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导论复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类型:口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特征:(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时间形势上的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在信息使用中,组成信息资源的各个要素具有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信息资源具有开发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2)无穷尽、可共享、对象的选择性、价值增值的间接特性、智能性、有限性
什么是信息社会:形成条件:观念条件、技术条件、实践条件;
信息化社会来临的标志——1,1956美国“白领”数字超过了“蓝领”;2,1957前俄罗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信息社会五大标准: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信息化:定义:是对社会以材料,能源即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态势向以信息,材料,能源并立而信息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态势转变的一种描述和表征。
(2)
信息特征:(1) 广泛性和普遍性 可识别性和计量性 可储存性和转换性 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 可处理性和再生性 共享性和可开发性 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 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时效性和滞后性 有机性和差异性
(2)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开发性、价值的不确定性
(二)其他特征
及时性、相关性、便利性、呈现性、准确性等
1.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信息资源的本资源,是信息资源的核心,是连接人和信息技术的中间环节。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表资源,是为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是信息资源的延伸,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各种技术的集合。
人(信息生Fra Baidu bibliotek者):信息资源的元资源,是信息资源的基础。
广义信息资源的测度
R=R1+R2
其中P1表示数据库的数量,P2表示获得专利和商标的
数量P3表示图书报刊的出版数量,P4表示视听产品的
生产数量,M表示度量期间内被测地区的人口总数
R2=S1+S2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① 信息采全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P=r/R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数量的激增、信息应用的广泛化、信息意识的强化、信息职业的扩大、信息经济的存在、信息功能的硬化;
信息时代三大定律
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吉尔德定律:吉尔德定律即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增长速度的三倍。
麦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N个连接创造出N*N的效益。
5R为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采准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E=r/Q
其中E为信息采准率,r为该信息系统中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Q为该信息系统所有的信息。
第2章:
社会信息化环境及其构成
从社会角度,信息环境即社会信息环境或社会信息生态,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社会信息化测度:即对社会整体或局部信息化状态的定量评价,是信息测度的重要内容,它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特征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之上。
信息产业综合力度测评
信息潜在能力
在校大学生数
劳动者平均学龄
信息生产能力(包括科技开发能力)
科研经济占总产值比重
专利批准量
科研人员比重
科研成果件数,信息产业状况
简答
信息类型:(1) 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 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 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 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 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
从组织和个人角度,信息环境即组织信息环境或个人信息环境,就是社会中特定组织或个人可能接触的信息资源以及特定信息交流活动的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环境。
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信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信息客体、对选择被反映的多样化本质部分起制约作用的需求、主体的有的放矢活动、客体对信息主体的作用、反馈联系、主体知识水平在信息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信息感知对主体记忆中描述的观察世界的客观流程图的依存关系以及主体利用信息的目的和结果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
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
信息资源特征:(1)一般经济学特征,需求性、稀缺性(时间形势上的稀缺性)、可选择性;信息资源的特殊性,相对共享性、不可分性(信息生产者为一个用户生产一组信息与许多用户生产同一组信息,在信息使用中,组成信息资源的各个要素具有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驾驭性(信息资源具有开发驾驭其他资源的能力)(2)无穷尽、可共享、对象的选择性、价值增值的间接特性、智能性、有限性
什么是信息社会:形成条件:观念条件、技术条件、实践条件;
信息化社会来临的标志——1,1956美国“白领”数字超过了“蓝领”;2,1957前俄罗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辟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信息社会五大标准: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信息化:定义:是对社会以材料,能源即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态势向以信息,材料,能源并立而信息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态势转变的一种描述和表征。
(2)
信息特征:(1) 广泛性和普遍性 可识别性和计量性 可储存性和转换性 传递性和相对中立性 可处理性和再生性 共享性和可开发性 价值相对性和绝对性 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时效性和滞后性 有机性和差异性
(2)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开发性、价值的不确定性
(二)其他特征
及时性、相关性、便利性、呈现性、准确性等
1.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
信息:信息资源的本资源,是信息资源的核心,是连接人和信息技术的中间环节。
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表资源,是为信息的开发利用而产生的,是信息资源的延伸,是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各种技术的集合。
人(信息生Fra Baidu bibliotek者):信息资源的元资源,是信息资源的基础。
广义信息资源的测度
R=R1+R2
其中P1表示数据库的数量,P2表示获得专利和商标的
数量P3表示图书报刊的出版数量,P4表示视听产品的
生产数量,M表示度量期间内被测地区的人口总数
R2=S1+S2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其中S1表示信息资源的储备潜力S2表示信息资源的处理潜力
① 信息采全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信息中所占的比例: P=r/R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数量的激增、信息应用的广泛化、信息意识的强化、信息职业的扩大、信息经济的存在、信息功能的硬化;
信息时代三大定律
摩尔定律:微处理器的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吉尔德定律:吉尔德定律即在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加一倍,其增长速度是摩尔定律预测的增长速度的三倍。
麦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N个连接创造出N*N的效益。
5R为当时该信息系统内、外所有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采准率
指对于某一信息系统全体用户而言,该信息系统所含的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在当时该信息系统所有信息中所占的比例:E=r/Q
其中E为信息采准率,r为该信息系统中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Q为该信息系统所有的信息。
第2章:
社会信息化环境及其构成
从社会角度,信息环境即社会信息环境或社会信息生态,是与社会信息交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因素的集合,是影响整个社会信息交流活动的具体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的表征。
社会信息化测度:即对社会整体或局部信息化状态的定量评价,是信息测度的重要内容,它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特征进行有效的定性分析之上。
信息产业综合力度测评
信息潜在能力
在校大学生数
劳动者平均学龄
信息生产能力(包括科技开发能力)
科研经济占总产值比重
专利批准量
科研人员比重
科研成果件数,信息产业状况
简答
信息类型:(1) 按信息内容区分:社会化信息和非社会化信息 按获取方式区分: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 按存在方式分:内存信息和外化信息(也可称个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外化信息又分记录信息和非记录信息。记录信息指记录在延时性物质载体上如纸张、石碑、光盘、磁带等上的信息,非记录信息是指通过自然语言或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等即时性物质载体表现的各种信息。记录信息一班可以称之为文献信息,尤指可以比较方便利用和存取的记录信息。非记录信息的具体种类则非常复杂。内存信息和非记录信息不易于传递和把握,必须转化为记录信息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信息内涵的作用 按传播范围划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即传递和利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的信息,非公开信息则指传递和利用范围较小的内部信息和严格限制传递范围的秘密、机密和绝密信息,以及几乎不传递的如日记等信息。也可以分为:白色信息(公开信息)灰色信息(内部信息)黑色信息(秘密信息和几乎不传递的信息) 按加工程度划分:零次信息(未经加工、零散不系统原始信息,第一手资料)、一次信息(初加工信息)、二次信息(信息组织的结果)和三次信息(分析综合形成的高层次组织信息) 其他:按组织有序性,系统化、非系统化信息;按反应面,宏观、中观、微观信息;按产生时态,历史、即时、未来……………………P13
从组织和个人角度,信息环境即组织信息环境或个人信息环境,就是社会中特定组织或个人可能接触的信息资源以及特定信息交流活动的影响因素共同构成的环境。
信息环境的基本要素:信息主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信息客体、对选择被反映的多样化本质部分起制约作用的需求、主体的有的放矢活动、客体对信息主体的作用、反馈联系、主体知识水平在信息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信息感知对主体记忆中描述的观察世界的客观流程图的依存关系以及主体利用信息的目的和结果
《信息管理导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信息定义:(1)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2)信息是使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和有序程度
信息资源定义:(1)信息资源是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达到一定数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和积累具有潜在或现实价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2)是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是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了解这三部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