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娱乐方式。网络游戏的高拟真性、强互动性以及丰富的体验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网络游戏成瘾是一种心理成瘾和冲动型控制障碍,造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个体特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引导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自我管理、增进家庭沟通、完善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政策是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必然选择。
标签: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对策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8.033
1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
1.1 网络游戏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网络成瘾是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网络游戏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种主要类型,主要指因过度迷恋网络游戏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英国心理学家Griffiths将网络游戏成瘾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瘾者被网络游戏的刺激性所吸引而逐渐成瘾,另一类则是借助网络游戏来减少某种压力或替代某种活动而成瘾。与物质依赖的生理成瘾相比,网络游戏成瘾更多是一种心理成瘾和冲动控制障碍,但通常表现出与物质成瘾相似的症状,比如个体情绪变化、耐受性、强迫性行为等。
1.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
大学生是网络游戏成瘾的易发和高发群体。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游戏类型的多樣化,对大学生的诱惑力也不断增强,大学生因沉溺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学业荒废、情绪失控、行为失常事件不断出现,大学生的网络游戏成瘾的破坏性逐渐凸现出来,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网民占青少年网民的14.4%(2013)。近年来,大学生网民在网络游戏上花费的时间和网络游戏使用情况呈不断上升态势。如表1和表2所示,自2011年以来,大学生周上网时长从21小时增加到31.7小时,增长50.95%,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率整体上也呈上升态势。大学生日均游戏时长超过2小时的占大学生网民总数的37.2%。
本课题以陕西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网络游戏使用情况进行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平时有玩网络游戏习惯的大学生占大学生
总数的59.32%,没有使用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仅占40.6%。与中小学生偏重简单、易操作的网页游戏、儿童社区游戏和宠物养护游戏等游戏类型不同,大学生更加偏好大型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和手游游戏。本次调查中,使用网页游戏的大学生占32.2%,使用手游游戏方式的大学生占44.92%。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将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破坏性的影响。Eun Joo Kima,Kee Namkoonga (2008)等研究认为,网络游戏成瘾与攻击与自恋等人格特质成正相关性,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性。在这种背景下,深刻认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全面分析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探求有效防治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措施,帮助大学生摆脱对网络游戏的心理依赖是当前政府、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
2.1 影响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
从生理上讲,由于玩游戏时注意力过于集中,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目不转睛的看着显示屏,会导致腰肌受损、脖子酸痛、视力下降、头晕眼花、精神疲惫等症状,并且还极有可能导致反应能力迟缓。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将会导致人产生精神依赖,有可能造成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植物神经紊乱,从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进一步引发肠胃神经官能病、各种心血管疾病,甚至出现死亡。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使得“亲社会行为”减少,严重者混淆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导致其思想感情经常与社会脱节,在心理上则表现为自我封闭、自以为是等抑郁性神经症。沉迷网络游戏还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自甘堕落,自卑自负,狂傲自大,躲避现实的心理,从而造成其社会功能受损。不仅如此,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上,不可避免的占用大量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效果,造成成绩直线下降,造成沉重的学业心理压力。
2.2 容易引发家庭矛盾,造成家庭关系紧张
每个家庭都怀着一颗盼望子女成才的希望,含辛茹苦,将孩子送进理想的大学,希望接受良好的教育。然而,一部分人进入大学后,自我行为模糊,找不到人生奋斗目标,沉迷网络游戏,旷课逃学,使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落空。由于忙于网络游戏世界中的厮杀,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逐渐与家庭和社会脱节。对父母的关心置之不理,对父母的生活不闻不问,逐渐造成亲子关系疏远,家庭矛盾增多等不良后果。
2.3 极易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安定
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大学生极易受到极具煽动力的暴力、色情、赌博等视频或游戏的负面影响。在好奇的心理作用下,产生行为模仿,并在不知不觉之中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因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件时有发生。此外,网络游戏中树立起来的恃强凌弱、仗势欺人、杀人偿命等价值观,吞噬人性本身的同情心,造成大学生人格异化,从而加剧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3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
3.1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自我管理能力弱
部分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自卑胆怯,与周围人沟通交流少,并且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步入大学,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而此时更需要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部分大学生自我概念不确定,没有目标方向,加上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消极处世,借助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而且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的变动期,自身缺乏自制性和自律性,一旦玩网络游戏,随着依赖程度的增加,极容易上瘾。3.2 家庭沟通不足,父母与子女关系淡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加大,父母为了生活而忙碌,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父母每天为了工作而奔波,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给孩子定位不准确,期望值过高,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重,从而导致孩子借助网络游戏发泄烦恼;还有极少数大学生由于父母离异或者意外造成的单亲家庭,使得孩子烙下心理阴影,产生自卑心理,从而自我封闭,产生心理问题,最终选择游戏人生。
3.3 学校管理方式落后
高校对学生的管理相对粗放,存在着重集体管理、轻个性化管理,重监督控制,轻引导激励等缺陷。由于大学生自主时间较多,一些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制力差的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借助网络游戏来消遣。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办法严格规定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部分大学生逃课甚至通宵网络游戏。一旦被学校发现,也只能进行说服教育,没有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大部分高校采取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多方并重的学生管理模式,但由于学生人数多,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很难做到个别化、精细化管理。此外,由于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少,时间充裕,对学校组织的娱乐活动又不感兴趣,不可避免的会使一部分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去网络寻找刺激、劲爆、新奇的网络游戏来打发时间,最终导致网络游戏成瘾。
3.4 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游戏运营商为了提高游戏吸引力,在游戏制作的过程中未完全依照相关法律条例的规定,仍然将部分色情等不良的内容掺杂在网络游戏中,增添网络游戏的誘惑力;网吧经营者为了提高利润,将网吧经营在大学校门口附近,价格低廉,吸引大学生;尽管网络游戏进行治理过,但是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依然存在诸多漏洞,不能够及时起到限制学生过度上网的作用。
4 解决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