,单次除颤
较佳,并推荐低能量除颤。
除颤时间与 抢救成功率
时间(分)成功率( % )
-----------------------
4/2/2019
酒桶复苏酒桶滚动时,淹溺受 难者的胸部被动的受压和舒张 而引起通气,同时也巧合地产 生胸部按压
4
电除颤时代( 1960s之前
)
? 1899年,Prevost和Battelli发现低电压的交流电可诱
发室颤,而高电压的交流电能终止室颤
? 1940年,Wiggers用动物实验证实交流电能除颤有效
会心肺复苏和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 2008年10月-来自国际复苏联盟 (ILCOR) 及美国心脏学会 (AHA)等的专家
就当前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治疗达成共识并发表联 合声明
? 2010年1月-2月-ILCOR 和AHA召开2010心肺复苏指南暨心血管急救(
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着手制订 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预定于 2010年10月正式出台
? 1947年,Claude Beck成功的在病人身上进行了除颤
? 1962年,Lown等证实直流电比交流电除颤更安全
5
4/2/2019
现代心肺复苏(1960s以后)
? Kouwenhoven 、Knickerbocker
和Jude 建立了心肺复苏的假说:“
胸外按压不仅能够产生血压而且有 助于血流和自主循环的恢复”
? 1960年他们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
施包括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6
4/2/2019
心肺复苏会议的里程碑
? 1966年-国际复苏联盟 (ILCOR) 首次召开会议,制定 CPR & ECC 标准 ? 2000年-ILCOR 主办第一次大型会议,制定 CPR & ECC 国际指南 ? 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治疗推荐意见国际共识美国心脏学
? 训练有素和装备齐全的
工作小组在救护车或其 他交通工具上进行尽早 的干预治疗
?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其他卫生人员以及
接受过培训的院前急救人员
? 呼吁临床医师和社区急救医护人员加强对心脏骤停后
早期的关注,建议制定科学、严谨的早期临床干预措 施及预后判定标准。
12
4/2/2019
TIME IS LIFE !
7
4/2/2019
美国心脏协会 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制定进程
尽早开始
—生存的第一环节
? 是指将接受过培训的
人员和适当的装备迅速 地带到受难者身边
? 如病人无意识、无运动、无呼吸(终末叹气应看作无
效wk.baidu.com吸),应开始CPR
? 包括循环衰竭的识别、决定呼叫、呼叫和派送 ? 公众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急诊通讯系统可以强化这一
尽早除颤
—最关键的第三环节
?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出现
使得非专业人员能安全 地除颤
? 基本救助人员(包括 警
察、保安人员 、消防队员 等)要比 EMS的一线人员 提前数分钟到达现场
? 为了缩短开始除颤的时间,应该是基本救助人员
而不应该是医护人员开始除颤
11
4/2/2019
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最后的一个环节
16
2010心肺复苏指南暨专家共识推荐:
?按压深度:欧洲复苏学会(ERC)/AHA推荐,对成
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深度应为4~5cm,临床研究 表明,按压深度达4cm即可提高除颤成功率及恢复 自主循环(ROSC)
?动物研究显示,当按压深度从4cm增加至5cm时,冠
脉灌注压(CPP)可从7mmHg升至14mmHg,但却不改 善心肌血供。
? 整合 AMSA 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商品化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已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 AMSA 分析表明当前的 VF波形已达到除颤阈值 , 将提示
医务人员 给予除颤
? 否则,不考虑除颤 , 继续给予 CPR
A
B
C
D
电除颤--Defibrillation
? 2005的CPR指南推荐使用
150~200 J除颤
15
A
B
C
D
胸部按压 --Compression
? 手的位置
在胸骨下1/3按压比在胸骨中部按压能产生更高的血压, 利侧手与胸骨接触可 提高按压效果
? 按压频率
增加胸部按压频率可提高生存率,推荐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发生 ,达100次/ 分或120次/分,至少不能低于 70次/分。
? 按压时胸壁回弹
两项临床实验表明,使用阻抗临界装置和完全胸壁回弹技术可使 ROSC、存活 入住急诊科和ICU的患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