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的抗滑桩 , . m 每块锚锭板上设 2根锚索 , 每根抗滑桩上设 2 9 1 .4 根 ×巾52 锚索 , 单根桩身最长达
坡度 1 -3 。 面标高介于 12 -17 m之间, 0 6, 地 24 12 高差约 5m。地貌上呈鼓丘状 , 2 属于山麓斜坡地
带。
大花地场地 内地质构成表现为: 表部为人工填土, 其下依次为第 四系坡积粉质粘土 ; 四系 Ⅱ 第 冰期冰卵石层 ; 第四系第 1 间冰期 “ 昔格达组” 粘土岩粉砂岩互层 ; 四系 I冰期冰水沉积粉质粘 第 土。下伏基岩为三迭系泥岩、 砾岩及古生界辉长岩。由上至下将各岩土层分述如下 : 人工土( : Q 1 一般由褐色粘性土混粘性岩、 ) 粉砂岩碎石组成 , 松散—稍密 , 厚度 15 N7 5 m, . 0 . 0 最大厚度 1 .0 34m。大部分地段表部有一层 03 ~05 m混凝土覆盖。 . 0 .0 第四系坡积粉质粘土( d : Q 】 褐红色 , ) 硬塑状态 , 稍湿 , 含有 1 -2 %碎石及角砾 。厚度 2 m, 5 0 ~4
只在局部地段上部有分布。 第 Ⅱ冰期冰卵石 : 成分为石英岩、 辉长岩 , 压圆形 , 粒径 2 0m, ~1c 充填粘性土及砂 约 4 %, 0 稍
密, 厚度 3 5m, .0 仅见于旧钻孔 11 孔内。 5#
第1 间冰期“ 昔格达组” 粘土岩、 粉砂岩互层 。粘土岩 : 灰黄、 褐黄色夹灰紫、 白及紫红色 , 灰 顺 坡向在标高 17 ~l6 m以下为深灰色 , 17 10 半成岩, 泥质结构 , 薄一中层状构造 , 上部层面较平缓 , 倾 角 3 。深灰色部位以下层面倾角偏大 , 8 0 , ~5; 为 ~1。 局部 1。 5。 粉砂岩 : 灰黄及褐黄色 , 粉砂质结构 , 泥质弱胶结 , 局部地段呈钙质胶结 , 中厚层状构造 , 岩芯遇
维普资讯
复杂地质滑坡治 理工程设计 与施工
7 3
该滑坡场地属于古滑坡后缘地带。该古滑坡 主要 由两个滑体组成 , 动带 ( 位于“ 滑 面) 昔格达 组” 粘土岩粉砂岩岩层 中, 曾经过多次滑动 。最主要的滑动面( ) 带 有三个, 号滑体有两个 , I Ⅱ号滑 体有一个 , 两滑体重叠 , 滑动面有交叉现象 。 地下水源主要是地表民用生活水 和雨水渗透。滑体最大厚度达 1m, 8 滑体饱水容重 ( 平均 )
2 k m3 1 N/ 。
在拟建公路的边缘外不足 30 .m的地方有多栋房屋。
2 大 花地 滑坡 治理 工程设 计
根据地勘资料 , 计算出滑坡最大 推力 为 2 8 N m, 取 了两级 治理 5k / 采 的处治方法 , 第一级治理措施是在滑
体的尾部 ( 为滑体 的 13 ) 约 / 处 采用 有9 根锚索锚锭梁。第二级治理措 施是在路基 的边缘布置 了两排抗滑 结构 , 靠近路基的一排抗滑结构为锚
索抗滑桩 , 桩身采用人工开挖形 成,
桩径 为 15 ×22 20 ×3 0 .m .m、 .m .m
两种, 中到中的桩间距根据滑体厚度 不同而不 同, 6 5 4 有 m,m,m三种 , 每 根桩布置有 2 ~5根锚 索 , 锚索采用 7 1. ( ×巾52 钢铰线 ) 9 1 . , 4 或 ×巾52 4 每根桩身上 的锚索数量根据其 临空 高度来确定 , 最下一排锚索距路基边
大 高度达 1.m, 84 临空立 面沿路基 走 向长 度 198 单 根桩 身上 最 多锚 索 5根 , 索最 长 3. m, 锚
4 m, 3 桩身最长 4m。 0
【 关键词】 滑坡 抗滑桩 锚索 滑坡处治
1 大花 地滑坡 治理 工程概 况
大花地滑坡位于攀枝花市大花地 , 攀钢热电厂鼓风站东侧 , 原炳清公路内侧斜坡地带上 , 自然
维普资讯
工 程 科 技
20 0 7年第 1 期
复 杂 地 质 滑 坡 治 理 工 程 设 计 与 施 工
第五工程 有限公 司 何建府
【 要】 本文全面介绍和总结大花地滑坡治理工程, 摘 该工程因为其地势的特殊性, 采用了一系列具有
较大难度 的处治方法 : 小直径多根锚索悬臂桩与锚锭板相结合 的分级治 理方法 , 桩身悬 臂最
缘水沟底 的高度为 35 同一桩身 . m, 上锚索竖 向间距 30 桩顶 留长度 . m,
图 1 平面布置
1 .m 的悬臂段。全立 面共布置 ~3 4 了2 根桩和 10 6 0 根锚索 , 桩身最大临空高度 1 .m。桩身嵌入滑动面以下 4 m, 84 ~5 单根桩身最长
3. 60 m。另一排抗滑结构为锚锭板与锚索桩结合 的抗滑结构, 布置 了 6块锚 锭板和 5根 18 .m×
水有软化现象 , 一般含有钙质结核 。“ 昔格达组” 粘土岩、 粉砂岩厚度较大 , 揭露厚度 2 -4m, 0 0 一般 在 2 N2m深度范围内岩心具破碎现象 , 0 5 节理裂隙发育 , 地层产状 :9 -20<3 。 10 2 。 ~5, 钻探结果表 明, 勘察场地内大部钻孔见到软弱结构面及挤压带 , 并见多个滑动面( )最主要 的滑动面( 有 带 , 带)
三个。一般滑动面( ) 带 均位于灰紫及紫红色粘土岩中, 滑动带土一般呈碎土状或可塑状态粘 土状 ,
碎土可见明显光滑擦痕面。 第1 冰期冰水沉积粉质粘土 : 褐黄色 , 坚硬状态 , 具有胶结现象 , 含有卵石及辉长岩风化残块。
厚度 0 5 .0 . ~4黄及灰黄色 , 泥质结构 , 中厚层状构造 , 揭露深度内呈强风化状态 。 砾岩 , 褐红色 , 砾石成分为砂岩、 石英岩 , 泥质胶结 , 巨厚层状构造 , 揭露深度 内呈中风化状态。 古生界辉长岩 : 褐黄一灰黄色 , 中一粗粒结构 , 块状构造 , 揭露深度内为强一 中风化 , 岩芯呈砂 状及块状 、 短柱状 , 节理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