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和校长:谁是大学的一把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记和校长:谁是大学的一把手》
书记和校长:谁是大学的一把手。分类:社会评论|标签:书记校长
一把手
xx-11-2109:04阅读(11136)评论(0)【导读】
11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新校长。中央任命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接替陈雨露(已调任人民银行副行长)担任人大校长。媒体和网民的注意力几乎全都集中在新校长的背景和履历上,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当前人大的书记和校长,年龄相仿(书记56年出生,校长刘伟57年出生),资历相当。而且,按照副部级干部60岁退休的规定,原则上书记和校长两个最高校领导都只能干满一届。这种领导班子的搭配是非常罕见的,也体现了中央的良苦用心。为了从学术上探讨领导班子搭配对大学治理的影响,“聂氏政经评论”(微信号:ruc_nie)将陆续推出几篇评论文章。今天推出第一篇,下一篇是《大学校长和书记如何实现“黄金搭档”。》,欢迎期待。——楼兰君作者:聂辉华、蒋敏杰、张彧
一、校长vs书记“一把手”是一个中国特色的词语,表示一个单位里掌握实权的最高领导人。考虑到中国几千年的“官本位”和“人治”传统,“一把手”的权力宝座对于组织的成员来说显然具有无比的吸引力。因此,要了解一个组织,必须首先了解“一把手”,因为“一把手”往往决定了组织的目标、战略和行为方式。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党政机关的“一把手”是一目了然的。例如,一个地区的党委
书记显然是“一把手”,省长、市长或区长只能是“二把手”。大多数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也是非常明确的。例如,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是“一把手”,他们通常兼任单位的党委书记,否则党委书记通常是“二把手”。但是,中国有一类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却不是那么容易界定,这类单位就是大学。《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上述两个法律和规定,党委是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校长必须对党委负责。而书记是党委的最高领导人,这就意味着书记是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的负责人。可是,《高等教育法》又同时规定,“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第四十一条),并且“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第三十条)。既然大学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和科研,而校长又是教学和科研的负责人和本校的法人代表,那么作为大学最高行政领导的校长成为“一把手”也是合情合理的。从纯粹学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趣的地方在于:既然校长和书记都可以是大学的实际最高领导,那么为什么在一些大学校长是“一把手”,而在另一些大学书记是“一把手”呢。更有趣的问题是,如果说根据“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应该是法律规定的“一把手”,即书记拥有“正式权力”(formalauthority),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身居次席的校长能够突破形式规定获取“真实权力”(realauthority)呢。
二、“一把手”校长的特征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我们搜集了中国所有“211工程”大学的有关资料,剔除了一些大学的分校之后,得到了数据比较完整的113个样本。这113所“211”大学覆盖了所有内地省级地区,类型包括理、工、农、医、文、史、哲、师范、艺术以及军事等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它们是中国的主要大学。我们的数据包括大学的基本特征,例如规模、地位、级别和类型,还包括了大学校长和书记的个人履历,包括姓名、年龄、教育背景、专业学术和行政任职等信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谁是大学的“一把手”。公允地说,由于大学不是一个纯粹的党政机构,而是一种特殊的事业单位,因此要客观地认定校长或书记谁是“一把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种非常保守的方法。我们识别“一把手”的第一个条件是,在大学的官方网站上,看校长和书记谁排在前面。假如我们发现校长在书记的前面或者左边,我们就认为该大学的“一把手”是校长。第二个条件是,在大学的官方新闻里,当校长和书记同时出现时,如果校长排在书记的前面,我们就认为校长是“一把手”。考虑到书记在当下的法律体系下很可能具有形式上的最高地位(即正式权力),因此书记排序在校长前面未必说明书记是真正的“一把手”,但是校长排序在书记前面,一定说明校长是真正的“一把手”。想想看,在一个政府机构中,市长怎么可能排在市委书记前面呢。换言之,我们估计的校长是“一把手”的样本数量应该是总体数量的下限。根据我们的识别方法,我们发现在113个样本大学中,最少有10所大学是校长担任“一把手”。10所大学中
还包括4所校长和书记“一肩挑”的大学,我们也认为它们的“一把手”是校长。因为只有教育部或地方政府特别信任该校长,才可能放弃另外任命一位书记的安排。虽然看上去校长担任“一把手”的大学只有全部样本的10%,但是如前所述,我们估计的是一个底线。我们相信,根据我们了解的现实情况,如果可以获取更多信息,例如谁在主导该校的人事任命权,那么一定可以筛选出更多校长担任“一把手”的大学。现在可以初步回答我们的问题了。既然多数大学都是书记担任名义上或实际上的“一把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少数大学是校长担任“一把手”呢。通过对比校长和书记的履历,并结合大学的特点,我们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是否在党政部门任职。中国的大学相当于党政机关的一个分支,因此大学的发展特别依赖于其“一把手”在党政机关的背景。一言以蔽之,背景决定资源,资源决定权力。一个在教育部甚至中央任职的校长或书记在高层拥有良好的人脉,能够获取普通的大学校长或书记不能获取的政府资源,能够给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带来巨大利益和发展空间,当然会在本校拥有一言九鼎的最高权力。因此,假如一所大学的校长是从教育部重要部门空降下来的,能够带来大笔经费,而书记缺乏这些条件,那么校长成为拥有“真实权力”的“一把手”也就理所当然了。第二,是否两院院士。大学是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最高学府,而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则代表一个科学家的最高学术荣誉。在一个理工科大学,如果校长是两院院士,那么学术权威首先就不言自明了。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校长成为“一把手”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中国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