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研究 代数部分 第一章 数与数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理 4(第二数学归纳法的一种变形:增多起点)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若 ⑴ P(1) , P(2) 成立; ⑵ 假设 P(k) , P(k 1) 均为真,可以推出 P(k 2) 为真,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定理 5(跳跃归纳法)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若 ⑴ P(1) , P(2) ,…, P(l ) 成立; ⑵ 由 P(k) 均为真,可以推出 P(k l) 为真,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定义 3(乘法的定义) 自然数的乘法是一种对应关系“ ”,由于它对于任何a,b N , 有唯一确定的ab N ,并且满足
⑴ a 1 a ; ⑵ ab ab a . 注 ① (N, ) 是半群;②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也成立,即(a b) c a c b c . 例 4 证明 23 6 . 证 ∵ 21 2,
链接
顺序关系
保持运算 关系
大小关系 关系
有序集
任何一个非空子集 都存在最小元
良序集
(N, ) 是全序集,也是良序集.
四、自然数与0
1.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自然数包括 0. 2. 弊端:自然数包含0会带来一些行文中的不便.例,数论中 的除数、约数、倍数等. 3. 一般情况下,不讨论0是几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 4. 0不规定为自然数,不会影响数学内容的实质. 5. 由于《国家标准》具有严肃性,目前的出版物都遵循“自 然数包含0”的规定. 6. 主张0为自然数的至少3个理由:
⑴ P(1) 成立;
⑵ P(k) 成立,可以推出 P(k 1) 成立,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证明 设 M 是使命题 P(n) 成立的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则
由⑴知,1M ; 由⑵知,由k M ,推出 k 1M . 由归纳公理,知 M N ,所以得证.
说明 数学归纳法是归纳公理的命题形式.
(用一一对应来替换、分割、改变顺序而不变的东西就是数)
什么是代数?(四种观点)
1.方程——初等代数;“代数学的任务是解方程”(波斯 的奥马﹒海亚姆)
2.线性代数(多项式)——高等代数; 3.代数结构——近世代数. 4.方法论与思维方式——副产品 解析几何
怎样研究代数?
代数思维及其培养;几何思维及其培养 区别:代数使人“严格”;几何给人以“洞察”。注意问题意识与 方法意识。萦绕在脑际。计算是具体的推理;推理是抽象的计算。
N {1, 2,3, 4,5,6,L }
潜无限 实无限
2. 运算的定义
定义2(加法的定义)对任何a,b N ,并且满足
(1)a 1 a
(2)a b (a b)
其中a和b叫做加数,a+b叫做它们的和。(操作性定义) 例1 证明 2+3=5 证 ∵ 2 3 2 2 (2 2) 4 5
第1章 数与数系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起源与数系扩张的动力和原则 2.掌握数的计数方法和文化意义 3.了解0的发明权之争与解决 4.掌握0为什么不能做分母和0为什么可当自然数的道理
一、数的起源与计法
数——一定物群的抽象性质; 思维对象与实体的分离; “数(shù)从数(shǔ)中生”。
计数方法——屈指计数(掐指计数)(五进制、十进制) 石子计数(配对思想、一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结绳计数;书契记数; 算筹记数。
有一个成立.
说明 ① 将⑴⑵⑶合起来就是“偏序关系”.进而可将其概括成两条,即偏序关系、 三歧性.
② 若 (E,p ) 满足偏序性、三歧性,则称其为全序集;若仅三歧性不满足,则称
其为半序集(偏序集).
3.自然数的序结构 (1)(N,≤)是有序集.(验证传递性、三歧性) (2) (N,+,•,≤)是有序半群.(验证全序集、保持运算)
初等数学研究 ——代数部分
绪论
研究内容: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与初等代数、初等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2.初步感受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的联系。 3.掌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的基本方式。
内容简介
1.《初等数学研究》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的必修 课。它是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继教 学与学、心理学之后而开设的。
例 3(加法交换律) 证明a,b N ,有a b b a. 证 ⑴ 首先证明 a 11 a .
设 P 是使a 11 a 成立的所有 a 组成的集合. 1°∵111 11,∴1P ; 2°假设 a P ,即a 11 a ,则
a 1 (a 1) 1 (1 a) 1 1 (a 1) 1 a , 由归纳公理,知a N ,有a 11 a .
严格偏序关系 √


全序关系 √ √ √

严格全序关系 √
√√

弱序关系 √ √
√√
三、自然数的序结构 1. 顺序的定义 定义4(等于的定义)a,b N ,若a b ,则 a b. 定义5(小于的定义)若 a,b N ,k N ,使 a k b ,则a b ,也称b a . 2. 全序关系
⑵ 再证明 a b b a . 设 M 是使a b b a 成立的所有b 组成的集合. 1°由⑴知,1M ;
2°假设bM ,即a b b a ,则 a b a (b 1) (a b) 1 (b a) 1 b (a 1) (b 1) a b a ,
由归纳公理,知a,b N ,有a b b a .
22 21 21 2 2 2 4 , ∴ 23 22 22 2 4 2 6 . 小结 ①(N, ) 是可换半群;② (N, ) 是可换半群.
链接
性质 传递 自反 反对 不对 连通 强连 反自
R
性 性 称性 称性 性 通性 反性
传递关系 √
拟序关系 √ √
偏序关系 √ √ √
初等代数研究?
初等代数研究(综合性学科)——中学代数(除平面几何、解析几何、 立体几何以外的内容)
本源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每个专题都注意从问题入手,围绕重要的 问题,用基本的观点展开教学过程。
初等代数内容主要涉及数系扩充、解析式、函数、方程、不等式、排 列组合和数列等相关知识,用高等数学观点分析初等数学内容,提高学生 对中学代数教材的驾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义 6 “ ”是全序关系,由于它对于任何 x, y, z E ,满足
⑴ 自反性: x x; ⑵ 反对称性:若 x y ,且 y x ,则 x y ;
⑶ 传递性:若 x y , y z ,则 x z ;
⑷ 可比性(连通性、三分性、三歧性):x, y E ,则 x y , y x , x=y 有且只
2.课程从中学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结合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 现状,并与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制定的课标相适应。
3.把基本问题分成若干专题进行研究,在内容上适当加深和拓 展,在理论、观点、思想、方法上予以总结提高。
为何研究代数 ?
代数是研究文字的算术、是灵活的算术、是普遍的算术,在 算术中以数字计算,而在代数中则是文字参与运算;算术是一定 的和特殊性,代数是不定的和普遍的。
3. 结构
⑴ 推理的基础;(基)( P(1)成立)
⑵ 推理的依据.(推)(P(k) 成立 P(k 1)成立)
链接
1 2 3 … …

真?
真?
真?
4. 理论依据:皮亚诺的归纳公理.
“多米诺效应“
二、数学归纳法及其“变着”(扩展阅读:华罗庚《数学小丛书 15:数学归纳法》) 定理 1(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
定理 2(第一数学归纳法的一种变形:移动起点)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 n 的命题,若 ⑴ P(n0 ) 成立, n0 为某个自然数; ⑵ 由 P(k) (k n0 ) 成立,可以推出 P(k 1) 成立,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n n0 ) 都成立. 定理 3(第二数学归纳法)(串值归纳法)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 ⑴ P(1) 成立; ⑵ 假设 P(m) 对于m k 时的自然数均成立,则 P(k) 成立,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⑴ 1 N ,a N ,a 1 ; ⑵ a N ,有唯一的 a N (a b a b ); ⑶ 1 以外的任何元素,只能是 1 个元素的后继元素(a b a b ); ⑷(归纳公理)若 M N ,且
1°1M ; 2°aM ,有 a M , 则M N.
链接 1,1'=2,2'=3,3'=4,4'=5,··· 线段“ ”上的点有无限个
2 2 2 1 (2 1) 3 4 ∴ 2 1 2 3
例 2 证明(N, ) 是半群.
证 ⑴ 封闭性;
⑵ 结合律,即 (a b) c a (b c) ,a,b,c N . 下证(a b) c a (b c) ,a,b,c N . 取定a,b ,设 M 是使上面等式成立的所有c 组成的集合.往证M N .
发现真理:Giaquintos说过一句引人注意的、概括的话:“总而 言之,发现一个真理就是以一种独立的,可靠的而且理性的方式相 信这个真理”。由此可以推出结论:一个学生可以合法地重新发现 他老师已经“知道”的事物,而且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命题都是绝 对原创的---只要该命题是独立发现的即可。(数学译林,2012, 13(1):1-14)P3 Dvid H.Baily Jonathan M.Borwein“探索性实 验和计算”)
1°当 c 1时,∵(a b) 1 (a b) a b a (b 1) ,∴1M ; 2°假设 cM ,则考虑c 的情形,
∵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 ∴ cM , 由归纳公理,知 M N ,即a,b,c N ,均有(a b) c a (b c) .
0与空集的基数相对应.ZF——公理系统(10条公理) 空集公理:存在一个集合不含任何元素.
无穷公理:存在一个集合A使空集 是A的元,而且只要A有元 x ,
则A也有{x} .
根据上述两条公理,得到下列集合 ,{},{,{}},{,{},{,{}}},…
01
2
3
⑷ 结论:0是自然数是合理的.
§1.2 数学归纳法
(1)尽早引入0,有利于学生对自然数的理解. ① 2-2=0.没有0显得不方便. ② “物体的个数——自然数”;没有一个物体——0个
(2)数0对于数的扩张来说十分重要. ① 数0是正负数的桥梁. ② 如果不规定0为自然数,从自然数的扩张到整数要添加0.
(3)从集合论的角度看,把0作为自然数比较合理.
定理 6(反向归纳法)(倒退归纳法) 设 P(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 ⑴ 有无限个值使 P(n) 成立;(一般地, n 2m ) ⑵ 在 P(k) (k N) 下,可以推出 P(k 1) 成立, 则 P(n)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 定理 7(跷跷板归纳法)(螺旋归纳法) 设 A(n) ,B(n) 是关于自然数n 的命题,若
一、数学归纳法的起源
最早(1575年)利用递推法证明前n 个奇数的和为n2:
1 3 5 L (2n 1) n2 1. 产生的根源
正整数无法穷尽,难以对 n 一一验证,从而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推
理方法,以便能通过有限的推理来证明无限的结论.(质变)
2. 实质
把无穷的三段论纳入唯一的公式中.(庞加莱《科学与假设》)
1
2
3
4
纵式
横式
例如
印度-阿拉伯数字 算筹记数 23 203
5
6
7
8
9
0
空位
空位
=□—□
2010 =



2
0
1
0
二、0的发明权
李约瑟(J. Needham,1900—1995):“在中国的空位上放上 了印度的花环.”
三、数系 数系——把对某种运算封闭的数集叫做数系(也叫做代数系统、 广群). 数系按照从见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有 广群、半群、单胚、群、环、域、体
§1.1 自然数系
一、自然数的两种理论 1. 基数理论——康托(Georg Cantor,1845—1918)以集合 论为基础; 2. 序数理论——皮亚诺(G. Peano,1858—1932)以公理结 构为基础. 二、皮亚诺的序数理论 1. 皮亚诺公理
定义1 非空集合N的元素叫自然数,如果N的元素间有一个基 本关系“后继”(用“′”表示),并且满足下列公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