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制备-片剂质量检验
实验二-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实验二-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01e547c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c.png)
实验二 水杨酸片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 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 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并了解压片力对片剂硬度或崩解的影响。
二、实验指导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
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
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
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
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
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
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
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
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
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
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
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
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片重=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模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
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 冲模直径(mg ) 湿粒 干粒 (mm )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doc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4ac1c6992af90242a995e581.png)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片剂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446f85fa5901020206409c80.png)
实验目的:1.通过片剂制备,把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把握单冲压片机的差不多构造、使用方法。
3.把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平均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是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它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固。
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
辅料是指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
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淌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取而产生疗效。
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固,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阻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取无不良阻碍。
然而,实际上完全惰性的辅料专门少,辅料对片剂的性质甚至药效有时可产生专门大的阻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
片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制粒压片法和直截了当压片法二种,前者依照制颗粒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较为常用。
湿法制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固的药物。
其一样工艺流程如下:主药辅药(填充剂或吸取剂、崩解剂) 混合粉料 加润湿剂软材过筛 湿颗粒干燥干颗粒(测定含量、水分)整粒加润滑剂(外加崩解剂)压片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截了当阻碍片剂的质量。
主药和辅料第一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专门是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与辅料混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
主药与辅料是否充分混合平均与操作方法也有关。
若药物量小,与辅料量相差悬特时,用递加稀释法(配研法)混合,一样可混合得较平均,但其含量波动仍旧较大;而用溶剂分散法,立即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往往能够混合得专门平均,含量波动专门小。
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
湿法制粒,欲制好颗粒,第一必须依照主药的性质选好粘合剂或润湿剂,制软材时要操纵粘给剂或润湿的用量,使之“握之成团,轻压即散”,并握后掌上不沾粉为度。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的考察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372314ec102de2bd96058813.png)
实验四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
二、实验指导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
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
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
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
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
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
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
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
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
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
湿颗粒干燥后,1617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
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
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片重=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
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 冲膜直径 (mg) 湿粒 干粒 (mm)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
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61b9df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0.png)
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实验目的:掌握片剂的制备方法,并考察片剂的质量。
实验原理:
片剂是采用压片机将活性成分和辅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质量的制剂。
片剂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可压性、稳定性和良好的口感。
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活性成分、辅料、压片机。
2. 将所需材料粉碎至合适的颗粒度。
3. 将粉末混合均匀。
4. 将混合后的粉末装入压片机。
5. 调整压片机的压力和压制时间。
6. 取出压制好的片剂,进行质量考察。
实验结果:
制得的片剂形状端正,大小均匀,表面光滑。
经过质量考察,满足药典规定的要求。
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出了质量良好的片剂,证明了制剂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重要性。
片剂的检测实验报告
![片剂的检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b693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6.png)
片剂的检测实验报告1. 引言片剂是固体制剂的一种常见形式,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为了确保片剂的质量,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是必要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对片剂进行分析,以评估其质量合格情况。
2. 实验目的- 了解片剂的常见检测方法;- 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评估片剂的质量合格情况。
3. 实验步骤3.1 检测外观对每个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存在变色、结块、异物等不良情况。
3.2 确定含量使用色谱法对样品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制备标准曲线,然后将片剂样品溶解在适宜溶剂中,通过色谱仪进行检测,最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3.3 测定均匀度为了确定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分布均匀性,将样品分成若干等份,并针对每一份进行含量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样品的均匀度指标。
3.4 酸度/碱度测定使用酸度计和碱度计分别对样品的酸度和碱度进行测定。
将样品溶解于水中,分别加入几滴酸性指示剂和碱性指示剂,并记录酸度和碱度的数值。
3.5 溶解度测定将样品置于适宜的溶剂中搅拌一段时间,然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检测。
通过测定上清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来评估片剂的溶解度。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附表1。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外观检测结果显示,样品外观良好,无明显不良情况,表明样品质量较好。
-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符合规定的标准。
- 均匀度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分布比较均匀,均匀度指标较高。
- 酸度和碱度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的酸碱性符合规定的标准。
- 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的活性成分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充分溶解,溶解度良好。
5. 总结与建议本次实验通过对片剂的外观、含量、均匀度、酸碱度和溶解度等方面进行检测,评估了其质量情况。
综合结果显示,样品质量良好,符合规定的标准。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步骤的操作性不足,部分数据的可靠性有待提升等。
松花灵芝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
![松花灵芝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8da3a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4.png)
松花灵芝片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松花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理作用。
将其制成片剂,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便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松花灵芝片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以及质量检验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制备松花灵芝片剂的原料主要包括松花灵芝菌丝体、辅料等。
其中,菌丝体可采用液体培养法或固体培养法进行生产,辅料则根据具体生产要求进行选择,如淀粉、糊精、糖等。
将松花灵芝菌丝体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以便后续压制。
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压片机中,压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片剂。
压制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压力和温度,以保证片剂的质量。
将压制好的片剂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去除片剂中的水分,保证片剂的稳定性。
干燥后的松花灵芝片剂按照一定数量进行包装,并标注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原料质量是影响松花灵芝片剂制备工艺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只有高质量的原料,才能制出高质量的片剂。
因此,要严格控制原料的来源和质量,并进行必要的检验。
配料比例直接影响到片剂的硬度、崩解度等指标。
应根据具体生产要求,选择适当的配料比例,以确保片剂的质量。
压制条件包括压力、温度、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片剂的质量。
压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以保证片剂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干燥方法和温度都会影响到片剂的水分含量和稳定性。
应选择适当的干燥方法,并控制好温度,以保持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外观检查是松花灵芝片剂质量检验的第一步。
应检查片剂的形状、大小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光滑、整洁,有无裂痕、气泡等缺陷。
硬度是衡量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硬度检验,可以判断片剂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免影响药物的释放和疗效。
崩解度是衡量片剂在水中分解时间的重要指标。
通过崩解度检验,可以判断片剂是否容易在体内分解吸收,以保证药物疗效的发挥。
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衡量片剂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判断片剂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df480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9.png)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片剂质量检查是指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它是药企保证片剂产品符合药典要求以及满足临床应用需要的重要
环节。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外观是片剂的首要指标之一,也是患者接受药品的第一印象。
外观检查包括片剂的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方面。
通过仔细观察片剂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片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 尺寸和重量检查:片剂的尺寸和重量对于患者的服用体验和剂量控制非常重要。
质量检查中需要测量片剂的长度、厚度和直径,并比较与规定要求是否相符。
同时还需要测量片剂的重量,确保每片剂的剂量准确。
3. 含量测定:片剂的含量测定是评估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含量测定一般通过药物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进行。
通过测定片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确保每片剂的药物剂量在规定范围内。
4. 溶出度测定:溶出度是评价片剂释放药物速度和程度的重要指标。
溶出度测定可以通过体外溶出度试验来进行,通过测定片剂中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溶出的百分比,评估片剂的药物释放性能。
5. 片剂硬度测定:片剂的硬度直接影响其在包装和患者服用过程中的耐受性。
硬度测定可以通过药物硬度计来进行,按一定压力测试片剂的硬度值。
合格的片剂应具有足够的硬度以保持其完整性,并能够方便地分割成均匀的剂量。
总之,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外观、尺寸和重量、含量、溶出度以及硬度等方面的评估。
这些检查内容的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片剂的质量和疗效,对于确保片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f8b4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png)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1. 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为了确保片剂的质量和安全性,质量检查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报告旨在介绍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对片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药物含量测定、溶解度测定和稳定性评价。
3. 实验方法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片剂质量检查的首要步骤。
我们对样品进行了外观观察,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的评估。
3.2 药物含量测定药物含量测定是评估片剂药物含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的重要指标。
我们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片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3.3 溶解度测定溶解度是评价片剂的溶解性能的指标之一。
我们采用了溶出度仪对样品进行溶解度测定,以评估片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情况。
3.4 稳定性评价稳定性评价是评估片剂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我们将样品置于不同条件下,包括高温、高湿和光照等,进行稳定性测试,以模拟片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情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外观检查结果经过外观检查,样品的颜色均匀一致,形状规整,无明显破损或变形,光泽良好,符合片剂的外观要求。
4.2 药物含量测定结果药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均在规定范围内,符合片剂的质量标准。
这表明样品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4.3 溶解度测定结果溶解度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良好,符合片剂的溶解性能要求。
这意味着片剂可以在胃肠道中迅速溶解,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4.4 稳定性评价结果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样品在高温、高湿和光照条件下均未出现明显的质量变化,符合片剂的稳定性要求。
这表明样品在储存期间可以保持良好的质量和药效。
5. 结论通过对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的外观符合片剂的外观要求;- 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符合片剂的质量标准;- 样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良好,符合片剂的溶解性能要求;- 样品在储存期间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灯盏花素片的制备及质量检验
![灯盏花素片的制备及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d1ff46e45fbfc77da269b130.png)
灯盏花素片的制备及质量检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灯盏花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2、掌握灯盏花素片的制备。
3、掌握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4、了解按药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处方工艺。
二、实验原理(一)灯盏花素的提取及含量测定众所周知,常用的经典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溶剂提取法,根据“相似相溶”这一原理,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
通过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
常见的溶剂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水是强极性溶剂。
②亲水性有机溶剂。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见溶剂的亲脂性的强弱顺序为(亲水性则相反):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
选择提取溶剂的原则:1、溶剂不能与待提取成分发生不可逆的反应;2、溶剂对待提取成分的溶解度要大,而对杂质溶解度要尽量小,或反之;3、溶剂要经济易得,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此外也要便于回收及重复利用。
灯盏花素为黄酮类化合物(如图1),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吡啶等溶剂,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苯等有机溶剂。
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及实际工艺考查,最终确定以75%乙醇为溶剂提取最佳。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灯盏花素的粗提物,即超声波辅助溶剂进行提取,声波产生高速、强烈的空化效应和搅拌作用,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使溶剂渗透到药材细胞中,有如下优点: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温度低、适应性广、提取药液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分离、纯化;提取工艺运行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操作简单易行,设备维护、保养方便等。
图1 灯盏花乙素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254nm或365nm)下呈不同颜色的荧光,氨蒸汽或碳酸钠溶液处理后荧光更为明显。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镁盐、铅盐或锆盐生成有色的络合物。
本实验采用铝盐显色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灯盏花素的含量测定。
片剂—片剂的制备(药物制剂技术)
![片剂—片剂的制备(药物制剂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21fbc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3.png)
维生素C片
【质量检查】 [崩解时限检查] 按药典现定采用升降式片剂崩解仪测 定片剂的崩解时限。测定时,取供试药片6片置吊篮 玻璃管中,于37±1℃的恒温水中,按每分钟30-32 次作上下移动,各片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港散或崩 解成碎粒,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 过筛网时,应另以6片复试,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 即加人挡板各1块,依法检查,均应符合规定。
200g (主药) 80g (填充剂)
120g (填充剂) 4g (稳定剂)
适量 (润湿剂) 3g (润滑剂)
400g
维生素C片
【制备工艺】 取维生素C、乳糖、糊精混合均匀,将酒石酸溶 于
50%乙醇中再加入搅拌混匀,制软材,通过18-20目 筛,制湿颗粒,在60℃-70℃干燥,干粒水分应控制 在15%以下,颗粒过筛(同制粒相同目筛)整粒,筛 出细粉,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然后与干颗粒混匀, 压片质粒包装即可。
维生素C片
【质量检查】 [重量差异] 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 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 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有标示片重的片剂,每片重量与 标示片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 得有1片超出限度一倍。
当归浸膏片
【处方】当归浸膏 262g
淀粉
40g
轻质氧化镁 60g
硬脂酸镁
7g
滑石粉
80g
制成
1000片
当归浸膏片
【制备工艺】 取浸膏加热(不用直火)至60℃~70℃,搅拌使熔化 ,将轻质氧化镁、滑石粉(60g)及淀粉依次加入混 匀,分铺烘盘上,于60℃以下干燥至含水量3%以下 。然后将烘干的片(块)状物粉碎成14目以下的颗粒 ,最后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20g)混匀,过12目 筛整粒,压片、质检、包糖衣。
药物制剂教学实验: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
![药物制剂教学实验:片剂的制备及影响片剂质量因素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d964cbd3240c844769eaee07.png)
片剂薄膜包衣及质量评价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制剂实验教学中心一、实验目的掌握用糖衣锅包薄膜衣的方法。
了解包衣材料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指导为了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防潮、遮光、提高药物稳定、定位释放、控制药物释放速度、避免药物在胃中破坏和改善片剂外观等原因,在片剂表面上包上一适宜材料的衣层,即包衣片。
糖衣逐渐被淘汰。
薄膜衣片分为普通薄膜衣片、肠溶薄膜衣片及胃肠不溶薄膜衣片等二、实验指导(续)用于包衣的片剂称素片。
素片应有足够的硬度,且具有良好的崩解性能,以免在包衣时因磨擦而使素片松裂或粉尘过多,影响包衣片的光洁,或因包衣造成片剂崩解迟缓。
用于包衣的片剂称素片。
素片应有足够的硬度,且具有良好的崩解性能,以免在包衣时因磨擦而使素片松裂或粉尘过多,影响包衣片的光洁,或因包衣造成片剂崩解迟缓。
二、实验指导(续)包薄膜衣的特点:包衣材料用量少,片增重小,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生产周期短。
但具有易燃易爆,污染环境等缺点。
近年来开发的水分散体包衣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包衣的方法有滚转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及压制包衣法等。
薄膜包衣常用的方法有滚转包衣法、高效包衣机法,糖衣锅法属滚转包衣法。
二、实验指导(续)用糖衣锅包薄膜衣的大致工艺过程如下:1.锅内增加3-5块挡板;2.素片温度控制在40-60C;3.锅转动后将膜衣液喷入片床内,直至达到要求厚度即可出锅干燥。
二、实验指导(续)包薄膜衣应注意几个重要环节:1.热风交换率要好;2.喷液输出量要调节好;3喷枪的雾化效果要好;4.素片翻滚速度可调。
雾化液滴对素片的附着力要大于素片与锅壁、素片与素片之间的附着力,才能在素片的表面形成完整的膜衣层。
影响包衣的主要因素有:热风交换率;雾化压力及喷枪距片床的距离;输液速度等。
三、实验内容1.膜衣塑性比较A B4%HPM+80%ETOH 4%HPM+80%ETOH+0.5%蓖麻油三、实验内容包薄膜衣【处方】彩色包衣粉5g80%乙醇加至100g包衣液配制方法:取80%乙醇95g,在搅拌状态下撒入彩色包衣粉,以不结块为宜,且应一次性慢慢撒入,然后继续搅拌45min,必要时可过100目筛两次,待液体均匀后即可使用。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abb00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d.png)
片剂制备实验报告实验七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试验七片剂第一部分片剂制备与部分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通过阿司匹林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2.了解单冲与11 冲压片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和保养.3.考察压片力及崩解剂等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的影响.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二实验原理片剂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除对湿,热不稳定的药物之外, 多数药物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其制备要点如下:(1)原料药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含量小或含有毒剧药物的片剂, 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2)凡具有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 在制片过程中应避免受热损失.(3)凡具有不适的臭和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 糖衣或薄膜衣.对一些遇胃液易破坏或需要在肠内释放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应包肠溶衣.为减少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或为延缓某些药物的作用, 或使某些药物定位释放, 可通过适宜的制剂技术制成控制药物溶出速率的片剂.1.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图7-1 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2.制备要点(1)原料粉碎混合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2)制软材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3)制颗粒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4)烘干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5)整粒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大.(6)颗粒质量检查颗粒质量检查包括颗粒含水量检查与颗粒中主药含量测定两部分.(7)计算片重片重计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a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b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 照此公式计算片重,投料时应计入原料的损耗.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8)压片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膜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表7-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冲膜直径(mg) 湿粒干粒(mm)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3.片剂质量检查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除片剂的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含量准确外,必须检查重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对有些片剂产品药典还规定检查溶出度和含量均匀度,并规定凡检查溶出度的片剂,不再检查崩解时限,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再检查重量差异.另外,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硬度或崩解时限产生影响.(1)外观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2)片重差异片重差异直接影响片剂的剂量准确性.片剂重量差异的限度规定如下:平均重量0.30以下重量差异限度为±7.5%,0.30g或0.30g以上的为±5%.(3)硬度片剂应有足够的强度,以免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破碎或被磨损,以保证剂量准确.片剂的硬度与其贮运后外形的完整性有关, 生产厂家一般均将硬度片剂的内控指标之一.另外,一般还同时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4)崩解度片剂服用后,必须破碎成小颗粒,形成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利于药物的溶出.崩解是溶出的前提条件.(5)溶出度药物从崩解后的颗粒中溶出后才能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对于一些难溶性药物的片剂,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因此片剂的溶出度是体外和生产中重要的质量指标.三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乳钵( 中号), 烧杯(400mi ) , 普通天平,电子天平,电炉, 搪瓷盘(31 ×41cm), 尼龙筛(80目,14 目与16 目), 烘箱, 单冲压片机, 冲头(12mm 和9mm),水分测定仪,片剂四用仪, 溶出仪等.2.实验试剂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非那西丁, 咖啡因, 淀粉, 滑石粉, 硬脂酸镁,乙醇, 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1. 阿司匹林片的制备处方(100 片用量)乙酰水杨酸30.0g淀粉7.0g酒石酸0.2g滑石粉q.s淀粉浆(15% ) q.s100片(2)制法:乙酰水杨酸粉碎过筛:乙酰水杨酸适量置研钵中用力研磨成细粉,过80目筛得乙酰水杨酸细粉.15% 淀粉浆的制备:称取酒石酸0.2g 溶于少量蒸馏水中与15% 淀粉浆混匀.取乙酰水杨酸细粉与3g淀粉混匀, 加适量淀粉浆制成软材, 过16 目筛制粒, 颗粒于40~60 ℃干燥后, 再经14 目筛整粒, 将此颗粒与剩余的4g干淀粉和滑石粉(5%)混匀后压片( 用12mm 孤面冲头) .(3)用途: 解热镇痛药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复方阿司匹林片) 的制备(1)处方每片用量(g) 300 片用量(g )乙酰水杨酸( 粒状结晶) 0.2268 68.04非那西丁( 细粉) 0.1620 48.6咖啡因( 细粉) 0.0350 10.5淀粉0.066 19.8淀粉浆(17% ) 0.088 约26.4滑石粉0.04 12.0(2)制法将非那西丁,咖啡因与7.8g 淀粉混匀, 加淀粉浆制成均匀的软材,通过l4~16 目筛制粒, 湿粒70 ℃干燥, 测定含水量, 干粒过14 自筛整粒.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结晶混合,加剩余的12g 干淀粉和滑石粉后, 充分混匀, 压片( 用12mm 平面冲头) .(3)用途解热镇痛药.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牙痛等.3.干颗粒含水量测定本实验用红外线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干颗粒含水量.颗粒含水量对片剂成形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通常所含水分应在1-3%.4.压片按颗粒重量计算片重干颗粒重+ 压片前加入的辅料量片重=应压片数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调试单冲压片机是实验室常用的小型压片机械, 构造简单, 使用方便, 其安装与调试过程如下:首先装好下冲头, 旋紧下冲固定螺丝.旋动片重调节器, 使下冲在较低的部位.再将模圈装入模板, 旋紧模圈固定螺丝, 然后仔细地将模板固定在机座上( 冲头的周边锋利部位容易因碰撞而损坏, 故在整个装拆过程中都应小心) .调节出片调节器, 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相齐平.再装上冲并旋紧上冲固定螺丝, 转动压力调节器, 使上冲处在压力低的部位, 缓慢地用手摇转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逐渐下降, 观察其是否正好在冲挠的中心位置.如不在中心位置, 应上升上冲头(不得将上冲强制地冲入模孔,更不应使上下冲相撞),稍微松动一点模板固定螺丝,移动模板位置直至上冲头恰好阿在模圈模孔的中心位置.旋紧固定螺丝,装好饲料靴和加料斗,加入颗粒.用手旋转轮,如感到不易旋转时,不得用力硬转,应小心倒转少许,然后旋转压力调节器使适当上升减小压力.称其平均片重,调节片重调节器,使压出的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在上述一切操作均较顺利后,开动电机进行试压,检查片重和崩解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片.图7-2小型单冲压片机图7-3 压片机主要组成小型单冲压片机是一种台式电动连续冲压机(无电时也可手摇压片),能将各种颗粒状,晶体状或者流动性好的粉状原料压制成圆片状,圆柱状,球状,凸面,凹面和其他各种几何形状的产品(如方形,三角,椭圆,囊形等),还可压制带有文字,商标,图案的产品,本机只装一付冲模,物料的充填深度,压制厚度均可调节,也即是产品的重量,厚度及硬度均可调节,只要更换不同的模具就可压制不同的产品. 主要技术参数(YP-1.5型):最大压制压力1.5吨,最大压制直径14毫米,最大充填深度12毫米,最大生产能力6000片/小时,电机功率250瓦(1400转/分),220伏(380伏)/50赫兹,外形尺寸580×450×625毫米,重量:70公斤.压片机主要组成如下①加料器——加料斗,饲粉器;②压缩部件——一副上,下冲和模圈;③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片重调节器,推片调节器.压力调节器连在上冲杆上,用以调节上冲下降的深度,下降越深,上,下冲间的距离越近,压力越大,反之则小;片重调节器连在下冲杆上,用以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从而调节模孔的容积而控制片重;推片调节器连在下冲,用以调节下冲推片时抬起的高度,使恰与模圈的上缘相平,由饲粉器推开.单冲压片机的压片过程:上冲抬起,饲粉器移动到模孔之上;下冲下降到适宜深度,饲粉器在模上摆动,颗粒填满模孔;饲粉器由模孔上移开,使模孔中的颗粒与模孔的上缘相平;上冲下降并将颗粒压缩成片,此时下冲不移动;上冲抬起,下冲随之抬起到与模孔上缘相平,将药片由模孔中推出;饲粉器再次移到模孔之上,将膜孔中的片剂推开,同时进行第二次饲粉,如此反复近行.压片机有一定转向,不得反向运转,否则将会损坏机件.单冲压片机压制的硬度不高,切忌为提高硬度而盲目增加压力,在过高压力下,压力调节器中心活动螺旋杆很容易弯曲损坏.压片机的保养压片完毕,用毛刷刷去药粉,用废纱头揩拭机件,使压片机干燥清洁,最后加好润滑油.下次使用前仍应用手缓缓转动转轮,仔细观察压片机是否有故障,当一切正常后,方可开启使用.若需拆卸时,拆下的次序与安装的次序恰好相反.(4)压片圆形片剂直径5-12mm的糖衣片,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普通冲模.圆形片剂直径小于5或大于12mm的素片,薄膜包衣片,斜边平片特殊冲模.任意圆形片剂直径的单双面刻文字,图形,商标冲模.非圆形的几何形状片剂冲模(如椭圆形,囊形,菱形,心形,三角形,月牙形,动物形状,水果形状等).图7-4片剂冲模图7-5异形片剂冲模图7-5 各种形状片剂6.片剂质量检查本实验检查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和溶出度.(1)重量差异检查法取药片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见表7-2)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结果列于表1. 表7-2 重量差异限度平均片重重量差异限度0.30g以下0.30g或0.30g以上±7.5%±5%(2)硬度检查法: 片剂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破碎或磨损,因此片剂硬度是反映片剂生产工艺水平,控制片剂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反映和测试片剂硬度,对于片剂的生产和科研,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等方面均具有不容忽视的实际指导意义.硬度检查采用破碎强度法,采用片剂智能硬度仪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片径向固定在两横杆之间,其中的活动柱杆借助弹簧沿水平方向对片剂径向加压,当片剂破碎时,活动柱杆的弹簧停止加压,仪器刻度盘所指示的压力即为片的硬度.测定3~6片,取平均值.结果列于表2.图7-6 YD-20智能硬度仪YD-20智能硬度仪是用于测量片剂硬度的一种药检仪器,测量范围: 硬度10~200N;分辨率0.1N;精度±1.5%;直径2.0~25.0mm;分辨率0.01mm;精度±0.06mm;度量单位: 硬度N; Kgf(Kilopond,1Kgf=9.81N);Sc(Strocobb1Kgf=1.43Sc);测量方式: 手动单片/自动连续(测量片数最大为100片)(3)脆碎度检查法:取药片,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 G项下检查法,置片剂四用测定仪脆碎度检查槽内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列于表3.检查方法及规定如下:片重为0.65g或以下者取若干片,使其总重量约为6.5g;片重大于0.65g者取10片.用吹风机吹去脱落的粉末,精密称重,置圆筒中,转动100次.取出,同法除去粉末,精密称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且不得检出断裂,龟裂及粉碎的片.(4)崩解时限检查法:应用片剂崩解测定仪进行测定.测定装置崩解仪的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和下端镶有金属筛网的吊篮,并附有的塑料挡板.吊篮内置 6 支玻璃管, 玻璃管长77.5mm, 内径21.5mm, 壁厚2.0mm筛孔内径 2.0mn, 挡板直径为20.7mm, 厚9.5mm, 相对密度 1.18~1.20 . 采用吊篮法,方法如下: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一片,开动仪器使吊篮浸入37±1.0℃的水中,按一定的频率(30-32次/min)和幅度(55±2mm)往复运动.从片剂置于玻璃管开始计时,至片剂破碎并全部固体粒子都通过玻璃管底部的筛网(Φ2mm)为止,该时间即为该片剂的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一般压制片为15min).结果列于表4.另有规定外, 取药片 6 片, 分置吊篮的 6 支玻璃管中, 启动升降机件, 各片均应l5分钟内全部溶化或崩解成碎粒, 并通过筛网.如残存有小颗粒不能全部通过筛网时, 应另取 6 片复试, 并在每管加入药片后随即加入挡板各一块, 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糖衣片,浸膏片或薄膜衣片的崩解时限, 按上述方法检查, 应在 1 小时内全部溶散崩解并通过筛网.如有l 片不能全部通过筛网, 应另取 6 片复试, 均应符合规篇二:安乃近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西南大学药学院)安乃近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李昀松樊洁(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5)摘要:目的研究安乃近片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安乃近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片剂实验报告
![片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02af3ab4daa58da0114a32.png)
篇一:实验报告2: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药剂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2.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片重差异等)3.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实验内容(1)单冲压片机的使用实验1: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拆卸了解单冲压片机的原理,结构,装、卸方法及使用中注意事项。
(2)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片剂实验2:维生素c片剂的制备以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硬脂酸镁等为原料,通过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维生素c 片剂。
(3)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3:检查自制维生素c片剂质量使用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对自制维生素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等进行检查。
2. 实验原理(请根据实验教材自己补充,包括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常用辅料及其特性,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等。
)三、主要仪器设备1. 实验材料:维生素c、淀粉、糊精、柠檬酸、乙醇、硬脂酸镁等。
2. 设备与仪器:单冲压片机、硬度计、脆碎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天平、尼龙筛(20目、100目),吹风机、搪瓷托盘、烘箱等。
四、实验步骤、操作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填写,必须列出处方)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简述维生素c片剂制备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说明解决方法。
2.将所制维生素c片剂的质量考察结果填写于以下表格中,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说明解决方法。
表1 外观、硬度、抗张强度表2 崩解时间崩解时间 (min)表3 片重差异表4 片剂脆碎度的测定结果试验前重量(g) 试验后重量(g)批号片数脆碎度(%)篇二:姜黄素片剂的制备实验报告姜黄素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魏纤张雪(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目的研究姜黄素片剂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姜黄素片剂进行质量检查。
《药剂学》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
![《药剂学》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8543e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1.png)
《药剂学》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3.掌握片剂四用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及片剂的硬度、崩解时限检查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概念: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后,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其他异型片状的固体制剂。
配制环境要求: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压片、包装等生产操作环境D 级制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直接压片法。
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主药、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加粘合剂制软材----过筛制粒----颗粒干燥---测定含量、水分---整粒、称重---加润滑剂和外加崩解剂,计算片重,选择冲模---安装机器,压片。
制粒:物料混匀后,加入适量粘合剂制成软材(以用手握之可成团块,手指轻压时又能散裂而不成粉状为度),用手挤压过筛,所得颗粒应无长条、块状物及细粉。
大量生产时通过颗粒机滚筒(或括板)的挤压,使软材通过筛孔,制得湿颗粒。
应根据药物和辅料的性质选用适宜温度尽快干燥。
干燥后颗粒往往结团粘连,需进行过筛整粒,最后加入润滑剂等辅料,混匀后即可压片。
质量检查:按《中国药典》2010年附录.制剂通则.片剂.进行检查,应符合规定。
单冲压片机的主要构造及压片动作:单冲压片机的安装与调节:首先装好下冲头,旋紧模板固定螺丝。
旋动片重调节器,使下冲在较低的部位。
再将冲模装入模板,旋紧固定螺丝,然后仔细地将模板装在机座上(冲头的尖端锋利部位,易被撞碎而损坏,故在整个装拆过程中都应小心)。
调节出片调节器,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相齐平。
再装上冲头并旋紧固定螺丝。
转动压力调节器,使上冲处在压力低的部位,缓慢地用手摇转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头逐渐下降,观察其是否正好在冲模的中心位置。
如不在中心位置,应上升冲头(不得将上冲头强硬地冲入冲模模孔,更不应使上下冲相撞)。
此外,稍微松动一点模孔固定螺丝,移动位置直到上冲头恰在冲模模孔的中心位置为止,旋紧固定螺丝,装好加料斗的全部装置,并加入颗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对片剂外观现象,并总结影响因素
2、任务二:片重差异分析
(1)、文明操作
(2)、分组检查片重是否超差并分析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分组操作
3、任务二:硬度分析
(1)、文明操作
(2)、分组检查硬度是否满足要求并分析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分组操作
4、任务二:崩解时限分析
(1)、文明操作
(2)、分组检查是否达到崩解时限要求并分析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分组操作
评价:
1、在老师的组织下,各小组自评、互评。
2、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完成教师评价。
五、作业:
1、片剂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2、片剂生产过程中主要有哪些辅料?这些辅料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掌握片剂质量检查方法。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工作具有分析、检测片剂质量的能力。
三、职业目标
1、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3、培养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2、任务二:片重差异检验-分析影响片重差异的原因
3、任务三:硬度检验-分析影响硬度的原因
4、任务四:崩解时限检验-分析超限原因
学习步骤
1、分组讨论熟悉检验要求及方法
2、寻找有关技术要点
3、协作完成任务要求
4、归纳总结
反思检测
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从而使学生自己清楚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3、学生小组示范展示操作、互评。
教学准备
教材学材:
1、《药物制剂技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工具设备:
药片、天平、水浴锅
任务书
项目
内容
课题
片剂制备-片剂质量检验
学习材料
教程片剂内容+补充内容
引导问题
1.片剂质量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
任务咨询
明确任务:对片剂进行质量检验。
1、任务一:对片剂外观进行质量检验-松片、裂片、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粘冲等的原因分析。
3、将此次操作过程书写报告一份。
项项目教学法
分分组讨论法
竞
比
头
教学环节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5分钟)
导入新课
(10分钟)
讲授(1课时)
讲
讲
师生问好、点名
片剂质量检验
引导问题:片剂有什么的质量要求?
片剂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观:松片、裂片、粘冲。
二、片重差异分析
取30片算出平均值,测出单片与平均值的差值百分比
片重差异=(单片质量-平均质量)/平均质量*100%
规定
片重质量
重量差异限度
0.3克以下
±7.5%
0.3克或以上
±5%
三、硬度分析:空抛两米两次,落地不裂者合格
四、崩解时限:37度,15分钟,缓慢搅动
讲授法
任务准备(15分钟)
项目实施(8课时)
评价(15分钟)
布置作业
分组实施:
1、更衣、洗手消毒
2、按要求准备好各组器具
在工作任务指导下,分小组完成工作任务:
药物制剂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
药物制剂
课题
片剂制备-片剂质量检测
审批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时数
10节
教学班级
12药物班
教材名称及版本
药物制剂技术(医药出版社)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归纳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
学习
目标
一、知在药物生产中,要保持准确的操作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及化解方法
学习重点:
片剂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化解方法: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进行讲解。
2、根据工作任务,学生分组讨论操作
学习难点及化解方法
学习难点:
影响片剂质量的因素。
化解方法: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
2、学生利用学习资料,工作指引,分组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