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调动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摘要:语文课堂本该是师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课堂,但如今的课堂中缺少了学生的声音,部分学生不愿发言,这不仅不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局面,让沉默的学生举手发言成为了有关学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小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调动小学生发言积极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积极性

1.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语言文字交际的能力。[1]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课堂应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课堂。然而,当下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中缺少了学生的声音,“满堂灌”的语文授课方式让孩子失去了发言的兴趣,这不仅将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学生不积极发言的原因分析

2.1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它过分注重文章段落大意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说、读等语文能力的训练,这种“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害怕上语文课,生怕老师会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发言的积

极性。

2.2教师评价片面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发言没有进行及时、鼓励性的评价也是造成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积极发言的原因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在发言时常常会出现说错话、读错音的问题,这时台下的同学总会立刻发出嗤笑声,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制止,往往会伤害发言同学的自尊心,影响其日后发言的积极性。[2]同时,唯标准答案是一的老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会毫不犹豫地加以否定,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自己的发言存在消极看法,他们会因自己总是错误的回答而减少发言次数,发言的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

2.3学生缺乏自信

笔者曾单独问过一些学生为什么不举手发言,部分同学表示,他们害怕答错题会遭到老师、同学的取笑,所以与其被笑话不如不参与课堂发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思维、态度将会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这种缺乏自信的态度,影响的不仅是学生一时的成绩,而且是其以后的发展。

3.激发小学生积极发言的措施

3.1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宽松的课堂环境是组织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自由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发言。

3.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发言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以发言机会。例如,在讲授《我真希望》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讲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发言,说出自己的愿望。学生积极参与到发言活动中,有利于自身表达能力的提高。3.3注重提问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只有将这门艺术拿捏地恰到好处,提问的效果才会显现。

首先,提问难度应适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如果提的问题太深奥,学生答不上来,不仅会导致语文课堂出现冷场,而且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相反,如果问题太过简单,学生无需动脑就能立马回答,学生的思维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提问的意义也无从谈起。

其次,设问应有吸引力。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3]例如,在讲授《一棵橡树》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橡树为什么会被狂风刮倒”类似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一环节在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第三,提问应有启发性。提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语文教师的提问应充分体现启发性,

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具体可以通过设置问题“阶梯”来层层诱导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教师与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教师的提问遭遇冷场是常有的事,遇此情况,教师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层层启发,帮助学生慢慢理解问题、寻找答案,切不可神慌意乱,不知所措。

3.4多元评价学生发言

教师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时,应重视评价的多元化,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4]如在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次朗读,继而鼓励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掌握朗读技巧。同时,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棒棒糖、笔、精致的橡皮、漂亮的日记本、笑脸等都可以起到鼓励学生的效果,而且这些奖励带来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教师的口头评价。

4.结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应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语文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自尊心强、好玩等特点,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提高其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发言中学习,让他们在发言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讲究提问艺术,对学生发言进行多元化评价等方法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其发言的积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皇甫清.影响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积极性的因素探讨[j].中学时代,2012,(10):15.

[3]魏明.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2,(12):27.

[4]韩江伟.让学生的手举起来——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教学改革,2009,(08):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