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一节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章北方地区
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
主题: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北方地区的概述。

北方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最先讲述的一个区域。

教材全面介绍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教材“黑土地,黄土地”的标题从地表景观特征入手,介绍了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形成的作用。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标题下,介绍了北方地区适宜发展旱作农业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还简介了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以及春旱对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的不利影响。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八上的学习已经知道北方地区农作物、地形类型、气候类型、黄河、黑龙江的位置,七年级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已经接触过。

通过学生自学能解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地形、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华北春旱的原因。

学习目标:
(1)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能够准确找出四大地理单元的界线,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能够说出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

(3)能够说出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评价任务:
学习重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学习难点:结合气温降水地图,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法,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沁园春·雪》的诗句及相应景观: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给我们朗诵一下这首意境壮丽的诗词?学
生朗诵。

教师引导:这首诗词、这些景观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这个地区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出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

[出示学习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一、自学指导时间为5分钟,自学教材的范围为8-12页,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1.独立完成,不准讨论;2.认真阅读自学范围3.有问题举手示意。

一、黑土地、黄土地
位置大体位于A_________、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B__________和
C_________以北,东临渤海和_______。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部有
D_______平原和E华北平原,西部有
E________高原。

气候类型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气候。

温度带中温带和____________。

干湿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地区。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2,农作物:(1)粮食作物:________、玉米、谷子。

(2)经济作物:棉花、大豆、________。

3.________制约黄土地的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发展_____农业,是这里的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自学指导中你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大家帮你一起来解决。

(2分钟)
班级交流(3分钟)
三、小组合作:我来探一探(6分钟)
注意:1、前后同桌4人为一组。

2、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互助探讨,也可邀请老师参与研讨,合作完成。

1.完成课本第10页活动题。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1.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高于齐齐哈尔,石家庄寒冷时间短,这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齐齐哈尔纬度比石家庄高;降水石家庄冬夏季都多于齐齐哈尔,这是海陆位置的影响,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

3.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气温石家庄比延安高,原因是延安比石家庄地势高;降水石家庄比延安多,原因是石家庄比延安距海近。

(学生经过前边中国地理的学习,对于整个中国地理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已经很熟悉,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问题,这样既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又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认真阅读第12页活动题。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教师总结:
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而降水量都很少。

由于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所以经常会发生春旱。

解决措施: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教师启发提问:北方地区是所有的地形区都春旱严重吗?春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气候冷湿,不经常受春旱影响,但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教师总结: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情境主要认识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设计思路是先认识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再分析不利影响,再到解决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既全面立体地认识了北方地区的农业,又使学生地理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渐进的发展。


四、能力提升,我来练一练
1.下列诗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2.黑土地指的是(),黄土地指的是(),甜菜、大豆主要产区是(),
春旱严重的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3.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华北平原的农作物有冬小麦
B.东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
D.东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①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④改变农田灌溉方式,推广喷灌和滴灌技术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五、拓展交流,我爱我家
教师创设情境:我们的家乡郑州位于华北平原,也属于北方地区,我们家乡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有什么特点呢?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及农业生产方式几方面进行交流。

六、课堂小结:我来说一说: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也明确了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可以看出确实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历的就是一个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人地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