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渊源研究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图》渊源研究之我见

郭彧

提要

周敦颐《太极图》渊源问题,历来争讼不已。此图是否出于道家,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分析周氏《太极图》与《太极先天之图》的内涵入手,比较建图模式而明了二图的渊源。分析结果认为:周氏《太极图》乃本汉《易》象数说而出,是‚母包子‛一分为二的模式,而《太极先天之图》则是本邵雍《先天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模式,出于元代的一幅改造《周氏太极图》之图。从而否定了周敦颐《太极图》出于道家的说法。

一.《太极图》研究的历程及瓶颈问题

周敦颐《太极图》先见于朱震的《汉上易传卦图》。图说:‚右太极图,周敦实茂叔传二程先生。‛其后由于朱熹对周敦颐儒学的大力推崇,《太极图》在宋代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此图也就成为历代学者研究的重点,而其渊源问题也成了争论的焦点。民国之后,诸国学大家,如吕思勉、陈钟凡、冯友兰、侯外庐等于中国哲学史或宋明理学史等著作中,均本清初毛奇龄、黄宗炎等人的考证结果,言周氏《太极图》渊源于道家修炼图。解放以来,亦有多数学者仍持此种观点。至八十年代,如张立文、束景南等学者仍撰文谈周氏《太极图》是‚沿袭‛《道藏》所载之《太极先天之图》。束景南则进一步说周氏《太极图》是《太极先天之图》与《无极图》的合一,‚他也仿道图作了正反顺逆的解说,因此他的图也可正反顺逆看‛。(1)

时至八十年代末,王卡方于任继愈主编的《道藏提要》中就《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其中包括《太极先天之图》)指出:

此图原不著撰人与年代。其中图象哲理,汲取邵雍、周敦颐之《易》学。第二页引山谷(黄庭坚)解《老子》之语。第三页曰:‚昔者真君在武当山进道凡四十有二年,方升紫霄,位列仙圣,非乎龟蛇。‛此所谓真君当指玄武神,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诏封真武灵应真君。从此知此书盖出北宋后。

时至九十年代初,李申著《周易之河说解》与《话说太极图》二书,对周氏《太极图》的渊源进了详尽的考证。以‚欲世民‛字样不避唐太宗之名讳、北宋中期以后方大讲五运六气及万物皆有太极、陈抟没有在华山石壁上刻过《无极图》等证据,明确指出:

这个所谓唐明皇的序言也是伪造的,《经品》也不出于唐代。

那个《太极先天之图》肯定出于周敦颐的《太极图》之后。

如此,李申的考证就比王卡又前进了一步。特别是他所列举的‚在对道教文献的考察中,我们完全没有发现周敦颐将《无极图》改为《太极图》的痕迹,却发现了不少将周敦颐的《太极图》改为道教修炼图的证据‛的大量衍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是周敦颐沿袭了道家的修炼图而作《太极图》,而是道家将周敦颐的《太极图》改成了各式各样的修炼图。其后,青年学者任俊华亦撰文阐明‚《太极先天之图》根本不是周敦颐之前的作品‛的观点。韩国留学生刘承相在陈谷嘉教授的指导下,写出颇有价值的《濂溪太极图说探源考辨》学位论文,引用大量历史资料,在李申的基础上详尽而全面地对周氏《太极图》的渊源进行了考辨。于是,陈来教授于《宋明理学》一书中引用了李申的考证结果,余敦康先生则于《内圣外王的贯通》一书中说:‚即令我们通过新的考据推翻了清儒所列举的证据,证明了《太极图说》乃周敦颐所自作,也用不着像古人那样作出贬低或者推崇的结论,更不必以此来否认理学本身即是三教合流思潮的产物这个宏观的历史事实。‛似乎《太极图》的渊源考证,到此已经画上了句号。然而,此后的数年间又有容肇祖、束景南、张其成等学者,仍撰文坚持周氏《太极图》是沿袭道家修炼图的观点。(2)其中,特别以青年学者林忠军的文章为突出。他于《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和《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3)著述中,就王卡、李申等人所列举的避讳、‚子明‛、‚希夷‛、‚山谷‛、‚冲和‛等证据进行了新的考辨。结论是:

以唐人避讳‚世民‛来否定唐明皇所制的序的真实性,过于草率。

《妙经图》说解之文出于宋人之手,而图却是原来就有的。

就其图式而言,周氏的确是抄袭了道家的修炼图。

一幅《太极图》的渊源考辨,何以竟要如此地反反复复?难道真的要成为了一个瓶颈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吗?如今令人信服的证据似乎已挖掘殆尽,那么还要从哪一方面来考辨,突破这一瓶颈呢?

二. 分析《太极图》内涵,辩证其渊源问题

周氏《太极图》及文字部分的《太极图易说》,是以图说《易》,是为着形象地表达《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段本义而作的,这已为大多学者所认同。元代王申子的《大易缉说》和明代鲍宁为《天原发微》所作‚各类图‛中,均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生大业‛等字样直接标于周子《太极图》五层图式上,并谓‚《易大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此言先天易也,此图实尽之,故曰大哉易也‛、‚周子太极图与易系辞表里相合‛。即使今人林忠军亦于文章中专立‚《太极图》易学释义‛一节,说:

从易学角度言之,是对《易传》思想的阐发。……周氏《太极图》最上层圆圈,所表达的是‚易有太极‛的思想。第二层黑白三轮图所表达的是‚是生两仪‛的思想。《太极图说》明言‚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第三层五行图,所表达的是‚两仪生四象‛的思想。《太极图说》云:‚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这里的‚四时‛即四象。第四层图和第五层图所表达的是‚四象生八卦‛的思想。

人所共知,北宋的《易》象数学是上接了汉代的《易》象数学。刘牧、邵雍、张载和周敦颐的‚太极‛观,皆是本汉儒之说而来。如郑玄所注《易纬乾凿度》,就是一部解释《易经》的书。其中有‚孔子曰易始于太极‛(郑注:‚气象未分之时,天地之所始也。‛)、‚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有形生于无形‛(郑注:‚天地本无形,而得有形,则有形生于无形矣。‛)‚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诸说。而刘牧有‚太极者,一气也。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4)之说、邵雍有‚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一气分而阴阳判‛(5)等说,张载有‚太虚无形,气之本体‛(6)之说以及周敦颐‚自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