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都市区圈层结构下“生态—建设”空间的共生关系——以首都地区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区圈层结构下“生态—建设”空间的共生关系——以首都地区1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为例

王巍巍董珂

摘要:提出自然生态空间和城乡建设空间概念,并研究了两类空间历史演进历程。在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下,针对当前两类空间失衡问题,提出建设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研究通过识别当前首都地区空间结构中的四个圈层及相应特征,提出各圈层内自然生态空间和城乡建设空间的“互补”的功能分工和“共轭”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都市区圈层结构;自然生态空间;城乡建设空间

按照土地经济学的竞租理论,理想的平原地理空间下,大城市呈现由内到外功能分圈层布局的同心圆结构。随着大城市的进一步生长,交通、环境成本日益提高,单中心的大城市到达从集聚转向扩散的拐点,外围的卫星城开始形成,与中心城共同组成都市区,这在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已有所描述。国内外都市区的发展经验证明,都市区空间形态亦呈现“中心城—近郊城市组团—远郊城市组团”的圈层化结构,不同圈层的空间承担了差异化的职能,同时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本文拟研究在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对各圈层中自然生态空间和城乡建设空间进行差异化功能分工,建立共轭的空间结构,以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的目标。本文所指的“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G类),和城乡建设用地中的非建设用地(E类);“城乡建设空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中除G类外的其他类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中的建设用地(H类)。

1.首都地区自然生态空间与城乡建设空间的规划发展历程

1.1城乡建设空间规划发展历程

1958年版北京总规首次提出了“分散集团式”和“子母城式”空间布局:市区内为“分

1 本文定义的首都地区,包括北京市域,及与北京市域相邻、距离天安门半径60公里左右的河北省各县县城。

散集团式”,包括“中心大团”(其外边界贴近现四环路)和10个“边缘集团”(以清河、南苑、丰台等镇为核心);市区与远郊地区之间为“子母城式”,形成全市域的城镇布局体系。

1993版北京总规延续了上版总规的空间发展思路,提出了“市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城镇体系结构,其中市区包括“中心地区”和10个“边缘集团”,卫星城共14个。此空间结构可解读为:中心地区内是发生紧密通勤联系的区域,边缘集团是可与中心地区发生通勤联系的区域,而卫星城应当是功能相对独立、基本不与中心地区发生联系的区域。此结构中,边缘集团呈“岛”状贴近中心地区的边缘;14各卫星城则远离市区,呈“点”状分布于外围生态“基底”之上。

2004版北京总规提出了“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体系结构,中心城也由“中心大团”(上版的中心地区)和“边缘集团”组成,新城(上版的卫星城)共11个。此空间可解读为:中心大团和边缘集团的空间关系与上版总规相同,只是局部地区的建设用地有所扩张,之间的自然生态空间受到挤压;新城规模大幅增长,呈“面”状分布于生态“基底”之上,尤其是顺义、通州和亦庄3个重点新城规划规模达70~90万人。

1.2自然生态空间规划历程

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与“分散集团式”的城市布局模式相伴而生,最早出现于1958年的北京总体规划之中,确定各城市组团间由大面积绿化用地所分隔。

1993年版北京总规明确提出“严格保护并尽快实施规划市区组团间的绿化隔离地区”,确定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以下简称一道绿隔)规划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

在2003年,北京市又提出建设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以下简称二道绿隔),规划范围为一道绿隔和市区边缘集团外界至规划六环路外侧1000米绿化带,总用地面积约1650 平方公里,其中规划绿色空间总面积1061平方公里,占规划总用地比例达到64.3%。

为落实绿隔地区建设,北京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此外,还组织编制了《市区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绿化隔离地区绿地总体规划》、《北京市限建区规划》等专项规划。

2.首都地区自然生态空间与城乡建设空间现状特征及问题

自上版总规至今的10年间,出现了以下两方面的特征:

2包括《关于实施市区规划绿化隔离地区绿化请示》(京政发[1994]7号文,以下简称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包括《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00]12号,以下简称12号文)、《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暂行办法》(京政办发[2000]20号,以下简称20号文)。

(1)人口和用地规模快速扩张。人口规模增速最快的区域位于四环至六环之间,即所谓的中心城边缘集团和新城区域(图1、图2),随之带来各组团的用地规模快速扩张。 (2)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各圈层之间的关系。10多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轨道总里程从2000年的53公里增长到2014年的465公里(图3),而交通成本又一直维持在极低廉的水平。因此,居民可忍受的通勤距离有一定程度的加长,原来的边缘集团成为和中心大团发生紧密通勤联系的区域,而新城成为可与中心城发生通勤联系的区域。 由此也带了两方面问题:

(1)城市组团间有绵延发展趋势。城市

建设用地和村镇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中心

大团和边缘集团已没有明显的空间分界;同

时,新城与中心城之间也呈现粘连的趋势。

(2)两道绿隔中的自然生态空间受到大

面积蚕食。北京市一道绿隔内自然生态空间

占比仅剩下不足50%,且空间分散、不成体

系;二道绿隔内自然生态空间占比不足60%,

且高价值的林草地占比不足4%(图4)。

图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街道常住人口规模分布

图2: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街道常住人口规模分布

图3:2000~2013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2000年:53公里 2003年:100公里 2008年:200公里 2014年:465公里

图4:北京市一、二道绿隔内建设用地的分布 2011年遥感卫片解译,摘自《首都地区战略空间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