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重建及对策研究
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位于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主震区邛崃、岷山和秦岭山系,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是长江上游水源林涵养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属于我国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由于长期垦殖和大量水电开发,地震前受灾地区已出现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地质不稳定,动植物种类数量大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8级强烈地震对灾区森林资源和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基础。
地震灾区在我国生态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生态安全不仅对长江上游地区至关重要,而且对全流域、全国乃至全球环境、气候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恢复和改善受灾地区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既是灾后产业重建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又是有效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关键环节和必然途径。因此,评估汶川大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恢复灾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区生态重建的措施,对灾后重建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及灾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评估
汶川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对灾区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评估是灾后生态环境重建的基础工作,相对而言,地震发生时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的直接影响容易准确评估,如地震造成森林、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等。但从灾区调研情况来看,地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以灾害链的形态产生,比如地震发生后地质环境稳定性变差,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增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部分重要生态功能退化等,这种继发性、持续性的链式作用对灾后重建工作有很强的制约性和破坏性,且容易被忽视也很难有准确的评估,这使得灾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全面、准确地认识和评估地震对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是科学制定生态环境重建方案的首要任务,也是实施产业重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林业系统损失严重
此次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林木、林地破坏严重,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弱。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林业系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30亿元,造成四川省林地损失493万亩,导致全省森林覆盖率由30.7%下降为
30.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45个林业重灾县(市、区)森林覆盖率由震前44.51%下降为42.64%,下降了1.87个百分点。
(二)生态建设“两大工程”受重创
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1998年和1999年,国家在四川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近十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四川省森林面积由工程实施初期的2.88亿亩上升到2007年底的3.35亿亩,活立木蓄积上升为16.73亿立方米。此次汶川地震所处的龙门山断裂带是全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两大工程”建设成果明显,截至2007年,全省45个林业重灾县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164.50万亩,完成退耕地还林757.91万亩,中央投入资金累计超过70亿元。
此次地震使灾区林业“两大工程”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地震使45个林业重灾县公益林受灾24.78万亩,按照国家公益林建设投资标准,直接经济损失2111.2万元;退耕还林地损失23.92万亩,根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投资标准和实施年度计算,直接经济损失20412万元;森林活立木蓄积损失2098.63万立方米,占区域森林活立木蓄积总量的3.6%,林木储备价值损失83.95亿元。
(三)生态旅游景区损失惨重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主震区,是四川省生态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更是全省重要的森林景观区。特别是阿坝州,拥有九寨沟、黄龙、卧龙等一批享誉世界的生态旅游景区。截至2007年底,该区域共建立省级以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36个,森林公园29个。该区域还是四川省林区林农依托林业生态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较快的地区。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省的生态旅游景区景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景观受损严重,卧龙、青川唐家河等房屋大面积受损,由于山体塌方,景区道路损毁严重,通往这些景区的道路断裂受阻;彭州白水河、都江堰龙溪—虹口、绵竹云湖、北川小寨子沟及猿王洞,安县千佛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几乎遭到毁灭性破坏。
(四)动植物栖息地破坏严重
地震灾区地处我国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区内建有6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1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6个。仅四川灾区就有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6种,重点保护植物50种,是大熊猫和多种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分布地。地震发生后,大量林地、植被被破坏,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一些珍
稀动植物面临生存、生长的威胁。
据调查,这次地震造成全省3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以大熊猫为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区19个,损毁大熊猫栖息地180万亩,占栖息地面积的3.8%)、2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15个、省级14个)受灾,受灾数量分别占全省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总数的26.5%与33.0%。(五)区域生态功能下降
地震灾区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和亚高山常绿针叶林,覆盖率一般达50%,有的高达70%以上,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是动植物的“避难所”,保存了不少古老孑遗种和特有种;是南北生物的“交换走廊”,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国宝级植物珙桐、南方红豆杉,国宝级动物大熊猫和金丝猴等。同时区内水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风景名胜分布集中,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我国乃至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据估计,该地区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占8成,经济价值仅2成,其生态保护的意义及其重要。该地区每损失1公顷林地就要减少115立方米的水源涵养能力。
(六)次生地质灾害不断
地震灾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结构不稳,坡陡,沟深,多峡谷。本次地震诱发的严重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摧毁民居、道路,堵塞河道,造成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据典型区初步调查,地质灾害导致5%~8%地表覆盖严重破坏。北川县最大一处滑坡就达几万平方米。灾区共形成堰塞湖35个,受威胁人口达70万。
(七)水环境安全隐患严重
灾后防疫过程中,集中使用了3000吨以上各种消毒剂、杀虫剂、灭菌剂等,以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腐蚀动物尸体物质等,这部分有害物质将影响灾区饮用水源的安全,威胁河流水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灾民的饮用水安全,同时也带来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隐患。
二灾区生态环境重建的内涵和特点
(一)内涵
灾区生态环境重建,是以改善灾区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严格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通过实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社会措施和技术措施,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最佳组合,实现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特点
1.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