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朗读背诵、听说环境、阅读训练、尝试写作几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地整体的领悟与感受,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的感悟能力,既然语感作为一种能力,绝不是靠灌输生成,而只能在实践中习得,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谈初中生语感培养的策略。
一、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这种读书方法,是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意蕴,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潜心涵泳,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会词语,疏通文脉,捕获作品的艺术形象,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领略作品的韵味意境,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通达作品的奥妙之处。久之,才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形成灵敏的语感。
1.体会语言的表意
语言是思想意义的外壳,思想意义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入手来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领会、洞察语言的能力。
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可以通过咀嚼文句中的词语加以训练对比,一方面品味关键词语、意会关键词语。如朱自清的《绿》,在诵读中,点拨学生紧紧扣住“绿”字去读,理解作者抓住“绿”来做文章。开头落笔,“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接着不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读实际上在写“惊诧”,到读至“梅雨潭”的绿招引着我们“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了瀑布了”时,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从而抒发发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仔细理解言语中的限制词语。
2.体会语气的表意
语言中,有时同样文字的不同的语气能表达不同的语意,所以,朗读时读出轻重,抑扬舒缓的变化,能领会到丰富复杂的言语意义。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则要读出深切的怀念,热切的歌颂,表达出对周总理的一片真诚热爱之情。“周
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要引导学生读出人们的柔肠,人民的想念,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哀痛和热爱,读得舒缓情深。
言语中的感情语意决定了语气变化,而语气的不同体现了言语的感情语意,认真揣摩读好朗读语气,对于提高语感水平有重要意义的。
3.体会重音的表意
朗读的重音中也有语意,言语中为了突出语音重点或为了表达强烈感情,把其中的某一成分重读,从而明确语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当然,我们的工农群众就是无比可爱的,可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他们的子弟,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在朗读中则引导学生明确这个设问句要突出的是“谁”,所以全句的重音都应该在这些与“谁”有关的词语“子弟”、“工农子弟”、“战士们”、“他们”上,这样就更确切地表达了语意的。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方法很多,除教者范读让学生模仿感知外,还可以“让学生全文读、部分读、领读、轮读、个人读、接力读、分角色读、小组读、全班读,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参加朗读比赛和文艺表演等”。经过这种反复朗读,时间长了,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会丰富起来,领会文章意思也就比较透彻了。这样,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跟学生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习惯,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二、创设听说环境,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因此,要增强语感,必须创设听说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听说的海洋中。
1.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已的教学效果,就应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爱听你的课,这可以从手势、音调、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努力。在这几方面中,语言尤为重要,因为美的教学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将学生无形之中就引入课文的艺术天地里,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若此时再加上充沛的感情,就势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获得强烈的美感,如教《最后一课》结尾一段时,要使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美激荡,感动读者的心灵,教师可用沉缓的声音表现小佛朗士经历这难忘的一课后似乎一下子成熟起来,“祈祷的钟声”、“收操的号声”、“韩玫尔先生站起来”……都是一种无情的宣告——这难忘的一课不得不到此结束了;用哽咽的似乎失声的强忍的泪音读“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表现韩麦尔先生语不成声,用较快的语速读“他转身……写了两个大字”;用语调不高,但沉稳有力的声音读“法兰西万岁”,表达韩麦尔先生对失去国土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收复国地的坚定而炽热的信念;最后用轻微而感情激越的声音读先生临别时的感人形象:他呆在那儿,话也
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样,学生就进入了情感体验的佳境,仿佛看见小弗朗士怀着深深的敬意,望着被痛苦折磨的老师,和教师共同咀嚼着这苦涩的滋味。若此时叫学生学着读,那效果就更佳了。
2.开展各种听说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畅游,应尽量开创各种条件,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师生双边活动;运用录音机、投影仪、语音室、多媒体创设听说情景。如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我先让学生看了纪录片《周总理》中的“十里长街送伟人”一段,把学生引入怀念周总理的情境中,然后再用充满思念的语言向学生说道:“周总理逝世后,全国人民无语皆是泪,欲言泪重复。”可是万恶“四人帮”却不允许人民悼念总理,相反还丧心病狂地攻击周总理,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终于在1976年4月,在天安门广场掀起了悼念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正是当时千万篇不朽诗篇中的一首。接着,又以角色的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了怀念总理的情境中唤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当时,我哽咽不能卒读,听课的老师及学生潸然泪下,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呀!诸如此类,《动物世界》中赵忠祥亲切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特别是多媒体的动态画面,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听说欲望。另外,我上课时,还通过课前五分钟(学生轮流)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讨论问题(课文内容、学生生活、新闻时事等等)、电视散文、即兴演讲、合理想象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话的习惯。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仅靠课堂40分钟学习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时间毕竟太有限了。开展课外活动,创设更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能力。我在这一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如演讲比赛、趣味接龙、语文大观园、语文讲座、黑板报、手编报、班级日报等。
三、加强阅读训练,提高语感
多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信息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课文的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语感能力。课文整体学习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全面把握。尤其是对较长的课文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概念。我在整体阅读教学中采用四步法:①引导学生速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意。回答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一两个问题;②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全文;
③指导学生听读课文;④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复述、扩展、改编等活动。
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技能指导。包括怎样找中心句、怎样推理判断、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等。运用这四个环节,使整篇课文不断在学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