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 中的一大内容,其中的“重要词语”就有比喻、借代、 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
例:(1999•全国•22)创造宣言(节录)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
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的一点不同,刀法 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 一笔下去,万龙点睛。(第四段)
示例三:灵感,是音乐家跳跃的音符, 是 文学家的优美辞章的 ,是画家们的完满 构图,是一般人霎时的喜悦。
示例四: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 家常把灵感变为优美的辞章,画家常把灵感变为 完满的构图,一般人常把灵感变为霎时的喜悦。
示例五: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了跳跃的音符,文学 家的灵感成了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与完满的 构图相关,一般人的灵感是霎时的喜悦。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本诗的修辞手法
分析: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失之后显得格外 清静,一片白云飘去后感到特别的幽静。这 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更显其幽静, 从而写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简析这首诗中的表达技巧。
以乐衬哀(反衬)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 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 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诗歌前两句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 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 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作者面对如画的 美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 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二、扩写题
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经常要求按 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于30字的比 喻句。诱发点:父亲 一棵树
分析:解这类题,如果不懂比喻的特征,不了解比喻 的几种形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具体方法是,先把 几个词语扩成句子或段落,然后再把有关的句子改写 成指定的修辞句。这种题型虽然在高考中还没有出现, 但我想很值得注意。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问:作者连续用了四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 什么好处?
分析:回答本题,关键在于首先明确这里使用了排 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其次要明确这两种修辞的表 达效果(排比:能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排比 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 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 淋漓尽致。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 加强节奏感)。
2、“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属于形式方面 的问题,“语言”要生动形象一般不能离开修辞,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 表现用法、修辞手法。 例:(98•全国•29)报秋(节选)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 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 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 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滚 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 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分)诗 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 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 绪。(2分)
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
你高耸入云,全心向上,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你秀峰挺拔,正直无私,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你灵秀奇美,端庄典雅,是值得我赞颂的导师。 你高大挺拔,沉着冷静,是值得我学习的朋友。
你巍峨高大,清秀迷人,是值得我崇拜的偶像 你坚定绵延,挺拔坚毅,是值得我学习的长者 你高大壮美,孕含丰富,是值得我尊敬的导师 你高大无比,坚强威严,是值得我尊敬的长辈 你高大挺拔,深奥神秘,是值得我学习的书本
问题:第四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 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这里使用了比喻,然后通 过相似点去寻找各自比喻的本体。
(参考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 比喻众多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 教育对象成才。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 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 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有内容的理解, 有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本题C、D选项均 涉及到修辞。没有对修辞的辨别和理解能力, 我们就会束手无策。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 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 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 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问:简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满载”两句用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 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作者不写自己 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反而写 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美好的夕阳景色, 写出了作者对这秀美风光的喜爱,表达了作 者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父亲站在远处的山冈上,一动不动地站 着,就像是一棵傲然挺立的树。任凭风雨侵袭,都不 会倒下。
三、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的内容有三大方面: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语言和表达技巧 都牵涉到修辞手法。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衬托、 设问、反问、排比、用典、互文。
四、句式转换
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2004年)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
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 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 呢,则常是霎时的喜悦。答:
示例一: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了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 感成了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与完满的构图相关, 一般人的灵感是霎时的喜悦。 示例二: 音乐家、文学家、画家,他们常把灵感变为跳 跃的音符、优美的辞章、完满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 感呢,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分析:诗所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 写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的场面,烘托 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 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 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反衬凄凉的心 境,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参考答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 旨起到强化作用。
总结 涉及的题型:①扩写题
②仿写题 ③诗歌鉴赏题 ④句式变换题 ⑤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题。 应对办法: ①掌握修辞知识 ②学会辨析 ③按照要求,能够正确运用。
Biblioteka Baidu
以动衬静(反衬)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分析:这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 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 而且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可以想见, 山客的心境也是宁静的。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反衬),静中生趣 。
涛声是音序,
死亡是尾声,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喜怒哀乐是人生的音符
分析:这是一条考查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试 题。要正确解答这一试题,首先要正确理解 例句的修辞和所表达的意义。所给的四句话 均是暗喻,后三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 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本题就是为了考查 比喻(暗喻)的运用。
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2004年)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
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 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 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 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 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 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解题方法] 1、确定修辞方法 2、结合诗句分析 3、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 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 不同栽,一般开。 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 了什么思想?
答案: 用对比的手法。(2分)明写梅花不择
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 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2分)暗 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2 分)
[试题展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 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 、 的 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 用之妙。
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 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 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既写 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尾句拟人,表现作者 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 愿。
修辞手法 与高考试题
一、仿写题
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仿”的对象 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例(2002•全国)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
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
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人生是生命的交响曲:
浪花是部首,
诞生是前奏,
分析:诗中的第一句空山不见人,表现出山的空 寂,是静;人语响,有了声音,是动。三四两句 写人语响过后,日光静静地照在青苔之上,周围 一片静寂。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 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了。以动衬静,写出了山谷 的幽静。
以乐衬哀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