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圆缓曲线画法

合集下载

《缓和曲线测设》课件

《缓和曲线测设》课件

该案例展示了缓和曲线测设在高速公路建 设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强调了精确测 设对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某铁路线缓和曲线测设案例
案例概述
某铁路线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缓和曲线进行测设,以确保列 车的安全运行。
测设难点
既有线路的线形和参数较为复杂,需考虑列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性。
解决方案
采用轨道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既有缓和曲线进行精确测量和 分析。
切线支距法测设法
总结词
通过已知的起点、终点坐标和曲线半径,计算出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支距,并利用钢尺或光电测距仪进 行实地测设。
详细描述
切线支距法测设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缓和曲线测设法。首先根据起点、终点坐标和曲线半径,计算出 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支距。然后使用钢尺或光电测距仪,将切线支距在实地标定出来,并进行必要的调 整和修正,完成缓和曲线的测设。
缓和曲线能够使道路线形更加自然、 流畅,提高道路的美观性。
缓和曲线测设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保证车辆行驶平稳
缓和曲线的设置应保证车 辆在过渡过程中行驶平稳 ,减小侧向位移和离心力 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满足道路设计规范
缓和曲线的长度、曲率半 径、曲率等参数应满足道 路设计规范的要求。
考虑地形条件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利用地形条件, 减小工程量,降低工程造 价。
采用GPS定位技术和施工监测系统,对桥墩的位置和线形进行 实时监测和控制。
该案例展示了缓和曲线测设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实际 应用,强调了精确测设对桥梁安全和施工精度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根据缓和曲线方程,计算曲线上各点 的坐标。

《缓和曲线的测设》课件

《缓和曲线的测设》课件

某铁路线缓和曲线的测设
铁路线缓和曲线长度
根据铁路设计规范和曲线半径,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以确保列 车行驶的平顺性和安全性。
铁路线缓和曲线要素
根据缓和曲线的长度,计算缓和曲线的要素,包括切线长、外距、 内距等,以确保测设的准确性。
铁路线缓和曲线测设方法
采用轨道测量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按照计算出的要素进行实地 测设,并确保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缓和曲线应与道路线形相 协调,避免出现急转弯或 陡坡,以免影响行车安全 。
缓和曲线应设置合适的超 高和加宽,以保持车辆行 驶的稳定性。
保证曲线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01
在测设缓和曲线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确保缓和曲 线的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02
若实际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设计长度要求,应与设计单位
三次抛物线
三次抛物线也是一种常用的缓和曲 线,其特点是曲率随曲线长度逐渐 减小,直到与圆曲线曲率相等。
其他类型
除了回旋线和三次抛物线外,还有 多种类型的缓和曲线,如指数曲线 、双曲线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使用。
缓和曲线的作用
01
02
03
改变方向
缓和曲线能够使车辆逐渐 改变行驶方向,从直线过 渡到圆曲线或从圆曲线过 渡到直线。
详细描述
弦线法是通过测量缓和曲线起点和终点的弦线长度,以及各控制点的弦线距离,计算出缓和曲线上各 点的坐标值。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较低,适用于缓和曲线长度较短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03
缓和曲线测设的注意事项
保证行车安全
缓和曲线长度应满足设计 要求,避免过短或过长, 以确保车辆在缓和曲线上 的行驶安全。
04
缓和曲线测设的实例分析
某高速公路缓和曲线的测设

两圆曲线之间的缓和曲线的点位计算及测设方法

两圆曲线之间的缓和曲线的点位计算及测设方法

x′i co sΒ0 sinΒ0 y′i = - sinΒ0 co sΒ0
xi- x0 yi- y0
3 测设方法
311 以 (YH ) 为测站点
(1) 以 (YH ) 作为测站点, 必须要标定出后视方向, 连接A、(YH ) 两点其连线与 y′方向的夹角为 Α, 若
圆弧 A~ (YH ) 的长为 l1, 则 Α= 90°-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坐标系 x- (ZH ) - y, 则 (YH ) 点在 x- (ZH ) - y 坐标下的坐标
x0= l0-
l30
40R
2 1
y0=
l20 6R 1
将 x′方向与 x 方向的夹角记为 Β0, 将 (ZH ) 点与 (YH ) 点相连, 其连线方向与 x 方向的夹角为 ∆o, 如
图 1 所示。
根据缓和曲线的特性:
缓和曲线是工程测量中较常见的一种, 本文不做介绍。而对两圆曲线间增设缓和曲线的点位坐标参数方
程进行了推算并提出了几种测设点位方法, 供同行们参考。
2 公式推导
图 1A~ B 是线路的一段曲线, A~ (YH ) 是半径为 R 1 的圆曲线, (H Y)~ B 是半径为 R 2 的圆曲线, 从 (YH )~ (H Y) 是一段缓和曲线半径从 R 1 变化到 R 2, 其长度为 l12 (缓和曲线也称为 l12) , 则缓和曲线的 半径变化率 C 可以这样表示
则 Β0=
l0 2R
1
·
18Π0°, ∆0
=
1 3
Β0=
l0 6R
1

公路测量中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

公路测量中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

公路测量中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摘要:偏角法、切线支距法在公路缓和曲线中的坐标计算及现场详细测设。

关键词:缓和曲线,偏角法,切线支距法、一、缓和曲线的性质道路建设中,由于受地形或地质影响,经常需要改变线路方向,为满足行车要求,往往要用曲线把两条直线连接起来。

曲线的构成形式无外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直线与圆曲线间的一种过渡曲线。

它与直线分界处半径为∞,与圆曲线相接处半径与圆曲线半径R 相等。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ρ与该点到曲线点的长度成反比,如图1: ρ∝l1 或ρl=C式中,C 是一个常数,称缓和曲线半径变更率。

当l =0l 时,ρ=R ,所以0Rl =C式中,0l 为缓和曲线总长。

ρl=C 是缓和曲线的必要条件,实用中能满足这一条件的曲线可以作为缓和曲线,如辐射螺旋线、三次抛物线等。

二、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的方法:在直线和圆曲线间加入缓和曲线的方法是:原来的圆曲线半径保持不变,而向内侧移动,在垂直于切线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p ;整个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沿切线方向在圆曲线外延伸一段距离m ;原来圆曲线的两端长各为l 0/2的一段(圆心角为β0)均为缓和曲线所代替。

故缓和曲线大约有一半在原圆曲线范围内,而另一半在原直线范围内,缓和曲线终点的倾角β0圆曲线内移量p 和切线延伸量m 是确定缓和曲线的主要参数,称为缓和曲线的常数。

其计算公式为:β0=90 l 0/πR ;p= l 02/24R ;m= l 0/2- l 03/240R 2;其中R 和l 0为已知数据。

三、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用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时,将缓和曲线分为N等份,如图所示,每段曲线长k=l0/N。

一般线路设计中,缓和曲线长度为10m的整倍数,为测设方便,一般取k=10m,即每10m测设一点。

计算出各曲线点的偏角,然后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依次拨角;同时用钢尺测设点间距离,定出缓和曲线上各分段点。

图中δ1、δ2、δ3、δ4、δ5、δn(=δ0),表示自ZH点出发的相应各点的偏角。

测量道路圆缓曲线

测量道路圆缓曲线

测量道路圆缓曲线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一、主点(major point) 的测设1、曲线要素的计算若已知:转角α及半径R ,则: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切曲差:2、主点的测设(1)主点里程的计算ZY 里程=JD 里程-T ;YZ 里程=ZY 里程+LQZ 里程=YZ 里程-L/2 ;JD 里程=QZ 里程+D/2 (用于校核)(2)测设步骤:1)JDi 架仪,照准JDi-1 ,量取T ,得ZY 点;照准JDi+1 ,量取T ,得YZ 点。

2)在分角线方向量取 E ,得QZ 点。

二、单圆曲线详细测设有整桩号法和整桩距法。

一般采用整桩号法。

1、切线支距法(tangent off-set method)(1) 以ZY 或YZ 为坐标原点,切线为X 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 轴,建立坐标系。

(2) 计算出各桩点坐标后,再用方向架、钢尺去丈量。

特点:测点误差不积累;宜以QZ 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 例题] 设某单圆曲线偏角α=34°12′00″,R=200m ,主点桩号为ZY :K4+906.90 ,QZ :K4+966.59 ,YZ :K5+026.28 ,按每20m 一个桩号的整桩号法,计算各桩的切线支距法坐标。

(一)主点测设元素计算=61.53m ;=119.38m ;=9.25m ;=3.68m 。

(二)主点里程计算ZY=K4+906.90 ;QZ=K4+966.59 ;YZ=K5+026.28 ;JD= K4+968.43 (检查)(三)切线支距法(整桩号)各桩要素的计算表曲线桩号ZY(YZ )至桩圆心角φi 切线支距法坐标(m) 的曲线长(m) 小数度( °) X i (m) Yi (m) ZY K4+906.904906.9 0 0 0 0 K4+920 4920 13.1 3.752873558 13.090635 0.428871637 K4+940 4940 33.1 9.4 82451509 32.949104 2.732778823 K4+960 4960 53.1 15.21202946 52.478356 7.007714876 QZ K4+96 6.59 ———————————————————————K4+980 4980 46.28 13.25824338 45.868087 5.330745523 K5+000 5000 26.28 7.528665428 26.204441.724113151 K5+020 5020 6.28 1.799087477 6.2789681 0.098587899 YZ K5+026.28 5026.28 0 00 0 注:表中曲线长。

教程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教程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教程]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未知2009-12-09 19:04:30 广州交通技术学院第九章道路工程测量 (road engineering survey)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 (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2、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 (center line survey) 、测纵断面图 (profile) 、横断面图 (cross-section profile) 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公路工程测量放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计算解析

公路工程测量放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完整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计算解析

公路工程测量放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包括完整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计算解析例:某道路桥梁中,A匝道线路。

已知交点桩号及坐标:SP,K9+000(2957714.490,485768.924);JD1,K9+154.745(2957811.298,485889.647);EP,K9+408.993(2957786.391,486158.713)。

SP—JD1方位角:51°16′25″;转角:右44°00′54.06″;JD1—EP方位角:95°17′20″。

由上面“A匝道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得知:K9+000—K9+116.282处于第一段圆曲线上,半径为385.75m;K9+116.282—K9+151.282处于第一段缓和曲线上,K9+151.282的半径为300m,缓和曲线要素A1=217.335,Ls1=35m;K9+151.282—K9+216.134处于第二段圆曲线上,半径为300m;K9+216.134—K9+251.134处于第二段缓和曲线上,K9+251.134的半径为1979.5,缓和曲线要素A2=111.245,Ls2=35m;1 / 11K9+251.134—K9+408.933处于第三段圆曲线上,半径为1979.5m。

求:K9+130、K9+200、K9+230、K9+300的中桩坐标,切线方位角,左5米边桩的坐标,右10米边桩的坐标。

解:首先,我们知道要求一个未知点的坐标,必须知道起算点坐标,起算点至未知点的方位角,起算点至未知点的直线距离,然后利用坐标正算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直接求出未知点的坐标。

那么,关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包括完整缓和曲线和非完整缓和曲线)的计算,我们需要知道如何求出起算点至圆曲线或缓和曲线上某点的方位角和直线距离。

下面,先列出关于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中角度和距离计算的相关公式。

2 / 113 / 11y 轴。

过圆曲线上任意点P 的切线与ZY —JD 相交,夹角(切线角)为β,ZY —P 与ZY —JD 的夹角(弦切角)为α,ZY —P 的弧长为L ,ZY —P 的直线距离为d ,圆曲线的半径为R 。

道路中线测量—圆曲线测设(工程测量课件)

道路中线测量—圆曲线测设(工程测量课件)
概述
01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02
03
道路中
线测量
04
05
06
08
09
路线转角的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详细测设的基本要求
虚交点的测设
带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测设
回头曲线的测设
道路中线逐桩坐标计算
C

录 ONTENTS
1
圆曲线详细测设
2
整桩号法
3
整桩距法
4
特点及适用性
1
圆曲线详细测设
➢ 圆曲线详细测设:
3
整桩距法
➢ 整桩距法:
➢ 从圆曲线起点ZY和终点YZ
开始,分别以桩距 l 0 连续
向圆曲线中点QZ设桩。
例: 已知某JD的里程为K2+968.43,测得转角 =34°1
2‘,圆曲线半径R=200m,若按整桩距法加桩,试确定加
桩桩号。
解:
由前例已知ZY里程=K2+906.9,QZ里程=K2+966.59,
2
圆曲线主点测设
➢ ZY点的测设:
➢ 将仪器置于JD上,望远镜照准
后视JD或此方向上的转点,沿
望远镜视线方向量取切线长T,
得ZY,先插一测钎标志。
➢ 用钢尺丈量ZY至最近一个直线
桩的距离,如两桩号之差等于
所丈量的距离或相差在容许范
围内,即可在测钎处打下ZY桩。
➢ YZ点的测设:
➢ 在ZY点测设完后,转动望远镜
C

录 ONTENTS
1
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2
加密桩点坐标的计算
3
测设方法
4
优缺点及适用性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简介道路工程中,为了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性,常常需要对道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其中,缓和曲线的设计是道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缓和曲线是一种连接两条直线段的曲线,采用曲线来代替直线连接,可以使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减小加速度的变化,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道路工程中测量缓和曲线的方法和步骤,并对其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解释。

缓和曲线的定义缓和曲线是一种平滑过渡的曲线,用于连接两个直线段或曲线段。

在道路设计中,缓和曲线常用于道路弯道的设计,以提高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根据曲线形状的不同,可以将缓和曲线分为圆弧曲线、布利耶曲线和椭圆曲线等多种类型。

缓和曲线的作用缓和曲线在道路工程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 平缓过渡:缓和曲线能够将两个直线段或曲线段连接起来,实现平缓过渡,使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减小加速度的变化。

2. 提高安全性:通过合理设计缓和曲线,可以减少车辆在弯道行驶中的离心力,提高行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从而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3. 提高舒适性:车辆在经过合理设计的缓和曲线时,能够更加平稳地转弯,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感,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缓和曲线的测量方法测量缓和曲线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确定缓和曲线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和设计要求,确定所使用的缓和曲线的类型,常用的包括圆弧曲线、布利耶曲线和椭圆曲线等。

步骤二:确定缓和曲线的参数根据设计规范和要求,确定缓和曲线的参数,主要包括缓和曲线的长度、曲率、曲线起点和终点的切线方向等。

步骤三:测量基准线段和曲线起点、终点在实地进行测量时,首先需要测量基准线段的长度和方向。

基准线段是指曲线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段。

同时,还需要确定起点和终点处曲线与基准线的夹角。

步骤四:测量曲线的曲率在沿着基准线段进行测量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间隔,测量曲线上的若干点,并测量出各点处的曲率值。

根据测量得到的曲率数据,可以绘制出缓和曲线的曲率变化图。

缓和曲线五个主点测设步骤

缓和曲线五个主点测设步骤

缓和曲线五个主点测设步骤哎呀,说起这个缓和曲线五个主点测设步骤,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慢慢来,不能急。

咱们先得搞清楚,这缓和曲线是干啥用的。

简单来说,它就是让道路转弯的时候,车辆能平稳过渡,不至于让乘客感觉像是坐过山车似的。

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正题。

第一步:确定起点首先,咱们得找到缓和曲线的起点。

这个点,通常是直线和曲线的交界点。

你站在这个点上,往两边看,一边是直的,一边开始弯了。

这个点,就是咱们测设的起点。

第二步:测量切线接下来,咱们得测量切线。

切线,就是和曲线相切的直线。

这个切线,得和曲线的起点垂直。

你拿个测量工具,比如测角仪,量一下,确保切线和曲线起点是垂直的。

第三步:确定中点然后,咱们得找到缓和曲线的中点。

这个中点,就是曲线的一半位置。

你拿个卷尺,从起点量到一半的位置,这个点,就是中点。

第四步:测量曲率半径到了这一步,咱们得测量曲率半径。

曲率半径,就是曲线弯曲的程度。

你拿个曲率测量仪,放在中点,测量一下,就能得到曲率半径。

第五步:确定终点最后,咱们得找到缓和曲线的终点。

这个点,就是曲线和直线的交界点。

你站在中点,往两边看,一边是弯的,一边开始直了。

这个点,就是终点。

好了,这就是缓和曲线五个主点测设的步骤。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得细心。

你得一遍遍检查,确保每个点都准确无误。

这可是关系到道路安全和驾驶体验的大事,可不能马虎。

最后,别忘了,这缓和曲线的设计,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转弯角度,需要的缓和曲线也不一样。

你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这就像是做菜,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你得根据你的“口味”,做出最适合的“菜”。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

道路工程测量缓和曲线

道路工程测量(圆曲线缓和曲线计算公式)内容:理解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主要测量工作(初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中线测设和纵横断面测量);掌握路线交点、转点、转角、里程桩的概念和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掌握圆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了解虚交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掌握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理解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掌握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了解全站仪中线测设和断面测量方法。

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路线纵断面的基平、中平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方法 O N2 t$9 N1 u4 h, g$ b8 z. }9难点: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和主点测设方法;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的计算公式和测设方法。

a3 L, G8 M( C3 D; ^$ T%§ 9.1 交点转点转角及里程桩的测设一、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0 q% A3 s6 }8 w+ i: f 分为:路线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 和道路施工测量 (road construction survey) 。

(一)勘测设计测量 (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7 o; D9 g9 I* n1 b* O2 \2 c 分为:初测 (preliminary survey) 和定测 (location survey) & Q4 W' d; k% U) l8 q0 ? 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 (control survey) 、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a zone) 和纵断面图 (profile) 、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CAD程序中缓和曲线精确绘制方法实例分析及应用

CAD程序中缓和曲线精确绘制方法实例分析及应用

CAD程序中缓和曲线精确绘制方法实例分析及其应用公路工程及铁路工程平面线形中,主要线形类型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随着电脑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尤其是部分应用程序的使用,使工程施工及其工程平面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的计算简单及准确化。

CAD应用程序在工程施工中可进行平面线形及结构体绘制,并利用绘制的图形进行数据查询,以得到想要的数据。

例如,根据设计提供的曲线要素绘制曲线,利用查询功能可得到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曲线长并进行里程推算、定位等。

按照CAD应用程序的功能,常用平面线形如直线、圆曲线及其组合形式很容易精确绘制,但对于工程施工及工程测量中常用的缓和曲线,其各种功能均不能达到精度要求,为此,结合缓和曲线支距放样计算公式,以武汉绕城公路东西湖互通工程A匝道桥的一段缓和曲线为例,对缓和曲线精确绘制进行分析如下:一、缓和曲线要素资料(设计图纸提供)1、主点坐标:起点(ZH)x=5909.978y=5399.449终点(HY)x=5762.809y=5018.179切交点(JD)x=5843.279y=5131.4322、缓和曲线要素值:终点半径(R)550m参数A/R475.584m缓和曲线长(ls)411.236m转角值(α)21-25-12(xx)切线xxT1--276.192(m)T2--138.930(m)弦长408.687m二、缓和曲线绘制步骤注意:由于CAD程序中世界坐标系和图纸中采用的大地坐标系X、Y轴方向不一置,故在输入点位坐标时应将X、Y坐标值互换,例如ZH点的坐标输入值应为(5399.449,5909.978)等.1)在世界坐标系下绘制点ZH、JD、HY点,并将其连接成直线;2)建立UCS坐标系:原点为ZH点,X轴为ZH→JD方向;3)根据缓和曲线支距计算公式计算各内插点坐标值并在UCS坐标系下输入;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切线支距法计算公式为x=l-l5/(40×R2×ls2)+ l9/(3456×R4×ls4)y=l3/(6×R×ls)-l7/(336×R3×ls3)+ l11/(42240×R5×ls5)其中l—待求点到坐标原点的曲线长;ls—缓和曲线长(411.236m);R—终点曲线半径(550m);则各内插点支距坐标值计算如下:l=20m时,x=20.000y=0.006l=40m时,x=40.000y=0.047l=60m时,x=0.159l=80m时,x= 80.000l=100m时,x= 99.995l=120m时,x= 119.988l=140m时,x= 139.974l=160m时,x= 159.949l=180m时,x= 179.908l=200m时,x= 199.844l=220m时,x= 219.748l=240m时,x= 239.611l=260m时,x=l=280m时,x= 279.160l=300m时,x= 298.815l=320m时,x= 318.364l=340m时,x= 337.786l=360m时,x= 357.056l=380m时,x= 376.146l=400m时,x= 395.025l=411.236m时,x= 405.526y=0.377y=0.737y= 1.273 y= 2.022 y= 3.018 y= 4.296 y= 5.892 y= 7.840 y= 10.175 y= 12.931 y= 16.141 y= 19.839 y=24.058y=28.827y=34.179y=40.141y=46.740y=50.7384)输入以上支距坐标点,并从ZH点开始依次将各内插点用直线段连接起来,直至HY点结束;5)将以上各直线段合并为多段线;6)将多段线通过各内插点进行拟合;7)返回到世界坐标系下,则缓和曲线绘制完成,可利用CAD程序中的查询功能求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值.。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