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一)翻译标准问题

1.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

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

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把逐字翻译和死译都归之为直译,把任意翻译和摘录大意的翻译都归之为意译,是不恰当的,直译一词在五四运动前后才流行开来,是针对林纾的翻译提出来的。五四运动前后直截了当主张直译反对意译的人是不少的,翻译态度严肃的译者几乎都肯定直译。这似乎是大家反对林纾的一种表现。

1.直译与意译的概念

2.坚定的直译派的翻译家

1)傅斯年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时人对直译的情绪,他1919年在《新潮》上发表的《译书感言》一文说:“直译便真,意译便伪,直译便是诚实的人,意译便是虚伪的人”。

2)茅盾一直主张直译。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篇论“直译”与“死译”的文章。文章种对直译的含义做了解释,他说:“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3)周作人1925年在《陀螺》一文种,谈到了他对直译的看法,他说:“我现在还说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

2.委婉的意译派的翻译家

朱生豪,在谈到他本人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的艰辛过程时,很有一点在必要是采取意译的味道。他说:“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句所掩蔽。”

3.摇摆的中间派翻译家

1)郭沫若1923年在《创造季刊》提出了他对理想的翻译的看法,他并没有说自己主张意译,也没有反对直译,只是对应该怎样翻译说出了值得参考的重要意见。2)朱光潜在1944年反表的《谈翻译》说“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3)林语堂把忠实原文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四者之间的界限区别。

(三)可译性的探讨

不带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艺术特色的原作,一般说来可以完全确切地从一种语言传译为另一种语言。文学作品以及带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论著,在翻译时要做到安全确切,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诗的翻译,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都对其可译性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三章《可译性和确切性》中,将做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议仅作扼要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1.成仿吾于1923年在《论译诗》一文中探讨了译诗的方法。他在论译诗的可能性时,提出“译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2.茅盾在1922年发表的《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曾今介绍了当时人们对翻译外国诗的几种看法,他说,有些人认为翻译外国诗是可能的,也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认为,外国诗中有可以译的,也有绝对不能译的,而可以译的,也不过就是将就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茅盾说他自己就持有第三种看法,他说:“老实说来,翻译外国诗是不得已的、聊胜于无的办法”

3.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补课翻译,尤其是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可能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四)译文要力求传神的讨论

在我国翻译的近代史上,要求译文做到传神的提法是很早的。早在严复以前,马建忠就曾在《适可斋纪言》中说,翻译者要“摹写其精神,要做到心悟神解。”严复也曾提到译者应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到“五四”运动以后,翻译工作特别是文学翻译工作的大发展,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译文传神的重要性。

1.茅盾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神韵’与‘形貌’不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茅盾对此的回答是;"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2.林语堂也谈到了译文要传神的问题,他认为“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3.朱光潜在《论翻译》中也指出;“译者不仅要透懂文学,还须透懂文字后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