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听写备战技巧

短文听写备战技巧
短文听写备战技巧

第五节短文听写

一、短文听写题型概览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02905473.html,)上的介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的短文听写短文听写包括复合式听写(2007年6月-2013年6月)、单词和词组听写(2013年12月起)两种题型。复合式听写采用1篇短文,四级的长度为220-250词,六级为240-270词。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句子,共10题。短文录音播放三遍,第1遍和第3遍不作停顿,第2遍在听写前面7个单词时也不作停顿,但在听写后面3个句子时分别要作一定的停顿。单词和词组听写也是采用1篇短文,四级的长度为220-250词,六级为240-270词。要求考生在听懂短文的基础上用所听到的原文填写空缺的单词或词组,共10题。短文录音同样播放三遍,但在听写单词或词组时候不作停顿。下表清晰地显示CET-4听力理解部分的短文听写题型的变化情况。

二、短文听写应试技巧

短文听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测试,可以考查学生词汇量、拼写、句法、听力、理解、记笔记和一定的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技能。研究人员发现听写成绩与许多其它技能的相关系数很高。我们深信全面打好语言基本功是提高短文听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听写训练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技巧性,多练加巧练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下面,我们介绍三种短文听写应试技巧。

(一)预览试卷,捕捉信息,找出线索、了解大意

短文听写材料的体裁多为说明文,这一体裁的文章具有主题突出、条理分明、

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和逻辑性强的特点,文章的每段段首大多是段落主题句。考生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如考前空隙或播放考试指令的时间间隙,浏览试卷中的文字部分,尤其是段落主题句。

在段落主题句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就是短文的“关键词”了,即文章讨论的核心内容。通过识别短文的“关键词”,考生就能预测短文的发展线索和大意。以2013年12月真题为例,第二段段首句The reason for these and countless other patterns of social behavior is that they are(30)controlled by social norms shared rules or guidelines which prescribe the behavior that is appropriate in a given situation.中出现两个重要的名词social behavior、social norms和动词短语be controlled by,考生凭此不难预测出这篇短文讲的是社会准则制约了人们的社会行为。

紧抓每段段落主题句中的重要名词、名词短语及核心动词、动词短语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考生对短文的理解难度,同时也增强了考生对短文的认知程度,使考生听音时更具针对性,心理更放松自信。

即使短文听写材料为其它体裁的文章,听音前浏览下试题也大大有裨益。因为英语文章段落都具有统一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特点,从听音前浏览下试题中考生总会搜索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二)听音第一、二遍:听写结合,巧记笔记

根据短文听写新题型的说明,短文朗读三遍,每遍语速一致。在听音第一遍时,考生可以适当地填写些容易的单词和做些笔记,以听为主、记为辅,在听音的同时快速记下相关词语,部分词汇可缩写。第一遍记下的词汇有助于第二遍听写时启发记忆,提示要点,同时也减轻了第二遍笔记的任务,使笔记更加充实、准确和完整。

在第一遍填写单词时,部分单词可缩写。缩写的方法可采用辅音法,即单词缩写应省略在辅音之后,元音之前英文单词缩写一般以辅音结尾,而不以元音结尾。例如,American省略为Am,medicine或Medical缩写为Med, European缩写为Eur等。考生也可采用压缩字母法。例如,Japanese 压缩为Jpn而不是Jan, National 压缩为Natl而不是Nat,Nature和Natural压缩为Nat等。学科名称的缩写比较规律,凡以-ogy结尾的单词,一律将词尾-ogy去掉,如Biology缩写为Biol, 以-ics 结尾的学科名词,缩写时将-ics或连同其前面若干字母略去。例如,Physics, 缩写为Phys, 以-try 结尾的词,缩写时将-try连同前面若干字母略去。例如,chemistry 缩写为Chem。

缩写的方法需要考生平时做练习时长期训练去固化,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手到拈来。缩略语不一定要求规范,甚至可以采用符号,所记内容不一定要求完整,只要能起到提示的作用,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短文听写第二遍时,考生在可一边核对第一遍所填写的词汇,一边补充完整缩略词和第一遍漏写的词语或短语。

(三)听音第三遍:核对所填写词汇短语

短文听写第三遍的朗读主要是让考生对自己所填写的词汇短语进行核对,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考生应抓住时机弥补前两遍听音时所忽略或遗漏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案。有时,考生只凭辩音仍难以准确地判断出应

填何词,此时,考生可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如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意义连贯、上下文等多角度去推测、分析和判断,并正确拼写出单词。核对时,名词要注意检查单复数,动词要注意检查时态,单词首字母要注意大写。

(四)真题例解

四级新题型短文听写的单词填空主要集中在动词、名词、形容词三种词性的考查上,偶尔也会涉及对副词的考查。下面以2013年12月真题为例,透视考查要点。

When Captain Cook asked the chiefs in Tahiti why they always ate (26)apart and alone, they replied, “Because it is right.” If we ask Americans why they eat with knives and forks, or why their men wear pants (27)instead of skirts or why they may be married to only one person at a time, we are likely to get (28)similar and very uninform ative answers: “Because it’s right.” “Because that’s the way it’s done.” “Because it’s the(29)custom.” Or even “I don’t know.”

The reason for these and countless other patterns of social behavior is that they are (30)controlled by social norms –shared rule s or guideline s which prescribe the behavior that is appropriate in a given situation. Norms (31)define how people “ought to” behave unde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in a particular society. We conform (遵守) to norms so readily that we are hardly aware they (32)exist. In fact we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notice (33)departure s from norms than conformity to them. You would not be surprised if a stranger tried to shake hands when you were introduced, but you might be a little (34)startled if they bowed, started to stroke you or kissed you on both (35)cheeks. Yet each of these other forms of greeting is appropriat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hen we visit another society whose norm s are different, we quickly become aware that things we do this way, they do that way.

1. 动词的考查重点

动词主要考查其单复数形式、时态和语态、某些特殊形式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以及情态动词、虚拟语气中动词的正确形式。真题中30题涉及被动语态,31和32题涉一般现在时,34题是动词+ed转化为形容词。

例1

The reason for these and countless other patterns of social behavior is that they are(30) controlled by social norms–…

例2

Norms (31)define how people "ought to" behave under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in a particular society.

例3

We conform (遵守) to norms so readily that we are hardly aware they (32)exist.

例4

You would not be surprised if a stranger tried to shake hands when you were introduced, but you might be a little (34)startled if they bowed, started to stroke you or kissed you on both cheeks.

2. 名词的考查重点

名词主要考查单复数问题、表示数字名词以及一些单复数同形的名词。考生要注意根据空格前面的修饰词和后面的谓语动词等线索来判断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也要注意表示数字的名词percent, percentage, million, billion等与具体数字连用时一般不用复数形式。

29题中的custom表示“风俗,习惯”的意思时一般用作不可数名词,其复数形式customs多为“海关”的意思。

33题目中的departure 表示“the act of leaving a place”是不可数的,但作为“leaving a place at a particular time”是可数的,如arrivals and departures。

35题由于both的出现,强调的是脸颊两侧,当然也就是cheeks。

例5

Because it’s the(29)custom.

例6

In fact we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notice (33)departures from norms than conformity to them.

例7

…but you might be a little (34)startled if they bowed, started to stroke you or kissed you on both (35)cheeks.

3. 形容词的考查重点

往年真题短文听写部分涉及形容词时主要考查音近易混形容词、分词演化的形容词以及同介词搭配使用的形容词,此次真题则只考查了一个既简单又常见的形容词。

例8

…we are likely to get (28)similar and very uninformative answers…

4. 副词考查的重点

短文听写部分涉及副词词时,一般考查用于说明动词发生时的情形或状体的情态副词,这些副词通常都是以-ly结尾。往年真题中偶尔会涉及对副词的考查,此次新题型删除对副词的考查,两道短语题都和副词短语有关。不过,考生在准备以后的四级考试中,还是应该注意副词短语。

例9

When Captain Cook asked the chiefs in Tahiti why they always ate (26)apart and alone,…

例10

If we ask Americans why they eat with knives and forks, or why their men wear pants (27)instead of skirts or why they may be married to only one person at a time,…

5. 对易混同音词和近音词的考查

英语中存在很多同音异义词,如flew-flu threw- through brake- break site- sight sale-sail flower-flour passed-past weather- whether for- four forth-fourth dying-dyeing等,这样的词对考生的听写往往造成干扰,平时考生要注意观察和积累。下面,我们提供一些短文听写中常见容易混淆词。

6. 对较难单词拼写的考查

拼写中含有前缀、后缀或含有重复字母的词汇等的单词属于相对较难拼写的单词,这类难词多为名词、形容词。常见的前缀有:co-, en(em)-, ex-, over-, un-, in-, (im-, ir-, il-), dis-, non-, re-, de-, mis-等,常见的后缀有:-ism, -al, -able或-ible, -ous, -ness, -ity, -ition(-ion), -ment, -ly, -or或-er等。在短文听写中,考生要特别注意这类单词的正确拼写。

30篇短文听写原文

Passage 1 Digital Cameras [00:45.70]①According to a standard definition, / [00:48.34]a digital camera is a camera that produces digital images / [00:53.63]that can be stored in a computer, displayed on a screen and printed. / [01:00.17]②Years ago people used to possess two different devices / [01:04.47] in order to take pictures and make videos. / [01:08.42]③The creation of digital cameras was motivated mainly by two factors. / [01:14.04]④First, need to spare space. / [01:17.78]⑤Second, make it more comfortable for people [01:21.07]to do both things with higher quality results. / [01:25.49]⑥The multi-functionalism of digital cameras [01:28.62]and the combination of several devices in one / [01:32.12]make it a popular choice for a modern man. / [01:35.99]⑦For years a digital camera has been unaffordable for many families. / [01:41.39]⑧However, the variety of digital cameras and various prices nowadays / [01:47.06]make it possible for almost every single family to buy a digital camera. / [01:52.92]⑨With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 [01:55.51] the digital camera manufacturers satisfy customers [02:00.35]with lower prices but best quality standards. Passage 2 The Migration of Birds [00:48.91]①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of birds is that they can fly. / [00:52.81]②This facility gives them great mobility and control over their movements. / [00:58.39]③Many species can travel quickly and economically over long distances —/ [01:04.28]up to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 [01:07.14]if necessary, crossing seas, deserts or other inhospitable areas. / [01:13.46]④They also have great orientation and navigational skills, / [01:18.14]and are able to remember and re-find [01:21.42]remote places they have previously visited. / [01:24.61]⑤Birds can thereby occupy widely separated areas at different seasons, / [01:30.80]returning repeatedly to the same localities from year to year. / [01:35.76]⑥Although migration is evident in other animal groups, / [01:40.09]including insects, mammals, and fish, / [01:43.49]in none is it as widely and well developed as in birds. / [01:48.22]⑦The collective travel routes of birds span almost the entire planet. / [01:53.69]⑧As a result of migration, bird distributions are continually changing—/ [02:00.05]on regular seasonal patterns, and on local, regional or global scales. Passage 3

让学生的作文跟生活同呼吸

让学生的作文跟生活同呼吸 发表时间:2015-11-10T10:37:31.7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0期供稿作者:范思娜[导读] 吉林省前郭县蒙古艾里乡重新中心小学启发他们用更为细腻的心思留心生活、描写生活时,他们的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清新、鲜活的涓涓溪流。 范思娜吉林省前郭县蒙古艾里乡重新中心小学13800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总是有种很深的联系,因此学生也总需要对生活多一些关注。然而,终日为学习而奔波忙碌的孩子们却很少有时间留心身边的生活,他们的作文也失去了本应当有的生活气息。于是,让他们在作文教学中感受生活气息,享受山水的滋养,享受风雨的经历,与生活相伴相生,便显得尤为重 要。当我们带给孩子们以更多的生活体验,启发他们用更为细腻的心思留心生活、描写生活时,他们的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清新、鲜活的涓涓溪流。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跟生活同呼吸、共命运呢? 一、通过“书信往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因,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以广泛的兴趣为前提的。托尔斯泰说得好:“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是的,我们每新接任一个班的教学,总要先了解和熟悉该班学生的基本情况,为的是让学生尽快接受你、欢迎你、对你感兴趣,继而对你所教的学科也产生兴趣。于是,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拉家常,和学生做朋友,主动赢得学生的心。笔者认为,尽管学生都天真率直,但初次相识,总有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自己的心里话全都表达出来,所以笔者认为让他们以笔代口,将自己对教师的印象、要求、希望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情况“悄悄地”告诉教师较为妥当和全面。而教师对学生的来信也都作出了反馈,尽量将教师和学生摆在平等的地位,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赖。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没有了,学生对此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通过书信式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写真实的东西,抒发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而决不是教他们学会一种诀窍、能够搜集空话,像搭七巧板那样拼凑成篇。”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作文首先是来源于对事物的细心观察,不观察,或观察不细致,凭空造假结果是言而无据、文中无物,更谈不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了。所以,书信式作文就是让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甚至是苦恼、牢骚等向老师倾诉。只要学生认为值得向自己的老师说,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全凭学生个人所需所好。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每天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人或事都会给他们带来向别人诉说的动机和欲望。因此,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学生就渐渐地养成了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习惯,学会了反映事物的一般技巧。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经历,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等等,写出实在的东西,才能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训练方式与素质教育相吻合,这样的作文才是真正的作文。 三、通过书信式作文,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重视发展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这已是大家达成的共识。由于书信式作文在内容、写法、篇幅等各方面都没有统一的限制,故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全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选择自己认为值得向老师描绘或叙述的内容,自由地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因此,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都可以在作文中得到充分发挥,教者也可以从中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同时,教者还能从中了解、熟悉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例如,本人所任教的班中的梁某,表达能力差,成绩不理想,受到同学的歧视,其本人亦因此自惭形秽,情绪低落。一次我在收阅他的书信作文时,发现梁某的来信内容与众不同,是一幅画,画的是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吃食,而一只大花猫在一边装腔作势,令小鸡四处逃散。在画下面,是几句文字说明:“昨天放晚学后我帮助妈妈喂鸡,邻居家的大花猫来捣乱,我很生气。”梁某的表达水平也只能写下这么几句话,但图画中的小鸡和花猫却是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且色彩、布局合理,若不是经过仔细观察,是画不出来的。在给该生回信时,本人实实在在地夸了他一番,并在班上表扬了他,让他担任班上黑板报的板头设计,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培养他的个性特长,增强他的自信心,他的成绩也因此逐步提高。 四、通过书信式作文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书信式作文,本人都是认真“收阅”并“回信”的。回信的“内容”绝没有“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等套话,更不是专挑学生的“毛病”,而更注意对他们的关心,表达老师对他们的希望、建议和鼓励,还特别注意选取学生的“闪光点”,对精彩的词、句、段进行赏析、肯定、表扬。哪怕是平时作文写得较差的学生,只要发现某个词用得好、某个句子表达得妙,或写出了一段真情实感的话,都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给予适当的表扬。即使在书信式作文中暴露出来的不正确的思想认识问题,本人也不是批评训斥,而是通过交谈、引导来提高学生的认识,鼓励学生克服缺点、争取进步。 作文首先是真实,写的要是真人真事,抒的要是真情实感,倡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促进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必然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审定、选择,把客观事物“主观化”,融入学生主观的作文,会轻松自如,丰富多彩,跟生活同呼吸。

让学生乐于表达

让学生乐于表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是人生活、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基本必备能力,应当从小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纵观小学生的作文,其中有许多是假话、空话、套话,内容不具体,没有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乃是这些作文不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不是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不是自己想说的东西,故文无血肉,废话连篇,更不要说表达出真情实感。甚至有的学生因心中无材料写时,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剽窃、抄袭。这种写作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于是,学生不爱写,不想写。 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贴近学生的实际,也就是让学生写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选取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断、日常小事,进行创作,这样才能做到内容真实,表达出真情实感,也就是“个性化习作”。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作呢? 一、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选材是关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

1、扩大学生生活范围,丰富见闻。毕竟小学生生活经历的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只是家庭、学校等范围较小的生活学习空间,经历的事也少),所以头脑中没有印象深刻的东西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组织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大门之内,应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例如:义务劳动、植树造林、春游秋游、访问养老院孤儿院等等,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范围,丰富见闻,积累素材。 2、坚持写周记、日记。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变化,去发现、捕捉生活中自己觉得有趣的、有意思的事物,通过自己的看和听,并用心灵去思考,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快乐和烦恼、生活和学习、校内和校外等等,把自己每一天中的想记的东西记下来。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你写的日记,不是给老师看,不是给同学看,也不是给父母看的,而是给将来的“我”看的。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坚持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了,无意中积累了生活学习中的素材,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积累语言素材。有了平时积累的素材还不够,要写好习作还要有好的语言文字来组织材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书中的好词佳句,并在习作中运用。同时开展课外阅读,培养课外阅读习惯,不仅积累课外书籍中的好词佳句,更要学习课外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级短文听写填词篇

四级短文听写的长度一般在200到250词之间,包括8个单词填空和3个句子填空。全文朗读三遍。第一遍朗读时,中间没有停顿,供考生听懂全文内容;第二遍朗读时,单词空格中间没有停顿,句子空格大约有60秒的停顿时间,要求考生把听到的内容填入空格;第三遍朗读与第一遍一样,中间没有停顿,供考生核对所填内容。 Lecture 1第一讲5招扫清填词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说,短文听写实际上也是一种完形填空。我们可以利用完形填空技巧,根据空格前后的语法结构、近义或反义复现等卷面材料所提供的已知信息来预测空格处的未知信息,从而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第一招:利用句子的语法结构根据句子的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关系以及虚拟、倒装等语法结构关系,判断所缺单词充当的成分,从而推测出所填词的词性及形式(名词单复数或动词的时态、语态等)。 【例1】(11 6 42,43)Albert Einstein (42)this in 1905, when he (43)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time as part of hi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空格(42)以及空格(43)所在分句均缺少谓语动词,(42)题答案为predicted,意为“预测”。(43)题答案为introduced,意为“引进,介绍”。 第二招:利用语义连贯根据上下文中的关键词与空格前后词语在语义上的连贯,推断所填词可能的含义。 【例2】(08 12 39)Crime rates have always been high in multicultural,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but a new (37) has appeared on the world (38) —rapidly rising crime rates in nations that previously reported few (39) . 【解析】空格(39)前的形容词few表明此处应填复数名词。此句与but前一句的情况构成转折,前一句说,犯罪率在美国等具有多元文化的工业化社会一直很高,空格所在句则说“犯罪率在那些以前很少有(39) 报道的国家开始快速上升”,为了确保语义上的连贯,所填词应有“犯罪,罪行”之意。本空答案为offences,意为“犯罪,罪行”。37题答案为phenomenon (现象),38题答案为scene(场景)。 第三招:从逻辑衔接中寻找线索根据上下文及句际间的逻辑关系(如并列、转折、因果等)推测所填词可能的含义(主要通过连接词、介词短语和副词来判断)。 【例3】(04 6 S5)Anyone may go there and read anything in the collection. But no one is (S5) to take books out of the building. 【解析】转折连词but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进去阅读收藏的书籍”,根据but的特点可知,其后应该是说“任何人都不可以把书拿出大楼”,由此可知所填词应该表示“可以,允许”之意。本空答案为permitted,意为“允许”。 第四招:利用上下文的照应或复现关系注意在同一语境中寻找能够与所填词构成近义、反义或同根等复现或照应关系的词语,从而推测出所填词可能的形式或含义。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出现常伴有表示并列或转折关系的信号词。 【例4】(09 12 43)For example, descripti ve writing might list the colors an artist used in a painting or the (43) a composer included in a musical composition, so as to make pictures or sounds in the reader s mind by calling up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work. 【解析】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所填词应与前面的colors并列,故很可能也是名词复数,二者后面都跟了一个省略了that的定语从句;所填词的定语a composer… in a musical composition 提示,该词应该与composer, musical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故应该与音乐有关。本空答案为instruments,意为“乐器”。

【小学生作文】小学生我的快乐作文400字【六篇】

小学生我的快乐作文400字【六篇】 【本文概要】我是个快乐的天使,每天都会给自己找快乐。本文为大家提供《小学生我的快乐作文400字【六篇】》,欢迎阅读。 【篇一】小学生我的快乐作文400字 人的一生,以快乐为重,这些事或大或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 放学了,爸爸来接我回家。回到家后,我推开房门,到处黑漆漆的,以为是停电。但是,我进了房间,把书包放好,突然,我听见“啪~”的一响,灯亮了。咦,怎么回事?不是停电了吗? 姑妈走了过来,手上拿着一件衣服,原来是送给我的耶!我拿着前面看看,后面看看,我看见前面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抱着一只小兔子,“真好看!”我开心地说。我在心想:咦?真奇怪,怎么无缘无故送我一件衣服呢? 妈妈也走了过来,说:“来,我帮你放好,我们先去吃宵夜,在吃蛋糕。”我听到吃蛋糕这几个字,就有在心里想:原来是我的生日,怪不得送衣服给我。我们来到饭桌前,我看见桌上的宵夜都流口水了,我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不一会儿,我就吃饱了,双眼紧紧的盯着那个蛋糕。 妈妈见了,就说:“来,来,切蛋糕,吃蛋糕啦!”我一听,

立刻跑到蛋糕前,把装蛋糕的盒子拆看,丢到一旁。妈妈切好蛋糕后,我和弟弟那了就吃,不管那些大人了。 吃完蛋糕,我和弟弟就开心的睡觉了。 【篇二】小学生我的快乐作文400字 今天一大早就做了个游戏,我们站成两排,老师说一就往前走一步,说二就往后退一步,说三就往左转身,说四就往右转身,说五原地不动。做错了就大喊:“xxx做错了!”我们玩的很开心,老师说,这是培养我们的知错就改。 过了一会,老师讲了关爱儿童的城市标准。 下午老师讲了讲我们的城市,又让我们把我们眼中的关爱儿童的城市标准写下来,并让我们把我们的城市和我们眼中的城市做对比。 老师发下每市五个板子,让我们在板子上画下我们眼中的城市,每市还要上去展示,我们在展示之前,说了一个“快板”:说儿童;话儿童;儿童权利真不少;呀真不少。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还有一个受保护,呀受保护。联合国;国务院;发改委;还有一个街道办。我们要成长;我们要快乐;我们要健康;我们要论坛。说论坛;话论坛;大人事小孩谈;我谈――我谈――我谈谈谈!于是下面笑倒了一片。 展示完了以后,老师说:“今天就有许多人要走,所以把明天的课挤到了今天。一会我们再自我介绍,再合影留个念。”我很想

让学生写作变得轻松起来

让学生写作变得轻松起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对于多数语文教师来说,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要重视做好以下工作: 一、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作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流,泉涌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停。”学生怕写作文,是由于常常找不到写作话题,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生活、乐中积累素材,在充满浓厚情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写作素材。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素材多了,见识广了,眼界开阔了,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二、尊重人格,重在鼓励 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渴望被人尊重,尤其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尊重学生而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围绕在老师的周围,这种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喜欢作文的动力源。而教师在有意无意之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会对老师所教的课不感兴趣,自然作文也不会投入很大的兴趣。教师尊重学生,喜爱学生,学

生就是会把这种尊重与喜爱转化为学习动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对作文感到困难的学生在人格上予以充分的尊重,并对他们在作文中所取得的任何细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感觉到写作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乐于去做。 三、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会读书,读好书 如今学生的课业负担都很重,很多家长都不大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习题,多背几个单词。孰不知,阅读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是任何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虽不会立竿见影,却能让人受益一生。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的书多,积累的知识多,写作自然就变得很容易。历史上无数文人名家对文学的兴趣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学生在阅读中不一定很快就学会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布局谋篇以及遣词造句,可是通过阅读能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词语。这样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某些词语或好句,无形中帮助学生提高了写作水平。 同时在指导学生多读书时,要指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名著,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向学生读《小王子》这一名著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学生读时,他们的兴趣都不大,老师要起到表率和榜样作

如何让让学生轻松作文

如何让让学生轻松作文 发表时间:2016-06-07T14:12:25.42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作者:文宇 [导读] 只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知识积累,进行佳作赏析,培养写作兴趣,注重体验生活,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作文。 (四川省射洪县教师进修校射洪 629200) 【关键词】:课外活动知识积累佳作赏析培养兴趣体验生活 【提要】:作文让学生头疼,但只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加强知识积累,进行佳作赏析,培养写作兴趣,注重体验生活,就可以让学生轻松作文。 纵观各地高考,作文的分值在语文总分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反观各地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对作文却倍感头疼。“无话可说”是所有怕写作文的学生的共同心声。如何让学生轻松作文,是老师和学生都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根据笔者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归纳出以下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和研究。 一、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米可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无话可说。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让学生外出参加活动。不准上工地做工,不准下河钓鱼,不准上山春游,甚至不准动手炒菜,学生成了笼中的金丝鸟。没有亲身体验,就没有第一手材料,作文难写就是一个正常的问题了。我在当当班主任时,每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故事会,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清明节上烈士墓扫墓,国庆节每人每人表演一个节目,重阳节给爷爷奶奶洗脚……这样一来,学生写这些材料的作文时就不是搜肠刮肚的闭门造车,而是如数家珍地信手拈来了。 二、加强知识积累,让学生成为知识富翁 诗圣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怕写作文,第二个原因是语文知识贫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文化宝库里有着取之不尽的文学作品。有的语言优美,有的叙述生动,有的内容深邃,有的意义深远,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其他如诗歌、寓言、童话、小说、戏剧等,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认为都是“开卷必有益”。我每期都要求学生在第一周买一到三本(每人各不同)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放在班上统一保管,利用自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借阅。同时写好读书笔记(可以是名言警句汇编,可以是优美句段集锦,可以是心得体会等),坚持每大周进行一次批阅。自己的书看完后就借阅别人的,三年下来每人就至少看了上百本书,写下几百篇读书笔记,简直就成了一个的精神小富翁。 三、进行佳作赏析,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有规可遁 有的学生既爱读书,又爱作读书笔记,但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认为是没有学会作文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每次作文课前,我总是先找一些(和本次写作要求相同的)两三篇优秀范文,用幻灯片和学生一起赏析。看它的优美语言,看它的叙述方法,看它的谋篇布局。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本文的特点,并要求学生把这些文章读个两三遍后,再讲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和目标,最后才开始作文。 其次,在每次的作文批改上,我也作了一些改革——请学生当面的讲评:1、在语言文字方面和学生逐字逐句地讲解指导,进行修改;2、表扬优点之后才找出写作上的缺点和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反复修改;3、修改后再略加指导。 再次,在作文评讲上。我先把本次的优秀作者公布一遍,再挑最好的两三篇用幻灯片打出来和学生一起赏析,和大家一起评出优秀的几个方面。这样一来,让优生倍感自豪更加对作文有兴趣,让差生感觉到写出一篇作文并不神秘。 最后,在每天的晨读课上,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也读一读,特别是课文中的优美片段更是必须熟读成诵。每次的小作文,我让学生搞一些仿写、续写、改写、缩写、扩写,还鼓励学生尽量把一些优美词语优美诗句多用上几个。 四、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从此爱上作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子曰:“亲其师,方信其道也!”如果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布置作文任务时就不会反感了。 其次,对每个学生的作文多鼓励,多表扬。每篇作文都是学生的成果,它都能找出优点和闪光点。特别是优秀作品更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说不定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就在你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中产生。每次作文比赛,设一些“最佳开头奖”,“最佳结尾奖”,“最大进步奖”,“最长篇幅奖”,“最美语言奖”,“最佳书写奖”等。力争人人得奖,个个成功 再次,学校可以办一个校报或成立一个文学社,每期(月刊或季刊)将学生中的优秀作品晒出来,并给以奖励。让家长或朋友看到自己的作品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最后,让学生有感就发。不一定说出来,但一定要写下来。如:班上出了一件好人好事,当事人写一篇感谢信;学校出现一件坏人坏事,我们写一篇自已的感想;社会出现一个大事件,我们可以写一个评论。在平时的日记或周记中,我们都可以指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自己的苦闷,表达内心的愤怒,寄托自己的思念,抒写自己的喜悦。总之,让学生感觉到写作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心声,最终要达到由“要学生写作”变成“学生要写作”的目的。 五、体验生活实践,让学生激活写作源泉 著名作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流不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作文易于表达,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我以学生精彩纷呈的实际生活为源泉,创设一些乐趣无穷的游乐式生活作文,如:水果推介会,故事交流会,课堂情景剧,体操大比武等。还创设一些意蕴深远地体验式生活作文,如:田园风光,城镇景观,农家新居,家庭生活等。将学生的生活引入课堂,拓宽写作渠道,激发了写作源泉。 总之,要让学生轻松作文主,学生虽是行动的主体,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至关重要。长期坚持运用上以上几个方法,学生就会感到作文很轻松。

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让学生乐于写作文 发表时间:2012-01-12T09:11:41.46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理化专页)》2011年10月下供稿作者:邹晓梅[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江西省赣州开发区潭口镇中心小学邹晓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 2. 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 3. 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四、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1. 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 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 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写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小学四年级语文听力材料(附听力训练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听力材料(附听力训练题) 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一】 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姑娘把美丽的景色带给了大地。 山坡上开满了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小草脱掉黄色的外衣披上了新装,大地一片新绿。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幼芽,柳枝在春风中飘动。小燕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来了。听,它们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大家都来迎接这温暖的春天吧。 【听力材料二】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听力材料三】 竹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藏”。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雪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听力材料四】 小草 当万紫千红的春天到来的时候,柳绿桃红,春光明媚。然而,每当这时,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小草虽然微小,但是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无论是高山,还是草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的身影。她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里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我爱那漫山遍野的绿茵茵的小草。 小草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装点着人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幸福。它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能不叫人敬念呢?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更要歌颂具有像小草一样无私奉献的品格的人。 【听力材料五】 驼鸟

听写作文5篇

听写作文5篇 篇一:听写今天下午上学到教室,老师就把上午听写的作业发给了我们。我一看错了很多,才几十分,我难过极了。后悔没有好好复习,妈妈让我多写多练,我没有做到。放学后妈妈接我,我偷偷看妈妈,妈妈不快乐。妈妈差不多收到老师发的短信了。我低着头对妈妈讲了一声:“对不起”妈妈什么也没讲带着我走了。回家的路上,妈妈依旧没忍住吵了我。我哭了!我明白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认真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篇二:听写今天早上我在家里认真复习英语单词,为下午的英语听写做预备。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报听写。我听着老师报的第一个单词后,想了想,写了下来。接着,老师又报了几个单词,我紧张地抓紧写下来,生怕自己写错。老师改好了英语听写单词,发下来我看了看,“呀,又有这么多错啊,真是不可思议!”看来我的经历力也是非同一般的差呀,下次可要好好努力了!篇三:听写今天晚上,妈妈给我和爸爸听写,妈妈就随便念了几个词,我就在纸上写,等妈妈念道最后一个词:“舞蹈”的时候,我就有点可不能写了,然而那个“舞”字我会写,只是那个“蹈”我就可不能写了……突然,我想起一年级下册的时候,薛老师讲过“蹈”字的小儿歌的时候,我就立即把那个字写了出来,我真快乐,我的了今天的听写小明星,爸爸还没有我写的字漂亮呢,因此妈妈就给爸爸扣了2分。篇四:听写晚上妈妈给我听写生字,我觉得这些字都非常简单,觉得自己写的还好。写完后,妈妈让我自己检查,我大概看了看,告诉妈妈讲:检查过了,全对。结果,妈妈检查的时候,发觉我有两处写的不认真。两处差不多上写完字,组词的时候,没有重新写那个字。真是不小心呀!晚上心情一直都不行,写作业注意力不够集中,唉,内心一直想着下午摔跤的事呢!真后悔呀,以后一定听妈妈的话!篇五:听写今天听写生字,李老师给我发了一块糖,我非常感谢李老师。放学后,奶奶来接我,我告诉奶奶:今天上课听写生字,我写的好,李老师给我们写的好的同学都发了糖,奶奶讲:确实吗?,我讲:是的,奶奶讲:宝宝真乖,宝宝只要努力,老师都会看见的,坚持哦!我要认真写字,做个好学生。

中学生满分作文:回报,也是一种享受

回报,也是一种享受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那么这个人是不快乐的,因为他永远也不能体会回报给他带来的幸福。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悟到了这一点。 那天,放学回家,我照例放下书包奔向厨房,“哇,螃蟹!我最爱吃了!”我不禁叫了起来,正要伸手去拿,发现旁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单位有事,一会儿回来。这是爸爸的笔迹。我摆出大人的架势,很懂事的样子要求等爸爸回来后,一起分享美食,妈妈也欣慰地拍着我的小脑瓜说:“?M?M真是懂事了。”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肚子的饥饿,海鲜的美味真是让我馋涎欲滴,我的眼时不时地往盘子那儿瞥,心里想: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呢? 正当我焦急万分的时候,门铃响了,爸爸回来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去开门,只见爸爸头发蓬乱,满脸疲惫,眼皮像睁不开的样子,他一进门儿脱下外衣就倚靠在了沙发上。看着爸爸的样子我真心疼,虽然这几天他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没有一点多余的时间留给我,疼爱我,但我却很崇拜他,为他对工作执着的精神感动。想到这些我的内心交织了一种美好的感情,使我再也按捺不住想回报爸爸的心情。我跑到卫生间给爸爸拿来了一条热毛巾,我走到爸爸跟前把毛巾递到爸爸手中说:“爸爸,您擦擦脸。”然后又端来了一盆热水,让爸爸烫烫脚,先放松一下,随后又把那惦记许久的螃蟹剥给爸爸吃,我从盘子里拿出了一个较大的螃蟹,先把大壳翻开,用筷子把里面的蟹黄夹出来,送到爸爸的嘴里。没想到,我这个小举动,竟“惹”得妈妈湿润了眼眶,爸爸一把拉住我的手,那双眼睛深邃地凝望着我,那深邃的双眸浸满了无尽的满足与鼓励,他朝我喃喃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

此时,无以名状的感动涌上心头,没想到我表达关心的一个小举动,竟让父亲这么高兴,父亲真是太容易满足了,即使我们发自内心的一点点付出和回报,都会给他们带来安慰。爸爸宽厚的手掌紧紧地攥着我的手,我感到一股暖流从爸爸的宽厚的掌心注入我的体内,我深深地体会到回报带给我的幸福。 原来,回报也是一种享受。

怎样引导小学生轻松写作文

怎样引导小学生轻松写作文 [摘要]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想像、多思考,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放开手脚,大胆写作,评价中多鼓励,激发习作热情,引导学生轻松写出作文。 [关键词]习作观察指导鼓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作文教学方面的工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接受的挑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近些年来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使我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中培养“乐之者”的重要性。为了让小学生能轻松拿起笔,写下生动优美的作文,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注意观察,收集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写好作文,收集好的素材是先决条件。如何收集好素材呢?我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调动学生眼、口、耳、鼻等多种感官,注意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意义的人和事,印象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有趣的动植物,四季的更替,景物的变化,游玩时的所见所闻……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观察中让学生充分想象,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感情浪花等可以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用。

2 营造氛围,激发写作情感 无数的事实证明,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好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并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在习作课上,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努力构造一个民主、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写作的情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东西才有真情实感。 3 联系生活、挖掘写作资源 “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起步阶段更是如此。这与教师在取材方面限制太多有误,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到头来,学生反而缩手缩脚,无从下笔。 其实,捅破蒙在“作文”之上的一层纸,就会发现作文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可写的素材,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讲述假期浏览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吐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目之所及,耳之所往,写下来就是作文!每一次的习作教学活动,根据习作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取材。 4 放开手脚,突出自主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

中学生满分作文精选:享受幸福的快乐

享受幸福的快乐 我有一个充满幸福的百宝箱,这个百宝箱装满众多神奇的东西。今天,我打开了这个百宝箱,看到了那往日充满幸福的小女孩儿的一幕幕。 不过那个百宝箱里也装着她现在很少用的一个号。那是哥哥曾经为她注册的一个QQ号。 小学时那轻松快乐的时光让她从亲戚那里得知了一个可以从网上交友的捷径,那个捷径需要注册一个QQ号,从此她便知道了那是QQ号。 那假期里的幸福时光使她觉得很快乐,因为哥哥在家里。她便缠着哥哥给她注册了一个QQ号,哥哥终于经受不住她的死缠烂打。于是,在那种情况下,哥哥终于同意帮她注册一个QQ号了。顿时,她便觉得幸福就快像她靠近了,因为身边的好朋友已经有好多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QQ号了。有了QQ号之后,就算朋友不在身边也可以一起聊天、解闷、向对方诉苦。那种却像影子一样被她记在了心灵的最深处,在也抹不掉了,可是幸福的时光总是过的那么快,不等你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味它时,它就溜走了。留下的只是那一片美好、幸福而又快乐的时光和记忆。 转眼间,她就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从童年时代走向了青少年时代;从一名小孩儿变成了一名懂事、乖巧而又听话的一名少女了。 时不时地回忆起她在童年时代,享受幸福的快乐。 那种幸福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朋友们一起聊天、解闷,相互诉说着心里的烦心事;和朋友们一起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静静地看书,直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的时候,才骑上车子各自回家。 那种幸福和一家人的幸福并不是一样的,那是一家人的爱

构成的幸福感,而这却是小伙伴在一起时,那单纯的童心、稚嫩的性格、幼稚的话语而构成的一种美好的幸福感。 而那种幸福感是她用多少时间和金钱都换不回来的幸福感。 那种幸福感让她至今难忘,永远都忘不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