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障碍和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
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
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
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
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考察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ROM:即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单个关节运动时的弧度,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包括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
2.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即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指被检者做肌肉随意收缩时带动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略小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3.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指被检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由外力作用于关节而发生运动的范围。
考察知识点: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评定1.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与动态肌力,广义的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
2.MMT:即徒手肌力评定,是评定者借助于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前提下,评定受试者所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一种肌力评定方法。
3.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张力有影响,肌肉收缩前给予一定的前负荷,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初长度增加,收缩所产生的主动张力也相应增大,肌肉的收缩效果增强。
但在超过某一限度时,再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张力越来越小以至于为零,肌肉的收缩效果也就下降。
康复评定概述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康复评定的定义与重要性 • 康复评定的类型与内容 • 康复评定的流程与方法 • 康复评定在临床上的应用 • 康复评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康复评定的定义与重要性
康复评定的定义
1
康复评定: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残疾程度、功 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进 行的全面评价。
康复评定的重要性
康复评定是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
康复评定可以监测康复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参考。
康复评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为制定康 复计划提供依据。
康复评定是患者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能力。
02
康复评定的类型与内容
康复评定的类型
初期评定
康复评定是制定慢性疾病患者康复计划的基础,通过对患者 进行全面的评定,针对不同的功能障碍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05
康复评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康复评定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和个体化
01
康复评定正朝着多元化和个体化方向发展,根据患者的不同需
求和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评定方法和策略。
评估患者的感知觉能力 ,包括疼痛、温度、触 觉和本体感觉等。
了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 况,包括情绪、认知和 行为等方面。
评估患者的社会适应能 力,包括日常生活能力 、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等。
03
康复评定的流程与方法
康复评定的流程
收集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 。
康复评定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 ,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确定康复 目标。
康复医学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的目的
康复评定的目的在于了解患者的康复进程、判断治疗效果、 发现潜在问题,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建议。
通过康复评定,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从而制定 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康复评定的流程
康复评定通常包括初步评估、制定计划、实施治疗、疗效评 估和出院计划等环节。
在初步评估阶段,医生会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心 理评估等方面的信息。
康复评定与其他医疗领域的融合
与预防医学结合
康复评定将更加注重疾病的预 防和早期干预,通过与预防医 学的结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
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
与急性医疗融合
康复评定将在急性医疗过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康复 评估和治疗,促进其快速恢复。
与老年医学融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评定 将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康复需求,与 老年医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综合 的康复服务。
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包括身体状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康复治疗师会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训练方案,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康复治疗师还会对患者 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案例二:骨折患者的康复评定
•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为30岁男性,因意外受伤导致左下肢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后出院回家休养。 • 康复评定内容: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方面的评估。 • 总结词:该患者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详细描述:骨折是指骨骼完整性的丧失,常常是由于外伤、事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骨折手术后,患者需要进
康复医学 康复评定
目录
• 康复评定简介 • 康复评定方法 • 康复评定实践 • 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 康复评定未来发展
康复评定几种评定量表

康复评定⼏种评定量表1.康复评定的定义: 康复评定是通过收集,分析患者的各种资料,从⽽对障碍的原因,性质,特征,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并形成障碍学诊断的过程。
2.康复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区别: 临床诊断着眼于疾病,是对疾病或外伤确定病名并做出定性判断的过程。
康复评定重在功能,是对功能障碍做出定性,定量判断的过程。
3.评定哪些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内脏功能和精神⼼理功能等⽅⾯障碍。
4.康复评定的实施流程: 收集资料(采集病史,检查障碍),综合分析资料(确定障碍问题,明确残存的功能或能⼒),总结评定结果[分析障碍原因(分析功能障碍的发⽣原因,分析功能性活动能⼒障碍的发⽣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明确康复⽬标,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5.康复评定的特点: ⼴泛使⽤量表法,强调分析性评定与综合性评定相结合,重视专项的综合评定,分期反复进⾏评定 6.康复评定的基本原则: 选择正确的评定⽅法(根据评定⽬的选择评定⽅法,选择信度,⾼效的评定⽅法,根据障碍选择评定⽅法,全⾯性与针对性结合,适当选择评定内容,根据客观条件选择评定⽅法),确定恰当的评定时机,营造优良的评定环境,实施专⼈的检查评定,加强医患的密切合作 《关节活动度评定》 1.ROM的概念: 关节活动度⼜称为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经过的⾓度。
具体⽽⾔,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的移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的运动过程中,移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 2.ROM的分类: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两⼤类 主动关节活动度,是指通过患者主动,随意运动到达的关节活动范围 被动关节活动度,是指肢体被动运动到达的关节活动范围 3.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 ⽣理因素 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的弧度差 关节囊的厚薄、松紧 关节韧带的强弱、多少 主动肌、拮抗肌的⼒量 病理因素 关节内异常 关节外异常 4.关节⾓度尺的构成: ⾓度尺由两臂组成,其中⼀臂为移动臂,标有指针。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无意注意
无 不需
有意注意
视觉注意
听觉注意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第26页
二、神经心理学基础
皮质区 丘脑 脑干
网状激活系统: 脑干网状 结构、丘脑、大脑皮质 (前额叶)功效整合, 是维持注意主要结构。
右额叶损伤对注意影响 大于左额叶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第27页
三、注意障碍特征
1、觉醒状态低下 2、注意范围缩小 3、保持注意障碍 4、选择注意障碍 5、转移注意障碍 6.分配注意障碍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脑受损伤造成大脑为处理问题 而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 息基本功效出现异常表现, 包含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推理能 力降低、判断力差及交流障碍 等
第13页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形式
感觉 知觉
记忆 语言
情绪
人格
脑特定部位
躯体感觉:顶叶中央后回 听觉:颞叶颞横回 视觉:枕叶角回……
今年是公元哪年? 1 现在是什么季节?
现在是几月份? 今天是几号? 今天是星期几?
1、0 1、0 1、0 1、0 1、0
2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城市?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区? 咱们现在是在什么街(胡同)? 咱们现在是在哪个医院? 这里是第几楼?
1、0 1、0 1、0 1、0 1、0
3 我告诉您三种东西,在我说完后,请您重复一遍这 三种东西是什么。树、钟,汽车(各1分,共3分)
7 请您跟这我说:“大家齐心协力拉紧绳。”
8 我给您一张纸,请按我说去做, 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1、0 1、0
1、0
3、2、1、0
第17页
特异性检验法
失认症评定
浅议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

浅议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摘要:儿童运动功能障碍最终会影响到儿童在日后社会人际方面的交流、生活自理能力等。
本文从一般状况评定、运动发育的评定、肌张力的评定、肌力的评定、原始反射的评定、协调功能的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和综合活动能力评定等多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在国内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常用的一些康复评定方法,以利于更多的专业人员正确掌握儿童的运动功能状况。
关键词:儿童;运动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对运动功能障碍儿童进行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原因和进行诊断,而是通过徒手或使用仪器的一系列测量评估来客观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转归等,为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一般状况评定对于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一般评定主要从病史、心肺腹部的检查、营养状态、身高、体重、头围等方面的测量来进行判定。
一般来说,高危病史有助于对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诊断和判定。
一般状况的评定可以看出患儿比同年龄小儿发育差别的程度和发育滞后的时间,是否存在挛缩以及畸形等情况。
通过一般状况的判定来发现儿童的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日后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2.运动发育的评定对于儿童运动发育的评定是最重要的一项评定内容,主要通过对上肢运动的年龄评定、躯干运动年龄的评定和下肢运动年龄的评定来完成。
一般而言,正常儿童的运动和姿势的发育是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的,如儿童在2-3个月的时候开始卧着抬头,在4-5个月的时候开始主动伸手去触摸东西,也可以两个手分别玩玩具,在7-8个月的时候能够进行单手或者双手的支撑起坐,在9-10个月的时候开始爬走,到了1岁的时候能够独立站立,在1岁到1岁半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2岁的时候开始跑,3岁的时候开始学骑三轮车,4岁的时候能够爬梯子等。
然而患有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却不能在合适的年龄段进行正常的活动。
3.肌力评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肌力评定的要求不尽相同。
发育前期,患儿主动运动较少,对其进行肌力评定,其治疗意义不大。
康复功能评定学

1.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是指对病人的功能障碍及其活动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
康复评定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评定疗效等。
康复评定是制订康复治疗计划的依据,是实施康复治疗措施和实现康复目标的前提条件。
2.康复评定的内容: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主观资料、客观资料、功能评定和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四个部分。
①主观资料:主要指患者详细的病史,包括患者个人的主诉及其他的临床症状。
②客观资料:体格检查发现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③功能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针对患者功能障碍问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④制订康复计划:拟定处理计划,包括有关的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康复治疗和处理等。
3.康复评定的作用与目的:①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和程度等。
②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不同性质的功能障碍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措施和方法。
③评价康复治疗效果: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过程应该是以评定开始,又以评定结束。
同时,通过评定可寻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④帮助判断预后:如Barthel指数评定4060分者康复治疗效益最佳。
⑤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消耗最低的费用,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一直是社会和患者共同追寻的目标。
⑥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依据。
4.评定的注意事项:一、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二、掌握恰当的评定时间;三、重视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四、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5.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
6.康复评定的方法:一般康复评定的方法可分为:定性评定、半定量评定和定量评定三类。
①定性评定:定性评定是一种从整体上分析评定对象特性的描述性分析,主要解决评定对象“有没有”或“是不是”的问题。
多发性硬化的主要功能障碍及康复评定

肢体肌力
以一组肌肉中肌力最差的肌肉的肌力作为本组肌力的计分。
评价3-5度的肌力建议采用单足跳,脚尖脚跟行走等方式评估 BMRC 计分 0 = 无运动, 1 = 见肌肉收缩,无关节位置变化 2 = 有水平运动,不能抗重力 3 = 能抗重力,但不能抗阻力 4 = 能抗阻力,但不完全 5 = 正常肌力 功能性试验 *轻瘫试验 0 = 阴性, 1 = 轻度, 2 = 显著 *脚尖脚跟行走 0 = 正常, 1 = 不稳, 2 = 不能 *单足跳 0 = 正常, 1 = 6–10 次, 2 = 1–5 次, 3 = 不能
视野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功能缺陷仅在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中度损害,患者自己能觉察功能缺陷,检查时发现不完全 性的偏盲 3 = 重度损害,完全性同向偏盲
盲点 0=无 1 = 小,仅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大,患者自己诉述
视盘苍白 0=无 1=有
说明:
脑干缺陷和残疾状况评价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临床上可以发现麻木,颜面肌肉无力或颅神经损 害但患者自己不能自觉 2 = 轻度: 临床上可以发现麻木,颜面肌肉无力,枸音障碍或颅神 经损害,患者能自觉 3 = 中度: 复视伴有不完全的眼球活动障碍,三叉神经第1,2支支 配区域不能分辨锐/顿,三叉神经痛(最近的24小时内至少有1次 发作),闭目无力,听力减退,明显的构音障碍 4 = 重度 (显著): 在一个方向上完全性的眼球活动受限, 单侧或 双侧三叉神经支配区域不能分辨锐/顿或完全性感觉丧失,单侧 或双侧面瘫伴舌瘫或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
肢体痉挛 0 = 正常, 1 = 轻度, 仅在快速活动肢体时出现肌张力增加, 2 = 中度, 3 = 严重,快速屈曲肢体时出现可克服的肌阵, 4 = 持续肌肉收缩 步态僵硬 0 = 正常, 1 = 仅能觉察, 2 =显著 , 运动功能轻度受损, 3 = 持久的剪刀步,严重运动功能受损
《康复评定学》课程笔记

《康复评定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康复评定总论一、康复评定的概念康复评定是指通过系统的评估方法,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客观、全面的检查和评价,以明确功能障碍的性质、范围、程度,为制定康复目标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康复评定的目标是确定患者的功能障碍,预测康复潜力,制定康复目标和计划,以及评估康复疗效。
二、康复评定的意义1. 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康复评定可以帮助康复专业人员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2. 评估康复疗效: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康复评定,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预测康复结局:通过康复评定,可以对患者的康复预后进行预测,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三、康复评定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康复评定应基于科学、客观的评估方法,避免主观臆断。
2. 全面性原则:康复评定应涵盖患者功能障碍的各个方面,包括运动、感觉、认知、言语、心理等。
3. 动态性原则:康复评定应贯穿于康复治疗的全过程,定期进行,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 个性化原则:康复评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
5. 参与性原则:康复评定应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四、康复评定的内容1. 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与协调功能、步态分析等。
2. 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本体感觉等。
3. 认知功能评定: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语言理解与表达等。
4. 言语功能评定:包括发音清晰度、语言理解与表达、沟通能力等。
5. 心理功能评定:包括情绪、心理适应、生活质量等。
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包括自理能力、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
五、康复评定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功能障碍。
2. 问卷调查法:通过患者或家属的问卷,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
3. 标准化测试法: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定量评估。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
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
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
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
(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
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4)帮助判断预后(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 (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1.建立治疗目标:(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2)治疗目标的组成: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个将要实施的目标应包括:①有可测量的结果②使用具体的检查③希望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2.康复目标的描述:(1)下肢的功能可根据假肢和支具的有无和种类设定不同的目标:①不能步行:卧床不起、靠物坐位和独立坐位②能乘轮椅:自己驱动、外力驱动③在平行杠内:起立、平衡、步行④用拐杖步行:能否独立起立⑤用手杖步行:有辅助、完全独立⑥无手杖步行:有辅助和完全独立(2)上肢的功能完全失用手:不能主动或被动地用手指固定物品,放在桌子上面的手不能向下推动,但可以上臂、前臂或躯干固定物品候补辅助手:呈握拳状态的手指可被动地使其张开且能够握物体;桌上的物体被动地挂在手指上可以拉到靠近身体并使其固定于腹部与桌子之间;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健侧手可将放在桌子上的手向下压辅助手:不是实用手,但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抓东西,固定,放开实用手:(左)吃饭时虽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饭碗;(右)吃饭时,匙、叉、筷子可以较正常的使用,可以写出能读的字(3)整体功能:两侧上下肢同时障碍①全面辅助②部分辅助③完全独立完成(4)劳动能力除日常生活活动以外,最好还应预测劳动能力:①恢复原职②恢复工作,改变原职③改变职业,可劳动④帮助家务3.制定康复治疗方案:⑴治疗安排和医嘱的书写⑵常用的康复手段PT、OT、ST、PSY、RE、TCM第二章人体形态的评定一.人体形态评定(一)身体姿势的评定被测者在直立状态下,两足跟靠拢,两臂自然下垂,挺胸收颌,两眼平视前方,使头部保持眼眶下缘与耳屏点成水平的“眼耳平面”姿势。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课件

评定与治疗的整合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康复评 定,了解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
将康复评定与治疗紧密结合,确保治 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康复治疗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 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认知训练等。
提高康复评定与治疗的可及性与质量
建立多学科合作团队
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心理学家、物理治疗师等,共同参 与康复评定和治疗。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和量表评估患者的 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执行功 能等认知领域。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观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 进食、洗漱、如厕等。
心理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
社会参与能力评估
了解患者的工作、社交和娱乐活动情 况,判断其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二:血管性认知障碍康复评定
05
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评定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神经影像学技术
利用MRI、CT等影像学技 术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的脑 结构变化。
神经心理学方法
运用标准化心理测试评估 认知功能、记忆、注意力 等。
神经电生理学技术
利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 位等手段检测认知功能障 碍的神经电生理变化。
康复评定与治疗的整合
康复评定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 迟缓、语言障碍等,不同个体表现程度和症状差异较大。
诊断标准
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心理测试 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常用的诊断工具有简易精神状态 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详细描述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包括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 通过这些评定可以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对答错
1 1 1 0 0 0
1 1 1
0 0 0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评价项目 3*.现在请您算一算,从100减去7,然后从所得的 数减下去,请您将每减一个7后的答案告诉我,直 到我说“停”为止: •100减7等于(93) •93减7等于(86) •86减7等于(79) •79减7等于(72) •72减7等于(65) 4.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是哪三样东西? •树 •钟 •汽车 5.(检查者出示自己的手表)请问这是什么? •(检查者出示自己的铅笔)请问这是什么?
1.失认证的评价 常见的失认证类型及其评 价方法如下: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1)单侧忽略的评价
又称半侧视不注意,是病人对脑损害部位对侧 一半的身体和空间内的物体不能辨认的症状。病 灶常在右顶叶、丘脑。
常用评定法如下:
平分直线 看图说物 绘图 删字 Albert试验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评价项目 答 对答 错 1.我要问您一些问题来检查您的记忆力和 计算力,多数都很简单 (1)请说出今年的年份? 1 0 (2)现在是什么季节? 1 0 (3)现在是几月份? 1 0 (4)今天是几号? 1 0 (5)今天是星期几? 1 0 (6)这是什么城市(城市名)? 1 0 (7)这是什么区(城区名)? 1 0
I逻辑记忆
J背诵数目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三)注意力评定
注意是对事物的一种选择性反应。根据参与器 官的不同可以分或词的辨别注意测试 声辨认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四)知觉障碍评定
• 知觉是感觉传入系统未受损,而对感觉信息的识 别及分析受损。皮质水平的损害可引起知觉障碍 ,常常是非主侧半球顶叶。 • 有关检查项目:
意念运动性失用:评定时可以让患者按口头
命令动作,让患者执行检查者的口头动作指令, 不能执行者为阳性。
谢谢
让我们共同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患者否认自己有病,对自己的病漠不关心,损 害的脑区多为右侧顶叶,主要依靠临床患者的表 现进行评定。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3)触觉失认
是指病人虽然其触觉、温度觉、本体感觉的 功能正常,但不能通过手触摸的方式来辨认物体 的形态。 评估方法:在桌子上摆放各种物品,如球、铅笔 、硬币、戒指、扭扣、积木块、剪刀,先让病人 闭眼用手认真触摸其中一件,辨认是何物,然后 放回桌面。再睁开眼,从物品中挑出刚才触摸过 的物品,能在适当的时间内将所有物品辨认清楚 者为正常。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4)视觉失认
病人对所见的物体、颜色、图面不能辨别其名 称和作用,但经触摸或听到声音或嗅到气味,则 能正确说出。
评估方法:
形状失认 物品失认 颜色失认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2.失用症的评价
结构性失用:可以通过用笔画空心十字试验和用
火柴棍拼图试验两种方法来进行检查评价。 运用失用:检查以下4个方面的动作:①面颊 :吹火柴;②上肢:刷牙、钉钉子;③下肢:踢 球;④全身:作拳击姿势,正步走。 穿衣失用:评定时让患者给自己穿衣、系扣、 系鞋带 意念性失用:评定可进行活动逻辑试验。
功能损害。
记忆障碍的临床表现
• 记忆增强 • 遗忘:顺行性与逆行性;即刻短时
和长程。间断性或选择性遗忘
• 记忆错误:错构症和虚构症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 修订简易精神状态量表(3MS): • 七分钟测验:认知能力筛查量表(CASI)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 • 剑桥老年人精神疾病检查法(CAMDEX) • Alzheimer病联合登记研究量表(CERAD)
每套卡片上有10对词,分别读给受试者听, 同时呈现2秒。
H触觉记忆
使用一副槽板,上有9个图形,让受试者蒙 眼用利手、非利手和双手分别将3个木块放 入相应的槽中再睁眼,将各木块的图形及其 位置默画出来 3个故事包含14、20和30个内容。将故事讲 给受试者听,同时让其看着卡片上的故事, 念完后要求复述 要求顺背3~9位数,倒背2~8位数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韦氏记忆量表测试项目、内容和评分方法
测试项目
A经历 B定向 C数字顺序关系
内
容
评分方法
每回答正确一题记1分 每回答正确一题记1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限时记错、记漏或退数次数,扣分分别 按记分公式算出原始分
根据受试者再认内容与呈现内容的相关 性分别记2、1、0或1分,最高分16分
正确回忆记1分、错误扣1分,最高得分 为20分 按所画图形的准确度记分,最高分为14 分
F视觉再生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韦氏记忆量表测试项目、内容和评分方法
测试项目
G联想学习
内
容
评分方法
5秒内正确回答1词记1分,3 遍测验的容易联想分相加后 除以2,与困难联想分之和即 为测验总分,最高分为21分 记时并计算正确回忆和位置 的数目,根据公式推算出测 验原始分 回忆第1内容记0.5分。最高 分为25分和17分 以能背诵的最高位数为准, 最高分分别为 9 和 8 ,共计 17 分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一)痴呆筛选量表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于1975年编制,总共19项检查,其中包括时间定 向、地点定向、语言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能 力,短程记忆、物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理解 、语言理解、言语表达和图形描画等内容。
Albert试验
• 是最敏感的试验,是在纸上散布一些无规律的短 线条,让患者用笔与线条正交地删去 Albert试验的评定标准 评定级别 漏删线数 漏删线% 无单侧 1或者2 4.3% 可疑忽略 3~23 4.5%~56.8% 肯定有单侧忽略 ≥23 ≥56.8%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2)疾病失认
老年性痴呆的功能障碍 和康复评定
第六组
(一) 功能障碍
• A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 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 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失用 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 • 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系统检查早期常无定位体征, 晚期出现强握、吸吮反射等原始反射,缄默步态 不稳、共济失调,不伴瘫痪。腱反射正常。部分 患者出现帕金森症候群,表现为慌张步态、姿势 僵硬,肌张力增高引起的四肢屈曲或强直,甚至 难以站立和步行。
一 认知功能及其障碍 认知是人的心理活动之一, 是指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 过程,它由多个认知领域组 成,包括:记忆、计算、定 向、注意、结构能力、执行 能力言语的表达,理解等方 面。
其功能可简单理解为四方面
接受功能
记忆与学习功能
思维功能
表达功能
• 其障碍 指由于各种原因——从 生理性老化,到意识障碍,所 导致的不同程度及不同领域的
5个与个人经历有关的问题 5个有关时间和空间定向的问题 ①顺数1~100 ②倒数100~1 ③累加从1起每次加3~49为止
D再认
E图片回忆
每套识记卡片有8项内容,呈现 给受试者30秒后,让受试者再认
每套图片中有20项内容,呈现1 分30秒后,要求受试者说出呈现 内容 每套图片中有3张,每张上有1~ 2个图形,呈现10秒后让受试者 画出来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长谷川痴呆量表
(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
• 也是一种简易实用的量表,由于我国仍有部分文 盲,我国学者同样将其评分按文化程度标准化, 更切合我国国情。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 • • • • • • • • • • • 问 题 评 分 1、今天是几月几号(或星期几) 2、这是什么地方 3、你多大岁数(±3年为正确) 4、最近发生什么事情(请事先询问知情者) 5、你出生在哪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年份(±3年为正确) 7、一年有几个月(或一小时有几分钟) 8、国家现任总理是谁 9、100-7,93-7 10、请倒背下列数字:6-8-2,3—5—2—9 11 、请将纸烟、火柴、钥匙、表、钢笔 5 样东西摆在受试者前, 1.5, 令其说一遍,然后把东西拿走,请受试者回忆 3.5 3 2.5 2 2.5 2 3.5 2.5 3 2-4 2-4 0 , 0.5 , 2.5 ,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诊断量表
(二)记忆功能评定
在临床上,老年痴呆患者认知障碍首发现表为 记忆功能障碍,这就是要求对患者的记忆状况进 行客观的评定。 • 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WMS﹚应 用较广的成套记忆测验,也是神经心理测验之一。 共有10项分测验,分测验A~C测长的时的记忆, D~I测短时记忆,J测瞬时记忆,MQ表示记忆的 总水平。本测验也有助于鉴别器质性和功能性记 忆障碍。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评 价 项 目
(8)这是什么医院(或胡同,医院名或胡同名)? (9)这是第几层楼? (10)这是什么地方(地址、门牌号) 2*.现在我告诉您三种东西的名称,我说完后请您 重复一遍。请您记住这三种东西,过一会儿我还 要问您,请仔细说清楚,每样东西l秒。这三种 东西是:“树”、“钟”、“汽车”。请你重复 •树 •钟 •汽车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答 对答 错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二 老年期痴呆的康复评定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评价项目 答 对答 6*.请您跟我说:“四十四只石狮子” 1 7.(检查者给受试者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请闭上 您的眼睛”)请您念这句话,并按上面的意思去做 1 8.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 用右手拿着这张纸 1 用两只手把它对折起来 1 放在您的左腿上 1 9*.请您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 1 10*.(出示图案)请您照着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1 错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